第359章 湖北变(中)

天色已黑,军营外已经开始张罗晚饭了!

刚从凤凰山、黄鹤楼、蛇山等处炮兵阵地巡视回来,湖北军政府民军新编第一混成协协统何锡蕃一脸阴沉不定的将自己关在屋子内,面前放着一张小小的纸,借着屋内橘黄色的烛光,分明能看清楚是一张二十万两的英人汇丰银行本票。这么一笔巨资他辛苦领兵三十年都不见得能够赚到,但是今个却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办公桌上。也是因为这张小小的纸张,他的心情随之变得阴沉不定了起来。

何锡蕃,原湖北民军第二十九标一营管带。29标驻地右旗与工程八营为紧邻,10月10日晚工程八营革命党起义举事之后,熊秉坤立即派兵胁迫一营,在麾下护兵目(班长)蒋秉忠与梅至善内里响应之下,他被迫同意了一起响应举义,并在当晚宣布加入共进会(一说为早年加入共进会,我查的资料是举义第二日加入的)。不得不承认,何锡蕃的确很有指挥才能。曾经进入陆军将弁学堂、武昌高等学堂学习过的他很快就任二十九标标统,后来荣升民军第二协协统,汉口前线民军总指挥。更在清军越江偷袭武昌之后的一月内,任第二战区司令官,后升任战时副总司令兼武昌守备总司令。

可惜成也萧何败萧何,因投效‘共进会’而荣升的他也因为共进会的关系被后来掌握了实权的黎元洪不喜,这一次湖北军政府扩建之时,已经确定的七镇民军统制之中没有他的名字,黎元洪只给了他一个新编第一混成协协统的位子,负责督管武昌城防兼蛇山、黄鹤楼、凤凰山三地炮兵阵地建设。

脸色阴沉不定的盯着桌子上的那张汇丰银行的本票,这是他手下一个标统刘佐国不久前偷偷塞给他的东西,说是有人拜托他递给自己的,一起给他的还有一封信,他一打开之后顿时吓了一跳,竟然是最近举国关注的焦点--川督李易之写给他的一封信,其中还有一张全新的任命军令,委任他为川鄂联合军政府民军第五镇统制。并且,在信中那位大人还有几个要求,希望他能够帮忙做一下。何锡蕃当时吓了一跳,连忙拉住刘佐国询问了一下,才知道他手下的两个标统跟几营管带都收到了,比如他刘佐国就收到了一个四万的本票,据说下面的意思是紧跟着他的脚步,他要同意下面就同意做一把,他要不同意,下面就把钱退回去,或者干脆上交给军政府。

话是这么说的,可是何锡蕃明显感觉到了那刘佐国看着自己时眼中的期待,他若是不点头,指不定到了上面指定的时间,会发生什么事情了!

何锡蕃确实对于指挥很有一套,但是唯一缺点就是太过胆小了。当初他任汉口民军总指挥时,指挥民军攻陷了刘家庙车站便举足不前,没能趁机攻陷滠口等地。导致后来清军以滠口为中转站源源不断的往汉口等地运兵的时候,他被迫引咎辞职,便宜了张景良!这一次发现民心有变,偏偏这时候那位黎大总统刚巧带上了军务部长孙武等人往南京而去,据说是参加什么重要军事会议去了。这眼瞅着武昌群龙无首,他何锡蕃便是有心去跟孙武问个话,都没办法!

“头痛,这四川似乎实力要比湖北军政府强得多,黎大总统眼巴巴的看着那位把汉阳都快搬空了都只能干瞪着眼睛,我是不是该考虑一下呢?”

何锡蕃拿起桌上那张二十万的本票,何锡蕃心中唯有苦笑,这钱拿还是不拿呢?拿了,自己可就真没退路了!

相比较何锡蕃的犹豫不决,另一边,湖北民军新编第二混成协协统刘佐龙可就要爽快的多了。新编第二混成协因为防区在武昌城内,加上协统刘佐龙一直被外界视之为黎元洪之心腹,故,新编第二混成协成立之后就得了个禁卫军的头衔,不必说,这刘佐龙就是这只禁卫军的统制了!

刘佐龙,原名刘万青,字号三。佐龙这个名字却是他两个月之前才重新自己给自己起的。别看其人身材魁硕一副彪悍的模样,实际上却是个不折不扣精于算计的人物。早年他因文武兼备,为协统黎元洪所赏识。先后被荐入武高等学堂,将弁学校,结业后在黎部任队官。武昌起义爆发,追随黎元洪反正,后投效孙武任了都督府执事官,一边为孙武监视黎元洪,一边又帮助黎元洪跟汤化龙之间暗通曲目。

后汉阳即将失陷,武昌陷入了黎派、同盟会派、孙派争权夺势的时候,当时还摇摆在孙武跟黎元洪之间的他一看情形不对,立刻便亲自到了黎元洪府上宣誓效忠,并给自己改了名字--佐龙!

佐龙佐龙,辅佐圣龙。古时龙为天子,代表着至高的权力。黎元洪自然心中大喜,升任他为步兵一标标统,从此随着黎元洪的位高权重而步步高升,如今已经成为新编第二混成协的协统,成为了唯一两支驻扎武昌城中的民军编制之一。

要说这刘佐龙,的确算得上是黎元洪之心腹。虽然他曾经的确出卖了不少黎元洪的机密信息给孙武,并且黎元洪也知道这些事情。不过赶走了黄兴、击败了孙武跟同盟会掌握武昌大权之后,黎元洪知道相比较党人,他手上的势力完全不够压制他们,之所以能够上位,还是借着共进会跟同盟会之间的矛盾罢了。因此对于这刘佐龙之前的龌龊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全当看不见。

不过这黎元洪有一件事情却不知道,甚至连孙武也不知道,那就是这刘佐龙还在任都督府执事官的时候,鄂中情报司为了能够更快的得到武昌的相关情报,重金买通了喜好酒色的他,甚至将他发展成了情报司在湖北武昌的眼线之一。情报司很多的有关武昌的情报都是从他手中传出,送到鄂中决策者们的手上的。因为跟鄂中打交道的时间更长更久,原本还在犹豫着该不该断了跟那边的联系呢,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四川大铁路计划重新让刘佐龙看到了那边的实力,这才打消了出卖跟他接触的几个上线,秘密铲除了情报司在武昌秘密探员的想法。

这一次,情报司派了位一直跟他打交道的上线,将二十万的汇丰银行本金送到了他的手上,并出示了川督李汉的承诺,保证日后他的军职不变,甚至可能还能再往上面动一动之后。他爽快的应了下来,并且主动提示了几位民军将领的名单。

他告诉情报司都是一些城中中立派或者因为曾经站错了队而遭到打压的将领名单,这些人中赫然包括原步兵第7标统带、现任民军第一镇第二协的协统--胡廷佐,他既不是党人又不愿效忠黎元洪,遭到了两方的拉拢跟打压,若不是吴兆麟力保与他,也不可能被升为第二协协统;原第8协统制杨云,11月26日,清军一日拿下四道汉阳城防,杨云怯战第一个率兵未得武昌命令便撤离了汉阳,结果被解除了军职关押起来,本来说要处死的,后来因为李汉率兵赶赴汉阳稳住了汉阳局势,加上他的人缘特别好,不少前线将领都为他求情,才被解除了军职之后扔到大军山去做了一个军火库的库房总管;原民军步队第3协协统陈炳荣,他的能力虽然一般但是也不算太差又是首义响从的清军将领,若不是早年在张彪麾下时跟黎元洪闹过一些别扭,让黎元洪不放心用他,加上跟同盟会之间的一些妥协,便借口他拖延军费等问题,将他降了一级由同盟会的窦秉钧升任第三协协统,现在更是被内定为第三镇统制。第三镇的主力第三协就是以陈炳荣原督管的部队扩充的,他以前的一些老下属现在大都成为了第三镇的军官,不少甚至当上了管带、队官一级,跟他同级的标统也有一位。陈炳荣对黎元洪跟同盟会十分怨恨,刘佐龙一直跟在黎元洪身边,自然知道这件事情,因此直接把他道了出来。

他却不知道四川那边这一次花了多大功夫用来收买拉拢武昌的民军将领,李汉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这一次争夺湖北他能够动用的军队并不多,而且时间还十分紧迫,历史上二月上旬,清廷便宣布清帝退位诏书,接着袁世凯窃取了革命胜利的果实。自打二月上旬之后,举国之内的战事除了陕西、外蒙跟同样不安分的西藏之外基本上都已经平息下来了,到时候他就再没有机会争夺湖北的控制权了!

所以,这一次是‘二次革命’之前最后的机会了!

一月末的最后几天注定不可能无甚波澜,29日中华民国实业协会在南京成立,推举李四光为会长,马君武为名誉会长。同一日,黎元洪受南京邀请携军务部长孙武等人前往南京参加北伐联合军事会议。同日豫督唐牺支自清军手中接管开封,袁世凯通电南京,为表示北方和谈诚意,清军宣布全部撤出河南,河南军政府第二日宣布,扩兵两镇。第二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发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国际上英上院否决爱尔兰自治提案,为未来爱尔兰共和军的出现跟爱尔兰混乱埋下了祸根!

31日,报纸上登出了昨日副总统黎元洪抵达安徽芜湖,同安徽军政府相关人员碰面。当天晚上停驻在芜湖休整,留待今早出发继续赶往南京。

当天,民军第五协协统熊秉坤、在编民军第五镇统制吴兆麟、前奋勇军领袖在编民军第六镇统制王安澜同时接到书信邀请前往汉阳,当天在汉阳城府衙内,见到了一位令几位令几人感觉到震惊的人物!

“怎么,载乾兄、吴公,梓材先生似乎很惊讶李某会出现在这里吧!”

鄂中任命的汉阳镇守使--马荣成亲自迎着几人进了府衙内,看到大厅内摆上了一桌酒席,桌上主座坐着一位身着新式将军军服的年轻人正笑盈盈的看着几人,熊秉坤一脸见鬼的表情,他跟李汉交情倒是不浅,跟他打了声招呼便自顾着入了座。

“易之老弟,你可把我给害惨了!”

李汉脸上明显能够看到疲惫的神色,他可是从重庆快马加鞭几日才赶到汉阳来的。不过他的精神却不算糟糕,笑盈盈的帮他斟了一杯酒,熊秉坤一脸的苦笑,端起来仰头一口闷光,心中暗道一声好酒,放下酒杯却不依不饶的苦笑冲他说道。

“呵呵!”

李汉笑笑,“吴公,梓材先生也入座吧,怎么,难道还担心李某在这酒局中下毒暗害几位不成!”

吴兆麟脸上发苦,那王安澜倒也不跟他客气,一屁股坐到了他对面的位子上,盯着他道:“我收到了济武兄的来信,嘱咐我往汉阳走一遭,却没想到在这里看到了都督,济武兄害我!”

王安澜倒是一个豪爽的汉子,心中根本藏不住话。他此行之前便已经有了猜测,可能要跟马荣成打交道,却没想到竟然遇到了这位最近举国瞩目的年轻川督,心中暗自发苦的同时,却好奇汤化龙不是跟黎元洪走近吗,如何为李汉亲自写信邀请他了!

不过那汤化龙到底与他有知遇之恩,因此他却没有拂了汤化龙的面子!

李汉笑着亲来为他二人亲自满满斟了一杯酒,两人有些受宠若惊,吴兆麟苦笑道:“李督,若是知道今天这设宴之人是你,畏三再多三个胆也不敢过来。这酒畏三不敢喝,饭菜也不敢吃,怕是吃了就要走不了了!”

熊秉坤却不跟李汉客气,摆在他面前的一盘川味八仙拼盘,他便率先动了筷子吃了起来,吃相还有些恶狠狠的样子,一边吃一边还不忘数落他,“老弟,自从你在汉阳折腾了一阵之后,我可是彻底倒了大霉了,这一次若不是畏三兄为我挡了不少罪,只怕我这第五协协统的位子也得让一让。哎,现在湖北这情况,逮到谁沾上了你都要倒霉!”

李汉哭笑不得,放下酒壶道:“你这混人怎么说的话,我又不是衰神转世!”

熊秉坤白了他一眼,放下筷子指了指连筷子都不愿意动的吴兆麟跟王安澜,道:“你瞧瞧,看到是你,连酒菜都不敢用了!”

王安澜跟他也比较熟,当初汉阳大部分民军撤退之后,他也跟着留下来收聚散兵,编成了一部“奋勇军”,李汉当时差点就把这个一千四百多人的编制给吸收了。可惜这王安澜警觉,发现他没安好心之后主动请缨率部上了前线防守,阵地就挨着熊秉坤的第五协,因此两人交情不错。

他推了推熊秉坤,道:“如今我等各为其主,这酒菜只怕吃不安生。载乾说得倒也没错,今天只怕我三人回去后少不了要有人过来问话。李督,您要是有话还是先说了吧,不然我们只能饿着肚子回武昌找东西吃了!”

李汉看了看马荣成,他敬了一礼之后退了出去,临走前将门带上,又屏退了附近的下人,屋子内只剩下他们四个人了!

“吴公、梓材先生有些见外了,还是跟着戴乾兄一样唤我一声易之老弟便可。几人中我是年轻的一个,这李督唤不得、唤不得!”

李汉给自己倒了一杯酒,“来来来,两位莫非以为李某是那种会在酒水里下毒的小人不成?既然来了,不用点东西,倒是显得我这个做主人的不识礼数了!”

他举起酒杯,那熊秉坤虽说刚刚跟他发了一阵牢骚,这时却不愿意看他难堪,也跟着举起了酒杯来。一边还不忘帮忙劝两位:“畏三兄、梓材兄,咱们来了都来了,这武昌那边若真是有人有意见,他怎么都能从鸡蛋里面挑出骨头来,今天易之老弟亲自邀请,怕不是真有什么大事,不妨饮他一杯且看他如何解释!”

李汉笑道:“戴乾兄说得在理,来吧两位,几位都是首义功勋,难道还当不得我这一杯酒吗?”

熊秉坤白了他一眼,吴兆麟、王安澜对视了一眼,这才端起了酒杯,吴兆麟道:“李督,这杯酒喝了之后,烦劳你把今天这事给说一下吧。不然,这饭我们可真不能吃!”

李汉点头,做了个请的姿势,将酒杯往三人面前推了推,先干为敬,满饮了一杯!

“好酒!”

吴兆麟眼睛一亮,看样子也是爱酒之人!

李汉笑了笑,“襄阳那边有人送的,名家后代窖藏了二十年的珍藏,我不是好酒之人,畏三先生若是喜欢,等会回去时一起带走吧!”

熊秉坤一旁眼睛一白,他倒是改口很快,这么亲切怕是今天有所图谋吧?

跟吴兆麟对视了一眼,他苦笑着摇头,“别别,畏三也非好酒之人,偶尔心情苦闷之时饮一杯罢了。李...易之老弟,你今天把我们叫来,应该有什么事情吧?”

王安澜放下酒杯跟抬起头来盯着他,李汉知道不跟着两位说清楚,只怕今天这饭都没得吃了,只能点了点头,“不错,三位...今天易之设宴款待三位却是希望三位给个肯定的答复!”

王安澜心中一惊,不安的动了动身子。吴兆麟也是脸上有些不安道:“李督,你该不会要对湖北用兵了吧?”

他之前还唤一声易之老弟,这一听到他开口顿时又改过来了口!

熊秉坤也停下了筷子,等他开口。

“不错!”

李汉点了点头肯定的说道:“湖北已经耽误不得了,北边良弼一死清廷只怕蹦跶不了几天了。几位,我料最迟一月、快些甚至可能半月时间北方那位袁宫保就要响应共和了,这湖北却仍旧一省两督着实有些不美。黎大总统是个妙人,能从共进会跟同盟会手上夺来权力易之的确佩服,不过易之自认对于这经营却不比他差多少,这湖北还是在我手上才能恢复的更快一些!”

说罢目视两人!

吴兆麟不语,王安澜脸色也阴沉起来了,两人同为湖北军政府七镇民军在编统制之一,李汉这话一出等于已经宣判了大家是敌人了,两人的确不好表示什么!

倒是令他稍微安心一些的是熊秉坤虽然脸上也有些沉吟,却不见拒绝之色,令他松了口气。

为了尽快拿下武昌,这一次他花费了不少精力才把黎元洪从武昌调走。又派出了不少的专员前往武昌大肆收买黎元洪部下的领兵将领,依托着情报司的资料,只要是那种可以拉拢跟收买的,他都舍得撒钱,将北边那位袁大总统跟历史上的那位蒋先生的手段学了个八九分。只是,这有些将领却不是靠金钱能够收买来的。七镇民军统制之中除了吴兆麟跟王安澜之外不是党人出身的将领,便是黎元洪的真心拥簇,对付这几位,刚刚抵达汉阳之后还来不及休息的他不得不立刻便换了一身衣服,亲自摆了一桌酒宴,邀请几位商谈。

“李督,您已经坐拥一省之地了,为什么还要争夺这湖北呢?”

吴兆麟皱眉,他不是恋权之人自然不明白这些,否则当初也不会将黎元洪推上了鄂督的位子。

王安澜点头应和,“你我都是首义功勋,这几个月来打死打活死了多少同志、兄弟,李督,这仗不能再打下去了!尤其咱们还是自己人打自己人!”

熊秉坤不语,李汉却哼了一声,就怕你们不开口。他早有准备,道:“两位认为在下跟黎大总统比起来,谁的能力更强一些?”

“这..”

这么得罪人的话几人是不会开口的。李汉也不意外,道:“论手段易之自认不如黎大总统,但是论人脉、论跟洋人交涉、论经济建设、论军用工业发展,易之自认当在副总统之上。几位都记得易之前段时间跟洋人争取的千万铁路建设公债吧?”

三人一同点头,这件事情的确令他们心中佩服,说实话,李汉表现出的能力的确已经超出了黎元洪,在其之上。

李汉道:“军政府最近又跟洋人谈成了一笔相仿的贷款,李某对得起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没有出卖一点主权。但是前段时间跟洋人谈成的贷款修筑的铁路就在湖北省内,五千多万两的铁路,三位,这湖北我一半、他黎元洪一半,我不来打他,难道他还能放过我不成?早打、晚打,湖北的这一仗是打定了,所以三位,这一仗不是李某要打,而是不得不打!”

吴王二人顿时沉默了,他们都清楚李汉说得是事实,只是很难接受罢了。跟清廷打仗,死了两人都不会感觉一点害怕,但是跟自己人打,他们却做不来,说到底了,两人是纯粹的革命者!

“我也看出来了几位心中只怕有些不满,不过今天将两位请来,我却希望能够听到一句答复。说句实话吧,我费了不小的功夫才把黎元洪从武昌弄出去。这一次给我的时间很有限,只有短暂的三两天罢了。我已经得到了武昌三协民军的效忠了,三位,只要你们点一点头,武昌三镇八协已经编练完成的民军中,就有六协效忠与我,效忠于川鄂联合军政府。我从河南、湖北各地调来了一万六千多士兵也就不需要再在这块曾经为之战斗过的地方再流一次血了,三位!”

“什么?”

吴兆麟、王安澜对视了一眼,惊呼出声来,“你....”

王安澜指着他,却半天说不出话来了。但是,几人真的挣扎起来了,他们都不想跟面前这个年轻人再打一场了,尤其是几人心中虽然怀疑他的话,但是对他的能力却十分相信的。

“这...”

“易之老弟,我是没意见了,这仗我打够了,你老弟给我留碗饭吃,五协那里我现在还说得上话,回去之后交代一声就成了!”

熊秉坤第一个出声赞同,他的确不想跟李汉打仗。有了他带头,吴王两人沉默了一阵之后,又想到了倒在汉阳、汉口的近万军民,半天,艰难的点了点头!

顿时,李汉脸上笑意浓烈了起来,亲自为他三人各自满满斟了一杯酒水!

“来,三位,为了新湖北,干一杯!”

“请!”

第227章 密议(下)第553章 暂时结束第549章 国防与教育第538章 巨头北上第132章 革命者之歌第313章 整顿与联合盐业(上)第454章 安徽巨变第456章 走向谈判?第453章 大战(完)第94章 上海滩第392章 拉萨战役(完)第363章 余波(下)第五百六十一章第20章 逃脱第667章 国务院改革草案第695章 矛盾激化3第535章 进京第69章 第二标第369章 升官与报复第412章 利益交换第523章 走向和谈(中)第514章 先兵后礼第531章 应对(上)第31章 来自奥匈帝国的某卡尔(下)第319章 袭击第484章 远东准盟友(中)第744章 旅顺陷落2第219章 孝感集合(下)第六百七十三章第480章 打陆唬龙(上)第639章 中俄之战5第418章 刀第550章 战车第647章 反攻2第231章 清军来了第84章 进城第342章 1911年的最后一天第85章 宴请第200章 席家、李家第90章 应城风云(3)第681章 刀第220章 一场不能输的战役(上)第681章 刀第138章 入城第72章 后手第552章 海军之春第401章 吞并甘肃(四)第318章 目标汉阳第303章 荆楚新政(一)第361章 余波(上)第571章 山东危机(3)第10章 误会与陆家援兵(上)第316章 大动作第213章 军务会议、居正逼宫(中)第68章 布局第390章 拉萨战役(一)第409章 诉状与刺猬第110章 杜家龌龊(1)第437章 我们的‘普鲁士’第345章 交锋(2)第492章 拉开阴谋的大幕第684章 军事会议(中)第614章 外蒙危机第694章 矛盾激化2第586章 海军出动第628章 捷报频传3第212章 军务会议、居正逼宫(上)第717章 不宣而战9第40章 控制工程八营(中)第345章 交锋(2)第486章 孔昭绶案与国会第645章 南北第31章 来自奥匈帝国的某卡尔(下)第384章 四点要求第312章 资州军变第471章 现代管理跟一三式步枪第525章 海军决定第六百章第724章 偷袭战果(1)第122章 兵围杜家庄(中)第669章 动荡第299章 枝江(上)第107章 摩擦第242章 局变(2)第472章 半自动步枪与谈判第577章 青岛之战(1)第726章 辽东恶战1第447章 大战(四)第392章 拉萨战役(完)第135章 肮脏的政治(下)第9章 马贼来袭(2)第306章 影响与实业第81章 第八镇残兵第83章 击溃第八镇残兵第397章 南进?北上!第145章 酒宴(2)第540章 过渡内阁(上)第485章 远东准盟友(下)第620章 三路开战(1)第731章 金州破
第227章 密议(下)第553章 暂时结束第549章 国防与教育第538章 巨头北上第132章 革命者之歌第313章 整顿与联合盐业(上)第454章 安徽巨变第456章 走向谈判?第453章 大战(完)第94章 上海滩第392章 拉萨战役(完)第363章 余波(下)第五百六十一章第20章 逃脱第667章 国务院改革草案第695章 矛盾激化3第535章 进京第69章 第二标第369章 升官与报复第412章 利益交换第523章 走向和谈(中)第514章 先兵后礼第531章 应对(上)第31章 来自奥匈帝国的某卡尔(下)第319章 袭击第484章 远东准盟友(中)第744章 旅顺陷落2第219章 孝感集合(下)第六百七十三章第480章 打陆唬龙(上)第639章 中俄之战5第418章 刀第550章 战车第647章 反攻2第231章 清军来了第84章 进城第342章 1911年的最后一天第85章 宴请第200章 席家、李家第90章 应城风云(3)第681章 刀第220章 一场不能输的战役(上)第681章 刀第138章 入城第72章 后手第552章 海军之春第401章 吞并甘肃(四)第318章 目标汉阳第303章 荆楚新政(一)第361章 余波(上)第571章 山东危机(3)第10章 误会与陆家援兵(上)第316章 大动作第213章 军务会议、居正逼宫(中)第68章 布局第390章 拉萨战役(一)第409章 诉状与刺猬第110章 杜家龌龊(1)第437章 我们的‘普鲁士’第345章 交锋(2)第492章 拉开阴谋的大幕第684章 军事会议(中)第614章 外蒙危机第694章 矛盾激化2第586章 海军出动第628章 捷报频传3第212章 军务会议、居正逼宫(上)第717章 不宣而战9第40章 控制工程八营(中)第345章 交锋(2)第486章 孔昭绶案与国会第645章 南北第31章 来自奥匈帝国的某卡尔(下)第384章 四点要求第312章 资州军变第471章 现代管理跟一三式步枪第525章 海军决定第六百章第724章 偷袭战果(1)第122章 兵围杜家庄(中)第669章 动荡第299章 枝江(上)第107章 摩擦第242章 局变(2)第472章 半自动步枪与谈判第577章 青岛之战(1)第726章 辽东恶战1第447章 大战(四)第392章 拉萨战役(完)第135章 肮脏的政治(下)第9章 马贼来袭(2)第306章 影响与实业第81章 第八镇残兵第83章 击溃第八镇残兵第397章 南进?北上!第145章 酒宴(2)第540章 过渡内阁(上)第485章 远东准盟友(下)第620章 三路开战(1)第731章 金州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