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半自动步枪与谈判

几人回到车间内,蒋方震一抬头看到墙上挂着一把略有微怪模怪样的枪,“这是什么枪?”蒋方震没有见过这种枪,所以有些奇怪。

“自动步枪!”刘庆恩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皱眉道了一句。

“自动步枪?”蒋方震大奇,“这是什么枪种?”

他走过去拿下来,手上微微一沉差一点没拿住,“好家伙,不怕是有十五斤吧!”

李汉、刘庆恩对视苦笑连连,还是刘庆恩开的口,道:“这枪空枪重13斤,是一种简化类似轻机枪的单兵步枪!”

多看了那杆连名字都未命名的自动步枪一眼,李汉的好心情顿时散去了不少。去年汉阳兵工厂复工之后,他将自己从后市带来的几把ak系列的突击步枪交给了汉阳兵工厂,希望能够通过反向破解,早日积累足够的生产经验,并实现小规模的生产,装备特殊部队。

然而,他又犯了眼高手低的错误,也太过忽略了他掌控下的西部几省的工业基础了。因为钢铁质量跟加床冲压能方面的不足,原本空枪重量不足九斤的ak突击步枪,汉阳兵工厂仿制出来的样品重量却高达13斤,几乎增加了50%。不仅如此,仿制的突击步枪里面的不少部件都不能机械化生产,只能靠手工打磨,因此产量十分低。这种情况恐怕只有等到德奥两国答应的机枪生产线送到才能得以改善。

自动步枪的生产暴露了军政府军工中的很多问题,比如军政府的军工如今虽然获得了大部分的资源倾斜,但是至今却只能完成轻武器如步枪跟小口径炮的自产,而且效率也谈不上多高。在中大口径火炮、机枪重火力武器上短脚明显。而且因为关键的机床跟冲压机等机器不能自产,受制于人的现象十分明显。

而这些显然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获得彻底改善的。

“蒋总长,您还是先看看这款吧!”

刘庆恩又取下了另外一杆武器,也是根据ak系列仿制设计的武器,不过却只能算是半自动武器,从外形跟设计上来看,已经无限接近后世著名的56式半自动步枪了!

“因为其中的关键部件无法机械化生产,所以这种武器暂时还未定名。它是方才那杆枪的简化改造版,总司令亲自参与设计,弹仓容弹量10发,能够有效射杀300米内的敌人,射速经测定可以达到35~40发/分,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不过要想大规模生产可能性不大,一是因为火力上他比不过轻机枪,二来它也跟机枪一样十分消耗子弹!我们暂时只生产了少量培养并持续改进,全当积累技术!”

“哦?总司令亲自参与设计?”蒋方震接过枪,摸了摸,“哗啦”一声拉了一下枪栓,又看了看侧面的那个进弹孔,问道:“这枪用的是手枪子弹?”

李汉摇头说道:“用得也是一二、一三式步枪使用的标准步枪弹,另外,这枪可不是我设计的,军政府的情报人员从欧美军事强国刺探获得了一些先进的枪械样品,送回国内之后由我代为画出了设计图,内部的零件、结构什么的都是刘经理他们忙着手工打磨的!”

他知道莫要说自动步枪,就是半自动步枪五年内、十年内甚至更长远的时间内民国都没有大规模装备的能力,因此倒也没有下令组建生产线尝试生产。一直都用来培养汉阳兵工厂的设计师,全当做技术储备吧!

自动步枪的概念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现在欧美一些强国的军工专家已经摸到了自动步枪的门槛,李汉自知军政府甚至民国在工业基础上跟欧美强国没有比较的能力。不过军政府胜在有参考物,国人军工专家动手仿制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目前几乎与欧美同期,军政府也设计并仿制出了类似的几样,现在就等着军工基础跟国家实力上去之后大规模装备了。

“怎么,这枪制作起来很困难吗?”蒋方震问道。

“冲压机、机床、枪用钢,这几样最关键的要求咱们一项都达不到标准,其中的一些关键部分都是靠技工们拿锤子敲出来的,为了降低难度,这弹匣适当缩短,原本设计能装20-30发的,但是制成后最多只能装十颗子算。”技术上差距刘庆恩等还能苦心钻研,但这里面所牵扯到军工工业上的差距,已经不是他们能够解决的了,就连李汉也只能往德奥、美国洋行多跑一些,趁着现在一战还没打响,多多采购一些军事工业所需的机械!

蒋方震淡淡笑着说道:“若论眼光,全国恐怕也找不出几个比总司令深远的。这种武器欧美国家设计出来,想必是为了搭配轻重机枪使用。若真是大规模装备了,到时候咱们可就真的追赶不上了。人手一把那岂不是个个都跟机枪手一样了?依我看,这恐怕短时间之内没有几个国家能够装备起,关键还是后勤跟不上!”

到底是国内一流的军事大家,即便只是第一次接触这自动步枪,但他仅靠自己对机枪类武器的一些经验,就能大致的判断出这些脉络来。

李汉点头连连称赞,“先生说得不错,这自动步枪跟机枪一样,子弹消耗的厉害。造得起用不起,恐怕就是英法德美这四个世界最顶级的军工强国造出了也用不起,更别说日俄等其他国家了!现阶段我们只做技术储备,造一些练练手,等以后有了实力再多造一些。对了刘经理,咱们的机枪制造的怎么样了?”

军政府的机枪五花八门,最早清一色的哈奇开斯、后来增加了德产马克沁,也跟美国采购了一批勃朗宁机枪,甚至还有几挺日本产哈奇开斯轻机枪,本国自产仿制麦特森机枪。混乱程度还在步枪之上,汉阳兵工厂还肩负着军工设计的责任,因此早早就开始了统一自产机枪的努力!

“我们综合研究了十数款机枪,最终遗憾的发现短时间内想要综合各优点制造一款属于咱们的机枪不太现实,而且质量上也不敢保证。所以,我们的意思是,跟以前一样先仿制一款机枪,德国的新机器也快到湖北了,我们如今不如先以哈奇开斯机枪为样本,仿制一些装备军队,随后再慢慢的对其进行改造!”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德奥两国援助的军械专家要不藏着关键技术不愿意教授,要不设计完全不考虑民国国情,光看图纸的确是不差一流,可奈何以军政府的底子根本造不出来,有个屁用!

轻叹一口,李汉点了点头没再说话了。军工的现状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而且哈奇开斯不比马克沁差多少,也是一等一的上好机枪,仿制它倒也不错。

“就仿制哈奇开斯吧,不过我有一个要求。我们学习日本以1909式8毫米哈奇开斯轻机枪为主,不过枪口直径要从8毫米降到7.62毫米,让它的能够使用7.62毫米步枪弹!”

日本国内引进了1909式8毫米哈奇开斯轻机枪之后,因为没有接受过大战的检验,所以到现在都还没有做本国化处理,到现在使用的还是8×50mm勒贝尔枪弹,而不是他们国家普遍使用的六点五毫米步枪弹。这样虽然威力大了,但是还要搭建专门的子弹生产线,不但浪费而且缺点多多,直到一战后的二十年代才认识到这个缺点,进行改造。李汉曾经看过这个典故,他宁愿机枪的威力小一点,也希望能统一标准令生产跟后勤的压力降下去。

“日本国内似乎也引进了这种机枪,它很轻便,而且枪管上装有两脚架,弹匣供弹,操作只需一个士兵,而且可配三脚架,必要时也可当做重机枪使用。不过日本军方因为其造价昂贵,至今只采购了少部分,自己生产的也不多。我在日本是曾经亲自试验过,总的来讲性能还是很不错的,可以考虑仿制。”

蒋方震也赞同通过仿制解决了军政府的机枪混乱问题!

“对了,那广州兵工厂相比咱们汉阳厂如何?”他不知道怎么的突然问到了这个问题。

李汉哼了一声,“自然是比不上咱们的,虽说这两年来胡汉民在广东凑了一笔银子又跟洋人采购了些机器,不过新旧三个厂在一起每月也只能造步枪五百余杆,各种子弹二十四五余万颗。而且八月战中龙济光手下炮轰广州城的时候炸毁了一座旧厂损失了不少机器,现在最多月产三四百杆枪,生产能力不说汉阳造就是四川兵工厂也比他们强上一倍!”

他自然有得骄傲,前清时期张之洞前后在汉阳兵工厂投入了不下千万白银,自他接手之后贷款购买机器已经不下两千多万,虽然给德国人要去了三成的股份,但是...一战开打之后,可不就都回来了!

“龙济光在江西恶了军政府,这笔账咱们早晚都要要回来的。他倒是聪明,捣鼓报纸想把事情捅出来造成既成事实。可我李汉什么都怕就是不怕人在背后指骂,年底之前江西我是要拿回来的。等北边腾出了手,就是解决江西、湖南的时候了!”

山西已经传来了好消息,十四师在张、焦二人的指挥下损失不过数百便全身进入山西,如今娘子关已被拿下,大军挥师杀向了太原。现在太原之战已经打了起来,只要占领了山西首府,军政府在陕北的不利就算是扯平了,剩下的就看上海那边如何磨嘴皮子了。

在兵工厂耽搁了一个中午,临近下午两点几人才进了兵工厂的工人大食堂用了些饭,之后因为还有其他要事需要处理,李汉、蒋方震二人先后离开了汉阳兵工厂!

上海的谈判虽然开始了,可双方天天唇枪舌剑,怎么也谈不拢。北方的代表明着是周学熙,实际上还不是袁世凯在北京遥控指挥。周学熙也乐得当个传话筒,结果谈判一开始便陷入了僵局。北方倒像是打了胜仗,上门兴师问罪一般,劈头就提出了五点要求:

一、西部立即释放所有被俘官兵,交还全部装备、物资;

二、立即撤出山西的第十四师,同时在三日内撤离安徽、江西、湖南、河南四省的军队;

三、责令原西部五省巡检使李汉就出兵外省之事向中央汇报,同时下令处置季雨霖、张炳乾、王安澜、胡玉珍(十五师师长)、张国荃、熊秉坤、马荣成等,解除其军职并随后押解往北京接受陆军部审判;

四、责令西部移交所有飞机于陆军部,并移交建设银行、关闭股票交易所,同时汉阳兵工厂、四川兵工厂等移交陆军部管理;

五、西部服从大总统统治,各省官员需向中央宣誓,服从大总统的领导。

张謇当场气笑了,他受到李汉的委托任南方代表团代表,虽说每次谈判后都要跟武昌汇报,但毫无疑问却不像周学熙一般只是个传话筒,至少权力还是有的。两相对比一下,他自然对于谈判的事情无比关心。

他首先跟周学熙道:“贵方的意见好没有道理,当初党逆作乱我总司令镇守一方当为国效忠,立刻出兵湖南平息祸乱,随后又往江西为国尽忠。虽士兵战死、伤亡惨重,也未跟中央索要一分军费。随后听闻第一军在安徽陷入苦战,河南遭遇匪乱,这才派兵进入两省帮忙。不想我爱国之兵竟在安徽省内遭遇第一军主力重兵伏击,一时不察之下损失惨重。这过错明明就在中央,莫非中央还嫌仗没打够!”

当下故作气恼,下令副手收拾东西,同列席的上海诸位洋人领事见了礼,又与惜阴堂主人赵凤昌问了声好,径直离开。

南北第一次和谈因北方要求太过无理,张謇等西部代表连续两日拒绝接受再一次谈判。

几乎就在张謇将消息传回武昌之后,李汉会意的为谈判造势,下令刚刚停下的河南战场打了几场局部反攻,同时十二师主力开赴古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的滁州,同时以军政府名义趁机下令再一次扩兵五个师,将西部名义上拥有的编制扩增到二十五个师。一边催促一直都没停战意向的陕西坚守如今战线,一边命令十四师尽快拿下太原。

摆明了车马还要再打!

列强之中日俄两国巴不得谈判破裂双方继续再打,在内战中耗光骨血。俄国远东司令部从八月开战之后便将先后向外蒙派驻了三批共四千多人,以军事援助人员的名义绕开了还未签订的‘中俄外蒙共识’。而日本虽然在英美等国的警告中没有继续从朝鲜抽调兵力往旅顺,但朝鲜驻军已经违背大本营命令,一早做好了战争的准备,大有趁机吞并东三省,就算是再来个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也要从中国身上再宰割个几千万的赔款。

面对两个毫不掩饰在远东大陆扩张意向的国家,英美等国在华公使因本国利益对此十分担心。为此,南北谈判在第一天就陷入僵局着实急坏了不少人。

英法等亲近袁世凯中央的国家自然将谈判破裂的责任推到了西部的头上,认为西部地方政府没有谈判诚意。为此英法两国经过磋商之后共同联手向张謇递交备忘录,警告西部不得再将战火燃烧到江苏省内。未免吞并了海军三艘主力巡洋舰而实力大增的江防舰队趁机走水路偷袭南京,英国驻扎香港的中国舰队立刻调集四艘主力舰北上代为拱卫南京,四艘吨位加在一起达到近两万吨的战舰一路荆棘斩浪抵达南京,每日协助巡视江防,甚至巡视期间炮衣一律解下,同时各处炮塔都有炮手警戒,做足了不惜开战的姿态。

第189章 青太?情才?第52章 攻破总督府第533章 危机与机遇第368章 货币与军校第189章 青太?情才?第718章 不宣而战10第510章 雷霆(6)第279章 密会第525章 海军决定第543章 神秘来客第59章 恩威并重(下)第726章 辽东恶战1第547章 巨头碰面第658章 试探性接触第94章 上海滩第236章 证据第617章 第二次远东危机(2)第688章 行动第708章 郑和计划第193章 三府合并第470章 结束第162章 得失第211章 特别军务会议第580章 青岛之战(4)第31章 来自奥匈帝国的某卡尔(下)第691章 重要第104章 宋卿唱戏袁公登台(下)第4章 方老先生第45章 攻陷楚望台3第356章 巨大的收获(上)第1章 货币金融情报科第250章 三路人马第180章 工作餐第651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3第739章 抉择上第473章 变局第242章 局变(2)第444章 大战(一)第439章 出兵湖南第467章 大胆的计划第127章 先行一招(下)第148章 买卖(下)第402章 吞并甘肃(五)第526章 归降第476章 分离情报机构第16章 意外收获(上)第264章 重炮齐鸣第71章 两镇光复与冲突(下)第38章 蝴蝶效应第740章 抉择下第626章 捷报频传1第六百零九章第707章 要和平还是战争3第731章 金州破第708章 将战第604章 调停第215章 横生枝节第267章 胜利了第693章 矛盾激化1第181章 将回应城第232章 战起(1)第495章 浙江第171章 河口之变(上)第471章 现代管理跟一三式步枪第六百一十三章第589章 布置与阴云第733章 新竹血战2第123章 兵围杜家庄(下)第676章 昂首走进1917年第541章 过渡内阁(中)第377章 靠拢第719章 不宣而战11第564章 重大事件第587章 照会第161章 喜讯传来第473章 变局第133章 肮脏的政治(上)第249章 暗杀之变第702章 皇姑屯事件(中)第692章 重要2第566章 一触即发(2)第89章 应城风云(2)第205章 落后就要挨打第74章 紫禁城内(上)第688章 行动第376章 会第680章 苏俄第615章 应对第225章 留些后手第219章 孝感集合(下)第646章 反攻1第658章 试探性接触第313章 整顿与联合盐业(上)第536章 以夷制夷第六百一十三章第748章 血染海疆4第651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2第375章 内部会议(下)第329章 河南!四川!第693章 矛盾激化1
第189章 青太?情才?第52章 攻破总督府第533章 危机与机遇第368章 货币与军校第189章 青太?情才?第718章 不宣而战10第510章 雷霆(6)第279章 密会第525章 海军决定第543章 神秘来客第59章 恩威并重(下)第726章 辽东恶战1第547章 巨头碰面第658章 试探性接触第94章 上海滩第236章 证据第617章 第二次远东危机(2)第688章 行动第708章 郑和计划第193章 三府合并第470章 结束第162章 得失第211章 特别军务会议第580章 青岛之战(4)第31章 来自奥匈帝国的某卡尔(下)第691章 重要第104章 宋卿唱戏袁公登台(下)第4章 方老先生第45章 攻陷楚望台3第356章 巨大的收获(上)第1章 货币金融情报科第250章 三路人马第180章 工作餐第651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3第739章 抉择上第473章 变局第242章 局变(2)第444章 大战(一)第439章 出兵湖南第467章 大胆的计划第127章 先行一招(下)第148章 买卖(下)第402章 吞并甘肃(五)第526章 归降第476章 分离情报机构第16章 意外收获(上)第264章 重炮齐鸣第71章 两镇光复与冲突(下)第38章 蝴蝶效应第740章 抉择下第626章 捷报频传1第六百零九章第707章 要和平还是战争3第731章 金州破第708章 将战第604章 调停第215章 横生枝节第267章 胜利了第693章 矛盾激化1第181章 将回应城第232章 战起(1)第495章 浙江第171章 河口之变(上)第471章 现代管理跟一三式步枪第六百一十三章第589章 布置与阴云第733章 新竹血战2第123章 兵围杜家庄(下)第676章 昂首走进1917年第541章 过渡内阁(中)第377章 靠拢第719章 不宣而战11第564章 重大事件第587章 照会第161章 喜讯传来第473章 变局第133章 肮脏的政治(上)第249章 暗杀之变第702章 皇姑屯事件(中)第692章 重要2第566章 一触即发(2)第89章 应城风云(2)第205章 落后就要挨打第74章 紫禁城内(上)第688章 行动第376章 会第680章 苏俄第615章 应对第225章 留些后手第219章 孝感集合(下)第646章 反攻1第658章 试探性接触第313章 整顿与联合盐业(上)第536章 以夷制夷第六百一十三章第748章 血染海疆4第651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2第375章 内部会议(下)第329章 河南!四川!第693章 矛盾激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