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结束

很多人都瞧出来了,我现在状态不好。敲到现在已经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第一次写近代文而且还敲了那么多字,哪怕在别人来看都是废话,但的确已经超出了我的控制范围了。有人劝我烂尾,但我之前埋得坑什么的太多了。我会放慢点速度慢慢敲,争取第一本能有个好结尾,至少不能烂的太难看!

别再给我推荐票什么的了,给别人吧本来想以后全免费的,不过跟编辑询问了一下才知道不行,网站给了我稿费我确实不能做损害网站利益的事情,所以,见谅!

夕阳已经落山,夜幕笼罩着大地。宣州城里一片死气沉沉,街上看不到半个人影,就连打更的更夫也不敢在街上行走,至于原本在街上巡逻的士兵,则早已被调到了城外各处阵地防守,与那些强征的壮丁一起保卫这座皖南第一重镇。

芜湖已经在昨天深夜失陷了,今天临傍晚又从南京转过来的电报中得知西军一部攻入直隶的消息。如今,经过了一天的休整之后,西军西、北两路合军强攻宣州,大有将冯、段两部全歼在皖南的气势。大塘坎的周侗部一团已经挡不住强攻后退到汤家营子。芜湖一线推得更快,借助芜湖失陷对北军士气的打击,季雨霖、张炳乾两部合军快速推进到团山、敬亭山一线,隆隆的炮声现在就算是在宣州城中都能听到了。

作为北军在安徽的最后一处占领的军事要地,皖南已危矣。

宣州原宁国府府衙内灯火透明,一场紧急会议正在这里举行。这也是冯段麾下北军第一军、第二军举行的最凄惶的一次“全体会议”,到会人数还不到高层将领总人数的五分之一。所有重量级人物中,除了主持会议的冯国璋跟默不作声的段芝贵、汤芗铭外,就只有吃了败仗的李纯垂头丧气的待在这里坐着,他的第六师师长已经给老部下马继增给顶替了,谁让他前年跟西军打丢了一个协,今年跟西军打差点赔光了第六师的家底。这下子冯国璋还是王士珍都救不了他了,老头子亲自点了他的名,认为他的能力不足领军,这日后多半要当个富家公,领军的事情就跟他无缘了。

马继增、王占元等都在前线指挥作战,与会的人个个都是垂头丧气,没有指责、没有抱怨,大家都在等待着冯国璋宣读中央的意思,这安徽的局势糜烂到了这个份上结局如何大家心里都有数了,如今还不是在等老头子的意思!

“诸位!如今西军已杀到城下,咱们在安徽战场上吃了几个败仗人心已散,如今老头子的意思来了,我给大家读一下。”

冯国璋一脸颓废的坐在椅子上,他手上捏着电报纸,人却显得有气无力的。第一军跟第二军的溃败,安徽战场上竟然埋下了北军近万弟兄的尸体伤残也不在少数,尽管西军比起他们死得只多不少,但是目前的局势是再不走西军的五个师就要强吃他们这四个师了。虽说大家都是残军,可现在失去了海军这一依仗,皖南失守已成定局。

“这里没外人,我简单的说了。陕西咱们久攻不下西安又给牵住了主力,西军十四师趁机又打进直隶了,这仗打不下去了。西军不同讨袁军,枪械、子弹自产,主力几个师的兵员素质也只比咱们老北洋差一些。老头子已经松了口,周财神马上要动身往上海磨嘴皮子,剩下的事情就是他们这些政客的事情了。老头子的意思,剩下的弟兄让我一个不少的给带回去,这仇咱们日后有的是时间来报,也不急于现在一时。就这个意思,大家都去准备一下,我会跟第二师、七师留下来殿后,由汤部长跟段军长带大家先撤!”

冯国璋说得很直白,仗打到这个份上是该停了。任凭在座诸位心中不服却也不得不承认一件事,这个国家内除了他们老北洋说的算,又多出了一股能跟北洋扳手腕的势力了!

“没有异议大家都散了吧,直接撤往江苏。和谈一开始,老头子会督促河南停战,换取西军停止进攻江苏,不过这政客的手段有时灵有时候不灵,让兄弟们把枪杆擦亮,做好继续再打的准备吧!散会!”

下面一哄而散,下面诸将返回之后便张罗起出逃事宜,这原本死气沉沉的宣州城里顿时变得热闹起来。街上到处都能看见车马、护兵,一些被强拉守城的壮丁也趁乱逃回了家,索性北军各部军纪比较严明,除了一些地方编制趁机抢.劫之外,老北洋的士兵倒也甚有军人的样子,虽然心动但真正跟随着动手去抢的却没几个。

邢台沦陷,西军一师北上直捣黄龙是国内谁都没有想到的。消息一经传出来顿时引起南北轰动,一日后石家庄陷落,袁世凯趁机以任上疏忽直隶兵防为借口,撤了直隶都督赵秉钧段改为委任他的表弟张镇芳为新任直隶都督,责令其亲赴保定督战。张镇芳当下率军抵达保定前线,一面命令炸毁铁路阻挡十四师北上速度,一面下令加固阵地。

迟一日,十五师攻入宣州境内。王占元部殿后,北军行军有序的退出了安徽境内,撤回江苏境内。随着北军的撤退,宣布安徽战役正式结束。

几乎在获得皖南变局的消息后,报纸上立刻铺天盖地的印上了广东都督龙济光向汉阳兵工厂下了一批订单希望能够采购一批军械,并且此采购已经得到李汉的点头,预计不久就能交货!这消息在这个风头当真醒目,一传出来立刻上了各大报纸头条,引起南北关注。当最新一期报纸送到袁世凯手上的时候,老头子顿时气得眼睛瞪得老大,河南俚语骂了一句‘墙头草’后,几乎一整天内摔坏了不少东西。他袁世凯什么样的人物这里面的道道如何看不清楚,汉阳兵工厂自去年复工一来任凭中央、外省督促,他李汉一直打着太极口称‘原料受限、机械损坏、技术不足’等等诸多原因不对外出售军械,如今却要卖给龙济光,摆明了私下已经达成什么共识,没准签订了什么秘密协议也不是不可能。粤军在江西跟李汉大仗没打却占了过半的地方,这肥肉吃下肚子他龙济光还想两面都卖好,当真令袁世凯大怒。

报纸送到李汉的办公室内,某人冷笑连连的好一阵总算是弄清楚了这龙济光到底打得什么主意了。只是,他李某人看中的肥肉是那么好吃的吗?早晚要他连本带利都吐出来。

哒哒哒!

马蹄声踢打在地面上,几辆马车在一队士兵的护送下缓缓的进入了宣州城内,在那已经悬挂上了铁血十八星旗的原宁国府府衙旧址前停了下来。跟北军一对上之后,西部的军队就下了五色国旗,重新换上了当初使用的十八星旗。宣州城内的扫尾工作已经基本上结束了,县属之内的北军溃兵所剩无几,便是一些趁机作乱的强盗、流氓,也在大军接管宣州城防之前早早溜走,仅余下一个只比废墟稍微好一些的破落城市。

尽管这段时间来一直在地图上不断圈画宣州这座城市的位置,但是真正亲自走进这座城市之中,季雨霖还是第一次。宣州城破,北军皖南阵线已经全线崩溃,北军死守一夜之后,根据消息北军在皖南的剩余军队已经撤往江苏。拿了下宣州城就代表着安徽战役总算是落下了帷幕,想到打了两个多月的这场仗终于要停下来了,季雨霖心里的滋味却也像是打翻了调味瓶,酸甜苦辣都有。赢了安徽,却躺下了一万多年轻的生命,还有更多的伤残留待解决。他们为总司令的计划流光了最后一滴血,得来的胜利当真是‘来之不易’!

虽然北军在宣城抵抗得比较顽强,但是在两路夹击之下,他们仅仅只坚守了一夜就不得不冒险撤出宣州,索性要不是考虑到连日大战兵员损失惨重加上武昌方面也下单了暂缓对退往江苏的北军动武的命令,这才让北军得以安然撤回江苏。

胜利者是西部武装力量,作为这支西部军队的成员兼集结安徽的五个师总司令,季雨霖也为胜利而兴奋。不过胜利不是没有代价的,此次安徽战役共投入了五个师的部队,第二师战后不经过重整已经基本上没有了战斗力,张炳乾部跟王安澜部比他好不到哪去。五个师就只有在后期才投入安徽战场的两个新兵师才好一些,十二师经过几场打仗的磨练虽然有些损失但是已经可以顶替伤损严重的第二师作为安徽战场新晋主力。十五师损失倒是不大,不过这个完全由新兵组成的编制在大战后曾经出现过大量的逃兵,可见还要再接受一段时间的磨练才堪重用!

同样的,作为主战场之一,被交战双方来回拉锯打了许久的皖南地区尤其是宁国府已经变得满目疮瘾,宣州城里情况稍好一些,但是城外的居民区却被炮火破坏的很严重。鉴于在战争前离开宣州的平民正在陆续返回,一些无家可归的人急需安置,所以大军占领宣州之后就在偏南的下渡镇、八里棚、十里桥附近设立了几座难民收容所,并从中征募壮劳力,参与城市的打扫跟修建,算是以工代赈。

季雨霖下了马车后,就看见了一队里面走过来的劳工队,拿着各式工具,往城东地区赶去。城东曾经是大军跟北军交战的主阵地,留下了大量的死尸没有来得及焚化掩埋,而且残壁废墟的,到处都是弹壳跟炮弹碎片,这些对于铜铁矿并不富裕的西部而言,战后都是要回收的。

季雨霖赶到的时候,城中到处都是嗡嗡嚷嚷,显得乱糟糟的!正巧看到一名身穿参谋文职军装的年轻人走过,季雨霖问清楚了皖南驻军司令部的方位后,便带着几名副官徒步走了过去。

现在的皖南驻军司令部就是之前的宁国府府衙,不过因为之前是北军的司令部,北军走得急有很多电文什么的都来不及处理,于是冯国璋下令火烧府衙。也多亏了起火没多久西部的大军就攻入了宣州,宁国府府衙这么大的一栋建筑起火太醒目了,未免大火蔓延到其他地方,军队组织把或给扑灭了。后来为了不扰民,加上宁国府大半的建筑并没有受到火患的影响,因此就被选中做了驻军司令部。

赶到司令部后,季雨霖却没有看见先一步抵达的张炳乾,司令部里多数军官也都在忙碌,根本不清楚张炳乾去了哪里,后来还是一个参谋告诉季雨霖,张炳乾半个小时前就骑马去了东边的双溪,北军撤退时炸毁水阳江大桥时意外炸毁了堤坝,这天气水阳江内正蓄积了不少的雨水,堤坝一被炸顿时附近的数十个村镇都遭了水淹。因为事出突然,张炳乾已经亲自带了一个连的士兵前往双溪紧急抢修堤坝,可能要到晚上才会回宣州。也幸好他如今赶来了,正巧现在司令部内堆积了一堆的文件等待处理呢!

季雨霖还在处理文件,一阵之后听到参谋敬礼的声音,一抬头看到军帽上沾了些泥水的张炳乾带着他的参谋长回来了!季、张两人倒也不陌生,毕竟都算是最早一批跟着李汉的老人了,不过因为何进出了事,加上知道总司令的疑心病比较重,所以两人之前倒也没有深.交,直到安徽战役凑到了一起,才算有了些面熟。

“回来啦,听说水阳江堤坝溃泄了,情况怎么样?”

季雨霖也没拐弯抹角,直接就向两人询问。

“别提了!”张炳乾一身泥水,接过一个参谋递过来的手绢道了声谢,苦着脸把手臂、腿上擦了擦,“一个靠的近的乡镇全给淹了,好在附近有几条河溪分去了不少的洪水,不过这要把堤坝给堵上有些麻烦,我回来再征些民夫,我先带三四百人手过去,晚一些可能还要调一批军粮过去,还要季帅你给签个条!”

“缺口这么大?”

季雨霖很是吃惊,点头道:“没问题,我马上签条调一批军用物资过去。正好芜湖已经没多少军需,也到了跟武昌备案的时候了!”

“南岸地势太低,加上如今正是蓄水期,前几天一阵雨下了两三天,附近河道都满溢了,这江水一出来挡也挡不住!十里八乡现在都成了池塘了,你没看见那惨状!”

“打仗的时候遭难,这眼看着仗要打完了又遭了一难。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古人诚不欺我也!”季雨霖叹一口气,心中百感交集。

张炳乾也在心里叹了一声,为这个时代的国人而叹息。

许是这段时间来见了太多的生死,两人都不想在这问题上谈太久。聊了一阵就谈到了军务上,几人都对李汉的出色谋略感觉佩服,就目前除了陕西的情况有些疏漏之外,整个战场多数局势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比如李汉曾经提过,拿下安徽这一仗基本上就算是要散场了,现在一看可不正是如此。

此战之后,北洋的强势地位也许依旧。但通过这一仗西部将获得不比中央差多少的影响力,按照总司令的说法,只等西部工业再发展一些,全国的局势就会再经历一段短时间的动荡后,由西部这个新的强势集团取代日暮西山的北洋集团,只不过这个时间到底是多久,暂时还没有人算得出来。

就在季雨霖进驻宣州暂时坐镇皖南等待补给跟下一部命令的时候,在武昌西部七省最高武装力量总司令李汉也在揣摩一封电报的真正意图。

这封电报是惜阴老人赵凤昌从上海亲自拍过来的,内容无非是劝说他李汉进行南北和谈,并希望像上一次的南北和谈一样做个中间人,撮合南北双方在上海他的惜阴堂内进行第二次南北和谈。

皖南离得上海那么近,这北军都撤出宣州一夜了,再加上十四师在直隶摆明了车马要打保定,闹出了这么大的声势,已经将他在陕北的不利局面扯平,他李某人如今已经重新跟袁世凯手腕扳平。或许借这个袁世凯总算是低了头的机会,有些人认为是时候结束这场内战了,未免他的态度再硬起来想要继续打下去,这才再三劝说他进行和谈。

这赵凤昌是谁他李汉如何不清楚,这位号称民国缔造者,又被外界传闻孙文第一幕僚的老人有着这一重身份,让他不得不怀疑,这是不是已经逃往日本并安顿下来的孙黄的意思,还是他们背后的

之所以之前冷落了张静江等一群人,完全是因为李汉不准备跟国民党扯上关系,尤其是失去了安徽、江苏、江西、广东四省的支持后,国民党高层现在除了黄派还在抵.制同日本军方合作外,其余包括孙在内的一帮元老都醉心于获得日本军政界支持,而再不是之前的只是单方面的奢求日本商界支持中国革命了。这种举动十分危险,纵使李汉有着来自后世的经验,再同德奥等国合作之时他也是小心再小心,若不是知道一战后德奥两国将遭遇惨败,他才不敢游走在卖国的边境线上,要知道无论路权还是对外出让矿藏开采的权力,在国民眼中都是卖国行为。国民党高层显然没有他的先知先觉,却还想得到如豺狼一般的日本的支持,没看到仗一开打之后,日本便从朝鲜拉了一个联队进驻旅顺,怎么看都是要造成既定事实不打算撤走的。

不管流亡日本的国民党高层打的是什么主意,不过赵凤昌电报里有一句话说的很对,仗再打下去只会让列强得利。而且他的部队也需要休整,连续作战,士兵们都很疲惫,弹药、新兵都需要补充。所以,如果袁世凯被这一仗打冷静了,愿意坐下来谈判的话,李汉并不介意利用一下这个机会,为下一步的战略行动争取一些时间。

李汉还在思考要不要接见张静江的时候,另一名秘书室副官匆匆走进他的办公室,手里拿着一封新的电报抄稿。

“报告总司令!石家庄来电,北洋陆军第二十师已经抵达保定,张将军仍旧按照之前战略佯攻大杨庄。张将军询问,在山西分兵北上的一个团已经秘密抵达娘子关外隐藏,是否向山西转移?”

接过副官的电报抄稿,李汉看了几眼,淡淡一笑,拿着电报走到那幅挂在墙壁上的军用地图前点了点头,“北军为了迟延十四师北上,派人炸毁了几段京汉铁路,却没有破坏正太铁路当是一个大错误。回复就说我批准了,立刻放弃直隶战场,撤往山西攻占娘子关后挺进太原!”

十四师绕了一个大圈子走了不少的路总算是又走回了原点了,不过也多亏了直隶省内铁路交通已经搭建出了骨架,基本上都能乘坐火车过去。

“十四师到了山西,这仗真该结束了!”

口中轻轻念道,连他身边那副官站得笔直的军礼跟锃亮的皮鞋都没能让他多看一眼。放下电报,李汉捏了捏鼻梁。

仗是差不多打完了,剩下的就要看他们这些政客磨嘴皮子,在谈判桌上完成战场上未完成的事情了!

第285章 借刀杀人第107章 摩擦第626章 捷报频传1第330章 恶战第105章 武昌之议(上)第285章 借刀杀人第654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6第169章 又见阴谋(下)第661章 拖第429章 站队第457章 谈判之前第314章 整顿与联合盐业(中)第419章 三年计划(上)第193章 三府合并第686章 借刀第430章 人心第212章 军务会议、居正逼宫(上)第46章 天要亮了第237章 逃第647章 反攻2第700章 矛盾激化7第75章 紫禁城内(中)第303章 荆楚新政(一)第540章 过渡内阁(上)第678章 文化运动第450章 大战(七)第322章 历史在这里稍稍走偏第738章 攻破瓦房店第139章 心思第587章 照会第490章 行动代号‘狩猎’第488章 整军第96章 盐业(1)第276章 入瓮与礼和洋行来人第361章 余波(上)第515章 京汉陷落(上)第157章 鹜蚌相争、渔翁得利(3)第235章 战起(4)第237章 逃第728章 辽东恶战3第619章 第二次远东危机(4)第252章 图谋武胜关第165章 应对第539章 拉拢与分化第247章 杀机顿起第745章 血染海疆1第80章 汉江之上第589章 布置与阴云第63章 武昌城内战事结束第584章 北翼?南翼?第141章 三个坏消息(上)第540章 过渡内阁(上)第685章 军事会议(下)第456章 走向谈判?第605章 日本妥协第642章 南洋变局2第357章 巨大的收获(下)第四百六十八章第六百三十二章第61章 张彪逃了第275章 重九举义与撒网第425章 政局乱象第137章 拿下京山第524章 走向和谈(下)第233章 战起(2)第358章 湖北变(上)第588章 酣战第287章 都是名人第四百七十五章第141章 三个坏消息(上)第169章 又见阴谋(下)第145章 酒宴(2)第243章 局变(3)第五百六十一章第651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2第89章 应城风云(2)第661章 拖第332章 就任川督(上)第270章 暗争施南府第164章 棋局第233章 战起(2)第364章 清廷退位第345章 交锋(2)第539章 拉拢与分化第184章 打草惊蛇(下)第96章 盐业(1)第100章 新兵第六百二十二章第六百七十三章第539章 拉拢与分化第58章 恩威并重(中)第181章 将回应城第540章 过渡内阁(上)第64章 捧杀第192章 借事欲动,发难汉川第501章 国外国内2第133章 肮脏的政治(上)第439章 出兵湖南第690章 暗流涌动第500章 国外国内
第285章 借刀杀人第107章 摩擦第626章 捷报频传1第330章 恶战第105章 武昌之议(上)第285章 借刀杀人第654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6第169章 又见阴谋(下)第661章 拖第429章 站队第457章 谈判之前第314章 整顿与联合盐业(中)第419章 三年计划(上)第193章 三府合并第686章 借刀第430章 人心第212章 军务会议、居正逼宫(上)第46章 天要亮了第237章 逃第647章 反攻2第700章 矛盾激化7第75章 紫禁城内(中)第303章 荆楚新政(一)第540章 过渡内阁(上)第678章 文化运动第450章 大战(七)第322章 历史在这里稍稍走偏第738章 攻破瓦房店第139章 心思第587章 照会第490章 行动代号‘狩猎’第488章 整军第96章 盐业(1)第276章 入瓮与礼和洋行来人第361章 余波(上)第515章 京汉陷落(上)第157章 鹜蚌相争、渔翁得利(3)第235章 战起(4)第237章 逃第728章 辽东恶战3第619章 第二次远东危机(4)第252章 图谋武胜关第165章 应对第539章 拉拢与分化第247章 杀机顿起第745章 血染海疆1第80章 汉江之上第589章 布置与阴云第63章 武昌城内战事结束第584章 北翼?南翼?第141章 三个坏消息(上)第540章 过渡内阁(上)第685章 军事会议(下)第456章 走向谈判?第605章 日本妥协第642章 南洋变局2第357章 巨大的收获(下)第四百六十八章第六百三十二章第61章 张彪逃了第275章 重九举义与撒网第425章 政局乱象第137章 拿下京山第524章 走向和谈(下)第233章 战起(2)第358章 湖北变(上)第588章 酣战第287章 都是名人第四百七十五章第141章 三个坏消息(上)第169章 又见阴谋(下)第145章 酒宴(2)第243章 局变(3)第五百六十一章第651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2第89章 应城风云(2)第661章 拖第332章 就任川督(上)第270章 暗争施南府第164章 棋局第233章 战起(2)第364章 清廷退位第345章 交锋(2)第539章 拉拢与分化第184章 打草惊蛇(下)第96章 盐业(1)第100章 新兵第六百二十二章第六百七十三章第539章 拉拢与分化第58章 恩威并重(中)第181章 将回应城第540章 过渡内阁(上)第64章 捧杀第192章 借事欲动,发难汉川第501章 国外国内2第133章 肮脏的政治(上)第439章 出兵湖南第690章 暗流涌动第500章 国外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