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捧杀

武昌城中,随着督署府的陷落以及第八镇外逃,又有吴兆麟命人招募洋人照相师十数人,携相机拍摄了一组被俘的原湖广总督瑞澄的照片之后印制邮报传单四散于城中,顿时城中大多数的清兵心中惶惶之下放下了武器,就连通湘门、中和门外损失惨重的两营张彪心腹也选择了投降,对于起义革命士兵们来说,胜利已经遥遥在望。

不过,战事降息并不代表城内的局势也跟着平息,恰恰相反的,反而因为某些人而变得更加混乱起来。

先是居住在起义士兵与清兵交战处附近几条街的百姓眼见着火借风势越烧越旺,生怕火势蔓延,于是纷纷收拾细软,拖家带口,在本能的驱使下,在那满城的枪炮声和呐喊声中朝那城外逃去,准备想到乡下躲避一段时间,等到战事平息了之后方再回来。

宁为太平犬,不做乱离人。

太平年间百姓活着不易,乱世之中更是命如草芥,但身逢乱世,指望别人却也无从更改这种辗转流离的命运,唯有投身革命,早日终结这个乱世方为正理,更有不甘平庸之人,心中打定注意,本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理,吆五喝六的召唤亲戚子弟一同追打清兵逃兵,哄抢武器,无论结果如何,终究没在世上白走一回。

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一些无牵无挂的穷汉扛着木棒、拎着砖头也加入了对溃逃清军的邀击,还有那城中各处的红帮、洪门豪杰,虽然此时已是战事将要平息,有没有他们都没什么意义了!

枪炮声逐渐的息了去了,不过城内城外因为刚才的炮火,尤其是整个城市原本督署跟第八镇司令部所在的西南角,更是火光冲天,一片末世景象。

公元1911年10月10日夜10点左右,经过了几个小时的激战,在城内各处新军的拼命,左右旗三营起义军的努力之中,在原本驻扎城外的湖北新军南湖炮营的拼死狙击之下,原本实力远远强于起义起义部队的清兵最终还是失去了对整个武昌城的掌控,原湖北总督瑞澄被俘,与他同时被俘的还有第二十一混成协的协统黎元洪,至夜十点时分,重新完成了武装的二十九标蔡济民部回合已经脱离了与那第八镇残兵战斗的李汉的铁一营,十数门大炮连番轰击了十余分钟之后,城中最后一处清军残兵重兵把守的藩署(布政使衙门)也落入了起义军的手中,至此,革命军彻底的占领了包括楚望台在内的所有军火库,蛇山、凤凰山、左右旗营、两署总局、花园山、以及城内电报局、电话局、铁路局等全部战略要地,伴着冲天火光,在革命军的炮声中,武昌这座千年古城比它原本应该的历史整整早出了十数小时庄严的宣布光复!

历史,已在这一刻改写!

将库存颇多银钱的藩库城防移交给了随后带队过来的程正瀛之后,蔡济民领命带领二十九标清剿黄鹤楼废址附近闹腾的一干青皮、无赖。据说等会城中各部主要将官将聚于资议局处回合,商讨下一步作战计划,因此城内战事务必尽快结束。

李汉也在邀请之列,并且不仅如此...他也接到了新任务。

“回收枪械、镇压城内生乱之徒....”

自那似乎生硬了些许的程正瀛手中接过命令,李汉应了下来,城中因为清兵的溃败,这些枪弹是巡防队的败兵们逃走时丢弃的,整箱整盒,沿着城内几条主干道扔得满街都是,这引起了一些青皮流氓的觊觎,当城内的枪声稀落之后,这些人便倾巢而出,试图哄抢枪弹,其中的一些人在得到武器之后,劣根性便立即暴露出来,沿街挨个抢劫商铺,店主若是稍有反抗,便被立毙枪下,更可气的是,这些人混水摸鱼,竟然打着“革命军”的大旗,严重败坏了起义军名声,并导致城内人心惶惶。当然了,这其中免不了的也免不了红帮、洪门子弟的身影。为防止城中原本将要平息下来的局势,又要乱起来了。

对于这些篡夺革命果实的无赖,李汉也不怕得罪了人,派出手下几连以班为单位,每班至少一挺机枪镇压,沿着城中的几条主要交战街巷搜索攻击,哪怕身上穿了军装却痞气十足手持枪械的人,还有那趁乱纵火烧杀之人,立将其缴械,胆敢违抗者不管是不是支持革命的红帮会众,胆敢违令一律直接枪决!

接到了命令之后,铁一营除去之前在码头与第八镇恶战一场而损失惨重、几乎被打残了的三连跟警戒的四连留下休整以外,其余的四连仅在半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内便击毙哄抢、烧砸的青皮无赖一百余人,甚至还在城内某处银楼跟某支打着‘革命军’旗号哄抢银楼的红帮武装打了一场,彻底击溃并留下了对方近百尸体,而黄鹤楼废址那边的蔡济民也是痛下杀手的斩获了百余暴徒,方才彻底震慑了城内意图趁乱获利的步伐之徒,将那原本混乱的局势逐渐的掌握住。

这一番行动,仅仅李汉手下的一营便收缴完好的枪支七百余杆,还有损坏的近百,子弹数万发,机枪五挺,并随后将已平息的地区移交给其后到来的吴醒汉的新巡防营。

至此,武昌城成功的结束了因仓皇革命而造成的短暂无政府状态,在革命的烈火硝烟中,“临时起义革命军都督府”宣告成立,军政府各级主官的委任状也立即印发下去。

当从新上任的第一巡防营管带吴醒汉的手中接过委任状的时候,这名刚刚清点完缴获的武器,正在思考三连未能成功阻止张彪,结果被他跟第八镇的残兵征用了几艘日本货轮逃去了汉阳方向是否对他的后续计划有影响的李汉明显的脸上有些疲惫,昨日左臂受伤的他连夜开车来到武昌府,之间也仅仅休息了不到四个小时的男人已是疲倦难耐,不过他仍然强打着精神,接过了委任状。

“资令,李汉素有才能,于我起义之中素有建功,特督令其晋升吾湖北革命新军第一标标统,因战事未平,麾下一标战士可自行招募,但不得扰乱于民,否则必军法严惩!代革命军大都督吴兆麟”

“什么?委任我做第一标的标统?”李汉翻开委任状一看,顿时心中感觉这其中必有古怪。

虽然历史上对于吴兆麟此人颇多赞誉,并且他本人也对吴神交已久。不过圣人也是人,何况之前因为起义,自己也的确得罪于他,没奈何的自己能够得到这第一标的标统之位。

数千年的历史熏陶,国人对于争功排位看得颇重,而自己前番又得罪于了那共进会的革命党,断不可能被授予这革命军‘第一’的一标标统之位,内里若是没有古怪才叫古怪呢。

何况,便是那吴兆麟真的心胸阔达不与他一般见识,但是城中领导举义之人何止他吴兆麟一人,仅仅来自于共进会、同盟会的方面的掣肘阻力就不在少数,再加上那些官瘾十足的江湖会党首领,即使革命成功,这第一标标统的荣誉也断难轮到他这个来历不明的人来享受。

“这事说来李兄恐怕就要好好感谢一下吴帅跟熊标统了,若不是吴帅一力相推,甚至还以辞去这大都督之位相威胁,加上最后熊标统也出言称赞李兄你用兵如神,言道若是没有李兄,只怕我等革命军此刻能不能够成功还是问题,方才压下了异义,为你争来了这第一标标统之位”,吴醒汉微笑着提醒道。

“此次就职标统的除去李兄之外,还有戴乾兄跟蔡公,加上城内反正的炮八标跟三十二标,合计共有五位之数!”

他的口中不无羡慕之意,不过见到李汉脸上断无半分得意,反而像是在皱眉苦思,想起之前自己听到的消息,顿时知晓对方已是明悟了各种三分。

“不过,李兄以后还是小心一些....”

吴醒汉好心的提醒了他一句,“城内各部多有对此不满之人,尤其是来自炮八标跟第五标、八营还有工程队的同志,还有不少的袍哥兄弟也对此十分不满,日后若是遇到有人寻事,不妨礼让三分...如此吴某身上还有任务,就此告辞了....”

说完便同他道了个恭,转身带队离开了。

说来这吴醒汉也是一妙人,他早年曾经参加过共进会,只是因不满孙武等人骄横,大有将那共进会变为一言堂的意思,因此得罪了孙武等人,若不是有刘公出面相保早于孙武势同水火,因此他也对这越发随了孙武的性子、革命还未开始便变得骄横起来的共进会中的某些人无甚好感,方才在离开的时候,出言提醒了他一句。

也是拜他这一句话,在他走后不久,李汉终于一连恍悟的顿悟过来,满脑只有两个字---‘捧杀’。

他想,或许自己已经明白了那吴兆麟打的什么主意了!

第411章 大选第488章 整军第617章 第二次远东危机(2)第38章 蝴蝶效应第50章 恶战督署(上)第298章 河南举义第409章 诉状与刺猬第297章 图谋四川第650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1第527章 和谈(一)第448章 大战(五)第414章 三人游第646章 反攻1第71章 两镇光复与冲突(下)第四百六十六章第268章 滦州兵谏第463章 桌下4第248章 赴宴第514章 先兵后礼第20章 逃脱第670章 新德里风云第696章 原敬上位第130章 落魄的骗子(下)第598章 末日临头第346章 联合盐业成立与北使碰面第445章 大战(二)第423章 乱第266章 大获全胜第3章 拯救村民第92章 虎踞鄂中(2)第三百令七章 实业第225章 留些后手第739章 抉择上第50章 恶战督署(上)第272章 喜讯!捷报(上)第281章 信阳动第162章 得失第70章 两镇光复与冲突(上)第463章 桌下4第157章 鹜蚌相争、渔翁得利(3)第373章 陕西战事第211章 特别军务会议第684章 军事会议(中)第556章 相见第336章 成都战役(二)第525章 海军决定第162章 得失第424章 幕后第339章 成都战役(五)第399章 吞并甘肃(二)第228章 暗夜偷袭第696章 原敬上位第602章 大选第352章 暗流涌动(下)第554章 入京第672章 俄国十二月革命第248章 赴宴第176章 新军服第451章 大战(八)第503章 护国肇始(上)第451章 大战(八)第373章 陕西战事第547章 巨头碰面第392章 拉萨战役(完)第136章 肮脏的政治(完)第29章 来自奥匈帝国的某卡尔(上)第711章 不宣而战3第623章 三路开战2第554章 入京第476章 分离情报机构第350章 空手套白狼第264章 重炮齐鸣第68章 布局第566章 一触即发(2)第718章 不宣而战10第74章 紫禁城内(上)第461章 桌下2第442章 讨袁败局与建设银行第695章 矛盾激化3第44章 攻陷楚望台2第694章 矛盾激化2第616章 第二次远东危机(1)第716章 不宣而战8第596章 反攻第414章 三人游第192章 借事欲动,发难汉川第7章 指点第487章 回击与克制第六百零六章第443章 大战序幕第649章 库洛帕特金第574章 山东危机(6)第685章 军事会议(下)第689章 沙皇一家的命运第309章 战重庆(下)第465章 芜湖陷落第698章 矛盾激化5第648章 捷报频传第275章 重九举义与撒网第90章 应城风云(3)
第411章 大选第488章 整军第617章 第二次远东危机(2)第38章 蝴蝶效应第50章 恶战督署(上)第298章 河南举义第409章 诉状与刺猬第297章 图谋四川第650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1第527章 和谈(一)第448章 大战(五)第414章 三人游第646章 反攻1第71章 两镇光复与冲突(下)第四百六十六章第268章 滦州兵谏第463章 桌下4第248章 赴宴第514章 先兵后礼第20章 逃脱第670章 新德里风云第696章 原敬上位第130章 落魄的骗子(下)第598章 末日临头第346章 联合盐业成立与北使碰面第445章 大战(二)第423章 乱第266章 大获全胜第3章 拯救村民第92章 虎踞鄂中(2)第三百令七章 实业第225章 留些后手第739章 抉择上第50章 恶战督署(上)第272章 喜讯!捷报(上)第281章 信阳动第162章 得失第70章 两镇光复与冲突(上)第463章 桌下4第157章 鹜蚌相争、渔翁得利(3)第373章 陕西战事第211章 特别军务会议第684章 军事会议(中)第556章 相见第336章 成都战役(二)第525章 海军决定第162章 得失第424章 幕后第339章 成都战役(五)第399章 吞并甘肃(二)第228章 暗夜偷袭第696章 原敬上位第602章 大选第352章 暗流涌动(下)第554章 入京第672章 俄国十二月革命第248章 赴宴第176章 新军服第451章 大战(八)第503章 护国肇始(上)第451章 大战(八)第373章 陕西战事第547章 巨头碰面第392章 拉萨战役(完)第136章 肮脏的政治(完)第29章 来自奥匈帝国的某卡尔(上)第711章 不宣而战3第623章 三路开战2第554章 入京第476章 分离情报机构第350章 空手套白狼第264章 重炮齐鸣第68章 布局第566章 一触即发(2)第718章 不宣而战10第74章 紫禁城内(上)第461章 桌下2第442章 讨袁败局与建设银行第695章 矛盾激化3第44章 攻陷楚望台2第694章 矛盾激化2第616章 第二次远东危机(1)第716章 不宣而战8第596章 反攻第414章 三人游第192章 借事欲动,发难汉川第7章 指点第487章 回击与克制第六百零六章第443章 大战序幕第649章 库洛帕特金第574章 山东危机(6)第685章 军事会议(下)第689章 沙皇一家的命运第309章 战重庆(下)第465章 芜湖陷落第698章 矛盾激化5第648章 捷报频传第275章 重九举义与撒网第90章 应城风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