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末日临头

在这个启明时分,日本派遣往山东的日军第六跟十八师团,遭遇了最惨烈地打击。北部湾跟崂山湾内,海面上有几条小军舰,还有不少运输船,不少军舰上都冒着浓烟跟大伙,不时有一声声爆炸声响起,在海面上掀起一个个的冲天水柱。不时有一艘装着弹药的运输船轰然爆炸,在海面上就成为了最壮观的烟花。当初因为担心来自岸上中国、军队的偷袭,炮弹等物资没有完全被搬运上岸,一旦遭遇危险便可在陆军阻敌时撤离的设想,此刻反而成为了加速海面上运输船毁灭的一大原因。

日舰几艘驱逐舰上架起了气球炮,还在努力朝着天空之上射击着,但炮手的速度跟眼力显然跟不上在头顶上的天空上盘旋的飞机们,而且不时有一两架负责护航的飞机发现了他们的动作,立刻飞来进行阻击。结果自然是一场悲剧,跟陆地上一样,一阵惨叫声之后,甲板上多了几具被机枪撕裂了的尸体,还有附近被顺带击中的水手们,也跟着惨叫连连。

爆炸声跟弹片在陆地海上同时飞舞,日本海军官兵也死伤枕籍。尽管遇袭之后凭借着足够的训练跟良好的素质,他们急匆匆的生火起锚。但因为海湾内为了躲避前几日的暴风雨而大量靠岸的运输船阻挡了去路,它们一时半会也动不了,只能和岸上的陆军一样遭到了铺天盖地的打击。

在山东地界上,日本的警备部队只有简单的工事,而且大多数的人抽调用来卸载运送货物,防线单薄得可以说没有。国防军打开了全面的反攻,几支速度冲的最快的部队几乎在航空中队发动第一波袭击的时候,已经堪堪冲到了日军撒在外围的警备部队的阵地上。在航空炸弹爆炸的火光当中,就看到国防军的一队队士兵,端着一三式步枪,刺刀明晃晃的冲了上来,转眼就和晕头转向的日军步兵混战成一团。遭到这样地突然袭击,他们怎么可能有抵抗的能力?国防军官兵的刺刀还有手榴弹,在这种交手战当中,发挥了最大的威力。

在王家屯尤其是北部湾跟崂山湾的简易海港内,还停有一大片的日军伤员,他们这些人好容易挺过了从前线后送下来的这段漫长的道路,等待着上船回到国内这个时候,伤员群里爆发出了一阵阵歇斯底里的喊叫。他们都知道末日临头了,但是成为俘虏却是更可怕的事情!十多个穿着白色大褂的日军军医还有医助,加上男护士在炮声中拿着****挨个的给他们补上一枪,这些伤员们临死之前还要一个个表示感谢。对于他们来说死在这里是最好的选择,总比落在支那人手里,成为帝国的耻辱要强的多。

有战争的地方就有俘虏,全世界都一样,不同的是,当俘虏在东方国家是不光彩的事情。所以在东方国家,战俘很少受到本国人民的尊重,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莫不如此。成为了战俘之后,这些日本兵知道自己就算是能够侥幸活着回到国内,也只能过上生不如死的日子,倒不如在这里解脱呢。至少,战死对于这些常年接受忠君思想的士兵而言,他们是为国捐躯,是国家的英雄跟勇士。

这次大规模的反击,彻底的把日军打懵了。以营为编制冲在最前面的几支突击部队,很快的就冲过了日军留在后方跟外围的警备部队指挥身边临时集合起来的兵士进行顽抗的时候,被乱枪击毙战后,当事后打扫战场,数了一下这位少佐军官,身上竟然有十七个弹洞。不过虽然死得英勇,但因为第六师团跟十八师团的惨败,日本国内按照一贯的规则,两大师团战死的全部军官均未获得死后的晋升。

在黎明前的这一场短暂的外围跟海湾轰炸中,到处传来的都是日军垂死地惨叫,还有大量的物资弹药被焚毁、被炸毁的惊天爆炸声。

而这时在后方,同样也有人拿着望远镜看着这里的冲天火光。冲在最前面的陆军自然要数四十九师了,这是吴佩孚亲自跟总统要求的。他的四十九师在之前的战事中对日本人伤亡过万,现在得到了后方的补充之后,尽管下面指挥起来有些生疏,但重新又拥有了一万两千多的兵力。因为战死的士兵中不乏他从第二师带来的老弟兄,吴佩孚对日本人可谓是结下了血海深仇。火光跟爆炸声中,他仍然是那副刻板不芶言笑地表情,静静地端着望远镜看着眼前的一切。

四十九师直面第六师团,而现在,他们正在进攻的正是曾经失守的蓝村,四十九师为之付出了惨重死伤的一座很普通的小镇。因为总统亲自为第六师团补给了两个重炮营,四十九师的火力在国防军中仍然只能算是中等,但也比之前强上了一筹。蓝村的日军死守不撤,他们刚刚接到了青岛那边第六师团上官的要求,务必尽可能的坚守一段时间,等待第六师团攻陷青岛后支援。

日本人死守不退,为了尽快的拿下蓝村,吴佩孚下令,炮兵发威。

身边不远处地重炮群喷发出一道道火柱,那是几门大口径重炮发威的怒吼声。大地在剧烈的颤抖着,但是吴佩孚中将被火光照亮地身影,依然站得笔直。身边的幕僚参谋们都是总参从其他各部调给他年轻参谋们。大总统的意思他大致心里有数,好不拒绝的全部接纳了。吴佩孚心里清楚,若此战全胜日军,大总统的战略达成。日后这国内没有任何武装跟力量能够同他相对抗了,唐继尧不行,段祺瑞不行,冯国璋也不行,甚至国民党也不行。

那些要比他小了几岁的年轻人们激动的在哪里大喊大叫的庆祝,为炮兵们又击溃了一处抵抗庆祝,有些人还兴奋的抱在一起乱跳。虽说还在战斗中,他也只是笑了笑,没有去追究。

自从日军登陆以来,就没有这么痛快的场面。等把鬼子的军队给围起来打,看他们还能蹦达几天?

吴佩孚放下了望远镜想招呼自己的参谋,但是炮声太响,人又太兴奋没人注意到他的命令。他只好自己拉过几个参谋,扯着嗓子发布命令:“蓝村这个钉子拔下来只是时间问题,但我们的军队不能全被蓝村困住,留下一个步兵团即可,命令剩余两个团向青丘南峰跟小王村挺进,沿途注意击溃日军,记住我的第一任务是击溃日军,收紧包围圈!”

“是!”

“打响了!冲在最前面的一线部队已经发回了第一份战报!”一个守着电台的参谋冲进作战室就是一声兴奋地喊声,这喊声也顿时松动了济南军区总司令部的紧张的气氛。看着他兴奋的表情,所有人脸上都浮出了笑容。蒋方震看了李汉一眼,尽管他看上去正在研究前线局势沙盘,但在参谋进来的时候,他的身体明显一颤,只是为了维护大总统的威严,没有转过身来急着要看。

悄悄的出了一口长气,蒋方震心里也有点激动。能将总参的设想变为战术上面的现实,这就要看前线指挥官的大军指挥地功力了,这次给季雨霖的任务绝对属于苛刻地。

九万多人的大军战前为了麻痹日本人,几乎多数都是以团为单位,分散在沿海两百多里内的几十处地方。反攻打响后军队要迅速的向周围的友军靠拢并完成集合,同时还要快速的完成战略穿插跟行军,将原本漏洞百出的包围圈的各处缺口给补上,彻底包围日军。同时还有大量的炮兵要运动,陆航上百架飞机的轰炸,战车团的快速截断等等。这样大部队的运动和攻击同时进行,看来给总统面前最受宠的将军季雨霖完美的完成了!

他从那个参谋手中接过了手抄战报,大声的用他有着很重吴侬味道的普通话念了起来:“至李汉总统蒋方震总参谋长:我机动兵团战列部队,已于黎明时分展开反击攻势,先攻部队为陆航诸将士,飞行各队之将士于四点三十分前后起飞,至五点二十分左右返航补给,仅第一波攻势便基本完成既定目标,炸毁北部湾、崂山湾及王家屯等多处日军物资补给点。其中因在北部湾、崂山湾内发现大量运输船只,陆航临时更改任务,对两处发动第二波轰炸,可确定的是对停靠在港的船队造成严重打击,据目测当场沉默之船只,已有十余之数,其中确定之日军战舰三艘,其余为运输船,还有更多船只燃烧、受损。四十九师吴佩孚部主力对胶济线日军留守部队发起突然强袭,日军完全无所防范被我炮火覆盖。于步兵强力冲击下,全部陷入混乱,守军及物资损失殆尽。二十三师已同敌军接触,但迅速击溃该部日军正在急行军中。三十三师汇报最迟将在下午两点抵达指定地点并开始建设防御工事阻挡日军逃窜,二十五师将提前一小时抵达。战车二团已提前抵达目的地,因路上损毁加遭遇日军,目前已有四辆战车损毁。虽有诸般不美,但我国防反击之各部已基本上完成封锁日军后撤之路任务。其余战线反击作战亦次第展开。谨闻,其余战果,将次第续报。”

他放下手中的抄报纸,呵呵笑着看了支起耳朵在听的李大总统,明显看到他胸口一阵起伏,显然又松了一口气。

把战报递给一旁的书记官,蒋方震道:“一个多月地紧张日子,总算到头了!此次胜利已成定军,如今要做的便是尽可能的扩大战果,甚至全歼日军!总统,有什么要给前线将士们传达的吗?”

李汉慢慢转过身来,山东危机以来他承担的压力之大,是远远超过这些军人的。但是他都扛了下来,没有在自己属下面前表现一点,怕动摇了他们的决心。特别是冒着不惜同日军全面开战的危险打这场山东之战,也让国内风声鹤唳。要是这反击再迟几天,国内还不知道要动荡成什么样呢!老天怜见,这些日子总算过去了!民族复兴的气运,总算又给自己亲手抢了回来!

从兜里摸出一包烟,这一个月来他抽的烟,快赶上过去半年还多了。逐渐散开的烟香中,他的情绪很快平静了下来,摇头道:“现在还不是乐观的时候,等到击败了日军第六、十八师团再说吧。时间不能再拖了,万一日军国内在收到两大师团被围后再抽调部队过来,咱们面临的就是旷日持久的战争,一点战果也都会化为鸟有!”

吐出一道长长的烟,眉头皱了一阵又很快舒展开了,“给良轩发电,督促前线各军戒骄戒躁、勿畏战,限定在两日之内必须拿下第六、十八师团。告诉他们,之前给他们运到前线的武器,全都允许使用,要不择一切手段的跟日本人抢时间!”

他挥了挥手:“我回立刻发电通知德国那边,让他们务必坚守住青岛,叫他们配合无论如何封锁住漏洞城阳,皆不能在城阳给日本人留下逃路。外交部那边,总算是可以给陆总长一个交代了,三天吧,三天之后叫他请几位公使到我的总统府上一聚,我们该跟日本人谈谈青岛问题了!”

在青岛城外的日本中国派遣军司令,这个时候却彻底的陷入了慌乱当中,几个派遣军总部的主官,都衣衫不整的守在电台和地图前面,各处的告急电话电报流水一样送了过来。北部湾的电台好不容易联络上,报告了遭遇中国人的飞机袭击后,马上又断了,似乎连电报机都给炸毁了。崂山湾那边快马来报的士兵几乎是带着哭腔的报告了遭遇第一波袭击之后,海湾那边的惨状。第六师团很快又传过来更糟糕的消息,胶济线的守军遭遇中国的军队袭击,发起的力度之大、火炮之多令蓝村那边很快失去了联系,第六师各部不断的传递着同一个信息遭遇国防军强势反击,外围的警备力量“玉碎在即”。

神尾光臣中将忙乱地在地图上面找着就近的驻军胶济线南支线上面各处的警备兵力,加起来最多一个大队!而根据情报,中国人在山东至少集结了十几万的军队,之前帝国的勇士们虽然给予重创,但最多也不过摧毁四五万军队。也就是说,如果是中国人的全面反攻,那么,他们可能将面对的是接近十万的反扑了。北部湾、崂山湾、王家屯等几处囤积了大量物资的地方被炸,失去了物资的补给之后,就算是第六跟十八师团两大大日本帝国骄傲的命运如何,稍微懂点军事的人都知道。

这就意味着若是不能在军队所携带的炮弹跟子弹,以及军队口粮等消耗光之前攻占青岛,或击退国防军的攻击,重新获得来自海上的物资补给,那么,他们将被逼进绝境!

面对这绝境,神尾光臣手下的那些个陆大毕业以及华族出身的年轻参谋们慌乱了。不同于他们的前辈,他们这些人大多都是跟着前来镀金的,因为不像他们的前辈那样经历过日俄战争的磨练,这支年轻的队伍根本拿不出个主意来。他们无法想象到,中国人的抵抗决心为什么跟国内自日清战争之后一直宣传的‘支那人举国懦弱,天生奴才,不堪一击’等等不一致,更想象不到,中国的军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做出的反攻准备。因为这一波突如其来的打击,怎么看都是酝酿了许久的,远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准备好的!就凭着中国那羸弱的国力,是如何能够支撑起这一场战争呢?那些个炮弹、子弹、炸弹还有飞机跟枪械等,都是从哪里来的?就连帝国也是发展了几十年,才能勒紧裤腰带,打一场山东之战的。

可惜,他们现在再怎么想也没用了,到了六点半前后天已经完全亮起来时,胶济线南支线、北部湾、崂山湾、王家屯的初步损失已经通过骑兵的机动力,送到了各位的手上。蓝村失守,已经搬运陆上的物资基本上损失了八.九成,进入港湾躲避暴雨的运输船损失了数十艘,物资损耗之严重,已经令神尾光臣中将不再坚信他们的胜利。因为同时传达来的,还有来自各线国防军发动全面反击的战报,沉寂了许久地国防军电台也全部开机,甚至在在日军主力的周围,出现了好几个电台的呼号!

以国防军师级别才配属无线电台的情况,这说明在周围国防军至少集结了近十万左右的陆军主力!

这是一场大反攻!

以国防军师级别才配属无线电台的情况,这说明在周围国防军至少集结了近十万左右的陆军主力!

这是一场大反攻!

第196章 ‘中国之声’定刊第80章 汉江之上第398章 吞并甘肃(一)第685章 军事会议(下)第741章 有限支持第500章 国外国内第445章 大战(二)第375章 内部会议(下)第255章 小战第243章 局变(3)第641章 南洋变局1第197章 卡伦?比利斯?韦伯第539章 拉拢与分化第483章 远东准盟友(上)第148章 买卖(下)第176章 新军服第741章 有限支持第171章 河口之变(上)第5章 招待第197章 卡伦?比利斯?韦伯第363章 余波(下)第724章 偷袭战果(1)第430章 人心第133章 肮脏的政治(上)第377章 靠拢第五百九十四章第556章 相见第565章 一触即发1第745章 血染海疆1第629章 攻陷库伦1第61章 张彪逃了第648章 反攻3第55章 全面进攻(上)第34章 秘密采购与租船协议(1)第724章 偷袭战果(1)第213章 军务会议、居正逼宫(中)第109章 视察新兵(下)第331章 抵达重庆第419章 三年计划(上)第94章 上海滩第105章 武昌之议(上)第157章 鹜蚌相争、渔翁得利(3)第186章 《鄂军政府改订暂行条例》第六百一十三章第213章 军务会议、居正逼宫(中)第294章 变局第四百七十五章第256章 夺关(上)第69章 第二标第457章 谈判之前第618章 第二次远东危机(3)第36章 秘密采购与租船协议(3)第572章 山东危机(4)第515章 京汉陷落(上)第655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7第112章 杜家龌龊(3)第627章 捷报频传2第496章 驱朱运动第454章 安徽巨变第347章 谈判(上)第355章 大变局前第7章 指点第4章 方老先生第442章 讨袁败局与建设银行第302章 劝进(下)第五百六十二章第690章 暗流涌动第115章 扫平内患(1)第401章 吞并甘肃(四)第235章 战起(4)第161章 喜讯传来第225章 留些后手第670章 新德里风云第644章 好坏消息第58章 恩威并重(中)第241章 局变(1)第678章 文化运动第五百六十二章第38章 蝴蝶效应第467章 大胆的计划第263章 伏击李纯第699章 矛盾激化6第17章 意外收获(下)第417章 四川盐务(二)第80章 汉江之上第569章 山东危机(1)第628章 捷报频传3第676章 昂首走进1917年第523章 走向和谈(中)第436章 订婚第672章 俄国十二月革命第379章 迫在眉睫第176章 新军服第431章 刺宋案第424章 幕后第726章 辽东恶战1第686章 借刀第239章 将北上第344章 交锋(1)
第196章 ‘中国之声’定刊第80章 汉江之上第398章 吞并甘肃(一)第685章 军事会议(下)第741章 有限支持第500章 国外国内第445章 大战(二)第375章 内部会议(下)第255章 小战第243章 局变(3)第641章 南洋变局1第197章 卡伦?比利斯?韦伯第539章 拉拢与分化第483章 远东准盟友(上)第148章 买卖(下)第176章 新军服第741章 有限支持第171章 河口之变(上)第5章 招待第197章 卡伦?比利斯?韦伯第363章 余波(下)第724章 偷袭战果(1)第430章 人心第133章 肮脏的政治(上)第377章 靠拢第五百九十四章第556章 相见第565章 一触即发1第745章 血染海疆1第629章 攻陷库伦1第61章 张彪逃了第648章 反攻3第55章 全面进攻(上)第34章 秘密采购与租船协议(1)第724章 偷袭战果(1)第213章 军务会议、居正逼宫(中)第109章 视察新兵(下)第331章 抵达重庆第419章 三年计划(上)第94章 上海滩第105章 武昌之议(上)第157章 鹜蚌相争、渔翁得利(3)第186章 《鄂军政府改订暂行条例》第六百一十三章第213章 军务会议、居正逼宫(中)第294章 变局第四百七十五章第256章 夺关(上)第69章 第二标第457章 谈判之前第618章 第二次远东危机(3)第36章 秘密采购与租船协议(3)第572章 山东危机(4)第515章 京汉陷落(上)第655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7第112章 杜家龌龊(3)第627章 捷报频传2第496章 驱朱运动第454章 安徽巨变第347章 谈判(上)第355章 大变局前第7章 指点第4章 方老先生第442章 讨袁败局与建设银行第302章 劝进(下)第五百六十二章第690章 暗流涌动第115章 扫平内患(1)第401章 吞并甘肃(四)第235章 战起(4)第161章 喜讯传来第225章 留些后手第670章 新德里风云第644章 好坏消息第58章 恩威并重(中)第241章 局变(1)第678章 文化运动第五百六十二章第38章 蝴蝶效应第467章 大胆的计划第263章 伏击李纯第699章 矛盾激化6第17章 意外收获(下)第417章 四川盐务(二)第80章 汉江之上第569章 山东危机(1)第628章 捷报频传3第676章 昂首走进1917年第523章 走向和谈(中)第436章 订婚第672章 俄国十二月革命第379章 迫在眉睫第176章 新军服第431章 刺宋案第424章 幕后第726章 辽东恶战1第686章 借刀第239章 将北上第344章 交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