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喜事连连

一直到三月底,众人还是没有等到陈学文和陆浩杰的来信,相对于其他人的急躁,郑寡妇反而显得十分的淡定。

听她所说,这个时间段恰是会试成绩揭榜的日子,估计他们二人也正在紧张的等待应试结果,哪里会有心思在这个时间,往家里写信呢。

若是二人考中之后,又得全力以赴的应付下个月的殿试,那就更加没有时间写什么家书了,因此,郑寡妇一再的宽慰众人,让大家稍安勿躁,耐心的等待便是了。

既然,有了郑寡妇的话,林小桥也就不再老是想着这事了,原先她也是十分关心,他们二人应试的消息的,毕竟这一个是自己未来的丈夫,另一个呢,可能就是自己未来的姐夫

林小桥当然希望,他们两个能够功成名就,这样她们姐妹俩将来的生活,才能有所保障嘛,从前就常听人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她虽然从来都没有奢望自己将来的生活,能够多么的荣华富贵,但是,在这样的森严等级制度的社会下,林小桥当然也希望自己能够沾点未来夫君的光,将自己的身份等级,往上提一提了!

因此,林小桥也是那个每天盼着陈学文,能够一朝高中,金榜题名的一员,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嘛,若是林小桥自己是个男儿身的话,她也早就跑去追求功名,立志完成这句话的前半句了。

可惜啊,这一世是没有机会了,她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靠着陈学文和自己的两个哥哥,立志完成这后半句了,林小桥越发觉得,自己还是挺有‘志向’的嘛!

日子悄悄的进入了四月,李氏的肚子也越发的大了一些,现在即使是穿着宽松的衣服,还是依然能够看出她挺着的孕肚。

现在,林小桥已经渐渐的,开始对李氏肚里的胎儿,进行适当的胎教了,其实,她所谓的胎教,也就是每天对着李氏的肚子,嘀嘀咕咕的说些,跟小宝宝打招呼问候的话,有时也会拿本书过来,坐在李氏身边念上半个时辰,说是要从小培养小宝宝的文学修养,要他在娘胎里便开始念书。

此举弄得李氏颇有些哭笑不得的感觉,这才几个月的胎儿,能懂些什么啊,李氏只觉得林小桥是在胡闹,但是她眼瞅着小闺女,如此用心的对待这肚里的孩子,也就不忍心拒绝和打击林小桥的积极性了。

可是那每天半个时辰的念书,听在李氏的耳朵里,就跟念经似的,无奈林小桥还非逼着李氏,必须要心平气和的坐下听着。

这样一来,李氏原本还想找些事情来做,分散分散自己注意力的念头,也就无法实施了,因此,每日林小桥对着李氏念书的这半个时辰,却是最让李氏头疼的半个时辰。

这样的胎教一直就持续到了,李氏肚里的胎儿出生了为止,或许是小孩自待在娘胎里开始,便听惯了林小桥的声音。

因此,每当他哭闹不休,旁人都没法哄住的时候,只要林小桥稍稍哄上两句,他就不哭也不闹了,而且在林家上上下下所有的人里头,这个孩子跟林小桥的感情也是最亲最深厚的,就连李氏这个当娘的,都自叹不如,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近来,李氏的胃口也越来越好,每天大餐小餐的加在一块,得有五六顿呢,而且每顿的饭量也增加到了以前的两三倍。

看着李氏如此好的胃口,虽然她也知道这正是胎儿,在娘亲肚子里成长发育的关键时候,即使孕妇多吃一些,也没有什么关系。

但是,林小桥不禁有些担忧,若是李氏照着这样的量吃下去,万一她肚子里的胎儿,由于营养过好,长得个头太大,那可如何是好啊?

毕竟,李氏年纪已大,身体底子也肯定不如,那些正当适龄的女子,这样的年龄生孩子,本就比那些年轻的妇人危险,若到时再来个难产,或许就熬不过去了哦。

林小桥很想劝劝李氏,让她稍稍控制一下自己的食欲,别吃那么多,可是,她仔细想想,这些话对于她这个当闺女的,还真不大好开口跟自己亲娘说

正在她烦恼郁闷之际,郑寡妇出言劝说了李氏:“嫂子,我瞧着你这些天胃口挺不错的呢。”

李氏此时还在奋斗着,自己面前的一碟枣泥糕,听了郑寡妇的话,便笑着回道:“是哦,最近总是觉得很容易饿,这一饿吧,就特想吃点东西,有时候才刚吃饱没过半个时辰,就觉得又饿了。”

郑寡妇听了这话,倒是没有跟李氏一样开心的笑着,反而面上添了一丝愁容,看得李氏有些莫名其妙的。

“嫂子,你这样下去是不行的,最好还是稍微禁禁口才行的,要不然这胎儿长得太大,也是不太好的。到时候生产之时,若是胎儿过大,可是得受一番苦的,而且嫂子到了这个年纪,本来生产的时候,就比一般的产妇困难一些,所以平日里也要比别人更加的注意才是啊!”郑寡妇想了想,还是觉得不要拐弯抹角的,直接的说比较好。

李氏听了郑寡妇的话,有些吃惊,她还从未听到过这个说法呢,孕妇多吃了,就会难产?

其实,这也难怪李氏没听过这个说法,毕竟她从前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妇,对于农村的妇人来说,就算是怀孕了,也只是找村里的赤脚大夫把个脉,其它时候该干嘛还得干嘛,顶多就是生产的时候,再请个稳婆过来接生一下,要多简单就有多简单。

哪里会像现在这样,林小桥三天两头的就会请郎中,过来给她把脉啊,因此李氏以前也从没有听说个这样的说法。

更何况,对于农妇来说,只有吃不饱的说法,从来就没有吃撑了的说法,一般的农妇怀孕,好一点的婆家,还会杀两只鸡给她补补,意思意思。

但是,像李氏这样婆家又穷又抠门的,那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以前她怀着林小桥兄妹四个的时候,就从来都没有沾到过一点荤腥,平日里吃饭,也是平时吃什么,怀孕了也是吃那些。

往往都是正餐也混不到个十成饱,那就更别提什么加餐了,就算是饿了,也只能生生的忍着,李氏记得,以前林小桥兄妹四个,刚一生下来的时候,都是瘦瘦小小的,还不及别的新生儿的一半大,连哭声都比较羸弱。

所以,这次她怀了身孕之后,也是觉得家里现在条件好了,没必要像是怀着其他四个孩子的时候那样,委屈了肚子里的孩子,想吃的时候就吃,就是希望这个孩子生出来更加的健康活泼。

现下听了郑寡妇的话之后,李氏仔细想想,觉得这个说法确实很有道理,于是,当即便把自己面前的那碟子,还没有消灭完成的枣泥糕,给推得远远的,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李氏也是努力的控制自己的食欲和胃口,尽量少吃一点。

可是吧,这前些天来一直都是没有控制的狂吃,这突然就要控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李氏这两天因为白天少吃了,晚上就会饿的睡不着觉,那肚子‘咕咕咕咕’的叫声,都能赶得上林二牛睡觉打鼾的声音了。

李氏睡不着,那林二牛也就别想睡得安生了,总是被李氏从睡梦中折腾醒,陪着自己媳妇说话到天亮。

“爹,你这两天怎么总是精神不振的样子啊?”林小桥瞧着自己老爹最近脸色不大好,便关切的询问道。

听到自己闺女问了,林二牛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便如实说道:“你娘这两天晚上,总是饿的睡不着觉,就把我也扯起来陪她唠嗑

。”

这话听着一点埋怨的意思都没有,不过话里却带着些许无奈,林小桥听了之后,不禁在心里深深的同情了一下自己的老爹。

可怜的老爹,你媳妇怀个孩子,你也得跟着受苦遭罪啊,李氏作为一个孕妇,就算是晚上睡不好,她白天也是可以接着睡觉的,但是,林二牛作为一个大男人来说,要是白天也躲在屋里睡大觉,那像个什么话啊,所以他也就只得硬撑着了。

不过既然,林小桥知道了这事,她自然是要想法子解决的了,于是,她想来想去,便让人去买了许多水果回来。

以后,若是李氏饿了的时候,便多吃些水果,来代替糕点之类的主食,即使半夜饿了,也可以起来咬个苹果什么的。

本来,怀了小孩的孕妇就应该都吃水果,补充水分和身体里的各种维生素,而且,水果的热量一般也往往不高,所以,让李氏多吃水果,顶饿又养身,这才是最为明智的决定。

林小桥的这个法子果然十分有效,李氏多吃了水果之后,在吃饭的时候,明显饭量就小了许多,而且她现在到了晚上,也不会再饿的挠心挠肺的难受,以至于林二牛也没个好觉睡了。

在解决李氏的问题同时,林小桥近来也在忙着,要把一件事情做好,就是大量的种植西红柿。

先前林小桥是已经自己摸摸索索的,把西红柿的种子栽培成功了,正好前段时间,她让路叔买了大量的田地,那些田地多半都佃了出去,但还有二十来亩没有处理出去。

路叔原本是想趁着春耕的时候,把那二十来亩的地都种上水稻的,但是林小桥却没让他这么做。

前两年,她栽培西红柿的时候,也就是头一茬西红柿长出来的时候,林小桥让摘下来吃了,但是之后再长出来的西红柿,她却是没有再摘了吃,而是全都留着做了种子,所以,现在,林小桥的手里也是积攒了,不少的西红柿种子了。

原本,在不知道李氏怀孕的情况下,林小桥本来是想把那些种子,拿到自家的庄子上去种的,但是,现在李氏有了身孕,林小桥便改变了自己的计划,让林二牛把那些西红柿的种子,从省城给她带了回来。

据林小桥所知,这西红柿虽然有出现在这里的朝代,但是却还没有人真正的把它推广开来,所以食用过西红柿的人,也是少之又少,连郑寡妇以前都没有吃过。

因此,有这样好的机会,林小桥当然是要抓住的了,她今年就打算先种上个二十亩,看看行情再说。

虽然,林小桥向来喜欢偷懒,能交代给别人做的事情,就不想自己动手,但是这回却是不行,因为,西红柿的培育方法只有她最为清楚。

而且,林小桥现在还不想,把这个种植的方法,让旁人学过去推广开,她目前的本意只是想把西红柿推广出去,而非把种植西红柿的方法推广开。

因此,林小桥并没有直接去田里,在别人的视野底下种植,而是想了个法子,在自家后院开出了一大块地,就在自家院子里进行西红柿的育苗,等到育苗成功之后,再把苗子移栽到田里头去,虽然这样会显得麻烦一些,但是,林小桥却觉得这样做,更为保险一些

整个育苗的过程,林小桥也只让林二牛和路叔两个人参与了进来,对于老实可靠的路叔,她还是比较信任的。

等到育苗成功以后,林小桥也是不打算请什么短工的,反正家里现在丫鬟,家丁的,也有那么多的人,平日里他们都很轻松,没什么活可干,偶尔让他们下田干干农活,也没什么不可以的,就全当是锻炼自己了。

整个四月,林小桥都是在忙忙碌碌当中度过的,到了五月,天气开始慢慢的变热,大家伙都开始只穿一件单衣,这也就预示着夏天的来临。

本来夏季就是一年当中最难熬的季节,它不像冬天,天气冷了还可以多加点衣服,多点几个火盆,只要窝在屋子里不出去,那样也不会觉得十分冷。

但是,夏天却不行,只要是热起来的时候,不管你躲到哪里,都摆脱不了那股炎热的暑气,而且在这样的封建社会里,无论天气多热,女人都得把自己包的严严实实的,至少除了脸和手能够露出来之外,别的肌肤都是不可以露出来,给别人看到的,否则就是有伤风化,败坏社会风气,是要被抓去坐牢的。

即使是男人,也没有哪个,大夏天的光着膀子走在大街上的,林小桥就特别的怀念,前世到了夏天就能够穿裙子,穿吊带,穿短裤的生活。

而且,今年的夏天,对于李氏这个孕妇来说,才是最最难熬的,现在李氏肚子里的孩子,已经有五个多月了,林小桥每隔几天,便能感觉到,自己娘亲的肚子,又大了一圈。

因为,肚子越来越突显出来,身体承受的重量,也是越来越大的,现在,李氏每每走路的时候,都必须得有人扶着,即使这样,林小桥也是时常听到,李氏说自己腰酸背痛。

虽然,对于李氏来说,进入了五月份,接下来就是比较难熬的日子,但是,对于大家伙来说,今年的五月,却也是一个喜庆吉祥的月份,因为在整个五月份里,可谓是喜事连连,一个接着一个的来。

五月的头一天,林二牛的小弟一早,便来报了喜信,他的媳妇赵氏怀上了。

这个喜人的消息,确实是真的十分值得高兴的,尤其是对于林小牛来说,赵氏自从生下了她的小闺女林小草之后,差不多十年都没有能再怀上孩子。

因为,之前两个一直都是生的女儿,所以林家三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儿子,这件事一直都是赵氏夫妻心里的伤痛。

在古代这样尤为看重子嗣的社会,没有儿子的人家被称作为‘绝户’,那就意味着这户人家的祖先,以后是没有子孙继承香火的,所以没有儿子的人家,多数也都是会被世人所歧视的。

以前,在老宅的时候,周氏就常常拿着,赵氏没生儿子的事情说项,为这赵氏不知背地里抹了多少眼泪,受了多少的窝囊气。

可是,先前他们夫妻两个不管怎么折腾,却就是一直都怀不上,肚子里偏没有个动静,这儿子怎么可能生得出来呢。

但是,在她几乎快要绝望的时候,上回林小桥却是给她点了盏明灯,指明了方向,所以,这次赵氏能够怀有身孕,她心里头最为感激的,就是林小桥这个侄女了

若不是林小桥给她指点迷津的话,她也不会想到拉着自己的男人,去看郎中,世人多数都认为,生不出孩子就是女人的问题,是女人的肚子不争气,赵氏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

所以,即使是看郎中,也都是她自己去看,直到上回林小桥跟她说了那些话,赵氏才有了那么一点觉醒,哄着自己男人去郎中那里把了脉,这才找出了,他们夫妻俩这么些年,都没有再怀孩子的原因所在。

因此,第二天赵氏便亲自上门来,诚恳的跟林小桥道了谢:“小桥,婶真的打心眼里感激你,要不是你的话,说不定婶这辈子都不会再有孩子了,咱们全家人都在心里感激你!”

赵氏这回上门来,可是带了不少谢礼来的,林小桥看着那些东西,心里倒也是有点动容的,毕竟赵氏平时就是个节省惯了的人,她可是很少如此大手笔的。

想想其实,她也只是尽了自己的本能,干了件对她来说举手之劳的事情,却换来了赵氏这样的感激,林小桥赶紧摆着手,说道:“小婶快别这么说了,我也只是把我自己知道的告诉了你而已,信不信,做不做的,不还是小婶自己选择的嘛!真是当不起你这样郑重的道谢,咱们都是至亲,何必要整的这么客气呢!”

林小桥这话说的确实是真的,她当初犹豫着要不要告诉赵氏的时候,就是因为这里的女人,大多数都是那种极为迂腐的,在生不出孩子的事上,几乎所有的女人都不会,怀疑到自己男人身上去的,只会盲目的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她担心赵氏也是如此,所以当初也是犹豫了一番之后,才选择说出来的,毕竟这话就是在变相的,告诉赵氏她的男人有问题,所以,一个不小心让人往歪里想了,可是会引起矛盾的。

好在,赵氏这人关键时刻脑子拎的清楚,胆儿也够大,虽然对于林小桥的话,在心里也有过质疑,但最终还是哄着林小牛去看了郎中。

若是,换了李氏这样的性子,即使林小桥有善意的提醒过,估计她也是没胆,带着自己男人去看郎中的。

所以说,这次赵氏能够再度开怀,主要还是因为她自己的果断,林小桥顶多也就是在一旁指了个路,走不走的,还是她自己下的决定。

而赵氏面对林小桥的谦虚,却不以为然,她是把自己这次能够怀上孩子的功劳,完全归到了林小桥的头上,不得不说其实,赵氏这人,还是挺厚道的。

“小桥,你别谦虚了,婶心里清楚的很,要不是有你的话,我这辈子在生孩子这事上,估计都是钻在迷雾里头,找不清方向了!这些东西,虽然不多也不贵重,但却是婶跟你小叔的一片心意,你也别嫌弃了啊!以后如果婶有了钱有了本事,再好好的跟你道谢。”此时此刻,在赵氏的心里,已经认定了林小桥这个小恩人了。

“这话咋说的呢,小桥不说了嘛,咱都是至亲,说什么道谢不道谢的话啊!这些东西,小桥都不要,你都拿回去,该给孩子做件衣裳,就给孩子做件衣裳,该给自己补补身子,就补补身子。你现在怀了身子,也就别那么节省了,之前我都说了,要是你开铺子的钱不够,我先给你垫上!”李氏嗔怪的说道。

听了这话,赵氏赶紧摆手,坚持着说道:“不行,不行

!这些东西都是我的一片心意,怎么能拿回去呢?二嫂放心吧,我这一胎来的不容易,所以,该吃该喝的,我都不会省的!”

“这样想才对嘛,咱们是妯娌,都是老林家的媳妇,以前因为种种原因,也没得好好亲近亲近,但是,我知道你的苦衷,也从没怪过你!咱们总归还是一家子人,所以你也别总是跟我整那些客气的,知道不?”李氏开口说道。

听了这些话,赵氏眼眶瞬间就红了,以前李氏从来都没有,跟她说过这样掏心窝子的话。

分家以后,在得到二房一家子的帮助时,其实赵氏心里除了感激之外,还存有一丝愧疚的,毕竟以前她从未帮助李氏什么,所以每次面对二房一家子的时候,赵氏总是觉得有些不自在。

现在,当李氏说出这句‘我知道你的苦衷,也从没怪过你’的时候,赵氏长久以来埋在心里的那个结,好像忽然就打开了。

“你赶紧把眼泪擦擦,这郎中说了,孕妇是不能情绪太激动的!”李氏看着赵氏泪流满面的样子,忙开口劝道。

赵氏抹了一把眼泪,然后笑了笑,说道:“嗯,知道了,二嫂,谢谢你!”

林小桥看得出来,这回赵氏脸上的笑,是真心真意的,是十分满足的,也是已经完全放开了的。

“小婶,既然你都已经怀了孩子了,那铺子里的活计,你也就别再做了啊,等你生完了孩子,恢复了身子以后,如果你还想去的话,那就再去。”林小桥关心的说道。

赵氏听了,便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我这胎也不容易,毕竟是盼了这么多年才来的,所以在知道自己怀孕的时候,就已经跟满掌柜说了不去了,反正铺子人手还是够的。等孩子生下来之后,还得在家带孩子,估计也是没法再去了!所以,我打算近期就让小牛,把那杂货铺子给开起来。”

李氏听着她的计划,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确实应该这样,你现在还是得要以安胎为主。”

后来,赵氏跟李氏妯娌两个,又说说笑笑的聊了好久,但是她们谈话的内容,多是一些育儿养胎的话题,林小桥听着无趣,便走开了。

等到赵氏离开的时候,李氏还是把她带来的那些东西,都通通又让她提了回去:“这些东西,小桥又用不着,你都带回去吧!本来就节省的不得了,还花那个冤枉钱,买什么绸缎啊!”

赵氏不想要,这提过来的谢礼,哪里还有再提回去的道理啊,这不是胡闹嘛,于是她便拒绝道:“这怎么说,也是我这个做小婶的一片心意,就算小桥现在用不着,你们难不成就不可以用了啊!反正我不管,既然提了过来,我就不会再提回去的,这不是胡闹嘛!”

李氏无奈,只得接着冲她说道:“我早就说了,别跟咱们客气,你怎么就听不进去呢!那好吧,既然你都这个样子了,那我也是要客气客气的了,要不哪有人收了别人的礼,不送回礼的啊!你等着啊,我这就去收拾一份回礼出来,给你带回去。”

听了这话,赵氏急了:“二嫂,你这不是在胡闹嘛!我这是谢礼,是专门感谢小桥侄女的,你就别为难我了啊!”

林小桥看着这妯娌两个,真是觉得无语,要是由着她们两个这样你推过来,我推过去的,就算等到太阳落山了,估计也还没有个定论呢,于是她只得上前帮着劝道:“小婶,你也知道咱家现在的条件,也不缺这点东西,你就拿回去吧

。不过,你的心意,我是真的已经感受到了,也就不用在意这东西了啊!”

可是,这回赵氏是铁了心的非要把这些东西留下了,林小桥说的话也是一点用都没有,赵氏干脆就直接走人了。

赵氏有了身孕的这件喜事,李氏是打心眼里替她高兴的,不仅是因为之前对于她同情,更多的是因为,李氏觉得她跟赵氏妯娌两个之间,似乎因为这次的事情,真正的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正在大家伙还沉浸在,赵氏怀孕的这件喜事当中时,没过几天,李氏的娘家也来报了喜信,林小桥的小舅妈又怀上了。

来报喜的依然还是林小桥的舅舅,不过这回他可不是像上回那样,半夜赶过来的了。

李氏听到消息之后,赶紧收拾整理了一大堆的吃食和布匹,让李二虎带回去,若不是因为自己也怀了身孕,而且还挺着个大肚子,李氏是真的想跟着回娘家瞧瞧了。

不过,李氏虽然不能去,李氏的小妹却是领着,自己的闺女回了一次娘家,毕竟上回吴巧儿怀孩子的时候,她因为离得远,所以也没回去看看。

这次,怎么着也要去看望一下,表表自己的心意嘛,虽然最近林小桥的小姨,忙得晕头转向的。

小姨家的新铺子刚刚开业,人手又不够,所以平日里他们夫妻两个,都是早出晚归的,但她还是抽出空来,拎着东西回娘家去看了下她的弟妹。

由于最近接连发生的两件喜事,李氏的精神也显得特别的好,端午节那天,还大着个肚子,跟郑寡妇她们一起裹了粽子。

当然,这喜事自然也是不止这两件的,五月下旬的时候,众人又迎来了一件大喜事——陈学文中了探花。

喜信是县令大人亲自带着人登门来送的,这在安平镇上,已经算是很大的脸面了。

因为郑寡妇是妇人之身,不方便招待,因此只能由林二牛亲自上马招待县令大人,当时可是把林二牛紧张的,额头不停的冒着汗珠,话都不太能说的利索,这还是他头一回近距离的,接触当官的人呢,能不紧张嘛!

不过这回县令大人却是极有耐心,态度也颇为和善,一点也没计较林二牛的失态。

等到送走了前来报喜的县令之后,林府上下简直可以说是一片欢腾,当即李氏便拿出银子,打赏了府里的下人,而且还直念叨着,今年的五月,就是个喜庆的月份。

因为,从县令的口中得知,陈学文估计还得有段日子,才能回来,所以大家高兴激动过后,也就只能按耐着喜悦的心情,等着他的归来……

------题外话------

(*^__^*)啥都不说了,欢迎亲们撒花吧……

第122章 愉快的一天第87章 要债的来了(上)第17章 上林村第151章 老爷子来了第70章 郑寡妇第99章 姥姥家拜年第162章 中举第25章 赶集第204章 武安侯夫人到第214章 归家第146章 买人第188章 美好的开端第21章 二房夜话下第217章 奔赴宁远第84章 小儿女情感第30章 夜议卖板栗第62章 分家事落第124章 开块菜地第133章 夫妻小吵第148章 自寻乐趣第1章 醒来第185章 挪月子第97章 大年初一的刺激第87章 要债的来了(上)第127章 出谋划策为生意第201章 重逢后的母女叙话第49章 李家盖房第214章 归家第199章 各有思量第155章 迁去省城第8章 闹剧后续第61章 林二牛说分家第205章 无端的挑衅第139章 无功而返第38章 谈成(下)第30章 夜议卖板栗第14章 林娇第70章 郑寡妇第156章 各自忙活第122章 愉快的一天第44章 归家第110章 一家人的新年目标第149章 人才培养第178章 出手教训第170章 喜事连连第36章 云来酒楼卖福果儿第34章 舒心的一顿饭第90章 腊八节第100章 小姨要来了第39章 一大笔钱第194章 添妆第134章 兄弟二人赴考场第35章 改变销售策略第90章 腊八节第159章 春闲第126章 又是一年端午第52章 周刘二氏密谋第122章 愉快的一天第71章 买田地第151章 老爷子来了第154章 省城置产第88章 要债的来了(下)第116章 铺子开张∥第187章 欢喜过大年第48章 钱用来干嘛?第129章 成亲前的准备第38章 谈成(下)第89章 事情后续第82章 替二虎解围,学文中案首第153章 李家喜得子第59章 林娇一语道真相第39章 一大笔钱第17章 上林村第133章 夫妻小吵第46章 周氏的驱逐(上)第143章 李家有喜第197章 初入京城第87章 要债的来了(上)第60章 “孽种”之说第3章 争执第197章 初入京城第11章 奶奶周氏第52章 周刘二氏密谋第163章 泡温泉第54章 闹大发了第7章 姐妹夜话第161章 乡试第180章 内宅社交第24章 孙氏的烦恼第199章 各有思量第84章 小儿女情感第39章 一大笔钱第18章 晚饭前奏第43章 喜悦第156章 各自忙活第45章 与李氏议分家第12章 姐妹说分家第126章 又是一年端午第26章 镇上考察第42章 李家——有牛有车一族
第122章 愉快的一天第87章 要债的来了(上)第17章 上林村第151章 老爷子来了第70章 郑寡妇第99章 姥姥家拜年第162章 中举第25章 赶集第204章 武安侯夫人到第214章 归家第146章 买人第188章 美好的开端第21章 二房夜话下第217章 奔赴宁远第84章 小儿女情感第30章 夜议卖板栗第62章 分家事落第124章 开块菜地第133章 夫妻小吵第148章 自寻乐趣第1章 醒来第185章 挪月子第97章 大年初一的刺激第87章 要债的来了(上)第127章 出谋划策为生意第201章 重逢后的母女叙话第49章 李家盖房第214章 归家第199章 各有思量第155章 迁去省城第8章 闹剧后续第61章 林二牛说分家第205章 无端的挑衅第139章 无功而返第38章 谈成(下)第30章 夜议卖板栗第14章 林娇第70章 郑寡妇第156章 各自忙活第122章 愉快的一天第44章 归家第110章 一家人的新年目标第149章 人才培养第178章 出手教训第170章 喜事连连第36章 云来酒楼卖福果儿第34章 舒心的一顿饭第90章 腊八节第100章 小姨要来了第39章 一大笔钱第194章 添妆第134章 兄弟二人赴考场第35章 改变销售策略第90章 腊八节第159章 春闲第126章 又是一年端午第52章 周刘二氏密谋第122章 愉快的一天第71章 买田地第151章 老爷子来了第154章 省城置产第88章 要债的来了(下)第116章 铺子开张∥第187章 欢喜过大年第48章 钱用来干嘛?第129章 成亲前的准备第38章 谈成(下)第89章 事情后续第82章 替二虎解围,学文中案首第153章 李家喜得子第59章 林娇一语道真相第39章 一大笔钱第17章 上林村第133章 夫妻小吵第46章 周氏的驱逐(上)第143章 李家有喜第197章 初入京城第87章 要债的来了(上)第60章 “孽种”之说第3章 争执第197章 初入京城第11章 奶奶周氏第52章 周刘二氏密谋第163章 泡温泉第54章 闹大发了第7章 姐妹夜话第161章 乡试第180章 内宅社交第24章 孙氏的烦恼第199章 各有思量第84章 小儿女情感第39章 一大笔钱第18章 晚饭前奏第43章 喜悦第156章 各自忙活第45章 与李氏议分家第12章 姐妹说分家第126章 又是一年端午第26章 镇上考察第42章 李家——有牛有车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