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夏天

夏风习习,西远躺在池塘边的一棵柳树下,嘴里叼着一根草棍,眼睛闭着,肚子上放着一本书,身下垫着一个麻袋片。

不远处的池塘里,一大群鸭和一大群鹅正欢快的游着,有的边游边扑扇着翅膀,有的把嘴探进水里找吃的,有的抻着脖子嘎嘎的叫……这是西远主张养的一百只鹅和一百只鸭,鸭子中间丢了两只,死了三只,如今只剩下九十五只;鹅比鸭皮实点,只是一次同黄鼠狼的战斗中被咬伤了一只,后来没救过来,现在还有九十九只。这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了,村里养家禽的人家很少有这么高的成活率。

每天西远和两个弟弟把鹅和鸭赶出家门,路过的村里人都会驻足围观一下,眼里又羡慕又嫉妒。

“这一大群鸭和鹅,到秋天了不得卖二两银子啊?”有的村民说。

“二两,二两能够吗?你不知道,他家还养了一大群鸡哪,撒出来不好管,就圈在院里了!”另外一个村民咂咂嘴回到。

“哟,你瞧瞧,这不得发了!”这是村里有名的碎嘴子李婶。

“人家孩子能干哪,你看这仨,大的才十一,就能领着两个小的放这么多鸭鹅。”先时说话的张大娘看着西远哥仨赶着鸭群鹅群远去的背影嘀咕道。

“也不知道他家咋养的,我那年也养了小三十只,想等秋天的时候卖点钱,谁知道刚过夏天,眼瞅着要出钱了,正赶上闹瘟病,都死了。”另外一个姓花的婶子接过话茬。

“可也是,你说咱问问他家能告诉不?”李婶有些心动。

“要是有法儿估计能告诉,不过我估计就是该着人家今年有这个财运,每年也没见他家养这么多,以前闹瘟病的时候他家不也跟着没剩下嘛。”花婶子是个实在人。

“对,我听说西明全,就他家那老三,前些日子不还和老两口叽咕了嘛。”李婶神神秘秘的小声说。

“啊?为啥?”另外两个好奇之心顿起。

“为啥?你没看今年西老大家进了多少钱!就春天那些大白菜听说就卖了六七两银子。”

“这我知道,卖白菜那天我们当家的还帮忙了哪。”

“就是,后来又卖园子里的青菜,也卖了不少钱!啧啧。”李婶瞪圆了两个大眼珠子说。

“是啊,也不知道人家那菜咋下来那么早,我家这还没小腿高呢,人家的那个都开花了。”花婶有点羡慕。

“那西明全能不知道这事吗?原先因为西老二的地把他大哥大嫂得罪狠了,现在想插一脚张不开嘴,后来就找老头老太太,想让老两口给说说情。”

“他想咋地,想也跟着赚钱?”

“那见钱眼开的主,看他大哥家赚钱了能不眼红吗?”

“老西婆子他们告诉没?”

“好像没有,完了西老三就不乐意,说这还是一家人哪,有挣钱的道儿都不带协着点;说老两口偏心,知道赚钱法子不告诉他,把老西头气个倒仰。”

“这老西家还挺热闹,前两年争他二哥家地的时候怎么没想着是一家人啊?”

三个人嘁嘁喳喳地在那议论西远家的事。

村里就这样,平时基本上没什么事,日子像流水一样平静无波,所以谁家有一点风吹草动的,就会成为村里人的谈资。

不光那些女人眼气,就是村里的那些男人,这大半年看西明文家的日子过好了也羡慕的直咂舌。因为怕村里人由羡慕而嫉妒,再起歹心,前阶段晚上睡觉,爷爷和父亲都轮流,搁一个时辰起来巡视一下,怕有*害家里的鸡鸭鹅。西远瞧着大人连觉都睡不好,暗下决心,明年一定建个带大院的好房子,然后再建一排鸡、鸭、鹅舍。不过现在还没这个条件只能人辛苦一些。

后来,父亲从村里王三爷爷家抱回了一只小笨狗,长得虎头虎脑,是一窝狗崽里边最大最胖的,西远给起了个名字叫虎子。爷爷受了儿子的启发,有一天不声不响地就出去了,到第二天傍晚才回来,怀里揣回了一只小狼狗崽,看上去瘦瘦小小的,爷爷说,一窝狗崽都被别家要走了只剩下这一个,以前抢不上奶就长得小。

爷爷是到五十里地远的一个拜把子兄弟家要的小狗崽,他这个兄弟家靠着山,有时候会去山上打打猎,所以家里有两只狼狗。看着小狼狗灰不溜秋的样子和乱七八糟的狗毛,没有二两肉的小身子,西远很怀疑他会长成威风凛凛的大猎狗吗?于是赐给了他个名字——毛豆角。

到西远家后,由于伙食供应的好——西远每天都给两个小狗崽子喂点羊奶,不然怕养不活,没多长时间毛豆角就长得滚滚圆,浑身的毛呈深褐色,两只耳朵也立了起来,并且显示出身为狼狗的机灵劲。现在家里晚上爷爷和父亲基本上一人半夜起来一次就好了,平时毛豆角和虎子就睡着家禽窝边爷爷给搭的狗窝里,稍微有一点动静就会旺旺的叫。前两天院里进了一只黄鼠狼,就是毛豆角及时报警,爷爷和父亲起来给赶跑的,不然不会只祸害一只鹅而已。

现在,经过两个多月的喂养与□□,毛豆角和虎子也能帮着看鸡鸭鹅了,当然,主要是毛豆角,虎子是小跟班。西远现在放鸭鹅的池塘,离村子稍微远点,有四里地,不过因为这一带是平原,旁边又有庄户人家在大田里伺候庄稼,所以并不荒僻。离着村里近的池塘边其他放鸭鹅的小孩子或者老人会去,西远不想自己家的同别人家的掺合到一起,万一再传染鸭瘟鹅瘟什么的;另外自家的多,和别人的混了不好往出挑,所以西远选了这处离着村子远的,别人不爱来的地方。这个池塘很大,周围又是荒草地,鸭和鹅在水里耍够了就嘎嘎叫着上岸来寻草和野菜吃,等到傍晚回去的时候,嗉子都吃的歪歪着,一天都不用喂食。

奶奶在每一个鸭、鹅的翅膀那都缝上了一个红布条,这样即使不小心混在一起了,也知道哪个是自家的。

西远怕鸭鹅在岸上吃食走远了钻到草窠里寻不回来,就领着村里的小孩在池塘四周踩了一圈,算是给鸭鹅们画出了一个活动范围,有的鸭鹅稍微过界,西远就吆喝着毛豆角给赶回来,久而久之,现在不用西远出声,毛豆角也能及时撒开他的小短腿跑过去给不听话的家伙点教训。

近三个多月的喂养,当初的小雏们都已经长得半大了。西远闭着眼睛盘算着都要做些什么。眼前已经进入七月,正是盛夏,过几天就要收麦子了,这里叫开镰,麦收和秋收要间隔间隔一个多月的时间,利用这段空闲时间西远打算出一趟远门。家里大人也要跟着去一个,到时候家里人手要紧张,不过去还是要去的。

“哥哥,哥哥,”卫成看西远半天没动静,还以为睡着了,用手指点着哥哥的眼皮叫西远。奶奶说了,哥哥是个懒人,能躺着绝对不坐着,但是不准在大野地里睡觉,虽说是夏天,北方的野外还是有风的,万一睡出点毛病来就糟糕了,所以他肩负起看着哥哥,不让他睡懒觉的重任。

“没睡,哥在这想事情哪。”西远连忙睁开眼睛。肚子上的书他一动就滑了下来。卫成捡起来又放到西远的肚皮上。

书是西远从李大夫那拿的,西远把《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看完后,李大夫就说他那里除了医书没有别的了,西远只好拿一本医书来看,聊胜于无吧,反正他只是贪图把字认全会写就好。

每次西远取药或者借书的时候,李大夫都会借机问问西远书上的内容,有时候还会从放置药草的抽屉里拿出草药让西远看,和西远讲每种药的性能,西远左耳朵出右耳朵冒,这让李大夫很伤心,为了安慰李大夫,让他不再露出那种哀怨的神情,西远打叠起精神记了一些,李大夫再问的时候,西远就能答的很好了,李大夫高兴的不行,非得让闺女给炒个菜,他要喝一盅小酒。

真是拿李大夫没辙!西远只好勉强自己继续去记那些花花草草。

前几天李大夫一时兴起,领着西远去野地找草药让西远辨识,还说,等以后有时间要带着西远去几十里地外的山上采草药,把西远愁得不行不行的,您老也不看看您那腿脚,连走平地都费劲那,去山上,那不得人背啊。不过西远没明讲,难得李大夫这么兴致勃勃,他不忍心打击他,同时也暗下决心,等有钱了给李大夫买个小毛驴,这样李大夫就不必愁去哪都费劲了。

“哥哥,哥哥,我们刚才逮了好几个青蛙,我还打了两只鸟,你一会给我们烧上呗。”看西远真的没事,卫成开始提要求了。哥哥不让他们几个玩火,但是他们逮着的东西,哥哥都会动手给做好。

“好,拿过来吧。”

“哎!小韦,快点,哥哥让拿过来。”卫成边往他们几个小家伙放东西的地方跑,边喊西韦几个。

“啊,知道啦。”西韦几个应者,飞快的向西远这边跑来。几个孩子都弄的跟泥猴似的,所以每天晚上西远回去都要给两个小家伙洗洗澡,然后用大布巾一裹抱上炕,还没等解开,两个小子就在布巾里面玩闹上了。

西远把几个小孩子拾来的柴禾架好,用火石点燃,把青蛙去皮抹上盐和少许荤油,放到火上小心翻动着烤,两只鸟一只是小麻雀,一只却是有成人拳头大的不知叫什么的鸟,也不知卫成怎么打来的,西远将两只鸟剖开洗净,内里涂上盐。大的里面塞了些前两天雨后领着卫成西韦采的蘑菇,蘑菇上面撒些辣椒粉花椒粉;另外还放了把西韦几个刚采来的野菜、紫苏叶。然后将火堆移开,把两只鸟埋在底下,再把火移过来。

几个小家伙也不玩了,都围在西远旁边流着口水眼巴巴等着。

现在他们都愿意和卫成玩,卫成会用弹弓打鸟,还会逮青蛙。逮着吃的,卫成他哥就给好,他们和卫成好,也能跟着吃几口。现在是夏天,家家去年卖粮钱都花的差不多了,家里的饭菜连个肉腥都没有,小孩子馋肉馋的不行;另外西远哥做的东西最好吃,比家里过年做的都好吃。

过了一会,青蛙先烤好了,西远给每个孩子一人一个,剩下两个毫不犹豫的给了自家两个小萝卜头,要不是为了帮卫成笼络这些小孩子,他一个都舍不得给。小家伙们吃的直砸舌。柱子只吃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他要留着给妹妹,今天妹妹不舒服没来。西远也很喜欢这个懂事的孩子,他是王三爷爷家老大的儿子,王三爷爷家和西远家关系一直不错,柱子和西韦一直也玩的很好。柱子的妹妹刚四岁,比西韦还要小两岁,每天柱子来和卫成他们玩,都要把妹妹领着,小女孩不像男孩那样淘气,经常坐在西远身边,看西远给他编东西。

觉得底下的鸟雀也好了,西远去旁边的田里摘了两片南瓜叶子,南瓜叶子大,西远把它放到地上,从土里把用黄泥裹着的鸟雀拿出来,磕开外面的黄泥,将肉放到南瓜叶子上,再把另外的南瓜叶子撕成小片,一个小家伙一片垫着,上面放上西远分给的肉和野菜、蘑菇。

“真香,成子,你哥真好!”柱子由衷的赞叹道,他现在可羡慕西韦有个哥哥了,回家还和家里大人闹过,非得要个哥哥,后来闹的家里大人没法子,领着来西家,西远哄着以后玩的时候带着他这才罢休。

“也是我哥!”西韦马上骄傲的抢着道。

“小远哥说以后都带着我玩……”柱子也跟着争。

“成子,我跟你好,你以后也天天跟我玩吧。”一个叫狗蛋的小家伙对卫成讨好道。

“我也和卫成好,卫成也和我玩,等哪天看见丑丫头我帮成子打她。”另外的一个叫冬至的孩子喊道,他是冬至那天生的。

几个孩子一听都点头,对,他们以后再也不和丑丫头玩了,丑丫头不会打好吃的,还爱哭,一玩不好就说让她妈找人家里去。

西远微笑地看着几个小家伙围着卫成一起吃东西,一边吵吵嚷嚷着说话。他要慢慢地让卫老二再也影响不到卫成。

吃过东西,西远起身领着毛豆角和虎子,一起去查看下鸭、鹅的状况。旁边他刚才歇息的柳树下,西韦和卫成同几个小伙伴们正拿着黄泥搓成圆球做弹丸,这里都是黑土地,也没有河流,所以石子比较少,孩子们打弹弓用的弹丸都是找黄色的粘土做成泥球,晒干,村里冬天取暖用的火盆也是大人用黄粘土做的,还有建房子用的土坯,最好也有粘土,这样比较结实。也许这些粘土是可以烧成陶器或者瓷器呢,西远想,可惜他不会制陶制瓷的技术。

第25章 借钱第48章 懒病上第98章 砚台第136章 二爹第87章 挨打第141章 族长第128章 相诉第105章 干旱第127章 相依第128章 相诉第72章 小舅第5章 肉包第112章 秀才第120章 相念第60章 真相第32章 后续第6章 卫成第80章 歪脖第51章 程义第148章 重逢第156章 宝贝第21章 合作第46章 搬家第30章 腊八第56章 姥娘第103章 猫叫第17章 麦收第179章 认亲第48章 懒病上第3章 归来第95章 玉米第58章 小林第106章 饥饿第54章 吵嘴第91章 先生第189章 终章第126章 相处第29章 往事第83章 惊喜第154章 卫喜第111章 脱险第80章 歪脖第31章 胡子第121章 相惜第32章 后续第3章 归来第18章 府城第38章 头疼第188章 任职第12章 过年第158章 邀请第110章 勇闯第51章 程义第91章 先生第122章 相成第72章 小舅第18章 府城第167章 让步第173章 及第第133章 来兮第165章 叫哥第99章 表字第82章 大舅第76章 玉珍第136章 二爹第82章 大舅第62章 端午第61章 大燕第168章 过继第115章 找寻第168章 过继第136章 二爹第24章 闲言第159章 学馆第46章 搬家第16章 夏天第92章 西记第152章 诊金第166章 发现第148章 重逢第175章 起因第156章 宝贝第27章 丢羊第173章 及第第39章 算账第118章 细说第165章 叫哥第73章 鸟笼第162章 思念第29章 往事第147章 投奔第146章 取经第79章 铁粉第119章 相见第120章 相念第3章 归来第181章 心伤第24章 闲言第6章 卫成
第25章 借钱第48章 懒病上第98章 砚台第136章 二爹第87章 挨打第141章 族长第128章 相诉第105章 干旱第127章 相依第128章 相诉第72章 小舅第5章 肉包第112章 秀才第120章 相念第60章 真相第32章 后续第6章 卫成第80章 歪脖第51章 程义第148章 重逢第156章 宝贝第21章 合作第46章 搬家第30章 腊八第56章 姥娘第103章 猫叫第17章 麦收第179章 认亲第48章 懒病上第3章 归来第95章 玉米第58章 小林第106章 饥饿第54章 吵嘴第91章 先生第189章 终章第126章 相处第29章 往事第83章 惊喜第154章 卫喜第111章 脱险第80章 歪脖第31章 胡子第121章 相惜第32章 后续第3章 归来第18章 府城第38章 头疼第188章 任职第12章 过年第158章 邀请第110章 勇闯第51章 程义第91章 先生第122章 相成第72章 小舅第18章 府城第167章 让步第173章 及第第133章 来兮第165章 叫哥第99章 表字第82章 大舅第76章 玉珍第136章 二爹第82章 大舅第62章 端午第61章 大燕第168章 过继第115章 找寻第168章 过继第136章 二爹第24章 闲言第159章 学馆第46章 搬家第16章 夏天第92章 西记第152章 诊金第166章 发现第148章 重逢第175章 起因第156章 宝贝第27章 丢羊第173章 及第第39章 算账第118章 细说第165章 叫哥第73章 鸟笼第162章 思念第29章 往事第147章 投奔第146章 取经第79章 铁粉第119章 相见第120章 相念第3章 归来第181章 心伤第24章 闲言第6章 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