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二节

十一月下,南阳。

左将军颜良率军出武关,沿着丹水河南下,顺利攻占顺阳。这时汉军没有向东攻击宛城,而是继续南下攻打穰城,目标直指新野。

穰城是连接襄阳和宛城的陆路要隘,新野则是连接两地的水路要城,若两城皆失,宛城随即陷入包围。八月的时候杨凤率军攻击穰城和新野的目的也是如此。但他被荆州军获悉了行军路线,遭到了伏击,全军覆没了,不过荆州军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然而仅仅过了两个多月,汉军便气势汹汹地卷土重来,这让荆州军措手不及。虽然他们知道汉军打算迅速攻克穰城和新野以切断襄阳与宛城之间的联系,但由于准备不足,兵力也不够,只能眼睁睁地望着汉军一泄而下,束手无策。

正当襄阳全力以赴援救穰城和新野的时候,蒯良从前线传回急报,钟繇在鲁阳集结了三万大军展开反攻,王当也在昆阳集结了四万大军从叶城、堵阳一线发起了攻击,蒯良首尾难以兼顾,只好率军急速撤回宛城坚守。蒯良告诉刘表,有消息说,长安的天子带着数万大军正在随后跟进,估计很快到达南阳战场。

长安十几万大军分三路杀进南阳,对荆州势在必得,双方的决战在寒冷的冬天里拉开了帷幕。

襄阳直到此刻才意识到决战来临了,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刘表以最快的速度向益州刘备、徐州曹操、江东孙权和周瑜求援。

徐州曹操和江东孙权、周瑜的军队都在江淮一线。九月的时候,刘表本想乘着南阳大捷的机会东西共进,但曹操、孙权、周瑜各怀心思,都不想损兵折将,正好听说李弘病重危在旦夕,于是三人书告刘表,静待时局变化再做对策。孙权借口冬天到了,粮草运送不便,撤兵了,周瑜也回到了柴桑,留下鲁肃领兵坐镇庐江。孙权和周瑜都走了,曹操随即变了个脸,向长安请罪。长安将计就计,行台尚书令傅干以天子名义好言安慰了一番,说朝廷体谅你的难处。只要你让江淮百姓吃饱穿暖,你的功劳就够大了。

刘表恳请曹操三人再度出兵,在江淮方向牵制北疆军。襄阳如果陷落,江淮还能守得住吗?唇亡齿寒,一旦我们丢失了江北郡县,让北疆军兵临长江,社稷必定败亡。此时此刻,大家还是尽释前嫌,同舟共济,齐心协力抵御北疆军为好。对这三个人,刘表不抱什么希望,年初李弘率军在北疆平叛,中原一线防守兵力薄弱,正是收复中原的最佳机会,但这三个人为了保存实力,踌躇不前,结果错失良机。现在李弘已经平定了西北两疆,其主力大军已经全部南下,这时候再指望曹操等人出兵北上攻击根本不可能,刘表为此把全部希望寄托在益州刘备身上。

年初刘磐、刘备准备攻击陇南,但因为刘磐重伤而死,军心大乱,大军不得不撤了回来,而刘备则乘机南下成都,占据了巴蜀,让刘表霸占益州的美梦再度破灭。刘表很生气,一度想让长子刘琦率军西进巴蜀,但因为南阳战况激烈,他不得不忍气吞声,和刘备假意周旋。南阳大捷后,他在蔡瑁、邓义等人的劝说下,准备出兵入蜀,但蒯良、刘先、马良等人极力劝阻,认为长安在李弘死后必定大乱,正是襄阳出兵北伐的最好机会,万万不可自乱阵脚,贻误战机。刘备也派人到襄阳曲意奉承,表示愿意请刘琦出任益州刺史。刘表正在考虑是不是让刘琦率军进蜀的时候,汉军再度杀进了南阳,迫使刘表不得不放弃益州,转而求助于刘备。

刘表奏请天子,改封刘备为蜀王,并请刘备即刻出兵相救。

十一月下,长安。

光禄勋张郃带回了天子圣旨,考虑到大将军病危,大司马徐荣又远赴西疆,特拜太傅刘和参隶尚书事,和骠骑大将军赵云一起共理国事。

这道圣旨给了长安一个信息,天子有意加强皇权,打击相权,压制丞相大人的权势。

太傅刘和是宗室大臣,他再次参隶尚书事,很明显就是巩固皇权。丞相是三公之首,执掌相权,按道理李玮是最有资格参隶尚书事辅佐天子的大臣,但天子视若不见,把他丢到一边了。

圣旨宣布之后,太傅府顿时门庭若市,车水马龙,朝中大臣和长安的商贾富豪们纷纷拜会刘和。相反,丞相府却冷清了很多。此时正值“上计”之期,李玮和丞相府从事掾属们日夜忙于审核“上计薄”,问询各地州郡的上计吏,对此事好象并不在意。

仅仅过了二天,从行台又传来一份圣旨。

大将军的病情稳定了,正在好转,天子为此驳回了大司马徐荣前段时间的奏请,决定依旧保留大将军的官职,李弘还是大将军,参隶尚书事。

这个消息让长安的局势变得十分微妙。

天子下这道圣旨并没有什么不对,大将军的病情好转了,脱离了危险,当然没有必要把“大将军”作为一种无上荣誉永久授给李弘,但天子为什么先前对此事一直不表态?他既然让赵云以骠骑大将军领大将军事,参隶尚书事,为什么不同时宣布取消“大将军”这个官职?天子在担心什么?是不是担心李弘的病一旦好了,从此把持权柄?他现在给长安这道圣旨,是想给长安一种什么暗示?

一天之后,行台再传圣旨,长公主殿下担心长安的安全,特意建议天子重新起用杨凤。天子随即免去了颜良的卫尉卿一职,改拜杨凤为卫尉卿。

长安马上明白了天子的意思。

大将军的病正在好转,在长公主已经嫁给大将军而她实际上又掌控着大汉权柄的情况下,大将军的权势已经凌驾于天子之上,他可以通过长公主操控一切。将来如果大将军的女儿成为皇后,那么大将军就能以宗室和外戚的双重身份把持权柄,其后果不言而喻。

天子需要皇权,需要一个强大到可以对抗晋阳的皇权,而要做到这一步,首先就要扳倒丞相李玮,夺回李玮手上的相权,然后才能和晋阳对抗。

李玮不倒,李弘就能利用长公主手里的权柄和李玮手上的相权控制大汉的全部权柄。而扳倒了李玮,李弘就很难控制相权了。长公主手里的权柄需要实力做支撑才能发挥作用,因为她名义上已经还政于天子了。所以等到天子长大了,羽翼丰满了,等到长安和晋阳正面较量的时候,长公主的选择就成了决定大汉命运的关键。不过长公主肯定会把刘氏皇室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关系到大汉社稷的存亡,她绝不会放任李弘篡夺汉祚。

天子已经把自己的想法明确无误地通过三道圣旨传递给了长安,他需要长安大臣们的帮助。

十一月二十八,太傅刘和、御史大夫荀攸、太常卿许靖相约赶到麒麟殿,拜会骠骑大将军赵云和尚书令田畴,正式提出修改官制。

刘朔是大汉的天子,现在他亲政,将来他要主政,但大将军和长公主的权势已经凌驾于天子和朝廷之上,将来他如何主掌权柄?就算大将军和长公主愿意把权柄交给天子,但怎么交?靠嘴说吗?权柄的交接需要律法做依据,需要实力做支撑。如今大汉有这样的律法吗?小天子有这样的实力吗?

只有修改官制,利用官制的修订重新分配权力,让小天子从现在开始牢牢控制大权,同时逐步削弱大将军和长公主的权柄,让他们把权柄慢慢还给天子和朝廷。

三位大臣为此拟定了官制修改的步骤。第一步是改“丞相”为“司徒”,削弱丞相的权力。第二步是废除太尉,把太尉和大司马合二为一,大司马主掌兵事大权,削弱大将军的权力。第三步是权重尚书台,扩大尚书台机构,最大程度地维持小天子的权柄,为将来小天子主政打下坚实基础。

这个官制其实就是光武皇帝中兴时期的官制,目的是加强集权,总揽权纲,限制和削弱三公的权力。

以“三公”代替丞相,作为皇帝的宰辅,始自孝成皇帝绥和年间。当时辅政的大司马转为宰相,御史大夫转为大司空,和丞相并称三公,地位和俸禄相同。(过去御史大夫的地位和俸禄比丞相、太尉低。)如此一来,三公地位在制度上平等了,原宰相大权由丞相府和大司马府主掌,其中又以丞相为主,改制后,转为三公分职授权,不再由丞相总揽大权,独兼三公之事。

这个制度为王莽所承袭,光武皇帝中兴后,依旧采用此制,三公分权鼎力,地位平等,职责分明。

实施此制后,首先丞相李玮的权柄被严重削弱,其次大将军的权柄被严重削弱。小天子如今亲政,自领尚书台,其辅弼大臣自然就是三公大臣,大将军很自然地被排除在辅弼大臣之外。而他和长公主实际控制的权柄随着小天子的长大和尚书台权重,慢慢也就移交朝廷了。当然,这需要一个前提,就是大将军和长公主的确愿意把权柄交出来,而这个前提的实现首先需要一个能够保证天子集权的官制。

骠骑大将军赵云和尚书令田畴没有立刻同意,他们请来了张郃、田豫、赵戬、王朗、华歆、司马朗、董昭、刘翊、牵招、宋文等大臣一起商议。

诸位大臣商量了很多天,最后一致认为这个官制虽然有利于集权,有利于小天子主政,但其危害也很明显,那就是皇权过于集中。皇权过度强大正是自光武中兴后,后宫、外戚和奸阉轮流把持朝政,祸乱社稷的最根本原因。

董昭、刘翊也曾向赵云提过同样的建议,他们认为目前情况下,这个官制的确可以缓和长安激烈的矛盾,有利于小天子主政。将来等到天下平定了,长安的矛盾减小了,朝廷可以利用大将军和长公主对小天子的影响力,再把官制改回来,让皇权和相权实现有效制衡。

赵云和田畴于是决定接受这个官制修改的建议。

十二月初二,太傅刘和、骠骑大将军赵云、御史大大荀攸约见丞相李玮,拿出了刚刚拟定的新官制。

丞相李玮勃然大怒,怒斥刘和等大臣“好了伤疤忘了痛”,二十多年的战乱因何而起?皇权和相权的有效制衡直接关系到汉祚的命运,难道你们不知道?孝成皇帝修改官制,导致王莽篡国,大汉倾覆。光武皇帝中兴后,还是采用这种官制,但大汉皇统因此屡屡断绝,后宫、外戚甚至阉人轮番把持朝政,为什么?还不是因为皇权、相权失衡,人人都想把持权柄为所欲为吗?

刘和冷声嘲讽了句:“丞相大人是不是也在把持权柄,为所欲为?”

李玮气得睚眦欲裂,从席上一跃而起,“你们既然想亡国,那就去亡吧。我倒要看看大汉在你们的治理下,能支撑几天?”

李玮怒吼一声,一脚踢飞面前的案几,狂啸而去。

十二月初四,太傅刘和、骠骑大将军赵云、御史大大荀攸、太常卿许靖、太仆卿崔琰、宗正卿张范、廷尉卿陈群等三十多位大臣联名上奏,恳请天子修改官制,把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首的三公九卿制改为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首的三公九卿制,改“丞相”为“大司徒”,废除“太尉”职,削弱丞相和大将军的权柄,权重尚书台。

为了能说服小天子和行台大臣,荀攸和崔琰亲自携带奏章,兼程赶往颖川天子大营。

同日,刘和、赵云把此奏章抄报晋阳,征询长公主和大将军的意见。

第1章 危机四伏 第十三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四十三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六节(上)第2章 如临深渊 第十九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二十七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六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十二节第22章 芒刺犹在背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十九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十一节(上)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二十二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四十二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二十五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九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四十七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十七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六十二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二十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二十九节第6章 风云再起 第十六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一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六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三十三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二十七节三国人物介绍魏上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五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二十六节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二作者钱穆第6章 风云再起 第八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六节(下)第9章 风卷残云 第二十七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十八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四十二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二十四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一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一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二十一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十二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四十五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二十四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六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十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三十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三十一节两汉的印玺节制度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六十六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八节第5章 势如破竹 第十九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十七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二十一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六节(下)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六节(上)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作者钱穆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二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五十三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二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一节汉民族主义者和大中华主义者的观点分歧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二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四节(上)第1章 朝阳初升 第十七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三十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三节东汉时期北方少数民族骑兵和汉朝步兵介绍第9章 风卷残云 第十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二十二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四节第5章 势如破竹 第四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九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七节(下)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四十七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一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八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十三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十六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四十四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三十八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八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十三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七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二十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十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五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二十二节湘军统领攻守之道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五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二十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九节(下)第5章 势如破竹 第二十一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八节第5章 势如破竹 第十一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二十八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六十五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三十七节(上)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二十四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二十九节三国人物介绍吴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四十一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十九节
第1章 危机四伏 第十三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四十三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六节(上)第2章 如临深渊 第十九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二十七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六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十二节第22章 芒刺犹在背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十九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十一节(上)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二十二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四十二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二十五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三十九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四十七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十七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六十二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二十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二十九节第6章 风云再起 第十六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一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六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三十三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二十七节三国人物介绍魏上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五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二十六节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二作者钱穆第6章 风云再起 第八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六节(下)第9章 风卷残云 第二十七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十八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四十二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二十四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一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一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二十一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十二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四十五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二十四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六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十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三十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三十一节两汉的印玺节制度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六十六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八节第5章 势如破竹 第十九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十七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二十一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六节(下)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六节(上)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作者钱穆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二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五十三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二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一节汉民族主义者和大中华主义者的观点分歧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二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四节(上)第1章 朝阳初升 第十七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三十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三节东汉时期北方少数民族骑兵和汉朝步兵介绍第9章 风卷残云 第十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二十二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四节第5章 势如破竹 第四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九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七节(下)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四十七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一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八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十三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十六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四十四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三十八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八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十三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七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二十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十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五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二十二节湘军统领攻守之道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五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二十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九节(下)第5章 势如破竹 第二十一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八节第5章 势如破竹 第十一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二十八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六十五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三十七节(上)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二十四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二十九节三国人物介绍吴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四十一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十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