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七节

重开盐铁之议在天子的威逼下,顺利通过了三府合议,诏令全国。

正如天子所料,洛阳随即掀起了*一般的反对浪潮,而且,这次洛阳的士子们把矛头直接对准了中官,他们呼吁天子铲除奸阉,整肃吏治,严惩贪污腐败,他们认为国家之所以内忧外困,战火连绵,国库之所以没钱,归根结底都是奸阉弄权误国,吏治极度腐败造成的。天子废除盐铁官卖,得利者不是国家,而是遍布天下的贪官污吏。重开盐铁不但不能富国强民,反而会让各地的贪官更加有恃无恐,其结果不是挽救奄奄一息的大汉国,而是把国家推向灭亡之路。

外廷大臣们的态度却让天子感到非常意外,他们对这件事保持了沉默,既不表示反对,也不表示支持,劝谏天子的奏章也是寥寥无几。事实是残酷的,并州幽州在打仗,而国库没钱,这几年的战争已经彻底耗尽了大汉国的财力物力,即使重开盐铁是饮鸠止渴,也要去做,这已经是目前唯一一条聚敛财富的途径了。盐铁之利如其让天子和少数人收入囊中,还不如放开经营,让大司农府也能分到一杯羹。并州和河东的盐铁已经放开经营半年多了,它的巨大收益成功支持了并州的屯田。事实胜于雄辩,在如今朝纲腐败、国家危难之际,重开盐铁的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

和盐铁有染的王侯权贵、贪官污吏们最早担心重开盐铁会损害他们的既得利益,但并州和河东盐铁的放开经营,给了这些利欲熏心的窃国者们一个惊喜,盐铁放开经营不但不会减少他们的利益,反而因为商贾的介入、产量的剧增,使他们的收益成倍的增长。他们成了这次支持天子重开盐铁的中坚力量。

盐铁风波尚未平息,从尚书台又传出来一个惊人的消息,天子要在洛阳再建一支三万人的大军。

===

大将军何进得到消息之后,急忙召见何颙、袁绍、许攸等人商议。

何颙受伤之后,除阉之心更为急迫。他看到何进势弱,随即和袁绍出面,邀请好友著名党人东平人张邈,汝南人侠客伍孚、吴子卿到洛阳,大将军何进大喜,一一征募为大将军府掾史。年后,因为天子大赦天下,南阳人许攸也回到了洛阳。这几个人过去就是好友,当年大家都是袁绍府上的常客,几次从北寺狱营救党人的行动都是他们策划的。

袁绍又向大将军推荐了王匡、鲍信,许攸推荐了平原人华歆,孔融推荐了陈琳,逢纪,边让,大将军府内一时名士云集,人才济济。

袁绍觉得还不够,目前这些人没有一个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大将军缺少名震天下的大名士坐镇大将军府,终究难以得到天下士人的鼎力支持。于是他们建议大将军邀请颖川硕儒荀爽,山阳高平人大儒王谦入府。

大将军一听,又惊又喜,在刘表和张邈的陪同下,亲自赶到颖川邀请荀爽。荀爽不愿意,他瞧不起何进,也不想入仕,但禁不住刘表和张邈的劝说,再加上可以借助何进的力量铲除奸阉的诱惑,他还是抱病来到了京城。何进要拜他为长史,荀爽不干,推荐了王谦。

王谦家世显赫。他的祖父王龚是顺皇帝朝的太尉,他的父亲王畅是著名党人,当今天子朝的司空。(他的儿子就是后来名扬天下的建安七子之一的王桀。)他和洛阳的门阀世族关系密切,由他出任大将军府的长史,非常合适。王谦接到大将军府的征募,根本不予理睬。荀爽于是写了封信给他,仔细说明了来京的目的。在大汉国目前这种情况下,只有借助大将军的力量才能铲除奸阉,重振朝纲。做为大汉国的臣民,要为国家兴亡而尽力,怎么能顾惜自己的身份在家享清福而舍弃大义呢?

王谦碍于情面,入募将军府为长史。大将军何进为了和他套近乎,竟然异想天开要和他结为亲家。王谦嗤之以鼻,嘲弄了何进一番,收拾东西要走路。幸好这时袁隗出面打了圆场,极力将王谦留了下来。大将军何进很寒心。无论他如何低声下气,身份如何尊贵,在这些高高在上的名士大儒的眼里,他不过就是个屠户之子,一个不值一提的外戚而已。

何进想明白了,这些人,包括何颙、袁绍,不过是在利用自己而已,但自己何尝又不是在利用他们?将来大皇子继承了皇统,谁来治国?还不是要靠这些人。看看当今天子,近小人,远贤臣,最后把国家治理的一塌糊涂,都快亡国了。为了大皇子和自己的前途,受点气就受点气吧,将来只要自己大权在握,还不是为所欲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荀爽和王谦的入府,震动了朝野,名儒申屠璠,张纮受荀爽、王谦之邀,也先后到了洛阳,甚至连经学泰斗级的人物郑玄也受邀到了洛阳。虽然大将军何进执弟子之礼相迎,但郑玄还是在大将府住了一夜就走了。他能千里迢迢从北海赶来,这已经足够了。何进的声望一时间达到了顶点,家中的门客一度超过了千人。

中官们有点惊慌失措,这样下去,好不容易得到的一点优势转眼就要丧失殆尽了。他们急忙鼓动车骑将军何苗也邀请名士入府,这样做虽然看上去何氏兄弟势力膨胀,但中官们心里有算,到了关键时刻,何苗就是挚肘何进的最大力量。冀州大儒安平的乐隐被何苗征募为长史,乐隐随即出面,邀请好友及弟子陆续入府,车骑将军府的门客也达到了五百多人。

就在何进意气风发,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天子突然要建军,这给了何进拦头一棒,顿时让他紧张起来。

此时何颙的身体已经基本痊愈,他现在的身份是大将军府的客卿。何颙和袁绍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不禁鼓掌相庆,“大将军,这可是天大的喜讯,大事成了。”

何进心中一喜,愁云立散,“愿闻其详。”

“陛下建三万大军,他一定希望这三万大军很快就有和北军相抗衡的实力,那么,他就需要相当数量的中下级军官。没有精于兵事的军官,无论是组军还是训练都无法达到陛下的要求,但是,这些军官,奸阉手上有吗?”何颙笑道,“赵忠没有,张让也没有,他们的门生子弟除了贪赃枉法,溜须拍马,荒淫享乐,他们还会什么?”

“这些人只有从文武双全的士子中间挑选。”袁绍说道,“无论是宗室还是中官,他们都没有这么多精于兵事的子弟,只有我们有。”

“至于新军的统军校尉,也同样是这种情况。”何颙接着说道,“朝中各方势力肯定要为这些校尉人选争夺不休。天子自己没有这么多亲信,他除了那个小黄门蹇硕就没有什么信得过的人了,那么,还有谁可以占据这些位置?除了士族官僚的门生故吏,没有别人了。”

“陛下现在正在极力拉拢士族,只要我们愿意去,陛下肯定很高兴。”袁绍望着何进说道,“为了麻痹天子和中官,大将军的姿态要低调一点,甚至可以出城到北军大营待一段时间,表现出一副惶恐不安的样子,这样,他们就更加放心,更加迫不及待的要用我们的人了。”

何进豁然醒悟,高兴地笑道:“那要不要在府内的掾史和门客中挑选一部分人……”

“大将军如果愿意,那就更好了。”何颙说道,“陛下要筹建新军,肯定要依靠尚书台的几位大臣,指望蹇硕那个不懂兵法的阉人是不行的?尚书台的皇甫大人和卢大人肯定会安排大量士族子弟进入新军,大将军尽管放心。不过,为了避嫌,这些事还是让本初的叔父袁大人出面为好,由他推荐就行了。”

“另外,在新军中总要给中官和宗室安排点人手,否则,陛下不会放心的。”何颙笑道,“大将军切记要装出一副诚惶诚恐,俯首贴命的样子,你越显得紧张恐惧,陛下和中官就越觉得大将军被他们钳制了。只要他们放松了对大将军的警惕,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袁绍说道:“陛下的新军中坚力量几乎都是大将军和士族的人,这新军其实就是大将军的新军。将来,到了举事之时,我们外有北军扼守京畿八关,内有新军控制洛阳要害,何愁大事不成?”

何进乐得笑出了声,“要是丁原的人马还在河内就好了,那样我们就可以抽调更多的人手进入陛下的新军。可惜,他现在去了雁门关,那几千人马估计也保不住了。”

“丁原一定要到并州去支援。”何颙说道,“张燕的黄巾军实在不可靠,不能用。北疆不能丢,丢了北疆,京畿就危险了。虽然李弘丢了北疆可能性命不保,但大汉国如果失去了北疆这座屏障,失去了李弘这员悍将,就更加危险了。等北疆稳定了,皇统解决了,我们再解决李弘这个麻烦。”

何进犹豫了一下,问道:“如果李弘在并州和幽州都赢了,我们……”

何颙和袁绍互相看了一眼,两人会心地一笑。

袁绍说道:“大将军过虑了,我们在时间上还来得及。现在看起来,并州之战才是重中之重,并州能否保住直接关系到京畿的安危和大汉国的将来,所以李弘肯定要回援,他一回援,幽州平叛就要耽搁,因此,今年李弘到幽州平叛很难成功。这次匈奴叛乱和鲜卑人入侵,给了李弘一个教训,要想到幽州平叛,就先要收复失地,稳定匈奴,确保并州无忧,否则,根本不能北上幽州。”

“如果李弘在并州和幽州都赢了,我们就想办法让他出塞收复北疆四郡。”何颙捻须笑道,“此一去,就很难回头了。”

===

本月下,天子召集众臣到西园赏花喝酒。席间,小黄门蹇硕宣天子旨,说天下战祸不止,社稷危急,要在洛阳组建新军。

西园内鸦雀无声。

众臣早就听说这事了,大家心里各有算盘。要想阻止天子建军,肯定不可能,谁阻止,谁就摆明了自己不支持天子废嫡立庶,也就是说自己和大将军是一系的,那就等着天子砍头吧。

其实仔细一想,天子建军对洛阳各方势力都有好处,完全没有必要阻止。北军是大将军的,谁都抢不到手,大将军一旦发动兵变,谁都无力抵御,现在陛下再建一军,正好可以抗衡北军,对大家都有好处,当然除了大将军。

中官最高兴。陛下的军队就是他们的军队。陛下要靠谁去掌控军队?当然是中官了。每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陛下最信任的还是中官。过去没有军队,大家都很惧怕大将军的威胁,现在不需要了,中官可以松一口气了。有了军队,谁怕谁?

门阀士族也高兴。一支军队,从筹建到训练再到形成战斗力,需要大量文武双全的士族军官做中坚力量,这样一来,这支军队其实也就是士族手上的一股强大力量了。有了这支军队,再加上北军,等时机成熟杀几个奸阉还不是举手之劳。

天子和中官们看到大将军神色不安地坐在席上,脸上还隐带恐惧之色,心里乐开了花。

既然无人反对,这事就算通过了,天子随即挥手示意蹇硕拿出了第二道圣旨。这是命令尚书台立即组织人力,着手筹建新军的圣旨。尚书令皇甫嵩跪接了圣旨。

这时司徒许相跪奏,先把天子大大地奉承了一般,说天子组建新军,即将建下万世功业,然后说陛下应该给这新军取个威武雄壮的名字。

天子笑道:“这事是在西园议定的,就叫西园军吧,虽然这名字不是十分威武,但朕喜欢西园,朕也喜欢这支西园军。”

许相接着奏道:“臣举荐议郎曹操为西园军统领……”

他话还没有说完,赵忠就跳了出来,他举荐自己弟弟城门校尉赵延为西园军统领,司空丁宫跟在后面就举荐袁绍,西园顿时热闹起来,大家互相举荐,各不想让,吵的面红耳赤。

何进好象没有看到众臣争吵似的,一个人呆呆地坐在席上,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天子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兴奋地跳起来叫道:“凡被举荐者,先交一百万钱。”

===

天子还没有高兴半天,就接到了从益州送来的告急文书。

本月中,益州人马相、赵祗等率五万人在绵竹起兵造反,叛军自称黄巾军,其首领马相自称天子。马相带着大军,一路攻城拔寨,接连攻克了广汉、巴郡、犍为三郡,杀死了益州刺史赵俭。益州刺史府告急。

西园霎时安静下来。

天子看看众臣,气愤地骂道:“这都是什么世道?怎么连益州那种闭塞之地都有人造反?你们说说,这到底都是怎么回事?”

众臣沉默不语。天子四下看看,指着太常刘焉说道:“爱卿你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我大汉国现在到处都有贼人造反?”

刘焉苦着脸,想了半天。实话怎么说?没办法说。他只好避重就轻地说道:“陛下,如今叛乱四起,屡平不止,主要是因为各个州郡的刺史权小而威轻。刺史们不能节制各郡太守,虽然知道有的郡守贪赃枉法却无权撤免,只能上奏弹劾,结果往往不了了之,而百姓们因为不堪忍受,只好铤而走险,举兵叛乱。叛乱一起,刺史们又因为无权直接征调郡国兵平叛,常常错过了平叛的最佳时机,所以……”

“爱卿有什么办法吗?”

刘焉苦笑,随口说道:“最好象冀州一样,在个别叛乱情况严重的州郡改刺史为州牧,州牧主掌一州军政,这样也许可以暂时缓解一下个别州郡的紧张局面。”

天子点头道:“爱卿这主意不错。朕就依爱卿所奏,选用列卿、尚书为州牧,各自以原官秩出任。”

第二天,天子下旨,以太常刘焉为益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即日出京上任,同时下旨迁幽州刺史刘虞为幽州牧,迁袁隗为太常,杨彪为太仆。

这个月,大汉国叛乱迭起,厄运一个接着一个,天子十分恼火,过了两天,他把太尉曹嵩罢职了,迁少府樊陵为太尉。

曹嵩不悲反喜,高高兴兴地带着家人离开了洛阳。他劝曹操跟他一起回老家,说天子建西园军,已经把刀架到了大将军的脖子上,洛阳即将大乱,还是早点回家避祸的好。曹操拒绝了。

===

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二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二十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二十三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四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十八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一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十三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二十一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二十五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七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十八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七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五节第16章 神威天将军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二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四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十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十一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二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十四节第6章 风云再起 第二十二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五十四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六节(上)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二十八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四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六十七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一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三十六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十三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二十三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八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八节第6章 风云再起 第十二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五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五节第9章 琵琶疏勒盐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四十一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六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二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八节(下)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五十五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二十八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二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八节东汉末年各少数族的风俗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二十七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二十五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五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二十八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六十六节第3章 风起云涌第三十九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六十一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三十一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十四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二十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八节第21章 求索复国路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七十三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四十八节三国人物介绍蜀上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三十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三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七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二十一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二十一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六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十四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十六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三十二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九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八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七节第3章 狂风暴雨 第二十一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六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八节(下)青梅煮酒董卓进京述论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六节第22章 芒刺犹在背第1章 危机四伏 第十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十八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二十七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九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二十一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六十七节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二作者钱穆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一节经学与周礼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九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五节第15章 千钧一发间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二十八节-第二十九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二十一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五十二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二十七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三十二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四十五节第5章 势如破竹 第九节
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二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二十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二十三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四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十八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十一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十三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二十一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二十五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七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十八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七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五节第16章 神威天将军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二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四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十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十一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二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十四节第6章 风云再起 第二十二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五十四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六节(上)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二十八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四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六十七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一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三十六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十三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二十三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八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八节第6章 风云再起 第十二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五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五节第9章 琵琶疏勒盐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四十一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六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二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八节(下)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五十五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二十八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二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八节东汉末年各少数族的风俗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二十七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二十五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五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二十八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六十六节第3章 风起云涌第三十九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六十一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三十一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十四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二十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八节第21章 求索复国路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七十三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四十八节三国人物介绍蜀上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三十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三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七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二十一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二十一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三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六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十四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十六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三十二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九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八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七节第3章 狂风暴雨 第二十一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六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八节(下)青梅煮酒董卓进京述论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六节第22章 芒刺犹在背第1章 危机四伏 第十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十八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二十七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九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二十一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六十七节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二作者钱穆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一节经学与周礼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九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五节第15章 千钧一发间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二十八节-第二十九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二十一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五十二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二十七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三十二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四十五节第5章 势如破竹 第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