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官学(下)

&nbp;&nbp;&nbp;&nbp;陈永华连声逊谢道:“我怎敢当此美誉!志华你当真是羞杀我了。这台北五镇举凡种种措施哪一样不是你倡而成我与廷斌兄、尊候兄一提起你来都是佩服的紧。”

&nbp;&nbp;&nbp;&nbp;张伟到是不敢谦虚只嘿嘿一笑便转移话题说道:“复甫你适才说的那些我确实也想过不过眼下还不能做。”

&nbp;&nbp;&nbp;&nbp;“现下镇远军的几员大将都是我精心挑选出来的将才。将军是打出来的到不一定要念书。不过日后镇远军规模扩大这中下层的人才却是难得的很这便需要军校教养了。不过眼下这镇远军内的军士大多是年纪已大现下再让他们读书识字学习兵法已嫌太迟。还是要从台北五镇中的少年子弟中选取人才最好是以现下在教这些孩子读书读书之余就让他们学一些待过上几年选取其中人才送入军校那就是水到渠成啦。”

&nbp;&nbp;&nbp;&nbp;见陈永华面露赞许之色张伟又笑道:“复甫兄你不愿出头露面为我办事。我到也能理解你那老父还是一门心思想让你去大比现下复甫能帮我来教书育材我已是感激不尽啦。更何况复甫兄的课讲的当真精彩今日一讲只怕那些孩子的眼前已是另一番天地啦。”

&nbp;&nbp;&nbp;&nbp;陈永华笑道:“这些还不是日常咱俩闲聊你断断续续同我讲的。我只不过整理一下贩卖的还不都是你的货色。”

&nbp;&nbp;&nbp;&nbp;“复甫我也不兜圈子啦这官学扩大必得有人负责。别人我难以放心复甫兄大才可否愿意为这数千学子尽一下心力待将来桃李满天下复甫你居功至伟可远在我这只出钱不出力的土财主之上了。”

&nbp;&nbp;&nbp;&nbp;张伟原以为陈永华必然要推辞逊谢几句谁料张伟话音一落陈永华双目放光两掌一合道:“志华我这一生不求闻达于诸候也不要在庙堂上勾心斗角教书育人为华夏造英才吾有何憾吾有何恨?此番不需你相劝我也要担当这个责任只盼上不愧天中不愧你下不愧这些学子庶己如此便不是草木一秋。”

&nbp;&nbp;&nbp;&nbp;张伟心中感动一时却说不出话来只得将双拳抱住向陈永华深深一揖自今日起他方明白中国文人中伟大朴实的一面只是在心里暗叹道:“太少了太少了啊想起洪承畴钱谦益在清军大军压境仍然内斗不休的江南复社众才子……相差的太远太远了。”

&nbp;&nbp;&nbp;&nbp;陈永华在原处向四周眺望一圈方回头向张伟道:“志华按你的设想现下这校舍却又嫌小住的近的散学自然回家可现在这台北五镇方圆也数十里了若是离的远了还需提供住处那学习火枪和强身术的操场需要和读书的校舍隔开距离……”

&nbp;&nbp;&nbp;&nbp;“一切都依复甫兄归划我这里是要钱有钱要人给人教育乃国之大事一切都拜托复甫兄了!”

&nbp;&nbp;&nbp;&nbp;见陈永华再无异议张伟又道:“只是要提醒复甫兄这官学要的是人才。那明经科是为了培养学术人才我送复甫兄一句话:强健之体魄自由之思想身不强人陨身思想钳制则人失其魂。请复甫兄牢记。”

&nbp;&nbp;&nbp;&nbp;陈永华点头称善赞道:“志华你这话说的太过精彩!若一切都依圣人经传中所言那万世如一就如一潭死水有何生趣可言自由之思想此语精妙之极!”

&nbp;&nbp;&nbp;&nbp;“还有进士科由明经科升上学习的都是时务写的是国事策论我送复甫兄一句话做为进士科的训导格言罢。”

&nbp;&nbp;&nbp;&nbp;“怀疑圣人怀疑政府怀疑父母怀疑师长。怀疑道德标准怀疑这世间一切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

&nbp;&nbp;&nbp;&nbp;“一件事情在你我看来可能是正确无误的。比如这妇人缠小脚但在洋人看来就是残忍不人道的。一件事物很可能会有无数种看法任何人都会认为自已的看法是正确的。所以进士科的学子们先要知道并不是眼前看到的东西以及自小受到的教导便是正确的。用怀疑的眼光看一切吧然后用自已的心体悟最后才坚持自已的结论。”

&nbp;&nbp;&nbp;&nbp;“复甫兄我要的是人才不是奴才即便是这些学子将来连我也怀疑了也是值当的。

&nbp;&nbp;&nbp;&nbp;张伟在心中暗叹:“自已为了创基立业不得不在这岛上实行铁腕统治孩子们却要接受最自由最民主的教育这到也矛盾不过为了将来中国不至于走回老路现下播下火种以待将来吧。”

&nbp;&nbp;&nbp;&nbp;两人谈谈说说不知不觉出了官学大门眼见天色已晚张伟正要邀陈永华去自家用餐却见那高杰与罗汝才快步飞奔而来神色惶急见张伟与陈永华正站在官学大门处便如同见了救星一般面露喜色那高杰三两步跑到张伟身边低声向张伟道:“爷消息来了他们今晚动手林、黄、蔡、郑四族动手出动了一百多个村子的健壮男丁足有一万多人现下人已慢慢聚集在新竹镇外待人齐了便要和客家佬狠狠火拼一场。”

&nbp;&nbp;&nbp;&nbp;张伟向罗汝才问道:“汝才镇远军那边情形如何?”

&nbp;&nbp;&nbp;&nbp;罗汝才答道:“回爷的话有百多名兵士想持枪去助战汝才已将他们监控起来只待一有异动便可捕拿。”

&nbp;&nbp;&nbp;&nbp;“很好你们做的很好!”

&nbp;&nbp;&nbp;&nbp;张伟转头向身后随从的张瑞令道:“派人去知会张鼐张杰令他二人率飞骑左、中两卫禁跸台北镇张瑞你亲回我府里持我的将令随同罗汝才一齐去令施琅率金吾卫两千人肃清东安西定宁南等三镇施行宵禁一定不能让镇上起乱。令周全斌刘国轩等人带神策、龙骧两卫随同飞骑右卫与我一齐去平乱。”

&nbp;&nbp;&nbp;&nbp;张瑞等人领命打马狂奔而去张伟自领着高杰等人匆匆向台北官衙去了只留下满腹疑云的陈永华见张伟胸有成竹指挥若定陈永华不禁在想:“怎地他好似早已知道会有这场大械斗?”

第22章 新竹(下)第3章 出海第65章 治平(十)第42章 围城(中)第67章 激战(十)第47章 辽东(二)第57章 试探(六)第65章 治平(五)第65章 治平(三)第35章 兵制(中)第42章 围城(下)第37章 会晤(下)第39章 贿赂(上)第67章 激战(一)第50章 和谈(一)第73章 南洋(二)第63章 倭乱(十一)第56章 返台(四)第61章 伐明(十)第66章 北伐(七)第35章 兵制(下)第47章 辽东(四)第65章 治平(六)第71章 定鼎(四)第63章 倭乱(八)第45章 设县(中)第57章 试探(二)第42章 围城(中)第49章 镇倭(六)第73章 南洋(十)第20章 会议(上)第71章 定鼎(三)第64章 关宁(八)第1章 回到明末第34章 开矿(下)第47章 辽东(三)第63章 倭乱(六)第30章 械斗(中)第51章 骑射(一)第73章 南洋(七)第58章 吕宋(二)第46章 制约(上)第70章 决战(五)第1章 回到明末第21章 招兵(上)第55章 偷袭(五)第14章 情动(下)第65章 治平(二)第8章 宴客(上)第60章 鼎革四第68章 灭明(四)第55章 偷袭(十二)第42章 围城(中)第33章 利炮(上)第12章 安身(上)第36章 崇祯(上)第17章 乱起(下)第60章 鼎革(二十九)第72章 法度(四)第28章 保甲(上)第42章 围城(下)第61章 伐明(十三)第73章 南洋(九)第14章 情动(下)第63章 倭乱(一)第61章 伐明(四)第47章 辽东(一)第60章 鼎革一第36章 崇祯(下)第65章 治平(四)第31章 立威(下)第71章 定鼎(六)第71章 定鼎(六)第7章 机遇(下)第6章 结交(下)第35章 兵制(上)第70章 决战(十三)第64章 关宁(一)第25章 宗族(中)第59章 爪哇(五)第70章 决战(十四)第50章 和谈(一)第59章 爪哇(二)第9章 争拗第47章 辽东(六)第31章 立威(下)第13章 赴闽(上)第15章 卧龙(下)第65章 治平(十一)第60章 鼎革(九)第28章 保甲(中)第66章 北伐(十二)第49章 镇倭(一)第42章 围城(中)第63章 倭乱(五)第57章 试探(三)第65章 治平(十一)第65章 治平(七)第55章 偷袭(七)第30章 械斗(上)
第22章 新竹(下)第3章 出海第65章 治平(十)第42章 围城(中)第67章 激战(十)第47章 辽东(二)第57章 试探(六)第65章 治平(五)第65章 治平(三)第35章 兵制(中)第42章 围城(下)第37章 会晤(下)第39章 贿赂(上)第67章 激战(一)第50章 和谈(一)第73章 南洋(二)第63章 倭乱(十一)第56章 返台(四)第61章 伐明(十)第66章 北伐(七)第35章 兵制(下)第47章 辽东(四)第65章 治平(六)第71章 定鼎(四)第63章 倭乱(八)第45章 设县(中)第57章 试探(二)第42章 围城(中)第49章 镇倭(六)第73章 南洋(十)第20章 会议(上)第71章 定鼎(三)第64章 关宁(八)第1章 回到明末第34章 开矿(下)第47章 辽东(三)第63章 倭乱(六)第30章 械斗(中)第51章 骑射(一)第73章 南洋(七)第58章 吕宋(二)第46章 制约(上)第70章 决战(五)第1章 回到明末第21章 招兵(上)第55章 偷袭(五)第14章 情动(下)第65章 治平(二)第8章 宴客(上)第60章 鼎革四第68章 灭明(四)第55章 偷袭(十二)第42章 围城(中)第33章 利炮(上)第12章 安身(上)第36章 崇祯(上)第17章 乱起(下)第60章 鼎革(二十九)第72章 法度(四)第28章 保甲(上)第42章 围城(下)第61章 伐明(十三)第73章 南洋(九)第14章 情动(下)第63章 倭乱(一)第61章 伐明(四)第47章 辽东(一)第60章 鼎革一第36章 崇祯(下)第65章 治平(四)第31章 立威(下)第71章 定鼎(六)第71章 定鼎(六)第7章 机遇(下)第6章 结交(下)第35章 兵制(上)第70章 决战(十三)第64章 关宁(一)第25章 宗族(中)第59章 爪哇(五)第70章 决战(十四)第50章 和谈(一)第59章 爪哇(二)第9章 争拗第47章 辽东(六)第31章 立威(下)第13章 赴闽(上)第15章 卧龙(下)第65章 治平(十一)第60章 鼎革(九)第28章 保甲(中)第66章 北伐(十二)第49章 镇倭(一)第42章 围城(中)第63章 倭乱(五)第57章 试探(三)第65章 治平(十一)第65章 治平(七)第55章 偷袭(七)第30章 械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