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回 营造舆论

守卫复州城的建奴参领试图趁着铁工营立足未稳,进行一次冲击,他的努力最终以失败而结束,铁工营凶猛的火力与选锋营相比,也毫不逊色,其重装步兵更加重型化,甚至还有一支重装骑兵。

要不是刚刚赶到,确实立足未稳,铁工营的反击甚至可能一举打破复州城的东门,从而轻松占领这座城墙并不算高大的城池。

即便如此,东西两门的两次战斗,让城里的建奴彻底绝了突围的心思,老老实实龟缩在城里,想要依城坚守。

明军此次发动秋季攻势,其目标比往常历次战事都要更大,当然,要是和王化贞六万大军复辽说相比,或许算不了什么,不过王化贞的那个目标,简直就是学笑话,而复辽军却有详细的作战计划。

具体到辽南五营,攻取复州是必须的,但这并不是唯一的目的,辽南军还想将建奴主力吸引过来,然后在有利地形、有利的时机来一次战略性的决战,而前期对复州城采取的是围而不打,围城打援的策略,所以让建奴损兵折将以后,继续退回到城里,这是最符合明军计划的办法。

至于这两次短促,但是却很激烈,战果也不小的战事,在李彦的授意下,立刻通过报刊印刷物在辽南传开。

在辽海,报刊已经成为街头常见的印刷物,《华夏商报》、《朝鲜通讯》这两份影响很大的报纸,在辽海都有销售,此外还有官府色彩很浓厚的《辽海时报》,以及更偏向于商业的《四海商报》。

至于期刊,那更是数量繁多,辽海的文化氛围或许比不上京城,以及江南。不过这里商业氛围浓厚,学术气氛自由,加上辽海大学、讲武学院的设立,也显现出另外一种文化气息。

作为后来人,李彦太知道舆论媒体的重要性,他不仅通过华夏社掌握了大明发行量最大地《华夏商报》,以及华夏社旗下的众多出版物;在辽海。还以舆情司控制了《辽海时报》。至于挂着朝鲜明天的《朝鲜通讯》,也是李彦一手炮制。

就算是是商社办的《四海商报》,华夏社在其中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在李彦的授意下,《辽海时报》首先发布了复州大捷的消息,并且宣布,复辽军已经包围了复州城,并且打退了建奴两次突围行动,复州城收复在即了。

《辽海时报》还以探询地口吻提到。这一次秋季攻势。复辽军应该能够收复复州。其后地动向不知如何。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地。那就是经过几年地潜心蛰伏。复辽军已经到了反击地时候。这一次秋季攻势。应该就是开始。复辽军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取复州。重建金复防线。

《辽海时报》甚至煽情地提出。到了这个时候。“复辽”或许已经不再是问题。

《华夏商报》、《朝鲜通讯》等也随即跟进。顿时营造出一种万众瞩目地氛围。

也就是在这样地情况下。李彦在议政院接见了议事会地临时议员们。

因为各协会刚刚重组成为议事会。还是临时性质地。他们地任期将有一年。通过一年地时间。一年之后。将进行首次大选。选出正式地议事会议员。一届议事会地任期将有五年。届时。议事会才会正式成立。并拥有更大地权力。

议事会地选举。将按照分区、分组织地原则进行。基本上是以人口数量确定议员名额地分配。而现在这些临时议员。差不多都是在原来地协会组织中具有重要地位地。在即将到来地选举中。他们地影响力也不容小视。李彦几乎可以确信。一年后地首届选举中。他们地绝大部分人。依然还会当选。

这固然同这些临时议员的影响力、活动能力有关,也离不开他们所掌握的资源,毕竟对选举来说,知名度非常关键。

选举作为民主制度的核心,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即便是在李彦那个时代,有关民主与集权的争论,始终不曾缺少过,李彦当然也不会认为,民主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不过他同样也确信,民主确实是一种最不坏的制度。

在现代社会中,很多实现了民选政府的国家,同样存在着贪污腐化,也说明选举并不是万能的灵药,但也不能因此就否认选举的作用,起码也有很多国家,依托这样的制度实现了政治的清明与活力,并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李彦觉得,民主能不能奏效,发挥更多正面的作用,关键还在于有一套严密的制度和严格的执行,来保证民主制度与选举制度的有序性,如果选举本身就无序的话,那么其作用也就可能而知了。

经过几年的协会运作,一种以选举、投票表决为特点的民主决策模式,已经在实践中慢慢成熟,特别是现在的这些临时议员,都曾经亲历了协会的运作过程,虽然议事会要比协会更复杂,权力也更大,他们还是能够以较快的速度适应。

李彦并没有赋予议事会太大的权力空间,正在商订中的“议事约法”确定了用十年的时间,逐步完善议政制度的时间表,而在十年之初,辽海巡抚衙门的权力无疑是很大的,随着议事制度的逐步完善,更多权力将向议事会转移,也就是说,辽海巡抚的权力会越来越小,而议事会的权力会越来越大最后达到一种平衡。

而现在,在议事会还在筹备阶段时,李彦的权力无疑是最大的,他的到来,让议员们很高兴,他们热情地接待了李彦,并且请这位辽海最高军政大员,以及辽海议事会制度的创立者训话。

出现在议员们面前的李彦,显得和蔼亲切,在一番冠冕堂皇的讲话过后,李彦就同议员们说起了这次秋季攻势,因为军事行动已经展开,很多消息就不再是军事秘密。

“这一次,辽南、辽西、东江三个方向一齐动手,四镇十余万大军,兵锋直指建奴腹地,这一次,虽不说能光复辽东全境,不过复州、广宁这样的地方,是肯定要收复几处的,”李彦笑着同大家说道。

“辽东土地广袤,其面积足有几十几百个辽南,这也就是说,我们今后要有更广袤的土地要开发,要管理,不管是商业也好,工矿业也罢,还有农业蚕桑,这些事情,都需要政务院,需要议事会承担起来……”

能够听到李彦说话的议员,都为这次秋季攻势的规模虽震惊,三路大军同时发起主动的进攻,一共动用了十几营,十余万人马的规模可能不确,要是算上辅兵恐怕也不会少,看来,这一次是真的动手战开始,经过萨尔浒、辽沈、广宁数次大战,都是以胜利而告终,直到这几年,先是在辽南、东江接连碰壁,随着辽西镇的崛起,建奴就失去了往日的威风,战场上再也难以像往常那样,所向披靡,反而是在数次攻坚战斗中,损失惨重,必须补充大批的汉人从军,才能维持原来的军事规模。

对其他地方的人来说,或许还受到建奴积威的影响,但是在辽南,经过几次防守作战,大家已经不再将建奴看成是什么无敌的军队,反而是有些轻视。

议事会的这些临时议员,平常同辽南的关系都是比较密切的,不仅知道辽南在于建奴的作战中,并不落于下风,更是接受过邀请,到讲武学院看过阅兵,包括此前很少有表现机会的重装步兵、重装骑兵,都是在校场上演练过。

与传统的铁片甲、鱼鳞甲、锁子甲相比,板甲在外形上给人的冲击力是巨大的,穿着板甲的重装步兵站在一起,远远望去,就好像是无数钢板组成的钢铁城墙,看到这样的军队,无疑都会充满必胜的信心。

大多数议员都相信,明军三路出击,应该是有胜无败,而这一次,应该能够从建奴手中,占领更大的地盘。

正如李彦所说的那样,辽东土地广袤,物产资源丰富,而辽南这么狭小的地方,就建了很多工厂,生产制造的商品销往五湖四海,但是辽南的发展,也差不多快要饱和了,主要是资源缺乏,空间有限,

如果复辽军能够占领更多的地盘,辽南这些工厂、商社,就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辽东有很多矿产资源,可以开矿场,办工厂,意味着更多发展的机会。

而李彦也说得直白,未来复辽军占领的地方,也将由议事会和政务院管理,也就是说复辽军占领的地盘越大,议事会的权力范围也就越大,换句话说,复辽军和议事会的利益是一体的。

在议事会以及辽海地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人,一种就是原来的辽民,为辽海所收拢,虽然迎来新生,但依然向往回到故土,重建家园。

另外一种就是关内来的,包括李彦他们,也包括宽松积极的商贸政策所吸引来的商人,随着军管逐渐取消,工商业更多是引入商业资本,后者在辽南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成为必须要团结的对象。(,如欲知后事如何,支持正

【……】@!!

()

第210回 针对第8回 黄 韭第41回 献策酿酒第5回 单挑第215回 职守第85回 是男是女第217回 拦街第230回 内阁第218回 前夜第225回 图穷第210回 针对第130回 大兴土木第213回 交锋第95回 广而告之第120回 再论辽东第249回 私宴第183回 加官进爵第106回 轮番大战第56回 精密制造第43回 长枪直刺第13回 番薯第64回 简易温室第113回 兵战游戏第229回 放权第144回 火炮火铳第244回 水利第26回 买人第144回 火炮火铳第229回 放权第96回 招商大会第136回 攻取金州(中)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59回 宝锁问世第102回 代言人第151回 扩军备战第136回 攻取金州(中)第224回 安排第96回 招商大会第69回 路遇老农第218回 前夜第250章 政党第167回 东江计划第96回 招商大会第198回 简单方式第212回 相迎第4回 寻仇第27回 退缩第227回 身死第19回 海外第53回 镇抚要人第78回 妙计退婚第220回 激荡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70回 展销大会第170回 江畔激战第169回 诱敌出城第93回 天津东林第197回 京城形势第132回 请战辽东第28回 绝境第65回 谁人得胜第197回 京城形势第13回 番薯第129回 东林非党第76回 舆论力量第221回 表决第175回 双城战记第101回 机器展会第63回 天启来信第147回 难以置信第23回 尾行第186回 孙承宗阅关第2回 种菜第214回 问罪第7回 寡 妇第247回 对手第221回 表决第249回 私宴第138回 金州攻略第131回 工厂投产第53回 镇抚要人第119回 农业问题第115回 魏进忠!李进忠!第186回 孙承宗阅关第196回 营造舆论第152回 内外交战第121回 欲往辽东第169回 诱敌出城第13回 番薯第185回 政府债券第178回 长枪如林第152回 内外交战第251回 风起第149回 敌退我进第233回 宪政第121回 欲往辽东第68回 人才路线第244回 水利第63回 天启来信第132回 请战辽东
第210回 针对第8回 黄 韭第41回 献策酿酒第5回 单挑第215回 职守第85回 是男是女第217回 拦街第230回 内阁第218回 前夜第225回 图穷第210回 针对第130回 大兴土木第213回 交锋第95回 广而告之第120回 再论辽东第249回 私宴第183回 加官进爵第106回 轮番大战第56回 精密制造第43回 长枪直刺第13回 番薯第64回 简易温室第113回 兵战游戏第229回 放权第144回 火炮火铳第244回 水利第26回 买人第144回 火炮火铳第229回 放权第96回 招商大会第136回 攻取金州(中)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59回 宝锁问世第102回 代言人第151回 扩军备战第136回 攻取金州(中)第224回 安排第96回 招商大会第69回 路遇老农第218回 前夜第250章 政党第167回 东江计划第96回 招商大会第198回 简单方式第212回 相迎第4回 寻仇第27回 退缩第227回 身死第19回 海外第53回 镇抚要人第78回 妙计退婚第220回 激荡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70回 展销大会第170回 江畔激战第169回 诱敌出城第93回 天津东林第197回 京城形势第132回 请战辽东第28回 绝境第65回 谁人得胜第197回 京城形势第13回 番薯第129回 东林非党第76回 舆论力量第221回 表决第175回 双城战记第101回 机器展会第63回 天启来信第147回 难以置信第23回 尾行第186回 孙承宗阅关第2回 种菜第214回 问罪第7回 寡 妇第247回 对手第221回 表决第249回 私宴第138回 金州攻略第131回 工厂投产第53回 镇抚要人第119回 农业问题第115回 魏进忠!李进忠!第186回 孙承宗阅关第196回 营造舆论第152回 内外交战第121回 欲往辽东第169回 诱敌出城第13回 番薯第185回 政府债券第178回 长枪如林第152回 内外交战第251回 风起第149回 敌退我进第233回 宪政第121回 欲往辽东第68回 人才路线第244回 水利第63回 天启来信第132回 请战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