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考 察_十一、考察第三十三条

【新《条例》】党委(党组)或者组织(人事)部门派出的考察组由两名以上成员组成。考察人员应当具有较高素质和相应资格。考察组负责人应当由思想政治素质好、有较丰富工作经验并熟悉干部工作的人员担任。

实行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考察组必须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深入细致,如实反映考察情况和意见,对考察材料负责,履行干部选拔任用风气监督职责。

【原《条例》】第二十七条 党委(党组)或者组织(人事)部门派出的考察组由两名以上成员组成。考察人员应当具有较高素质和相应资格。考察组负责人应当由思想政治素质好、有较丰富工作经验并熟悉干部工作的人员担任。

实行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考察组必须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深入细致,如实反映考察情况和意见,并对考察材料负责。

【释义】这一条规定的是考察组的人员组成及承担的责任。新《条例》与原《条例》相比,增加了考察组的一项职责—履行干部选拔任用风气监督职责,这适应了时代的需求。

考察人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考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条例》要求,“考察人员应当具有较高素质和相应资格”。这一要求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干部考察人员应当具有较高的素质。(1)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公道正派;(2)熟悉或了解组织人事工作;(3)具有胜任

考察工作所需要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知识;(4)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第二,干部考察人员要具备相应的资格。考察组负责人应当由思想政治素质好、公道正派、有较丰富工作经验并熟悉干部工作的人员担任。一般来说,考察组成员都应当具备一定的职务级别,要与所担负的考察任务和考察对象的职级相适应,不能太低。

挑选考察人员,应当从三个方面把好关:一是素质审核。考察人员要具备较高的素质,注意从政治素质、能力素质、业务素质、知识素质四个方面进行审核。二是资历审核。考察人员要具备相应的资历。考察组负责人应具备一定的领导工作经历并熟悉干部工作。三是考察组人员结构要合理。抽调人员参加考察工作,要注意与考察任务的要求相适应,并注意人员结构的合理组合,一般不要抽调那些与考察对象业务工作相差较大的部门的干部。

考察组组建后,要对考察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学习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做好考察动员工作;学习《干部任用条例》,明确考察工作的职责、任务和有关要求;收集资料,做好考察的准备工作;严明有关纪律,教育要求考察人员注意保密;等等。

实行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是增强组织(人事)部门和考察人员责任意识,提高考察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抓紧建立、实行这项制度。从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实践看,干部考

察工作责任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要明确各方面的职责。派出考察组的党委(党组)或者组织(人事)部门,考察组及其成员,考察对象所在的单位,纪检机关(监察部门)等有关部门,谈话对象和考察对象等,都对考察工作的真实性负有一定的责任。

第二,要赋予考察组及其成员相应的职权。一般情况下,考察组有权知道考察目的和考察对象的拟任职务方向;有权根据考察工作需要,选择适合考察对象特点的考察方法;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如实提供考察对象的有关情况,并对考察中反映出的有关问题及时查证;有权对考察对象的使用问题提出调整初步方案,并形成规范的考察材料;等等。

第三,要明确责任追究的内容。根据派出考察组的党委(党组)或者组织(人事)部门、考察组及其成员、谈话对象和考察对象所在单位等所负的职责,确定相应的责任内容。

第四,对根据有关规定需追究责任的有关人员,应视情况轻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别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或者党纪政纪处分。

干部考察组实行“一岗双责”,既做好考察工作,又监督用人风气,这是近年来在地方集中换届中探索实行的一种有效做法。为贯彻新《条例》的这一新规定,2014年1月2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提出“干部考察组要履行‘一岗双责’,既做好考察工作,又监督用人风气”。

(本章完)

第十一章 免职、辞职、降职_四、免职、辞职、降职第六十条第十二章 纪律和监督_六、纪律和监督第六十六条第六章 讨论决定_五、讨论决定第三十八条第七章 任 职_五、任职第四十四条第十三章 附 则_五、附则第七十一条第十章 交流、回避_一、交流、回避第五十四条第十三章 附 则_二、附则第六十八条第三章 动 议_一、动议第十一条第一章 总 则_五、总则第五条第四章 民主推荐_八、民主推荐第二十一条第一章 总 则_三、总则第三条第十二章 纪律和监督_四、纪律和监督第六十四条第五章 考 察_三、考察第二十五条第七章 任 职_一、任职第四十条第六章 讨论决定_六、讨论决定第三十九条第四章 民主推荐_八、民主推荐第二十一条第一章 总 则_二、总则第二条第十二章 纪律和监督_四、纪律和监督第六十四条第八章 依法推荐、提名和民主协商_五、依法推荐、提名和民主协商第四十九条第五章 考 察_十一、考察第三十三条第四章 民主推荐_九、民主推荐第二十二条第五章 考 察_四、考察第二十六条第十二章 纪律和监督_一、纪律和监督第六十一条第三章 动 议_一、动议第十一条第五章 考 察_四、考察第二十六条第八章 依法推荐、提名和民主协商_四、依法推荐、提名和民主协商第四十八条第六章 讨论决定_三、讨论决定第三十六条第五章 考 察_七、考察第二十九条第五章 考 察_七、考察第二十九条第七章 任 职_二、任职第四十一条第十三章 附 则_一、附则第六十七条第五章 考 察_四、考察第二十六条第五章 考 察_二、考察第二十四条第六章 讨论决定_六、讨论决定第三十九条第五章 考 察_一、考察第二十三条第十二章 纪律和监督_四、纪律和监督第六十四条第七章 任 职_二、任职第四十一条第四章 民主推荐_六、民主推荐第十九条第十三章 附 则_二、附则第六十八条构建科学管用的选人用人机制—中组部负责人就修订颁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八章 依法推荐、提名和民主协商_一、依法推荐、提名和民主协商第四十五条第四章 民主推荐_五、民主推荐第十八条第一章 总 则_二、总则第二条第十三章 附 则_一、附则第六十七条第七章 任 职_一、任职第四十条第十二章 纪律和监督_三、纪律和监督第六十三条第十章 交流、回避_一、交流、回避第五十四条第一章 总 则_四、总则第四条第六章 讨论决定_四、讨论决定第三十七条第一章 总 则_一、总则第一条第十三章 附 则_五、附则第七十一条第五章 考 察_十一、考察第三十三条第一章 总 则_二、总则第二条第四章 民主推荐_四、民主推荐第十七条第一章 总 则_二、总则第二条第二章 选拔任用条件_三、选拔任用条件第九条第十二章 纪律和监督_二、纪律和监督第六十二条第六章 讨论决定_五、讨论决定第三十八条构建科学管用的选人用人机制—中组部负责人就修订颁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五章 考 察_四、考察第二十六条第十章 交流、回避_三、交流、回避第五十六条第十三章 附 则_三、附则第六十九条第六章 讨论决定_三、讨论决定第三十六条第五章 考 察_二、考察第二十四条构建科学管用的选人用人机制—中组部负责人就修订颁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十三章 附 则_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第四章 民主推荐_九、民主推荐第二十二条第十二章 纪律和监督_五、纪律和监督第六十五条第六章 讨论决定_四、讨论决定第三十七条第六章 讨论决定_四、讨论决定第三十七条第十一章 免职、辞职、降职_四、免职、辞职、降职第六十条第六章 讨论决定_四、讨论决定第三十七条第一章 总 则_六、总则第六条第六章 讨论决定_一、讨论决定第三十四条构建科学管用的选人用人机制—中组部负责人就修订颁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十章 交流、回避_一、交流、回避第五十四条第十三章 附 则_五、附则第七十一条第八章 依法推荐、提名和民主协商_四、依法推荐、提名和民主协商第四十八条第一章 总 则_二、总则第二条第四章 民主推荐_二、民主推荐第十五条第一章 总 则_一、总则第一条第四章 民主推荐_三、民主推荐第十六条第三章 动 议_一、动议第十一条第七章 任 职_二、任职第四十一条第五章 考 察_十、考察第三十二条第九章 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_四、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第五十三条第六章 讨论决定_一、讨论决定第三十四条第九章 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_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第五十一条第七章 任 职_二、任职第四十一条第七章 任 职_三、任职第四十二条第一章 总 则_三、总则第三条第五章 考 察_八、考察第三十条第四章 民主推荐_六、民主推荐第十九条第五章 考 察_五、考察第二十七条第十二章 纪律和监督_一、纪律和监督第六十一条第五章 考 察_五、考察第二十七条第十一章 免职、辞职、降职_二、免职、辞职、降职第五十八条第六章 讨论决定_六、讨论决定第三十九条第五章 考 察_九、考察第三十一条第四章 民主推荐_四、民主推荐第十七条
第十一章 免职、辞职、降职_四、免职、辞职、降职第六十条第十二章 纪律和监督_六、纪律和监督第六十六条第六章 讨论决定_五、讨论决定第三十八条第七章 任 职_五、任职第四十四条第十三章 附 则_五、附则第七十一条第十章 交流、回避_一、交流、回避第五十四条第十三章 附 则_二、附则第六十八条第三章 动 议_一、动议第十一条第一章 总 则_五、总则第五条第四章 民主推荐_八、民主推荐第二十一条第一章 总 则_三、总则第三条第十二章 纪律和监督_四、纪律和监督第六十四条第五章 考 察_三、考察第二十五条第七章 任 职_一、任职第四十条第六章 讨论决定_六、讨论决定第三十九条第四章 民主推荐_八、民主推荐第二十一条第一章 总 则_二、总则第二条第十二章 纪律和监督_四、纪律和监督第六十四条第八章 依法推荐、提名和民主协商_五、依法推荐、提名和民主协商第四十九条第五章 考 察_十一、考察第三十三条第四章 民主推荐_九、民主推荐第二十二条第五章 考 察_四、考察第二十六条第十二章 纪律和监督_一、纪律和监督第六十一条第三章 动 议_一、动议第十一条第五章 考 察_四、考察第二十六条第八章 依法推荐、提名和民主协商_四、依法推荐、提名和民主协商第四十八条第六章 讨论决定_三、讨论决定第三十六条第五章 考 察_七、考察第二十九条第五章 考 察_七、考察第二十九条第七章 任 职_二、任职第四十一条第十三章 附 则_一、附则第六十七条第五章 考 察_四、考察第二十六条第五章 考 察_二、考察第二十四条第六章 讨论决定_六、讨论决定第三十九条第五章 考 察_一、考察第二十三条第十二章 纪律和监督_四、纪律和监督第六十四条第七章 任 职_二、任职第四十一条第四章 民主推荐_六、民主推荐第十九条第十三章 附 则_二、附则第六十八条构建科学管用的选人用人机制—中组部负责人就修订颁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八章 依法推荐、提名和民主协商_一、依法推荐、提名和民主协商第四十五条第四章 民主推荐_五、民主推荐第十八条第一章 总 则_二、总则第二条第十三章 附 则_一、附则第六十七条第七章 任 职_一、任职第四十条第十二章 纪律和监督_三、纪律和监督第六十三条第十章 交流、回避_一、交流、回避第五十四条第一章 总 则_四、总则第四条第六章 讨论决定_四、讨论决定第三十七条第一章 总 则_一、总则第一条第十三章 附 则_五、附则第七十一条第五章 考 察_十一、考察第三十三条第一章 总 则_二、总则第二条第四章 民主推荐_四、民主推荐第十七条第一章 总 则_二、总则第二条第二章 选拔任用条件_三、选拔任用条件第九条第十二章 纪律和监督_二、纪律和监督第六十二条第六章 讨论决定_五、讨论决定第三十八条构建科学管用的选人用人机制—中组部负责人就修订颁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五章 考 察_四、考察第二十六条第十章 交流、回避_三、交流、回避第五十六条第十三章 附 则_三、附则第六十九条第六章 讨论决定_三、讨论决定第三十六条第五章 考 察_二、考察第二十四条构建科学管用的选人用人机制—中组部负责人就修订颁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十三章 附 则_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第四章 民主推荐_九、民主推荐第二十二条第十二章 纪律和监督_五、纪律和监督第六十五条第六章 讨论决定_四、讨论决定第三十七条第六章 讨论决定_四、讨论决定第三十七条第十一章 免职、辞职、降职_四、免职、辞职、降职第六十条第六章 讨论决定_四、讨论决定第三十七条第一章 总 则_六、总则第六条第六章 讨论决定_一、讨论决定第三十四条构建科学管用的选人用人机制—中组部负责人就修订颁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十章 交流、回避_一、交流、回避第五十四条第十三章 附 则_五、附则第七十一条第八章 依法推荐、提名和民主协商_四、依法推荐、提名和民主协商第四十八条第一章 总 则_二、总则第二条第四章 民主推荐_二、民主推荐第十五条第一章 总 则_一、总则第一条第四章 民主推荐_三、民主推荐第十六条第三章 动 议_一、动议第十一条第七章 任 职_二、任职第四十一条第五章 考 察_十、考察第三十二条第九章 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_四、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第五十三条第六章 讨论决定_一、讨论决定第三十四条第九章 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_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第五十一条第七章 任 职_二、任职第四十一条第七章 任 职_三、任职第四十二条第一章 总 则_三、总则第三条第五章 考 察_八、考察第三十条第四章 民主推荐_六、民主推荐第十九条第五章 考 察_五、考察第二十七条第十二章 纪律和监督_一、纪律和监督第六十一条第五章 考 察_五、考察第二十七条第十一章 免职、辞职、降职_二、免职、辞职、降职第五十八条第六章 讨论决定_六、讨论决定第三十九条第五章 考 察_九、考察第三十一条第四章 民主推荐_四、民主推荐第十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