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遗泽(上)

陈凯一行乘船而走,向导随即返回复命。书信,送抵到揭重熙的案前,细细品读,权衡利害,良久之后才重重的点了点头。

“陈凯言之有理啊。”

书信传阅下去,傅鼎铨、曹大镐、洪国玉以及刚刚赶回的张自盛,无不皱着眉头将其中文字翻来覆去的看过。但是相比揭重熙,他们对此的信心,或者说是动力却大有不如。

“道理是对的,只是现在百姓们都在忙着开荒种地,人手实在不够啊。”

这是共同意见,就连揭重熙也都是看在眼里的。不过,这一次的揭重熙一如回绝陈凯是那般立场坚定,当即便对众人解释道:“陈凯信中所说的,虏师残暴,这其实并不用他说,咱们这些年都是看在眼里的。江西虏师已经移师广信府,本地士绅百姓也多有告知的。近期咱们与虏师之间小规模的交锋次数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说到底还是虏师不明地形,尚在探查之中。但若是等到虏师把地形情况弄明白了,咱们这里守不住,种出来的庄稼就都是虏师的了。就连跟随咱们的士绅百姓也落不了好。”

植物、动物生长是有周期性的,自古都是能守方能屯,这是陈凯特意点明的。揭重熙等人虽说有过李成栋的前车之鉴,未必信得过外省明军,但是道理却还是明白的,并非那种看不顺眼的人就一概盲目的认定其言论就是肯定错误的那种愚人。

总督有了决心,与助手和勋镇们达成了共识,江西四大寇们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建造和修缮防御设施的工作。

外界清军的动向,江西明军由于是文官领兵,揭重熙的威望得到了众勋镇的信服,扰民现象较少,再加上江西在明时本就是个文化繁花似锦般的省份,儒学气氛浓厚,士绅百姓对虏师的抵触更重,所以地方上总有士绅百姓愿意向明军提供军事情报以及人力、物力支持。

这是江西明军能够在屡战屡败后得以屡败屡战的民心基础,现在也同样可以体现在他们对清军情况的掌握上面。

野地浪战,是不要想了,当年王之纲在邵武一师而来,他们能够不战自溃,这些年由于胜少败多,也没能太培养出多少能战之士,全凭一腔血勇罢了。但是既然能够预估到清军的大致进军方向,那么布防上就可以有个优先级,这对人力紧缺的现状是不小的缓解。

揭重熙们在抓紧时间组织百姓修筑、修缮以及加固清军进剿方向前沿的堡寨。那边,清军也没有闲着,随着双方的接触越加频繁起来,大抵也就半个月的功夫,清军进入广信府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进剿行动正式展开。

主持广信府进剿的是江西提督刘光弼,其人是汉军镶蓝旗的旗人,早在辽东时就已经开始为满清驱驰。清初旗人用事,总督、巡抚多为旗人,无论汉军、满蒙,而对于武将,其实不少关键要地,用的也同样是旗人,尤其是汉军旗人,刘光弼便是其中一例。

江西提标,同时纠合了不少各府县镇守的绿营,清军打探出了江西总督揭重熙驻扎在江浒山大营,便直愣愣的扑了过去。

前期扫荡外围堡寨,自不用提标亲自出马,对江西明军战斗力心存鄙夷的地方绿营便自觉的揽下了这等马前卒的工作。

大军南下,明军率先放弃了最外围的两个寨子,于是首当其冲的便是一处立于山间的关隘。

由于事先得到了大致的消息,明军已经集结了重兵,并且调运了大量的守具。对于关隘,虽说是木制的结构一时间没办法变成夯土或是砖石结构,但是外围和内里的防御设施却是多得让清军头皮发麻。

关隘立于两山之间,面向清军的山势到还算不得太过陡峭,但是其间乱石、植被密布,其间隐藏着多少危险谁也说不清楚。关墙之外,是大片的梅花桩,几乎将通往关隘的道路都给堵死了。在这片梅花桩之中,土地也是多有坑洞,攻城器械是绝难靠近的。待到关墙之下,无有护城河,但却有一条浅浅的壕沟横垣在清军与关隘之间。倒是这关隘,木制的结构实在支撑不起什么火炮之类的东西,但是墙上的守军以及可以预计到的墙后的明军只怕是为数不少,更有大批民夫可以驱使,起码在人力方面他们未必能够占到什么优势。

“贼寇不是最近都在种地吗,这才多长时间就折腾出来这么个东西?”

按照半个月前的情报显示,这处关隘当时就仅仅是一个木栅栏罢了,有些明军驻守,但也就是一冲即破的货色。此刻眼前的一切,出乎了刘光弼的预料,以至于在那一瞬间他甚至寻思过要不会暂且退兵,远一些能轰烂木墙的火炮过来的念头,但是这心思也就是一闪即逝,他也并非真的在意太多,依旧是按部就班的劝降、准备,直至击鼓进攻,只是这一次,明军似乎比他预料的要难缠了一些。

清军骄横,再加上外围的两个寨子起到了屏蔽军情的作用,清军未有制造什么望台、冲车之类的攻城器械,仅仅是做了些简易的云梯就出现在了此处。

梅花桩似乎是抛媚眼给瞎子看了,清军的战兵、辅兵便持着兵刃、扛着云梯,疾步向关隘冲去,并没有受到梅花桩的阻滞。明军没有火炮,就这么目视着他们渐渐靠近。未及片刻,清军已过大半路程,渐渐的接近了明军弓箭手的射程范围,他们的行动速度也不自觉地开始持重了起来。

此间已经抵近到射程范围的边缘,江西清军与江西明军是老对手了,很知道对方的稚嫩。仅仅是一阵呼喊和假意加速,城上的第一轮射击便如他们预料的那般展开了。

这个距离,是万万不够的,明军射击完成,拈弓搭箭的间隙,经验更为丰富的清军军官们迅速下令,攻城清军发足狂奔,正好打了一个完美的时间差。可也就在这时候,伴随着一声惨叫,一个抬着云梯的清军脚下一陷,便踏入了一个插着竹签子的陷阱之中。

这等伤势,在战场上算不得什么,奈何突如其来,再加上仅仅是这转瞬之间,惨叫声此起彼伏的响起,清军的冲击阵型当即便是一阵混乱。

事实上,这样的小手段,其实算不得什么,凭着清军的经验丰富,前沿带队的基层军官们只要稍加调整,进攻的势头便可以恢复如初。奈何,恰恰就是在这个时候,似乎是盘算好了的一般,比之方才更为密集的箭雨便铺天盖地的落了下来。

第七章 波及(二)第四十四章 定策(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义绝第三章 永历十一年(二)第一百零六章 季孙之忧(完)第八十四章 破军(上)第七十章 筑基(二)第九十八章 高估(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寒梅(上)第八十五章 不速之客(五)第二十五章 加码(七)第四章 永历十一年(三)第三十章 揭盅(完)第一百一十六章 雾尽花开(三)第八十四章 坚城(中)第一百一十一章 先行者(下)第十七章 压榨(三)第九十二章 恍如昨夜(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在远方(二)第十一章 放狂言(下)第四十二章 路客与刀客(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挣扎(四)第二十九章 栽花插柳(四)第四十三章 求变(四)第九十一章 质变时刻(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试水(二)第十四章 顺治十四年(一)第十二章 永历十一年(十一)第二十二章 加码(四)第四十五章 加塞(上)第二百零四章 定心第三十三章 惊愕第二百三十八章 跋扈(下)第三十三章 各方(一)第八十一章 迟到(五)第十二章 关门打狗(上)第九十四章 种子(下)第七十一章 螳螂与黄雀(完)第一百八十八章 现状第一百六十一章 串联(三)第七十五章 烈火烹油(上)第十一章 遗泽(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恶化(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岔口(七)第一百一十五章 雾尽花开(二)第一章 分赃(上)第四十九章 早春时节(四)第三十五章 力从地起(五)第八十三章 会猎第四十五章 挤压(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在远方(完)(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三十二章 陷阱(下)第九十八章 高估(五)第三十七章 无耻之尤(二)第七十六章 筑基(八)第四十七章 除夕第四十章 求变(一)第八十一章 迟到(五)第二十六章 盼归(下)第九十章 江东桥之战第二百零七章 文官守城法(三)第十二章 新官上任(上)第六十六章 初见(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展望(五)第三十七章 各方(五)第九十二章 落子无悔(七)第八章 永历十一年(七)第一百八十三章 怒吼(五)第二百二十四章 七伤拳(上)第一百零七章 人心所趋第一百九十四章 展望(五)第四十七章 早春时节(二)第十四章 隐患(下)第一百章 季孙之忧(三)第四十章 无耻之尤(五)第七十章 不一样的新会之战(上)第九十六章 永历六年的夏(中)第十二章 永历十一年(十一)第三十章 揭盅(完)第三十三章 惊愕第九十七章 永历六年的夏(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挑唆(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吼(四)第七十章 螳螂与黄雀(六)第八十五章 破军(下)第四十章 求变(一)第一百零五章 季孙之忧(八)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岔口(完)第五十一章 追魂(四)第六十四章 内忧外患(四)第七十二章 不一样的新会之战(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挣扎(三)第四十七章 挤压(三)第三章 永历十一年(二)第十五章 琼州府第五十二章 夺魄(一)第二百零四章 定心第三十三章 力从地起(三)第九章 波及(四)
第七章 波及(二)第四十四章 定策(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义绝第三章 永历十一年(二)第一百零六章 季孙之忧(完)第八十四章 破军(上)第七十章 筑基(二)第九十八章 高估(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寒梅(上)第八十五章 不速之客(五)第二十五章 加码(七)第四章 永历十一年(三)第三十章 揭盅(完)第一百一十六章 雾尽花开(三)第八十四章 坚城(中)第一百一十一章 先行者(下)第十七章 压榨(三)第九十二章 恍如昨夜(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在远方(二)第十一章 放狂言(下)第四十二章 路客与刀客(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挣扎(四)第二十九章 栽花插柳(四)第四十三章 求变(四)第九十一章 质变时刻(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试水(二)第十四章 顺治十四年(一)第十二章 永历十一年(十一)第二十二章 加码(四)第四十五章 加塞(上)第二百零四章 定心第三十三章 惊愕第二百三十八章 跋扈(下)第三十三章 各方(一)第八十一章 迟到(五)第十二章 关门打狗(上)第九十四章 种子(下)第七十一章 螳螂与黄雀(完)第一百八十八章 现状第一百六十一章 串联(三)第七十五章 烈火烹油(上)第十一章 遗泽(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恶化(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岔口(七)第一百一十五章 雾尽花开(二)第一章 分赃(上)第四十九章 早春时节(四)第三十五章 力从地起(五)第八十三章 会猎第四十五章 挤压(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在远方(完)(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三十二章 陷阱(下)第九十八章 高估(五)第三十七章 无耻之尤(二)第七十六章 筑基(八)第四十七章 除夕第四十章 求变(一)第八十一章 迟到(五)第二十六章 盼归(下)第九十章 江东桥之战第二百零七章 文官守城法(三)第十二章 新官上任(上)第六十六章 初见(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展望(五)第三十七章 各方(五)第九十二章 落子无悔(七)第八章 永历十一年(七)第一百八十三章 怒吼(五)第二百二十四章 七伤拳(上)第一百零七章 人心所趋第一百九十四章 展望(五)第四十七章 早春时节(二)第十四章 隐患(下)第一百章 季孙之忧(三)第四十章 无耻之尤(五)第七十章 不一样的新会之战(上)第九十六章 永历六年的夏(中)第十二章 永历十一年(十一)第三十章 揭盅(完)第三十三章 惊愕第九十七章 永历六年的夏(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挑唆(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吼(四)第七十章 螳螂与黄雀(六)第八十五章 破军(下)第四十章 求变(一)第一百零五章 季孙之忧(八)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岔口(完)第五十一章 追魂(四)第六十四章 内忧外患(四)第七十二章 不一样的新会之战(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挣扎(三)第四十七章 挤压(三)第三章 永历十一年(二)第十五章 琼州府第五十二章 夺魄(一)第二百零四章 定心第三十三章 力从地起(三)第九章 波及(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