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反舰利器

按照常规套路,肯定应该优先发展以航母为核心的特混舰队。

只是,对纽兰海军来说,这条路却走不通。

前面已经提到,就算纽兰共和国飞速发展了几十年,可是论综合实力,依然远远比不上梁夏帝国。

如果以至关重要的人口规模为准,就算再给纽兰共和国一个世纪,也未必能够追上梁夏帝国。

这里,涉及到了一个无人能够改变的自然因素。

气候环境!

因为地处北孤大陆,而且从东到西很跨了整块大陆,所以大家都知道,纽兰共和国拥有得天独厚,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地缘优势。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梁夏帝国同样拥有独一无二的地缘优势。

梁夏帝国所处的巨大陆东部地区,是这颗星球上唯一的季风大陆!

放眼全球,只有梁夏帝国所在的巨大陆东部地区满足季风大陆的条件,既有春夏秋冬分明的四季,而且面积足够大。

这块季风大陆,不但支撑起梁夏帝国,还孕育出了东方文明。

关键还有,这块大陆上有两条长度超过5000千米,而且基本上都为东西走向的世界级河流,也就是被梁夏帝国称为母亲河的北河与南江。这两条超级河流所在区域,就是梁夏帝国的核心地区。

在北河与南江之外,还有数条长度超过2000千米,流域极为广阔的大河。

要说的话,就是四季分明的气候,以及水量充沛的河流,让这个东方古国在过去的数千年里,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也就是这块大陆,才能够为10亿,甚至更多人提供生存的空间与资源。

相对而言,纽兰共和国的气候条件明显差得多。

在根本上,北孤大陆并不是季风大陆,而且受东西两侧山脉阻挡,大陆中部地区的气候较为恶劣。

至于沿海地区,则过于狭窄,而且都是典型的海洋气候。

就拿东部沿海地区来说,虽然得益于北夕落洋暖流,气温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要稍微高一点,降雨也较为充沛,但是夏季炎热与冬季寒冷,使得该地区并不是很适合生存,也很难孕育出强大的文明。

放眼整个北孤大陆其实都是如此。

正是如此,北孤大陆的土著用了几千年的时间,都没有能够进入工业时代。

对纽兰共和国而眼,最为现实的问题,其实就是仅仅依靠本土的资源,根本没法跟梁夏帝国抗衡。

如此一来,纽兰共和国所拥有的地缘优势,也就没有什么价值了。

换句话说,要把地缘优势的价值发挥出来,纽兰共和国就必须拥有足够碾压所有对手的海军,也就是控制全球海洋,并且依靠“离岸国家”的身份,封锁与打击在巨大陆上出现的强大帝国。

最有代表性的,其实就是曾经的布兰王国。

在梁夏帝国崛起之前的上百年里,布兰王国就是依靠“离岸平衡手”身份,拉拢西大陆上的二流强国,打击对其霸权地位构成威胁的头号劲敌。比如在洛克帝国时期,布兰王国拉拢迢曼王国与骆沙帝国组建了“反洛克联盟”。等骆沙帝国发展壮大,布兰王国立即跟已经大不如前的洛克共和国结盟,扶持忒尔帝国跟骆沙帝国鏖战数了十年,期间甚至联合即将大出的梁夏帝国,从东边打击骆沙帝国。在迢曼帝国一跃成为西大陆的头号霸权之后,布兰王国又故伎重演,拉拢骆沙帝国与洛克共和国组建“反迢曼同盟”,而这个同盟集团,最终成为第一次全球大战的西大陆策源地。

不难看出,布兰王国能够风云纵横上百年;要不是梁夏帝国异军突起,特别是梁夏海军在那个时代不世战神陈炳勋的率领下,一举打下了狮泉城与基布要塞,夺得梵炎洋的绝对制海权,掌握了南方次大陆的经济命脉;恐怕布兰王国的国运还能够维持上百年,至少不会在第一次全球大战之前丢掉霸主的桂冠;而这一切的基础,其实是拥有那个时代打遍全球无敌手的强大海军!

没有全球最强大的海军,屈居布兰三岛的弹丸小国,连个屁都算不上!

不说别的,布兰王国的本土面积还不到狭夷皇国的七成,而且同时期的人口规模也比狭夷皇国少得多。

如果放在东方,布兰王国的地位还比不上狭夷皇国。

从这个角度看,纽兰共和国要重写布兰王国的辉煌,以“离岸平衡手”身份压制巨大陆上的超级霸权,首先需要的,其实就是一支强大的,还必须是全球无敌的舰队,以及由此获得的,在全球海域的绝对统治权。

可惜的是,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

从事后的角度来看,第二次全球大战,其实就是纽兰联邦夺取全球霸权的最佳,甚至是唯一机会。

据战后解密的相关资料,当时的纽兰领导人确实有野心。

说得简单一点,纽兰领导人试图用第一次全球大战时的战略,等到其他列强拼得头破血流之后再出面收拾残局,并借机打击头号劲敌,也就是利用“休战20年”迅速恢复元气的梁夏帝国。

只要这条路走通了,哪怕没办法彻底打败梁夏帝国,也肯定能够夺得全球霸权。

其实,纽兰当局想要获得的只是全球霸权。

哪里想到,率领梁夏帝国参战的是该时代最伟大的,也是梁夏帝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政治家。

结果就是,等到纽兰当局反应过来的时候,梁夏帝国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

用史学家的话来说,纽兰领导人是自己玩脱了。

同样是从事后的角度看,如果纽兰联邦没有耽搁1年的宝贵时间,而是跟随狭夷皇国等列强参战,并且出兵参与对付梁夏帝国的战斗,那么第二次全球大战很有可能会是另外一种结局。

关键就是,在第二次全球大战爆发时,梁夏海军仅6艘舰队航母,而狭夷海军与纽兰海军总共有9艘舰队航母。哪怕梁夏海军拥有白止战,也未必能够靠一人之力补上3艘舰队航母的差距。

当然,这不过是事后诸葛亮。

在现实中,纽兰海军要称霸全球,首先就要打败如日中天的梁夏海军,特别是强大的航母战斗群。

那么,对纽兰海军来说,肯定需要性能先进的反舰导弹。

只是,需要先进反舰导弹的不仅仅是纽兰海军。

相对而言,迢曼帝国面临的海权威胁更大。这就是,迢曼帝国很容易遭到海上封锁,而且被封锁之后,根本无法依托本土的资源打赢全球大战,哪怕是控制了整个西大陆,胜算也不大。

可见,能不能确保海运航线畅通无阻,将决定迢曼帝国,乃至整个西陆集团的未来。

对布兰王国来说也一样。

关键还有,迢曼帝国与布兰王国都没有指望依靠舰队夺取制海权,终极目的只是把梁夏海军赶出北夕落洋。

正是如此,在过去几十年里,迢曼帝国等西陆集团成员国才高度重视反舰导弹。

之前,迢曼帝国就是靠空射反舰导弹击溃了梁夏海军的第五十一特混舰队,夺得陆心海的制海权。

受作战区域的限制,西陆集团不是很重视潜射反舰导弹,更关注空射反舰导弹。

毕竟,陆心海就那么大,没有能让潜艇大展拳脚的空间。

至于在北夕落洋上作战,同样可以在岛屿上部署轰炸机,而且北夕落洋没有东望洋那么宽广。

只是,这并没有妨碍西陆集团研制性能先进的反舰导弹。

纽兰海军就是在西陆集团那里获得了灵感。

用战略潜射巡航导弹来执行反舰任务,获得超过1000海里,甚至能达到1500海里的打击范围。

在最初的时候,纽兰海军看重的不是潜射巡航导弹,是潜射弹道导弹!

相关技术,准确的说是灵感,同样是来自西陆集团。

之前已经提到,西陆集团拥有全球规模最为庞大的弹道导弹部队,还在拓展弹道导弹的使用范围。

用弹道导弹来对付战舰,一直是重点研究方向。

虽然弹道导弹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末端制导的难度极大,缺乏战术灵活性,但是跟巡航导弹相比,弹道导弹拥有两个非常突出的优势。首先是飞行速度更快,巡航导弹需要飞几个小时,弹道导弹能在几分钟,最多十几分钟内到达,也就更适合对付时间铭感,即快速移动目标。其次是,弹道导弹的末端突防速度有数马赫,部分在10马赫以上,还是从天顶方向发起攻击,突防的效率更高,或者说更难拦截;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种防空系统能有效的拦截弹道导弹。

正是如此,纽兰海军从一开始就把希望放在弹道导弹上,希望研制一种能够用来攻击战舰的潜射弹道导弹。

相对而言,研制导弹的难度不大,真正的困难是在攻击链的前端,也就是搜索、跟踪与锁定阶段。

说得直接一点,要是能够找到敌人的航母,动用海量的轰炸机同样能克敌制胜。

迢曼空军打击梁夏海军第五十一特混舰队,用的就是超饱和攻击战术!

此外,把弹道导弹装上潜艇,而且让潜艇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导弹全都发射出去,而且得准确命中。

这个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不说别的,如何与潜艇保持信心联络,确保在发现目标之后,及时把战术情报发送给执行攻击任务的潜艇,就是一个巨大的麻烦。再说了,潜艇以隐蔽为主,往往不在战区指挥体系的控制之内,即战区级别的指挥官很难直接指挥潜艇作战,也就很少会在作战行动中把潜艇当主力使用。

如果需要,舰队指挥官更喜欢让浮在海面上的战舰来搭载与使用弹道导弹。

结果就是,在“潜射反舰弹道导弹”的方向上,纽兰海军浪费了10多年时间,却没搞出什么名堂来。

到这一步,纽兰海军其实已经没有多少选择余地了。

随着梁夏帝国走出谷底,特别是在周涌涛住进首辅官邸之后,爆发全球大战的风险越来越大。

为了能够在未来的舰队决战当中取胜,纽兰海军只能急病乱投医。

也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原本已经成为鸡肋的“三叉戟”C4迎来了新生,再次获得了重视。

道理也很简单,“三叉戟”C4能够携带2000磅重的弹头飞行1500海里!

此外,如果把射程缩短到1000海里,弹头质量还能提高到3000磅。

这个射程,意味着“俄亥俄”级能在梁夏舰载反潜巡逻机的作战半径,甚至是大型攻击潜艇的掩护区域外发起攻击。至于达到了2000磅,甚至3000磅的弹头,让“三叉戟”C4拥有了无与伦比的毁伤能力。

如此大的运载质量,意味着可以使用性能更好的战斗部,比如配备火箭助推发动机,能在弹道末端进行高过载机动,甚至是从高空俯冲发起攻击的自导弹头,从而大幅度提高突防概率。

按照纽兰海军做的测试,只要弹头的末端速度达到了3马赫,就能突破现在所有的舰队防空系统。

在3000磅的范围之内,让弹头达到3马赫的突防速度,并不是什么难事。

关键就是,对付战舰并不需要太大的弹头,哪怕是对付航母,500千克级的战斗部就足够了。

哪怕是“薛远征”级超级航母也顶不住1枚500千克重的半穿甲战斗部的直接打击。

再说,反航母作战,首先考虑让航母丧失作战能力,破坏航母的飞行甲板,其次才是将航母击沉。

在激烈的战斗当中,飞行甲板遭到破坏的航母,就只能等着挨揍。

总而言之,用“三叉戟”C4来执行反舰作战任务,确实是很不错的选择,至少让这种导弹变得物有所值。

为此,纽兰海军一直在投资研制专门用来执行反舰任务的战斗部。

或许为了保密,也有可能担心在国会遇到阻力,毕竟“三叉戟”C4的糟糕性能已经遭到很多国会议员的抨击,很难以“三叉戟”C4的名义获得拨款,所以纽兰海军直接用采购经费,以补充训练消耗的名义购买了一批反舰弹头,而且在潜艇做大修的时候替换了一部分常规弹头。

这些配备了反舰弹头的导弹,都由东望洋舰队的10艘“俄亥俄”级搭载。

总共有大约70枚“三叉戟”C4更换了弹头,占比近三成,不过是分散部署在10艘潜艇上。

也就是说,这10艘“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潜艇不但充当战略预备队,还肩负着反舰作战的重任。

要说的话,这也是让斯塔克最头痛的问题。

第353章 快准狠第504章 潜艇的发现第521章 有勇有谋第597章 盟友的价值第174章 双管齐下第45章 主动撤离第258章 陆上三强第337章 敌人的雷达第428章 涉险过关第1章 空中霸王第330章 向前或向后第616章 利益最大化第378章 登门拜访第606章 反复犹豫第178章 战略欺骗第191章 拉帮结派第580章 又猜中了第374章 不是好事第459章 争分夺秒第450章 第一个准确判断第460章 俯冲撞击第533章 变通之法第617章 全速突击第228章 一厢情愿第32章 停战协议第257章 糖衣炮弹第548章 内患第167章 军人的价值第179章 空天战力第459章 争分夺秒第156章 故意刁难第561章 顾虑成真第550章 暗流涌动第537章 远洋的威胁第281章 被迫的主动请缨第571章 三波攻击第26章 三分天下第200章 心里话第322章 严阵以待第288章 头号不确定因素第117章 加强防空第112章 必不可少第490章 忧心忡忡第612章 出征第500章 轮番攻击第249章 一路狂飙第333章 关键情报第148章 扑朔迷离第197章 论功行赏第632章 老王出马第264章 帝国海军的短板第51章 变与不变第23章 灭顶之灾第189章 一鼓作气第620章 秘密任务第227章 哮天第131章 敢想敢说第447章 开始第520章 顺水推舟第587章 运气因素第557章 连夜突袭第562章 杞人忧天第294章 委曲求全第153章 有限目标第165章 军人荣誉第195章 发飙第487章 专职旗舰第474章 交付第364章 一面倒第271章 荒唐之事第333章 关键情报第159章 箭已离弦第158章 去向成谜第487章 专职旗舰第73章 举棋不定第554章 力量倍增器第10章 走投无路第175章 转攻为守第518章 声东击西第114章 怀疑上苍第161章 沧海一粟第521章 有勇有谋第79章 黄蜂的毒刺第94章 大祸临头第423章 夜间偷袭第566章 放下心来第180章 旁观者清第522章 消息第328章 一分为三第502章 纽兰军队的反击第212章 作战平台第510章 远方的战斗第202章 缜密周全第108章 声东击西第409章 当务之急第281章 肺腑之言第327章 备用方案第580章 又猜中了第389章 只欠东风第477章 地面突破
第353章 快准狠第504章 潜艇的发现第521章 有勇有谋第597章 盟友的价值第174章 双管齐下第45章 主动撤离第258章 陆上三强第337章 敌人的雷达第428章 涉险过关第1章 空中霸王第330章 向前或向后第616章 利益最大化第378章 登门拜访第606章 反复犹豫第178章 战略欺骗第191章 拉帮结派第580章 又猜中了第374章 不是好事第459章 争分夺秒第450章 第一个准确判断第460章 俯冲撞击第533章 变通之法第617章 全速突击第228章 一厢情愿第32章 停战协议第257章 糖衣炮弹第548章 内患第167章 军人的价值第179章 空天战力第459章 争分夺秒第156章 故意刁难第561章 顾虑成真第550章 暗流涌动第537章 远洋的威胁第281章 被迫的主动请缨第571章 三波攻击第26章 三分天下第200章 心里话第322章 严阵以待第288章 头号不确定因素第117章 加强防空第112章 必不可少第490章 忧心忡忡第612章 出征第500章 轮番攻击第249章 一路狂飙第333章 关键情报第148章 扑朔迷离第197章 论功行赏第632章 老王出马第264章 帝国海军的短板第51章 变与不变第23章 灭顶之灾第189章 一鼓作气第620章 秘密任务第227章 哮天第131章 敢想敢说第447章 开始第520章 顺水推舟第587章 运气因素第557章 连夜突袭第562章 杞人忧天第294章 委曲求全第153章 有限目标第165章 军人荣誉第195章 发飙第487章 专职旗舰第474章 交付第364章 一面倒第271章 荒唐之事第333章 关键情报第159章 箭已离弦第158章 去向成谜第487章 专职旗舰第73章 举棋不定第554章 力量倍增器第10章 走投无路第175章 转攻为守第518章 声东击西第114章 怀疑上苍第161章 沧海一粟第521章 有勇有谋第79章 黄蜂的毒刺第94章 大祸临头第423章 夜间偷袭第566章 放下心来第180章 旁观者清第522章 消息第328章 一分为三第502章 纽兰军队的反击第212章 作战平台第510章 远方的战斗第202章 缜密周全第108章 声东击西第409章 当务之急第281章 肺腑之言第327章 备用方案第580章 又猜中了第389章 只欠东风第477章 地面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