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独门绝技

虽然折腾了好几个小时,才完成起飞前的准备工作,但是在滑上跑道,两台发动机启动之后,一切就变得很简单了。

不管怎样,“暗夜凤凰”问世的时间比SR-71A晚了几年,采用了一些在SR-71A服役之后才出现的新技术,而且帝国的航空技术比纽兰共和国先进许多,因此“暗夜凤凰”的总体性能明显超过了SR-71A。

最有代表性的,其实就是发动机。

“暗夜凤凰”采用的PC-220,在本质上跟SR-71A的J-58-1一样,都是第一代变循环发动机,而且均针对高空高速飞行做了优化。除了最大加力推力达到惊人的220千牛之外,最为主要的区别,其实是跟发动机同样关键,甚至可以说更加重要,决定了最快飞行速度的燃油装载与输送系统。

这里,涉及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气动加热。

虽然“暗夜凤凰”的巡航飞行高度在25000米以上,这已经是平流层顶部,基本到了中间层,空气非常的稀薄,但是以3马赫的速度飞行,与空气摩擦所产生的热量,即常说的气动加热问题依然很严重。

为此,“暗夜凤凰”与SR-71A都大量采用高温性能更好的钛合金。

在10多年之前,加工钛合金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不但成本高,而且成品率也低得吓人。

只是,钛合金同样顶不住3.5马赫速度下气动加热产生的高温。

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迢曼帝国联合西骆沙研制的3倍音速截击机,即MIG-25采用了一个很粗暴,不过非常管用的办法,用高温性能更好,不过也更加笨重的不锈钢制造温度驻点部位的零部件。

显然,帝国的设计师没采用这种野蛮手段。

与纽兰共和国的飞机设计师一样,帝国的设计师也盯上了变循环发动机必须使用的低温燃料。

其实,这句话应该反过来说。

正是因为采用变循环发动机,或者说变循环发动机必须使用低温燃料,才能在不使用不锈钢的情况下,通过基于燃油输送系统的散热系统解决气动加热所产生的问题,从而达到设计的飞行速度。

不然的话,就算是帝国的飞机设计师,也只能选不锈钢。

此外,也就是没有变循环发动机可用,MIG-25才不得不使用不锈钢。

关键,其实就是燃油储存与输送系统。

与SR-71A一样,“暗夜凤凰”的机体会因为气动加热而变长,从而导致机体内部的管线形变移位。

因为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所以纽兰的设计师只能选择性失明。

简单的说,就是不管漏油的问题。

结果就是,SR-71A在起飞前后处于“漏油”状态,需要在起飞之后进行空中加油。为了提高燃油的利用效率,通常安排在万米高空进行,从做了特别改进的大型加油机那获得几十吨特种燃油。在完成加油之后,SR-71A会以最快速度爬升到巡航高度,并一直以较快的巡航速度飞行。

在达到巡航速度后,也就是气动加热的影响显现后,SR-71A才不会继续漏油。

显然,这也是一种很粗暴的解决办法。

不同的是,帝国的设计师利用最先进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

制造输油管滑动球阀接头的,是至今都没有对外公开的特种记忆合金!

唯一能肯定的,这种记忆合金必须耐高温。

此外,“暗夜凤凰”的油箱是由可塑复合材料制成。

这种材料不算新奇,最新产品已经用在了包括“战-11B”在内的众多战斗机上,但是用在“暗夜凤凰”上的必须能承受高温。导致的结果就是,油箱的使用寿命仅10次,即每飞行10次就得更换全部内部油箱。

其实,也就是凭借这些先进技术,“暗夜凤凰”才获得了无与伦比的飞行性能。

关键就是,在起飞之后,一般不需要进行空中加油。

不存在漏油的问题,自然不需要多此一举。

只是,这次不一样。

两架“暗夜凤凰”在起飞后,都要跟早已升空,在南面500多千米之外的万米高空待命的加油机汇合。

主要就是,此次任务的飞行距离超过了“暗夜凤凰”的最大航程。

依靠7500千米的最大航程,“暗夜凤凰”能够执行几乎所有战略侦查任务,比如从乌木岛直飞加勒比北部的库巴岛。

两地的距离高达7000千米。

其实,这也是在研制“暗夜凤凰”的时候,帝国空军的战略侦察机所面对的最远的一条航线。

要说的话,这也是7500千米最大航程的依据。

只是,现实情况肯定比设计时参考的理想情况复杂。

此次任务,是从基斯海军航空站起飞之后,飞到中转岛的北部与东北海域,在完成侦查任务之后,再飞往西南东望洋的努美阿岛,航程接近9000千米,而且中途没办法进行空中加油。

此外,在中转岛的南面,没有能让“暗夜凤凰”降落的机场!

在管岛的东边,跑道足够长,而且达到了甲级标准,也就是铺装标准足够的高,能够承受特种飞机降落产生的强大冲击力的机场,其实就只有4座,除了基斯海军航空站,以及乌木空军基地外,另外两座分别在霍努岛与约顿岛上。在纽兰共和国参战后,这两座机场都遭到了重点轰炸。

其实,所有的4座甲机机场都遭到了轰炸。

所幸的是,纽兰军队依靠的肯定是几年之前的情报。

基斯海军航空站在3年前才进行扩建,其实是修缮,然后顺带重新铺装了跑道,使其达到了甲级标准,而在此之间,这座机场都是准甲级,只能支持战略运输机,无法为特种飞机提供服务。

此外,在此期间兴建了几座大型机库。

关键就是,全都是恒温机库!

这可是真正的高档玩意。

在“攻-11”诞生之后,空军才修建了第一座恒温机库,或者说只有隐身攻击机需要在恒温机库里面进行维护保养。

主要就是,隐身涂料太娇气,而且很容易损坏。

在理论上,“攻-11”每飞20次就要重新“装扮”一番,重新刷一遍隐身涂料,而且每次飞行后都要修补。

正是如此,在主要的空军基地里都有恒温机库。

在这方面,海军也没有落后。

虽然没有采购空军的“攻-11”,而且就算买了也无法使用,“攻-11”那糟糕的低速性能根本就上不了航母,但是海军投资研制的,拥有最高优先权的“攻-12”已经进入到原型机试飞阶段。

“攻-12”也是隐身攻击机,同样采用了隐身涂料。

显然,在正式装备之前,准确说是在试飞阶段,肯定要考虑到海军所面对的各种复杂的作战环境。

其中包括高纬度地区的海洋环境。

显然,基斯海军航空站就是这类环境。

关键还有,基斯岛远离帝国本土,而且只有1000多名居民,还全都居住在由海军管理的小镇上。

也就是说,泄密的概率更低。

要说的话,空军选择把“暗夜凤凰”部署到乌木岛,也与此有关。

乌木岛比基斯岛更荒凉,只有421名本土居民。

按海军的安排,“攻-12”将到基斯海军航空站进行验收测试飞行,也就得在此修建恒温机库。

也就是这几座恒温机库为部署“暗夜凤凰”提供了方便。

主要就是,足够大,而且内部设施与设备一应俱全。

显然,纽兰军队并没有获得准确情报,不清楚基斯海军航空站的具体情况,结果在摧毁跑道,以及主要的基础设施之后,就没有保持打击势头,让基地的驻军官兵有时间修复受损的跑道等基础设施。

其实,也跟乌木空军基地恢复了部分运作能力有关。

在10月5日,驻军修复了一段跑道之后,空军向乌木基地派遣了20架“战-10C”,恢复了在该方向上的作战巡逻。

此后,在拦截纽兰轰炸机的行动当中,这些“战-10C”表现得非常积极。

要说的话,“战-10”本身就是空优战斗机。

虽然在实战中,“战-10”往往被派去执行“扔泥巴”的攻击任务,但是在最初,空军想要获得的是空优战斗机。

简单的说,就是比重型战斗机更敏捷,更适合进行格斗空战的战斗机。

其实,在设计“战-10”的时代,各国空军心目中理想的战斗机,就是这种轻巧灵活的小型飞机。

与“战-11”相比,“战-10”除了更小之外,几乎没什么区别。

虽然最快速度只有2.0马赫,但是在绝大部分时候,不需要飞得更快,哪怕是拦截来袭的轰炸机。

根据实战经验,在预警机指挥下,2.0马赫就足够完成截击任务。

至于载弹较少,也可以忽略。

执行截击任务,主要是通过冲击逼迫敌人的轰炸机提前投弹,并放弃轰炸任务,而不是一定要击落轰炸机。

这些“战-10C”的主要价值,其实是吸引了纽兰空军的关注。

此后,纽兰空军都在重点对付乌木岛,很少到基斯岛这边来。

不然的话,也没法在此部署“暗夜凤凰”。

因为航程太远,所以“暗夜凤凰”必须在起飞之后进行空中加油。

这也是“暗夜凤凰”的一大特色,或者说采用PC-220变循环发动机,获得的一项有巨大价值的性能。

进入战区之前,“暗夜凤凰”能以相对较低的经济巡航速度飞行。

在24000米到26000米的高度上,保持2.5马赫的速度。

要说的话,也就是依靠相对较慢,耗油率也更低的经济巡航速度,“暗夜凤凰”才获得7500千米的航程。

如果全程以3马赫,也就是巡航速度飞行,最多就只能飞5000千米。

当然,这也跟“暗夜凤凰”的燃油储存与输送系统有关。因为没有漏油的问题,也就不用保持较高的飞行速度。

不过,经济巡航速度的另外一个好处,却很少受到重视。

能够“超载”飞行。

在正常情况下,“暗夜凤凰”以112吨的最大起飞重量升空的时候,装载64吨燃油,不过为了解决气动加热与保持平衡,不但需要保留至少8吨的余油,还要让油箱空出大约五分之一。

道理也很简单,在达到3马赫飞行速度时,低温燃料在受热之后也要膨胀。

虽然体积的增幅没有那么大,但是相关的侍服设备,比如输油泵对工作压力有要求,也就需要控制油箱内部的压力。

其实,在以经济巡航速度飞行的时候,根本不需要浪费这宝贵的空间。

因为超过最大起飞重量,所以得在起飞后进行空中加油,而且在烧掉多余燃料之前,得把速度控制在2.5马赫以内,不然就会在空中爆炸解体。这就意味着,要以经济巡航飞行大约3000千米。

显然,通常情况下,一次任务的飞行距离都没有这么远。

凭借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军事基地,哪怕并非所有基地都达到甲级标准,也能依托部署在这些基地的加油机,所以在多数时候,侦察机在起飞后就将进入任务区域,不存在得长途转场的需要。

只是这次,“暗夜凤凰”的这个独特性能有了用武之地。

从基斯岛起飞,向南飞行3500千米,才进入任务航程,而这恰好就能烧掉额外搭载的燃油。

此外,任务航程总共只有2500千米到3000千米。

也就是说,在飞完任务航程之后,两架“暗夜凤凰”将减速,并且以经济巡航速度飞完剩余航程。

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9000千米的航程!

这样一来,全程总共需要差不多4个小时。

其实,这也是最严重的问题。

因为飞得太快,而且气动加热产生的影响特别严重,所以“暗夜凤凰”没有搭载已经用到各种作战飞机上的数据链设备。除了一部不算先进的加密电台之外,这架庞大的飞机就没有别的通信设备了!

此外,使用的还是传统的照相机,而不是采用CCD元件的数码照相机。

为了便于获得照片,设计师为“暗夜凤凰”配备了专门运送胶卷的空投舱,设想在飞经帝国的军事基地时,不需要降落,以空投方式把胶卷送出去,毕竟不是所有基地都能让“暗夜凤凰”降落。

虽然军情局已经派了专业情报分析员去努美阿,空军也积极协助配合,但是理论上,最快都要在“暗夜凤凰”起飞之后4个小时,才能获得此次行动的侦察情报,而实际肯定需要更多时间。

“暗夜凤凰”执行一次任务,只是拍摄的胶卷就长达数千米。

哪怕人手充足,提前准备好冲洗设备,只是辨读这么多照片,就需要很多时间,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要说的话,这也是帝国海军对“暗夜凤凰”不太感冒的主要原因。

只是这次,两架“暗夜凤凰”是最主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力量。

第218章 轻重主次第282章 前沿机场第378章 登门拜访第433章 猜疑第96章 战略收缩第13章 遮断战术第411章 流言蜚语第195章 全力以赴第585章 立足点第558章 成功上岸第286章 私下的讨论第13章 预料之中第194章 再接再厉第534章 灵活应变第349章 突然到来的惊喜第596章 胜利的烦恼第384章 最后一根稻草第234章 最后的舰队第144章 等待时机第37章 基本盘第39章 内忧外困第346章 各自为战第469章 倍感压力第328章 一分为三第38章 情景设定第183章 独门绝技第193章 接二连三第72章 最后一炮第278章 外强中干第192章 时过境迁第582章 开创历史第78章 前仆后继第112章 必死信念第556章 一帆风顺第560章 虚晃一枪第210章 校长的点拨第256章 反向突击第87章 挨炸第549章 登门求助第6章 情报头头第256章 各奔东西第641章 生生不息第283章 代言人第73章 防线沦陷第197章 论功行赏第253章 新年的第一天第397章 同化的开始第121章 刚愎自用第178章 以卵击石第582章 开创历史第453章 勾心斗角第26章 三分天下第97章 全新视角第133章 不敢松懈第202章 释怀第337章 敌人的雷达第535章 奋起直追第33章 踹门之战第451章 多此一举第69章 战术反击第144章 等待时机第28章 煽风点火第29章 大局已定第192章 抢先攻击第294章 委曲求全第127章 夺取大桥第424章 消失的航母第124章 特种部队第233章 群龙无首第562章 杞人忧天第83章 三驾马车第92章 “苍隆”末途第590章 最后的远征第289章 陆军的备用计划第74章 先发与后发第510章 远方的战斗第65章 无可奈何的选择第204章 真正的对手第137章 现实难题第260章 军事顾问第90章 绝对主力第6章 伤亡惨重第483章 欺骗第47章 理想主义者第138章 官兵状态第238章 腾挪折冲第403章 重返脚趾半岛第149章 一无所获第69章 战术反击第84章 飞行巴士第477章 地面突破第470章 替代品第398章 全是佯攻第12章 前线备战第358章 赶尽杀绝第206章 现代女性第392章 严防死守第268章 各怀鬼胎第585章 立足点第56章 大萧条之祸
第218章 轻重主次第282章 前沿机场第378章 登门拜访第433章 猜疑第96章 战略收缩第13章 遮断战术第411章 流言蜚语第195章 全力以赴第585章 立足点第558章 成功上岸第286章 私下的讨论第13章 预料之中第194章 再接再厉第534章 灵活应变第349章 突然到来的惊喜第596章 胜利的烦恼第384章 最后一根稻草第234章 最后的舰队第144章 等待时机第37章 基本盘第39章 内忧外困第346章 各自为战第469章 倍感压力第328章 一分为三第38章 情景设定第183章 独门绝技第193章 接二连三第72章 最后一炮第278章 外强中干第192章 时过境迁第582章 开创历史第78章 前仆后继第112章 必死信念第556章 一帆风顺第560章 虚晃一枪第210章 校长的点拨第256章 反向突击第87章 挨炸第549章 登门求助第6章 情报头头第256章 各奔东西第641章 生生不息第283章 代言人第73章 防线沦陷第197章 论功行赏第253章 新年的第一天第397章 同化的开始第121章 刚愎自用第178章 以卵击石第582章 开创历史第453章 勾心斗角第26章 三分天下第97章 全新视角第133章 不敢松懈第202章 释怀第337章 敌人的雷达第535章 奋起直追第33章 踹门之战第451章 多此一举第69章 战术反击第144章 等待时机第28章 煽风点火第29章 大局已定第192章 抢先攻击第294章 委曲求全第127章 夺取大桥第424章 消失的航母第124章 特种部队第233章 群龙无首第562章 杞人忧天第83章 三驾马车第92章 “苍隆”末途第590章 最后的远征第289章 陆军的备用计划第74章 先发与后发第510章 远方的战斗第65章 无可奈何的选择第204章 真正的对手第137章 现实难题第260章 军事顾问第90章 绝对主力第6章 伤亡惨重第483章 欺骗第47章 理想主义者第138章 官兵状态第238章 腾挪折冲第403章 重返脚趾半岛第149章 一无所获第69章 战术反击第84章 飞行巴士第477章 地面突破第470章 替代品第398章 全是佯攻第12章 前线备战第358章 赶尽杀绝第206章 现代女性第392章 严防死守第268章 各怀鬼胎第585章 立足点第56章 大萧条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