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 齐射(下)

位于吴越望身边的火铳手听到命令,立刻扣下了扳机,随着一声轰鸣,眼前斗然腾起白花花的一片硝烟,遮住了这个火铳手的视野,让他再也看不到已经近在咫尺的那张敌人的面孔。差不多就在这个士兵扣下扳机的同时,他身旁的同伴也听到了命令,那个士兵同样纹丝不动地用火铳瞄准着另外一个清军的前额……一个接着一个,在枪声响起后,全神贯注的明军火铳手都条件反射地开始射击。从邓名所在的位置去看,一股股的硝烟几乎同时从前排站立着的火铳兵枪口中喷出,向着清军锋线上的士兵的脸上猛烈地扑去,顷刻之间,锋线上就布满了烟雾,把两军彻底隔绝开。

刚才明军射击的几次排枪声远不如这一次紧密,刚才虽然也是进行齐射,而且只有一百只火铳,不过邓名能够听出来那是一系列的噼里啪啦声,只不过由于间隔太短所以听起来好像是连续的一声;这次的排枪声依旧有间隔,但精神高度集中的明军士兵们,凡是听到吴越望喊声的都在第一时刻开火,其他的人也在听到枪声后马上射击。虽然反应速度稍有不同,也几乎都达到了各自的极限,邓名感觉这一百声枪响中的第一声和最后一声相差可能也就是半秒。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一百支火铳的枪声汇合在一起就好像是一声霹雳,而先前的骤然喷射出的股股硝烟就像是雷声前的闪电预兆,在白烟腾起时,霹雳就骤然而至,邓名感到胯下的坐骑都不安地往后退了一步。这匹跟随邓名多次见识过火药的马儿,虽然没有做出什么太大的动作来,但还是轻轻地打了一个响鼻,就它主人的理解,这是它在表示惊叹之意。

邓名周围的三堵墙卫士的坐骑们,此时也纷纷摇头摆尾,趁着人类紧张地注视战场时交换着彼此间的意见。这些战马都是些很细心的家伙,还有几匹被认为容易紧张,不过每次跟着人类奔向战场的时候,这些战马也都会表现得严肃起来,它们都知道主人不喜欢他们在战场上交头接耳。

这些战马对枪声都见识过很多次了,以前在成都的时候,人类还专门用这种声音不停地吓唬它们、训练它们。战马一开始听到枪声都很害怕,但听得多了也就不当一回事,不再惊慌了。

不过今天的战斗让战马们感到有些不同,这么密集的枪声令它们感到不同以往,而且根据这些战马的经验,它们本以为披着金属盔甲的人类很快就会吼叫着厮杀在一起——在正常情况下,当对面一方冲上来后,总会是这个结果。然后它们就会做好准备,直到背上的人类大喝着踢击它们的腹部,那时就载着人冲出去,按照平时的训练,和身旁的同伴保持齐头并进,把前面的敌人踩进泥里去……晚上,喝得醉醺醺的主人就会抱着一大团新鲜的稻草来慰劳自己,多半里面还会搀些胡萝卜,有时还会给一个苹果。战马都知道那时主人会面露微笑,还会在自己低头吃东西的时候,不停地抚摸自己颈上的毛。

所有的战马都知道,人类虽然其貌不扬,却是凶猛的动物,人类喜欢互相挥舞锋利、危险的金属棍棒,为了抗衡这种危险还把金属片披在自己和马的身上;他们打架时以杀死同类而不是以赶走同类为目的,而且辛苦抢下来的、浸透了鲜血的地盘,居然不会常常去那里找东西吃,有时甚至永远也不去第二遍了——对此马儿都不能理解,如果不是为了抢夺战场上的食物,那他们为什么要打架?

不但马知道这一点,其它动物也都知道。若是马儿老老实实地呆着,狼就会不怀好意地在周围打转。一旦马背上骑着人,狼就会有多远逃多远。而那时马也不再怕狼,而是变得勇气百倍——背上骑着的人挥舞着锋利铁器的时候,马对于同样铁器在手的人都不怕了,还怕狼么?

眼前的硝烟散开,战马们睁大了眼睛看着前方,地上躺着一排人类,刚才冲过来的那些身穿坚固小铁片的人都死了。

……

中央这些冲在最前的营绿兵都是铠甲最坚固、士气最旺盛的军官和老兵。这营兵能够被布置在中路就是因为孙思克看中了他们的战斗力,知道这营绿营中有不少优秀的老兵。在局面不利、军心低迷的时候,营中的老兵带头冲锋。他们知道,若是战败难逃被屠杀的下场,披着重甲拼死一搏,或许还有击溃敌军、立功受奖的可能。

而这些带头冲锋的军官和老兵几乎都被当场打死了,他们的头盔被铅弹轻而易举地贯穿,从后脑勺上炸开的缺口中,破碎的骨头、鲜血一起喷出。包括指挥这营兵的绿营副将,也被一枚铅弹命中眉心当场毙命。

“后退,后退!”

吴越望用力地呼喊着。齐射的效果比他想像得还要好,火铳手射击近在眼前的敌人称得上是弹无虚发。不过接下来火铳的表现就有些令人失望,吴越望大声地喊了半天,让火铳兵清醒过来,赶紧从身后的通道中退下去。

早在平时训练的时候,吴越望就注意到火铳遏制敌人的效果很好,弓箭对披甲兵的全力射击并不能阻止敌人的突击;弩机效果好一些,但如果没有命中要害而是被坚固的盔甲挡住的话,也只是让敌人的动作缓一缓或是变形而已。

而在训练火铳兵的时候,开火时射手们会有明显的后坐,因为这些火铳质量好,大量装药后,后冲的力量就更明显。以前在使用火铳的实战中,被击中的敌兵会被撞得后退,火枪遏制敌军的作用似乎比弩机还要明显得多。

而在今天的齐射中,火枪的攻击中止了整个中央绿营的披甲冲锋。和无甲兵不同,披甲兵的冲锋速度要慢一些,不过也更难被弓箭和弩机所制止——就是身中几箭,只要不是同时中箭,披甲兵的冲击速度就不会明显减慢。可这次齐射后,整营快步冲击的绿营士兵就像是一头正在愤怒奔跑的野牛,随着一阵枪响,猝不及防地在石头上撞得头破血流,一下子就失去了全部的速度。

前排的清军甲兵像是集体撞在一道隐形的透明墙上,冲击的声音噶然而止。有几个前排的士兵在中弹时正好两脚腾空,他们前冲的势头一下子被隐形的墙顶住,倒栽葱向后摔回去,撞上了背后的同伴,把他们也向后推去。

中央绿营兵的攻势被一次齐射彻底遏止了,等火铳手平安退到阵后,明军的中军就开始了进攻。后排的清军看不清前面的动静,只知道跟着军官和老兵向前冲,他们都被告知如果不想死在四川这里,不想永远不能回乡,那就要义无反顾地冲上去,把眼前的明军彻底打垮。

因此山西兵顾不得疲惫,使出最后的力气发起这次决死冲锋。刚才他们站在中央,一直受到明军火铳兵的重点关照,每次齐射倒下的十几个人中,超过三分之一都是属于这个绿营的人。

当最后那声震耳欲聋的霹雳近距离响起后,后排的士兵就看到眼前一白,呛人的硝烟从前排同伴的空隙间冲了过来,而且还有什么东西撞了过来。他们本能地举起手挡住脸。等硝烟散去时,士兵们看到自己挡在身前的手臂上满是前排同伴的鲜血,还有头骨的碎屑。

有几个后排的绿营士兵突然脸色一变,捂着伤口大声惨呼起来,刚才铅弹打碎盔甲时,碎屑向后飞去,有些就击中了后排绿营士兵的脸颊或是其他没有保护的位置上。

一个稍微拖后的亲兵放下了遮在眼前的手臂,他一直紧跟在将军的身后,刚才就在他的眼前,将军和身旁的一个亲兵的头盔同时炸开,现在这个亲兵的手臂上满是他们的脑浆;另外一个前排亲兵的脖子被击中,折断他颈椎的铅弹被骨骼偏转,射在拖后这个亲兵的手上,打飞了他的小拇指。

“唔……”这个清兵没有思考的时间,因为眼前已经闪起了大团的寒光,成百上千的明军飞奔而来,向在原地呆呆站着不动的清军发起了反冲锋。

邓名看到宝贵的一百名火铳手总算安全地撤回到阵后,不由得轻轻地吐了一口气,心里说道:“战后一定要把吴越望找来骂一顿。”

邓名再次眺望整个战场。他猜测部署在中央的这些清兵可能是最有战斗力的一营兵,因为清军全线总攻的时候他们冲在最前面,而且速度最快。现在这批行动最坚决的一营清兵的攻势已经被明军彻底中止,在他们的两侧,其他清军的动作明显要迟缓得多。清军左翼的绿营士兵在开战前就已经精疲力竭,因为知道不卖命同样没有活路,所以现在正用尽气力朝着明军发出凶狠的吆喝声。这个架势邓名很熟悉,在钟祥的时候就近距离见识过。清军右翼的动作比他们的左翼还要更慢一点,而且还不停地打量着中央主攻部队的动作,他们心中的迟疑可见一斑。

而在山西绿营三千士兵的侧后,是一些甘陕绿营的士兵在掩护北面。这些甘陕绿营的旗号邓名有些熟悉,不过距离太远所以也看不清楚——这些甘陕绿营看上去也就是几百人,好像根本没有跟着一起发起冲锋——刚才战前动员的时候,他们也和山西绿营一起被汉八旗告知:贼人最喜欢拿官兵的心肝下酒——但这些甘陕绿营却没有跟着山西友军一起跑上来拼命。

第56节 蛊惑地十七节 虚招下第8节 震怒(上)第8节 纷乱第43节 鹰派第55节 敌意第27节 合作(上)第18节 恐怖(下)第7节 出口第1节 转运第13节 勇气(下)第66节 加入(上)第48节 潜逃第10节 麻将第3节 援军第37节 军火第15节 军心第20节 康熙(上)第13节 试探(上)第2节 软硬(下)第34节 晋王(上)第40节 印象(下)第4节 国民(上)第20节 廷议第49节 风气(下)第39节 王佐(下)第5节 协作(上)第58节 同盟(上)第31节 佯攻(下)第10节 锁喉(下)第12节 专家第19节 感慨(下)第27节 围攻(上)第3节 裁军第5节 放弃(上)第24节 川西第55节 混战第4节 推荐(上)第56节 突击第42节 升级(下)第41节 争夺(上)第16节 龙骑(下)第29节 道破第27节 合作(下)第18节 诏书(下)第7节 北上第31节 名将第47节 矛盾地十七节 虚招下第7节 北上第51节 紧俏第10节 追逐第42节 升级(上)第39节 冲突(下)第31节 名将第37节 报告(下)第47节 约战第37节 立碑第8节 纷乱第43节 挫折第17节 调查第60节 约法地十七节 虚招下第58节 同盟(下)第22节 谎言第36节 修路第22节 退让(上)第30节 威压(下)第28节 算计(上)第40节 泥潭(上)第28节 借刀第25节 投奔(中)第17节 政策(下)第32节 才能(上)第19节 感慨(上)第28节 盟军(下)第11节 拦截第6节 勇士第28节 城前(下)第41节 难民第9节 穴攻第68节 混乱(上)第15节 出降(下)第31节 大敌(上)第42节 剃发第12节 围困(上)第44节 靖难(下)第30节 赛跑第43节 续战(上)第51节 诈败第45节 炼金(下)第40节 困境第27节 饮血第8节 纷乱第31节 呆仗(下)第57节 疲兵第3节 裁军第34节 攻势第14节 乱战(上)第4节 国民(下)
第56节 蛊惑地十七节 虚招下第8节 震怒(上)第8节 纷乱第43节 鹰派第55节 敌意第27节 合作(上)第18节 恐怖(下)第7节 出口第1节 转运第13节 勇气(下)第66节 加入(上)第48节 潜逃第10节 麻将第3节 援军第37节 军火第15节 军心第20节 康熙(上)第13节 试探(上)第2节 软硬(下)第34节 晋王(上)第40节 印象(下)第4节 国民(上)第20节 廷议第49节 风气(下)第39节 王佐(下)第5节 协作(上)第58节 同盟(上)第31节 佯攻(下)第10节 锁喉(下)第12节 专家第19节 感慨(下)第27节 围攻(上)第3节 裁军第5节 放弃(上)第24节 川西第55节 混战第4节 推荐(上)第56节 突击第42节 升级(下)第41节 争夺(上)第16节 龙骑(下)第29节 道破第27节 合作(下)第18节 诏书(下)第7节 北上第31节 名将第47节 矛盾地十七节 虚招下第7节 北上第51节 紧俏第10节 追逐第42节 升级(上)第39节 冲突(下)第31节 名将第37节 报告(下)第47节 约战第37节 立碑第8节 纷乱第43节 挫折第17节 调查第60节 约法地十七节 虚招下第58节 同盟(下)第22节 谎言第36节 修路第22节 退让(上)第30节 威压(下)第28节 算计(上)第40节 泥潭(上)第28节 借刀第25节 投奔(中)第17节 政策(下)第32节 才能(上)第19节 感慨(上)第28节 盟军(下)第11节 拦截第6节 勇士第28节 城前(下)第41节 难民第9节 穴攻第68节 混乱(上)第15节 出降(下)第31节 大敌(上)第42节 剃发第12节 围困(上)第44节 靖难(下)第30节 赛跑第43节 续战(上)第51节 诈败第45节 炼金(下)第40节 困境第27节 饮血第8节 纷乱第31节 呆仗(下)第57节 疲兵第3节 裁军第34节 攻势第14节 乱战(上)第4节 国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