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 升级(上)

大顺礼政府尚书巩焴,崇祯四年进士,任官河南,他在任上不顾朝廷颁布的考成法废止了三饷,治下数十万百姓因此减免赋税得以活命。//当时的河南,因为崇祯政府的横征暴敛而赤地千里、易子相食,而巩焴管理的地方竟然没有出现饥荒——巩焴为了不让老百姓饿死而拒绝执行崇祯皇帝的税收政策,显然不是什么忠臣孝子,最后被朝廷罢官。他在临行前,把自己的积蓄尽数捐给贫民。在巩焴辞官后,他曾经管理的各县也先后陷入饥荒,最后和其他河南地区一样反抗官府,响应闯军。

在邓名的前世,网上一些对巩焴的描述相当有趣,称巩焴返回陕西老家后并没有接受李自成的任命,并且在李自成入北京后,巩焴巧遇怀孕的崇祯妃子并竭力掩护着——没有接受李自成任命的巩焴又是怎么到的北京,难道是跟踪大顺军去的吗?

崇祯十五年,李自成采用牛金星的策略,据河洛以窥天下。河南的局势让明廷惊恐不已,地方府县联合上书崇祯天子,要求启用巩焴为河南巡抚,挽救危局。但崇祯皇帝下旨后,巩焴却不肯上任,称皇帝横征暴敛、朝廷残民以逞,已经是穷途末路、人神共愤。李自成攻克西安后,请巩焴出山相助,巩焴欣然出任大顺礼政府(大顺改六部为六政府)尚书。

见到李自成后,巩焴当面提出明太祖定下的八股文多有不妥,建议李自成在新朝的科举考试中废除八股改为散文,以免钳制考生——文章应当注重内容,不该拘于形式。李自成对巩焴的提议大为赞赏,攻入北京后就让巩焴负责废除八股的具体事宜。不过这项解除思想阉割的改革和废停太监一样,都因为李自成的速败而流产,以八股文取士和阉割活人的制度均被入关的满清予以恢复。

李自成称帝的三次劝进活动巩焴都参与其中,尤其是他跑进明太庙烧毁了明朝历代神主的牌位,为此遭到了士林的痛骂。在李自成退向陕西的时候,巩焴也跟着顺军一起撤退。李自成败给阿济格,不得不撤出西安后,巩焴与李自成分手,独自留下在陕西与清军打游击。在其后的十五年里,巩焴自学成才,成为了游击战专家,在邓名的前世他坚持抵抗到顺治十八年,比永历政权和李定国还多坚持了三年,最后被甘陕绿营团团包围。此时已经六十八岁的巩焴依旧能够骑马、射箭,虽然不是李来亨、袁宗 第 446 章 ,也能在李自成和巩焴的身上找到影子:在李自成退回陕西的时候,身为礼政府尚书的巩焴制造龙袍,负责筹备李自成的祭祖礼仪,而在披上巩焴督造的袍子后,李自成突然感到遍体生寒,一时间手足僵硬,好久以后才恢复过来。事后李自成检查巩焴给他的龙袍,看到上面有山纹,就怒斥巩焴是使用巫蛊之术,想移两座山压自己的肩膀来诅咒自己,几乎当场杀了巩焴,经过刘体纯等人苦劝得解——当时李自成屡战屡败,袁宗 第 446 章 要坐这个位置,谁敢说个不字,又有谁能说得出个不字来?”

“老朽年事已高……”虽然早就和巩焴商量好了,但惠世扬还是打算在大家面前谦虚两句。

“老宗师老当益壮,还能骑马呢。”巩焴不由分说,一句话就把惠世扬给堵了回去:“再说老宗师也不用事必躬亲,日常琐碎事务自然有我和陈祭酒代劳。老宗师也不是要抢陈祭酒的位置,只是在书院里再增加一个大祭酒罢了。”

巩焴本人并不打算讨要什么位置,反正只要能进到书院就行。巩焴能文能武,治理过政务、点选过学子、还打了十几年的游击,自问就算没有个能压人的头衔,也能镇得住场面,收拢得了书院里的人心——这样还能避免给人留下一个争权夺利的印象,导致那些陈佐才教出来的学生对自己有了先入为主的成见。

惠世扬微微颌首,不说话了。要不是为了这个大祭酒、老宗师的江湖地位,他又何必以百岁高龄陪巩焴南下呢。惠世扬是人老心不老,正如巩焴刚才所说,四川书院的权力之大闻所未闻,以往皇帝绝对是要把这种门生人脉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心里的——但既然已经从邓名的手指缝里流出来了,那谁捡不是捡呢?在没有科举考试的时候,书院是唯一能获得出身的地方,只要能当上大祭酒,哪怕只有一天,惠世扬死也能瞑目了,也不用担心将来逢年过节时的五牲孝敬了。

巩焴依旧在高谈阔论着,如何替邓名选拔人才,如何在潜移默化中让所有书院的学生也就是未来的朝廷官吏都倾向于大顺。袁宗 第 446 章 ,如果邓名没有这些关系才是真的不可思议。

“就是年纪……”袁宗 第 446 章 的文安之,后者根本不知道他们已经到了四川。

而身处漩涡中心的邓名,更是对此事一无所知。这个时候他正和刚刚返回四川的李星汉、任堂等人在峨眉山,一边讨论着此次远征东南的过程,一边欣赏着峨眉的俊秀。

“峨眉天下秀,果然是名不虚传,可惜我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啊。下次再来吧,下次一定要挑个春暖花开的时候。”邓名不知道成都已经是暗流涌动,闯营众将和江南士人都蓄势待发:“我得马上赶回都府。这次的帝国议会上,估计大家会要我们再次出兵东南,援助山东、广东的义军了。”

四川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为了保证新移入人口的就业,保证政府的收支平衡和各个阶层的利益,四川必须要不停地继续发动对外战争,保护和赢得商业利润,通过军费赔偿等手段从清军控制区获得资源和资金。

这种压力甚至给邓名、赵天霸、任堂、穆谭这样的高官以骑虎难下之感。刘晋戈、袁象、熊兰等人也都和邓名说过,他们不敢想象遇到严重挫折的后果。不过这些人也以年轻人特有的乐观来看待这个问题,赵天霸在四川高级官员的内部会议上声称:既然已经是骑虎难下,那就不要再想跳下虎背慢慢来、稳步走了,就骑在虎背上跑下去吧,直到赢得天下或是摔得粉身碎骨——这个发言引起了普遍的共鸣,刘晋戈、袁象、熊兰还有军方的高级军官人人喊好。

“这事毫无疑问。”任堂闻言想也不想地说道:“都府、叙州都尝到了甜头,食髓知味怎么肯罢手?不过这次他们事先大概会商量好如何分配战果。”

“红利按照投资的比例分配,我想不出比这更合理的分配模式了。”邓名甚至有种感觉,那就是川西集团对战争的态度就像是瘾君子对毒品的依赖一样,发作的间隔越来越短,而且也越来越难以满足。

第58节 战书第27节 得兼第14节 算账第47节 赎买(上)第18节 恐怖(下)第30节 变化(上)第2节 竞争第24节 掠夺第56节 离去第24节 怒潮(上)第46节 战备(下)第17节 政策(上)第56节 突击第23节 代理(下)第56节 离去第17节 调查第26节 生意(下)第30节 成长(下)第2节 竞争第52节 登陆(上)第15节 出降(下)第45节 队友(上)第61节 未来第9节 失言第25节 投奔(中)第22节 谎言第12节 围困(下)第21节 根基第37节 干涉(上)第3节 裁军第10节 锁喉(下)第34节 攻势第52节 登陆(下)第40节 泥潭(下)第9节 海权第29节 统一(下)第51节 紧俏第37节 报告(下)第55节 报纸(上)第11节 攻势(下)第18节 链条第34节 问候(上)第48节 打赌第26节 兄弟(下)第5节 协作(下)第62节 蠢动(下)第28节 欠条第7节 演变(上)第23节 代理(上)第18节 恐怖(上)第19节 忠心(下)第12节 征税第60节 管辖第26节 告状第2节 软硬(下)第4节 推荐(上)第29节 机密第15节 战象(下)第23节 援助第38节 整训(下)第45节 处置第14节 初捷第20节 康熙(下)第14节 初捷第50节 追击(中)第58节 同盟(上)第4节 平衡第9节 穴攻第40节 泥潭(下)第26节 观感第19节 防区第32节 才能(下)第26节 反复第38节 整顿(上)第31节 裁军(下)第5节 重整(下)第57节 分赃(下)第59节 黄雀(上)第45节 队友(上)第38节 牵制(下)第11节 优待第31节 裁军(上)第11节 两全(下)第36节 分摊(下)第53节 兑换第13节 提督第18节 拒绝第60节 人心(下)第38节 牵制(上)第25节 捷报第23节 临阵第42节 说客第37节 刺客第53节 惨痛(上)第51节 梦想(上)第5节 退兵第29节 功名第14节 算账
第58节 战书第27节 得兼第14节 算账第47节 赎买(上)第18节 恐怖(下)第30节 变化(上)第2节 竞争第24节 掠夺第56节 离去第24节 怒潮(上)第46节 战备(下)第17节 政策(上)第56节 突击第23节 代理(下)第56节 离去第17节 调查第26节 生意(下)第30节 成长(下)第2节 竞争第52节 登陆(上)第15节 出降(下)第45节 队友(上)第61节 未来第9节 失言第25节 投奔(中)第22节 谎言第12节 围困(下)第21节 根基第37节 干涉(上)第3节 裁军第10节 锁喉(下)第34节 攻势第52节 登陆(下)第40节 泥潭(下)第9节 海权第29节 统一(下)第51节 紧俏第37节 报告(下)第55节 报纸(上)第11节 攻势(下)第18节 链条第34节 问候(上)第48节 打赌第26节 兄弟(下)第5节 协作(下)第62节 蠢动(下)第28节 欠条第7节 演变(上)第23节 代理(上)第18节 恐怖(上)第19节 忠心(下)第12节 征税第60节 管辖第26节 告状第2节 软硬(下)第4节 推荐(上)第29节 机密第15节 战象(下)第23节 援助第38节 整训(下)第45节 处置第14节 初捷第20节 康熙(下)第14节 初捷第50节 追击(中)第58节 同盟(上)第4节 平衡第9节 穴攻第40节 泥潭(下)第26节 观感第19节 防区第32节 才能(下)第26节 反复第38节 整顿(上)第31节 裁军(下)第5节 重整(下)第57节 分赃(下)第59节 黄雀(上)第45节 队友(上)第38节 牵制(下)第11节 优待第31节 裁军(上)第11节 两全(下)第36节 分摊(下)第53节 兑换第13节 提督第18节 拒绝第60节 人心(下)第38节 牵制(上)第25节 捷报第23节 临阵第42节 说客第37节 刺客第53节 惨痛(上)第51节 梦想(上)第5节 退兵第29节 功名第14节 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