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 游骑(上)

清脆的马蹄声由远而近,骑在马上的两个人看到前方的岗哨后,就放缓马速,最后停在了哨兵的前方。这已经是第三次遇到检查的士兵了,周开荒掏出自己的腰牌递过去,而陪同他的骑士同样递过去了一块,并附上了一封公文。

身穿红色军服、锃亮盔甲的明军士兵很认真地核对腰牌,然后还抬起头,盯着两个人的眼睛问了几个问题。没有发现任何破绽后,这个明军士兵又一次低下头,检查公文上的成都府衙门的印章,最后才双手捧着把腰牌还给马上的周开荒:“周中校,失礼了。”

作为常备军五中校之一,周开荒的大名哪个不知、谁人不晓?不过这里的卫兵依旧检查得很严格,而陪同周开荒从成都来的卫队,在遇到第一处兵营的时候就被拦下,改由现在他身边的这个骑士充当引路向导。

周开荒收回自己的腰牌仔细揣好,一拉马缰就从这座兵站前驶过,又跑出两里路,向导再次放慢了马速,指着前方说道:“周中校,我就能送您到这里了,前面就不归常备军警戒了。”

“好。”周开荒从向导手里接过刘晋戈给他的公文,与向导告别后独自向前疾驰。任谁也想不到,在这个荒凉的地方,居然会沿着道路建有三座明军军营,每个里面都有上百名的明军官兵。转过一小片树林后,又是一个岗哨赫然出现在面前,而在这座岗哨后面,不是一座军营而是一座小型的关隘横在路当中。

一个身穿黑色军装的士兵从门洞中走出来。刚看到这个士兵的时候,周开荒还以为遇到了三堵墙的卫士,现在在明军中只有三堵墙的军服是全黑色的——邓名去年从缅甸回来以后,就给三堵墙卫士换上了这个式样的新军服。

不过周开荒马上就意识到自己认错了,因为三堵墙官兵的新军服的衣领上有醒目的辨识标志,图案就是他们的麻将牌军旗——虽然三堵墙官兵经常为这个称呼生气,不过川西人背后总是这样称呼他们的军旗,其他的常备军也都觉得这个称呼很形象。自从去年邓名给三堵墙换上了与众不同的黑色军服后,这种称呼就更响亮了。包括李星汉、周开荒这样的中校都带着一丝嫉妒地称他们为:“打着麻将牌、领子上绣着麻将牌”的家伙们。

而这个士兵虽然穿着和三堵墙一模一样的黑军服,但他的领章上不是周开荒熟悉的麻将牌花纹,而是三支折断的羽箭图案。

“游骑兵?”周开荒居高临下地问道,把自己的腰牌和成都府的公文同时交到了卫兵手中。

这支部队同样是不属于统帅部指挥的邓名直属卫队,对他们的来历周开荒也很清楚。高邮湖一战后,负伤的蒙八旗获得了军人身份,其中很多人残疾了,被安排做亭士的工作,还有二十多个蒙古人虽然负伤但却完全康复,川西的部队对这些蒙古人有看法,所以没有部队愿意接受他们。

最后还是邓名出面,为这二十多个蒙古人单独组建了一个军事单位,还起了一个“游骑兵”的名字,让他们负责培训成都的骑手。虽然游骑兵和普通的常备军骑兵一样需要接受严格的队列冲锋训练,但他们训练内容中的个人马术项目要比常备军骑兵多得多,因为邓名希望这支骑兵部队能够肩负侦查、骚扰的传统骑兵任务。

现在游骑兵的成员已经高达两百多人,除了最开始的那些蒙古人外,剩下的成员都是川西的汉人。不过他们依旧在使用最开始这支部队建立时的旗标——三支折断的羽箭,这代表着邓名和蒙古人在顺治御营前的誓约。那二十个蒙古人因为没有明军部队愿意接受而一起站在邓名面前时,邓名就大声向他们保证,他不会忘记昔日的誓言,所以游骑兵这个单位建立时,成员们一致同意把断箭的图案绣上他们的军旗。

相对三堵墙,游骑兵要显得神秘得多,因为他们建军以来从未出现在战场上,训练内容、招募成员也不通过川西统帅部,去年邓名腰包鼓鼓地从缅甸回来后,才开始大规模扩编。

现在三堵墙和游骑兵这两支邓名的直属骑兵卫队加起来一共有四百多名骑兵,人数比定编三百的常备军骑兵营还要多。对于这两支军服与众不同的骑兵部队,军方不拥有指挥权也不负责他们的军费,所以很多人都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大嘴巴任堂多次在统帅部里不依不饶,声称这是对川西骑兵资源的极大浪费,只有把三堵墙和游骑兵都编入常备军才能发挥这两个骑兵单位的最大价值——当然,也就是任堂这个士人出身的家伙敢说这种话,其他四个中校从来没有对任堂的这种言论表示过赞同。

过来检查腰牌和文书的黑衣士兵和其他帝国军人一样,肩膀上有军衔的标识牌。邓名建立军衔制度以来,以简单容易记忆为最高原则,士兵分为一等兵到三等兵,士官为下士、中士、上士,尉官和校官也都是上中下三级。周开荒扫了一眼对面人的肩章,知道这是一个游骑兵少尉。

“我该叫你少尉,还是小队长佥事?”在游骑兵军官检查腰牌的时候,周开荒询问道。

去年换成黑色军服后,保国公把三堵墙的军衔也改了,带上了一丝复古意味。周开荒知道三堵墙的三级尉官更名为:突击小队长、突击小队长同知和突击小队长佥事。但周开荒不知道游骑兵是不是也和三堵墙一样改了军衔称呼,这支部队在众人面前亮相的时间实在太少了,虽然周开荒是军方的高级将领,也有些拿不准。

“突击小队长佥事,”游骑兵恭敬地答道:“相当于帝国军队的少尉。”

检查完毕后,游骑兵把腰牌和文书还给周开荒,并挥手示意关口上的游骑兵同伴开关放周开荒入内:“周官长请进。”

“你叫我?”这个称呼让周开荒楞了一下。

“周官长,您不是我的官长吗?”游骑兵微笑着答道。

“嗯。”周开荒点点头,除了军服、军衔的名称外,好像游骑兵很多地方都和其他帝国军队有细微的差别。

周开荒策马穿过关门后,沉重的木门在他背后关闭的同时,内侧的游骑兵一齐向他行礼:“官长,欢迎检阅五十一亭。”

五十一亭的名声周开荒也有所耳闻,不过具体位置还是这次才从刘晋戈那里知晓的。在最外围的军营那里,周开荒见到了运输粮食和物资的车队。和其他的亭不同,五十一亭这里不出产任何粮食。但那些运粮的人都不是平民,而是军队的辎重队,就是辎重队中的成员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在运粮食给什么地方,还以为接受者是一支驻军——而最外面的那座军营就是前哨站。如果不是亲身来一趟,周开荒也没有想到这里居然会隐藏着一座城镇。

两个游骑兵上马护送周开荒去见邓名,其余的人继续在要塞上站岗。

五十一亭独立的警卫部队还在建设中,所以邓名就临时抽调了游骑兵来负责内部的保卫工作。后来邓名来到了此处,那些游骑兵也就尽数跟来了——经过缅甸之战,大部分三堵墙士兵正在休假,所以现在邓名的贴身保安工作就转由游骑兵负责。本来是五十一亭有一百人,邓名身边有一百人,但现在二百名游骑兵全数都在五十一亭这里了。

接到贴身保护这个任务后,游骑兵的成员都感到非常激动,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从三堵墙手中完全接过邓名的护卫工作。游骑兵最初的二十个蒙古成员把三箭的誓约理解为和邓名签下的卖身契——是把性命卖给邓名而不是卖给大明、或是川西官府、或是其他什么人。在训练新兵的时候,蒙古人把这个契约也传授给了新成员:只要至死不渝地效忠邓名,就可以在邓名的屋檐下避雨,可以从邓名的饭桌上获得食物——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效忠一个人而得到衣食无忧的保证。

在向面前的小镇行去的路上,周开荒又打量了游骑兵的领章很多次,他虽然听说过这支骑兵卫队用的是断箭标识,不过这个图案和他想象中的还有不小的区别:箭杆不是以某个角度断折开的,而是箭尾在下,箭杆竖直向上,在大约一半的位置上出现一个直角平折,横向出去一点后再次一个直角平折向上,箭头笔直指天,三根断箭都是一模一样的造型。

“真有意思。”周开荒忍不住评价了一声,看得出来这个图案花费的工夫不小。

“多谢官长夸奖。”游骑兵脸上露出喜色,看得出来他们对这个图案也感到很得意。

很快就到了镇子附近,周开荒突然指着前头一个房屋上的标志问到:“那是你们的旗帜吗?”

周开荒看到的这个标志和游骑兵领章上的标识非常近似。

“不是。”游骑兵急忙更正道:“那叫‘闪电纹’,是五十一亭的特有标识。官长注意,这种符号表示危险不要靠近。”

周开荒仔细打量了一下那个标识,发现果然和游骑兵的领章还是有区别的,没有箭头和箭尾,只是曲折的角度和整体的倾斜度完全一样,所以周开荒乍一看还误以为是游骑兵的旗帜。

第14节 初捷第27节 围攻(下)第3节 君臣第21节 东进(上)第66节 加入(下)第10节 负责(上)第14节 强攻(上)第38节 整顿(上)第38节 牵制(下)第49节 坦承第42节 艰苦(上)第32节 意外第10节 决议(上)第38节 整顿(上)第47节 奖励第26节 观感第60节 人心(下)第54节 险境第60节 争夺(上)第28节 算计(下)第25节 捷报第45节 移民第45节 南下第36节 宿命(上)第22节 突破(上)第57节 分赃(下)第18节 登陆(上)第35节 面谈第31节 佯攻(下)第48节 失误第46节 接触第2节 赏罚第42节 说客第51节 保卫(上)第55节 敌意第10节 锁喉(下)第9节 买路第58节 处罚第44节 靖难(下)第47节 情报(上)第59节 助剿第17节 政策(上)第50节 怀疑第21节 追兵第11节 两全(上)第29节 统一(上)第31节 胥吏第57节 强弱第45节 炼金(下)第14节 弹尽(上)第47节 自救第20节 伪诏(上)第19节 防区第15节 相识(上)第6节 事变(下)第49节 败像第37节 等待(上)第48节 融洽(下)第9节 送神(上)第50节 误判(下)第2节 目标(上)第10节 决议(上)第19节 跋扈(下)第32节 争夺(下)第8节 战备(上)第52节 登陆(下)第4节 国民(下)第8节 战备(下)第15节 出降(上)第1节 秘旨第44节 夹击(上)第15节 相识(下)第34节 经济第37节 干涉(上)第21节 追兵第29节 解围(下)第31节 裁军(下)第20节 万县第7节 演变(下)第7节 北上第55节 俘虏(上)第10节 爆破第33节 试探第16节 攀谈(下)第29节 统一(下)第46节 脱逃(上)第69节 忠臣(下)第58节 断后(下)第4节 一致(上)第32节 争夺(上)第48节 提案第67节 守法(下)第28节 城前(上)第26节 告状第32节 血战(上)第44节 先行第10节 麻将第29节 统一(上)第22节 反正第31节 呆仗(上)
第14节 初捷第27节 围攻(下)第3节 君臣第21节 东进(上)第66节 加入(下)第10节 负责(上)第14节 强攻(上)第38节 整顿(上)第38节 牵制(下)第49节 坦承第42节 艰苦(上)第32节 意外第10节 决议(上)第38节 整顿(上)第47节 奖励第26节 观感第60节 人心(下)第54节 险境第60节 争夺(上)第28节 算计(下)第25节 捷报第45节 移民第45节 南下第36节 宿命(上)第22节 突破(上)第57节 分赃(下)第18节 登陆(上)第35节 面谈第31节 佯攻(下)第48节 失误第46节 接触第2节 赏罚第42节 说客第51节 保卫(上)第55节 敌意第10节 锁喉(下)第9节 买路第58节 处罚第44节 靖难(下)第47节 情报(上)第59节 助剿第17节 政策(上)第50节 怀疑第21节 追兵第11节 两全(上)第29节 统一(上)第31节 胥吏第57节 强弱第45节 炼金(下)第14节 弹尽(上)第47节 自救第20节 伪诏(上)第19节 防区第15节 相识(上)第6节 事变(下)第49节 败像第37节 等待(上)第48节 融洽(下)第9节 送神(上)第50节 误判(下)第2节 目标(上)第10节 决议(上)第19节 跋扈(下)第32节 争夺(下)第8节 战备(上)第52节 登陆(下)第4节 国民(下)第8节 战备(下)第15节 出降(上)第1节 秘旨第44节 夹击(上)第15节 相识(下)第34节 经济第37节 干涉(上)第21节 追兵第29节 解围(下)第31节 裁军(下)第20节 万县第7节 演变(下)第7节 北上第55节 俘虏(上)第10节 爆破第33节 试探第16节 攀谈(下)第29节 统一(下)第46节 脱逃(上)第69节 忠臣(下)第58节 断后(下)第4节 一致(上)第32节 争夺(上)第48节 提案第67节 守法(下)第28节 城前(上)第26节 告状第32节 血战(上)第44节 先行第10节 麻将第29节 统一(上)第22节 反正第31节 呆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