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 靖难(上)

宁远的红夷大炮本来是舰炮,从船上拆下来以后当做要塞炮用。这些炮的质量一般,而且年头很长,甚至还不如孔有德仿制的红衣大炮。安乐思知道,十门重量惊人的红夷大炮邓名一点儿兴趣都没有,不过卖给这些财主当做镇宅之宝还是不错的,在运来的时候安乐思就把这些大炮仔细打扮了一番,化妆得漂漂亮亮地展示给缙绅领袖们看。

一通讨价还价后,十门红夷大炮被安乐思卖了四万多两银子。

给两个英国佬吃红的时候,这两个家伙兴奋不已,不住嘴地叨叨:“这种旧炮居然能卖这么多银子?安老板,以后我们合作吧,我们去找荷兰人拿炮,你负责卖出去好了。”

“也可以,不过我只要那种庞大的舰炮,小型、轻便的炮我可不要。”安乐思听邓名说过,所有的舰炮都不适合拆下来给陆军当做野战炮使用,而且邓名希望能够自己生产野战炮,这样军方也可以根据需要向军火商提出各种技术要求。将来就算安乐思能生产出更轻便、射速更高的轻型火炮,估计这些老财也不会看得上眼,就算他们看得上,帝国议会大概也不会同意把先进的火炮卖给他们,至少身为帝国议员的安乐思没有这个打算。

留守湖州的掌柜告诉安乐思,他在四川的商行正全速生产燧发枪。上次送来的消息说,到四月时,成都的燧发枪月产量估计能达到一百二十支左右。看到浙江这边连两个月后的步枪都被预定一空后,安乐思的合伙人估计还会继续向银行贷款,以进一步扩大生产。现在贷款对安乐思的军火商行来说是件很容易的事,好几个在东南卖债券的银行家都注意到了步枪的热销,于佑明、冯子铭等人都写信给安乐思的掌柜,主动提出投资他们的军火商行。

“我今年又发财运啊,果真是好人有好报。”安乐思感到前途一片光明,这次能发财,和他积极响应邓名的号召是分不开的,要不是他自掏腰包研究邓名需要的武器,这种好事也轮不到他身上:“等回都府后,我们马上就开始研究轻型火炮。”

……

此时安乐思还不知道,杭州方面正反复提起他的大名。邓名委任的浙江领事张韬被叫到总督衙门后,一听官府想购买步枪就大摇其头:“这种事我可答应不了赵总督,别说我答应不了,就是保国公说了也不算。”

“保国公不是说中立吗?为什么卖庄允城步枪却不肯卖给我们,这能叫中立吗?”松奎一听就急了。

现在浙江的北部大乱,东部眼看也要崩溃,如果缙绅都联合起来,那他们的军队人数就会比一省的绿营还多。以前绿营还能靠盔甲和组织击败人数众多的乌合之众,可现在缙绅们有了步枪,绿营人数和他们相当都打不赢,更不用说还处于劣势了——这样下去,如何能说服庄允城停止清君侧,回到谈判桌上来?

“我方严守中立就是不出动军队进入浙江,不介入赵总督和庄老先生的内战。但武器并不是保国公卖的,也不是保国公生产的。据我所知,现在成都所有的步枪都是一位名叫安乐思的老板和他的几个同袍小股东生产的,就是保国公想要步枪,也需要向这位安老板购买,而且也要付钱。”张韬说了半天,才让赵国祚一伙儿搞清楚成都现行的武器采购机制:“帝国议会可以禁止商人把武器卖给某个人,但不能强迫商人把武器卖给某个买家。”

“我们在禁止之列吗?”周培公问道,听说步枪的威力后,他也有些心动,想为他的长江剿邓总队购买一批。

“不知道,我还没有收到指示。”以前四川从来没有向外出售过军火,所以议会从来没有考虑过引用这条法律,不过张韬估计现在帝国议会可能已经在讨论此事了。

“如果保国公不禁止安老板出售给我们步枪,那安老板会把步枪卖给我们吗?”周培公不依不饶地追问道。

“这个你们得去问安老板了,我无法替他决定。”张韬友善地笑着。

被步枪的威力震撼到的不止浙江总督衙门这一伙儿,得知庄允城连战连捷后,张韬发现自己最初也严重低估了这种新式武器的威力。不久前张韬给邓名去了一封信,强烈建议邓名尽快为川军换装这种新式武器,并严禁步枪流入清廷的衙门中,哪怕是对川军最友善的长江剿邓总理衙门也不行。

虽然张韬没有明说,但赵国祚等人都不是傻子,自然看得出对方毫无诚意。

没想到第二天张韬居然主动来拜访他们,一进门张领事就笑容可掬地说道:“昨天晚上我接到保国公的来信,保国公给了我明确指示,可以向你们出售步枪,大概要三百两一支。”

“三百两一支。”赵国祚的脸一下子沉下来了:“这都够买大炮了。”

三藩和汉八旗仿制的红衣大炮成本大约在二百两以内,更便宜的虎蹲炮可能只要几十两。

“产量有限啊,再说庄先生他们已经出到了二百两银子一支,预支了五个月内的全部步枪。”张韬笑眯眯地把手一摊:“如果赵总督现在不派使者去跑一趟,那几个月后就是三百两一支也未必买得到了。”

邓名给的指示是,如果杭州官府肯花惊人的价格来购买步枪的话,也完全可以卖给他们,因为杭州只要肯出高价不可能买不到,有一些缙绅甚至可能帮官府代购;若是卖一支步枪给杭州,能让它失去供养十到二十个士兵的能力的话,这笔买卖也不是不能做,毕竟赵国祚和全省的缙绅拼财力是肯定赢不了的。而且赵国祚可不能像缙绅一样买了枪只是拿来守城用,他要想恢复对府县的控制就需要主动出击,那他就需要花费更多银子去训练部队,而邓名是肯定不会给杭州官府派教官的。

“我们没钱。”松奎觉得需要把价格砍下去九成才算合理,就是花三十两买一支步枪也很贵了。现在浙江又要给北京送漕运,又要赔偿福建的钱款,还要练兵镇压庄允城,总督衙门随时可能破产。

“对,本官没钱。”赵国祚也开始砍价:“最多五十两一支,按说我们要是买得多还应该再便宜一些的。”

“步枪就是这个价格,再便宜也不可能低于二百两,若是只有二百两,安老板为什么一定要卖给你们呢?”张韬话题一转,说起了邓名交代的另外一件事:“既然你们买不起步枪,那就考虑一下鸟铳吧,这种枪的威力和步枪差不多,但是非常便宜,只要三十两一支。”

“三十两和三百两,这不可能威力差不多吧?”赵国祚冷冷地说道。

“相差其实非常有限,射程至少有步枪的八成,威力也能有七成以上;步枪其实就是骗骗有钱的财主,真正识货的人宁可用鸟铳。”虽然有所夸张,但张韬也不算彻底信口开河。不过他没有提训练难度、射速和装填难度的问题:“成都另外一家军火商对这笔生意很感兴趣,他们保证每年能够向总督大人提供一万支质量上乘、不会炸膛的鸟铳。”

成都的商行向邓名保证,如果军火生意继续红火下去,那他们在半年内就会推出售价低于三千元的步枪,而且是进行过改良的新型号。当然,这个售价只对帝国军队和同秀才有效。邓名听完后就琢磨着要在半年后把川军和同秀才手中的老式火绳枪都换成步枪。让邓名掏钱买步枪他是不干的,让帝国议会掏腰包就得加税,也不符合邓名的思路。现在四川有各式火绳枪数千支——所以邓名打算搞一个以旧换新的行动,每个四川同秀才都可以用他们老旧的火绳枪换一把崭新的燧发枪,而淘汰下来的老枪就让赵国祚接手。

缅甸那里应该也能收缴上来一批火绳枪,邓名打算把这些老枪也卖给东南督抚,挣一些钱充实川军的军备仓库,增加步枪库存。

“一万支鸟铳就是三十万两银子,本官也买不起。”赵国祚知道还要花大笔的训练费用,要是鸟铳不训练就能用的话,明军也不至于那么喜爱三眼了。

“没银子也没关系,成都工业银行的于老板正在来杭州的路上,只要赵总督点点头,他就愿意帮赵总督垫付定金,等鸟铳到了后,他也可以借钱给赵总督,让您有银子把这些火铳统统买下来。”

“于老板想要什么?”赵国祚警惕地问道。

“于老板想和赵总督合作做点生意,第一批一千支鸟铳的花费就算是于老板的股金,以后每月再给赵总督一批鸟铳,就算是给赵总督的分红。”

“做什么生意?”赵国祚脸上的警惕之色不减。

“当然是沿海的生意。”

“禁海迁界,你们难道会不知道么?”松奎闻言诧异地反问道。

“我们当然知道,我们还知道这些地区都没有税了。”张韬哈哈一笑:“赵总督这是捧着金饭碗要饭啊。于老板可以出钱经营禁海区的土地,屯垦、打渔、海贸都是于老板出本、冒风险,不要赵总督一个铜板。不管经营得如何,都保证赵总督有鸟铳拿,怎么样?”

第27节 憧憬第55节 死地第11节 攻势(上)第33节 通牒第6节 战俘第28节 盟军(上)第44节 条约(下)第3节 压力(下)第42节 中立(上)第27节 反攻第52节 登陆(下)第58节 断后(下)第27节 饮血第1节 失忆第40节 入寇(上)第69节 忠臣(上)第51节 梦想(上)第42节 反击第9节 授权(下)第25节 骇浪(下)第41节 占卜第57节 疲兵第55节 报纸(下)第60节 管辖第39节 哨探第15节 出降(下)第54节 议和(上)第13节 提督第41节 争夺(下)第34节 晋王(上)第13节 攻守第12节 专家第26节 兄弟(上)第49节 坦承第59节 助剿第32节 血战(上)第20节 困兽第10节 爆破第41节 占卜第52节 决心第9节 失言第67节 守法(下)第41节 献计第60节 争夺(上)第19节 军功第48节 潜逃第17节 政策(上)第38节 牵制(下)第53节 惨痛(上)第12节 征税第7节 交易第22节 抢攻(上)第28节 盟军(下)第55节 俘虏(下)第5节 重整(下)第29节 统一(上)第33节 搜索第60节 烽火第31节 呆仗(下)第46节 扫荡第31节 胥吏第44节 游骑(上)第5节 重整(上)第9节 授权(上)第53节 齐射(下)第1节 误会(上)第32节 吐哺第59节 撤军第42节 反击第54节 霸气(下)第58节 接触(下)第18节 诏书(上)第23节 临阵第21节 东进(下)第24节 宣传第19节 一骑第12节 混乱地十七节 虚招下第50节 怀疑第45节 处置第12节 强渡(上)第41节 遭遇(上)第69节 忠臣(上)第34节 经济第15节 战象(上)第57节 轻取第4节 一致(上)第47节 奖励第64节 平息(下)第25节 捷报第37节 回返第5节 放弃(上)第9节 买路第28节 人心第8节 震怒(下)第21节 追兵第57节 疲兵第55节 俘虏(上)第5节 重整(下)
第27节 憧憬第55节 死地第11节 攻势(上)第33节 通牒第6节 战俘第28节 盟军(上)第44节 条约(下)第3节 压力(下)第42节 中立(上)第27节 反攻第52节 登陆(下)第58节 断后(下)第27节 饮血第1节 失忆第40节 入寇(上)第69节 忠臣(上)第51节 梦想(上)第42节 反击第9节 授权(下)第25节 骇浪(下)第41节 占卜第57节 疲兵第55节 报纸(下)第60节 管辖第39节 哨探第15节 出降(下)第54节 议和(上)第13节 提督第41节 争夺(下)第34节 晋王(上)第13节 攻守第12节 专家第26节 兄弟(上)第49节 坦承第59节 助剿第32节 血战(上)第20节 困兽第10节 爆破第41节 占卜第52节 决心第9节 失言第67节 守法(下)第41节 献计第60节 争夺(上)第19节 军功第48节 潜逃第17节 政策(上)第38节 牵制(下)第53节 惨痛(上)第12节 征税第7节 交易第22节 抢攻(上)第28节 盟军(下)第55节 俘虏(下)第5节 重整(下)第29节 统一(上)第33节 搜索第60节 烽火第31节 呆仗(下)第46节 扫荡第31节 胥吏第44节 游骑(上)第5节 重整(上)第9节 授权(上)第53节 齐射(下)第1节 误会(上)第32节 吐哺第59节 撤军第42节 反击第54节 霸气(下)第58节 接触(下)第18节 诏书(上)第23节 临阵第21节 东进(下)第24节 宣传第19节 一骑第12节 混乱地十七节 虚招下第50节 怀疑第45节 处置第12节 强渡(上)第41节 遭遇(上)第69节 忠臣(上)第34节 经济第15节 战象(上)第57节 轻取第4节 一致(上)第47节 奖励第64节 平息(下)第25节 捷报第37节 回返第5节 放弃(上)第9节 买路第28节 人心第8节 震怒(下)第21节 追兵第57节 疲兵第55节 俘虏(上)第5节 重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