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2 土浑难王,噶尔请藩

当大唐圣人决定亲自西征的消息传到青海的时候,此方利益相关的诸方自是大受震撼。而这当中,最感震惊的莫过于已经将青海视作唯一能够安身立命所在的噶尔家族。

过去一年,对噶尔家来说可谓是多灾多难、饱受煎熬,甚至一度濒临灭顶之灾。好不容易在大论钦陵的强悍应对下逼退了来势汹汹的赞普,赢得了喘息之机,同时与大唐之间的合作也逐渐走上了正轨。

虽然这合作的过程中,大唐官员们多有骄态凌人的言行,但也不得不承认,在同大唐的交流过程中,海西的状况的确是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特别是有了充足的物资供给后,上到噶尔家的嫡系成员与诸部酋首,下到底层的部落民众,都深刻感受到这种交流所带来的好处。

往年由于各种物资的急缺,每至寒冬对于海西都是一次严酷的考验,大量民众饥寒交迫,倒在了凛冽的寒风之中。可是今年有了物资的补充,虽然仍达不到人人丰衣足食的程度,但死亡人数却骤减下来。

抛开国与国之间的大势纷争,对于普通的民众来说,生存就是最大的愿望。如今生存环境得到了这么大的改善,海西民众们对于噶尔家的拥护热情也是高涨,不再是往年那种乏甚感情的单纯奴役关系。

普通部民们或还不清楚造成这一改变的根本原因,但海西这些上层人物对此则是心知肚明。而促成与大唐合作的赞婆,也因此获得了极大的声望,不再像刚刚从长安返回海西时那样受人冷眼讥讽。

正当海西上上下下所有人都在期待着熬过寒冬、来年生活处境会更好的时候,却陡然传来大唐圣人将要亲征青海的消息,自然让海西这些人众们震惊得难以接受。

虽然大唐这一次西征意指吐蕃,但目标却是青海。如今赞普所率王师人马远在西康,一旦大唐军队开赴青海,首当其冲的必然是噶尔家族。

可眼下噶尔家族与吐蕃国中势力已经近乎完全割裂,反而与大唐的关系日益融洽,并因此而获益颇丰,如今夹在这两大强权的斗争之间,该要作何立场,也实在是让人纠结至极。

且不说外界的各种震惊与猜测,噶尔家族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也如平地惊雷,震荡不已。

一月下旬,当大唐国中大军已经在圣人率领下向陇上开拔的时候,噶尔家的赞婆也在家族卫士们的护送至下秘密抵达了海东。而负责接待他的,便是从鄯州来到海东前线的郭元振。

虽然说青海方面的局势已经是空前的紧张,充满了大战将要来临的凝重。但是对于赞婆的造访,郭元振也安排了颇为隆重的迎接场面。

不过赞婆眼下焦灼的心情显然不能仔细体会这一份热情,只是觉得吵闹,一再表示希望能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与郭元振进行交谈。

见赞婆已经焦虑成了这个样子,郭元振这才摆手屏退那些充场面的人员。一俟闲杂人等退出,赞婆便上前一步,直望郭元振并沉声道:“日前两方约事,海西方面一概执行,绝无悖约。但唐国何以突然违背前约,竟要用大兵于青海?”

面对赞婆的质问,郭元振一副故作不解的神情,皱眉道:“将军何出此言?两方物事交流,此乃朝廷定议,陇边凡所在事之员,无不精诚执行,不敢有所懈怠贻误。将军陡作如此指责,郭某实在不知因由何起!”

赞婆听到郭元振的这一回答,不免又是一脸的气急,直接拍案而起怒声道:“郭府君又何必明知故问?朝中圣人陡作征令,欲攻青海……”

“若将军是以此见责,请恕郭某无从应对。两方虽有前约立定,但本就无涉青海之所归属。国中有此图复之计,也并非郭某能够参议评论。”

见赞婆已经颇为失态,郭元振便也从席中站了起来,迎着赞婆恼怒的眼神继续说道:“将军亦世中智者,自知两事不可混为一谈。蕃国赞普不宣而战、抢夺西康,于吾国吾民而言,是可忍、孰不可忍?更何况,青海本就为我唐家时代所有之藩篱,旧为悍敌恃强所窃,并一再挑衅我国,自当予以痛击回应,打消贼焰!”

“可、可如今的青海……青海如今已是我家所有,并无与大唐为敌互攻……”

听到郭元振如此回答,赞婆脸上怒容稍敛,转而流露出几分恳求。

郭元振闻听此言却笑了起来,摆手道:“将军何必言此荒诞不经之语,唐家藩属赐命俱有章轨礼法,几时有涉贵宗?今次我国圣人亲征此方,必将痛惩贼恶,羞辱敌国,送还青海故主,再播唐家恩威。除此之外,无作二想。将军若能感怀旧义,侧身事外,彼此可以不伤和气。但若仍以蕃臣自居,视我唐家雄军为仇,唯战而已!”

“这么说,唐家是绝不容我一门再领青海?”

赞婆听到这里,脸色变得铁青起来。

“青海之所归属,于我唐家而言自有藩领一系,往年或战或和,皆与蕃国计议。将军因此而来,不知奉的是何方旨令?”

郭元振讲到这里,也已经把意思表达的非常清楚,青海的归属以及围绕于此的战事相关,那是需要吐蕃与大唐通使交涉,至于噶尔家则就没有这样的资格。

赞婆见郭元振打起了官腔,却并不正面回应最核心的问题,心情自然更加恶劣。

他在稍作沉默之后,才又抬起头来,语调凝重的说道:“青海纠纷、国中隙扰,情势如何,郭府君必也深知。今我一族已经难容于国中,青海已是唯一生存之地。满门老幼或不称壮,但仍不失负甲弄戈之力,虽赞普欲夺此封,也绝不会束手待毙!唐国若罔顾此中故情、一味用强,为了满门生计,我家也绝不接受!”

他见郭元振还待发言,连忙又开口继续说道:“唐家富拥四海,所领俱膏腴之地。青海此地虽阔,但却边远寒荒,民弱物贫,所出不抵关中一县。唐家之所必得,唯因边计相关而已。旧者此方故主,德亏力弱,所以遭其国人背弃,不能长守此业,仓皇投唐、乞怜苟存。唐国几番举力扶之,俱不能从容成事,此所谓天意亡之,又何必人力强挽?”

“唐国圣人雄壮之主,今控御盛兵而来,我家确是力不能当,但为守此方寸养生之地,也只能奋力舍命相搏。但就算青海旧主重临此境,人事俱已陌生,所任未必得人,旧时已经不能自守,如今也只能依仗唐家士力,实在难补边计之翔实。”

“我家虽出身蕃土,但蕃主因功大而不容、目强臣为巨寇,我家若要生存,唯另择栖息,这也已经是族众们的共识。父子累治青海,至今浅有微功,虽然难敌唐家天威,但若青海故主欲图反复,一战即可灭之。青海之于唐家,无非爪牙放置之地,绝非夺而必守之乡。但得唐家一纸封命,我家必世守此恩,绝不容许蕃兵踏入,这既是报恩之忠义,也是求存之必须!”

赞婆讲到这里,神态已经变得恳切无比,甚至面向郭元振拜下,颤声说道:“府君历边干员,当中权衡想必较赞婆愚见更加分明。青海此境,一纸书令便可召复,实在不劳圣人亲自戎行宣威。恳请府君能将此言转奏于上,若能成此情势,府君内可夸功于朝堂,外可布恩于海荒……”

见赞婆姿态如此谦卑,郭元振连忙侧身避开,并从一侧上前弯腰想要将赞婆扶起,同时也不无惋惜的叹息道:“将军有此义念明识,郭某既闻,亦倍感欢喜欣慰。只可惜、可惜了,若在此之前,无论如何郭某不会错过这一次的大功,一定要尽力促成此事!但现在,朝廷征计岂容朝令夕改?边中鄙士即便贪功,也不敢在这样的时节进献离合诡计,扰损大军军心士气啊!”

“难道、难道真就没有丝毫转圜的余地了?”

听到郭元振的回答,赞婆又是一脸的失望与不甘。

郭元振闻言后便摇了摇头:“三军即动,令出如山。即便事中仍存转机,也绝非区区边臣敢作谏言。时来常有相见,我与将军公务之余,也算是颇有私交,盼能同殿为臣。可如今大军已经征程有期,我若再进此计,即便圣人不作惩罚,国中几十万渴功将士也不会饶我啊!”

赞婆听到这里,才算是彻底的死了心,神情失落中又透出几分决绝:“既然如此,我也不再强人所难。诚如郭府君所言,虽然立身有偏正,但情谊各存心怀。今日事不能成,来日再见已是生死之仇,恳请郭府君惠赠美酒一瓮,畅饮话别,然后再争命疆场!”

郭元振听到这话,便抬手吩咐吏员送上美酒佳肴,并亲自为赞婆斟酒,眼见到赞婆端起酒杯来一饮而尽,他才又皱着眉头,一脸若有所思的说道:“郭某心中仍存一惑,究竟何人献言,若青海不守,则贵宗不存?”

赞婆听到这话后先是愣了一愣,然后才又说道:“事到如今,府君又何必出言戏我啊!自我父以来,一家志力皆用于青海,如今国中已无容身之地,天下虽大,舍此之外,又有何处能作安身?”

一边说着,赞婆一边抬起手来,想要再将酒倒满,然而却被郭元振抬手制止。

“恰是将军此言,让我疑惑更增。讲到累世的经营,贵宗能过于吐谷浑王室一脉?几百年王业传承,当中屡有兴衰,国脉几番断续,如今却又将要卷土重来。吐谷浑亡国之危,尚不足以覆灭其宗。贵宗虽然三十年劳力错付,如今又何必执迷守此虚妄之业、自断生机?”

郭元振凝望着赞婆,认真说道。

赞婆在听到这话后,两肩陡地一颤,继而便连忙疾声说道:“府君能否再作明示?”

“将军自是精明练达之人,当中利弊取舍,又何必求问他人啊!人事艰深诡谲,又何止青海一处?慕容氏一族可以抛弃国业以求生存,蕃国赞普则要剪除柱国门户以求独尊,为何青海一地便一定要是贵宗生之牢笼、死之坟茔?”

郭元振见赞婆思绪已经被勾动起来,便又语重心长的说道:“吾皇所以率众西征,在于蕃国侵我西康。于噶尔一门,实无必诛之想,否则事前又何必诸多资助?这一场征战,于我大唐、于蕃国都是不得不战,绝非一户之所顺悖能阻。但这一场战事,于贵宗又有何利何害,以至于不得不战?”

赞婆刚才还心存几分迟疑,可是在听到郭元振此问后便完全的沉默下来,久久的没有发声。

然而郭元振的蛊惑之语却仍在继续:“蕃土狭窄,蕃主不仁,寸土之封吝给,大功之士难容。而我大唐则恩威浩大,无所不容,今青海国主又将再受新恩。况且圣人此番西征,四方披甲助战者众,论功行赏,必以公正服众……”

郭元振讲这一番话的时候,赞婆仍是不发一言,且脸上流露出明显的厌色,明显是被郭元振唠叨得有些心烦。

他甚至直接站起身来向门外走去,走出数步后才察觉到这一举动有些失礼,便又折返回来对郭元振施礼道:“心乱如麻,难再计议,需速归海西,请郭府君见谅。”

郭元振闻言后也并不强留,将赞婆一行送出的时候,甚至还颇为体贴的让人给他们安排了脚力充沛的健马,让他们归程能够更加便利。

而等到赞婆一行人离开后,刚才负责接待赞婆随从的吏员才快步上前,递上了一份火漆严封的密信。郭元振返回房间后便用火漆刮开信封,看到信上的内容后便笑逐颜开:“赞婆晚了数日才来海东,知海西必有异兆,原来是钦陵遭其族众刺杀,看来我唐家饮食还是惑人不浅。如此喜讯,当然要尽快奏告圣人!”

0999 胡酋授首,渤海飞灰0263 娘子随戏0735 千般柔媚,俱献夫郎0689 庐陵幽在,可引垫足0010 悲惨的一家人0941 功在眼前,时不我待0261 不欺少年穷0699 仁杰不死,天下不安0792 师度相地,营建为痴0213 珠玉散尽,只为彰才0003 前途堪忧0552 交粮入学,纳钱凿井0573 狼骑入谷,唐军弃城0913 壮烈能狂,无勇忍耐0109 仗义屠狗辈0556 雍王坐衙,群众争见0022 万古愁难销0153 则天门前,死机隐现0558 用进黜退,当然之事0935 蕃主东来,天威制裁0505 诸将自谋,雍王可靠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157 女主居阳,山变为灾1046 社稷功士,祸国贼员0099 宰相危矣0199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0472 殿下所指,阔步以进0542 乍闻故衣,姚崇震惊0496 五子登门,前倨后恭0007 上阳宫官0723 长安坊居,大户不易0463 诛除诸武,归政李氏0824 祚荣落网,渤海难创0073 春江花月夜0279 飞钱承兑0538 择事何主,观其气魄0263 娘子随戏0684 此身若遣,永匿江湖0559 财助人势,百业将兴0177 大王才思敏捷0417 抢位政事堂0917 大事所谋,环环相扣0167 唐家气数,应在大王0392 仙踪杳杳,还我巽卿0783 跳梁小丑,不足为虑0034 狄公满腹荆棘0114 友谊的河0728 三原李潼,浪荡薄行0888 一藤之瓜,优劣分明0484 潞王自退,雍王归宗0835 当司宪台,为国察奸0470 唯情不可恃,满朝非君子0090 家贼难防1003 修河劝学,大治河北0515 成器不器,骨肉难舍0331 自视甚重,目人为轻0847 仁愿立朝,不容孝杰0978 封衙锁库,勾检察奸0403 凶逆作恶,宰相罪大1033 当户穷吠,于事何益0095 东宫旧人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190 神皇权法,血授少王0583 太宗遗风,端倪可见0989 重修故道,参天可汗0764 皇命驱使,杀贼有功0461 来某成亲,障车万缗0223 软饭香糯楔子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947 六尺之烈,洒血边疆0476 十道使者,保三争四0384 二王同坊,长短必争0966 皇朝养士,恩出光禄0942 生死事小,血债血偿0052 大酺献乐0438 代王骄盛,忍让为上0264 色是杀人刀0176 倒霉的独孤氏0585 大非遗恨,四镇必守0637 国器递授,噱谈而已0084 具位庸臣0937 壮烈割舍,清白事唐0441 悍命拒刑,以死隐恶0438 代王骄盛,忍让为上1047 夺河据蜀,进退有据1002 诸酋自肥,归化不易0924 诸方来朝,群蕃入拜0969 香阁趣致,闲人勿扰0628 社稷永固,百蕃恭服0251 不当大用0733 人事纠缠,有情难阻0214 少王异图,乃有妄行0273 男儿有泪不轻弹0710 顿笔书成,命系大王0486 合籍不改,践踏名族0439 踏破白马寺0163 加官加封0437 新授殿中监1043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0999 胡酋授首,渤海飞灰0263 娘子随戏0735 千般柔媚,俱献夫郎0689 庐陵幽在,可引垫足0010 悲惨的一家人0941 功在眼前,时不我待0261 不欺少年穷0699 仁杰不死,天下不安0792 师度相地,营建为痴0213 珠玉散尽,只为彰才0003 前途堪忧0552 交粮入学,纳钱凿井0573 狼骑入谷,唐军弃城0913 壮烈能狂,无勇忍耐0109 仗义屠狗辈0556 雍王坐衙,群众争见0022 万古愁难销0153 则天门前,死机隐现0558 用进黜退,当然之事0935 蕃主东来,天威制裁0505 诸将自谋,雍王可靠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157 女主居阳,山变为灾1046 社稷功士,祸国贼员0099 宰相危矣0199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0472 殿下所指,阔步以进0542 乍闻故衣,姚崇震惊0496 五子登门,前倨后恭0007 上阳宫官0723 长安坊居,大户不易0463 诛除诸武,归政李氏0824 祚荣落网,渤海难创0073 春江花月夜0279 飞钱承兑0538 择事何主,观其气魄0263 娘子随戏0684 此身若遣,永匿江湖0559 财助人势,百业将兴0177 大王才思敏捷0417 抢位政事堂0917 大事所谋,环环相扣0167 唐家气数,应在大王0392 仙踪杳杳,还我巽卿0783 跳梁小丑,不足为虑0034 狄公满腹荆棘0114 友谊的河0728 三原李潼,浪荡薄行0888 一藤之瓜,优劣分明0484 潞王自退,雍王归宗0835 当司宪台,为国察奸0470 唯情不可恃,满朝非君子0090 家贼难防1003 修河劝学,大治河北0515 成器不器,骨肉难舍0331 自视甚重,目人为轻0847 仁愿立朝,不容孝杰0978 封衙锁库,勾检察奸0403 凶逆作恶,宰相罪大1033 当户穷吠,于事何益0095 东宫旧人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190 神皇权法,血授少王0583 太宗遗风,端倪可见0989 重修故道,参天可汗0764 皇命驱使,杀贼有功0461 来某成亲,障车万缗0223 软饭香糯楔子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947 六尺之烈,洒血边疆0476 十道使者,保三争四0384 二王同坊,长短必争0966 皇朝养士,恩出光禄0942 生死事小,血债血偿0052 大酺献乐0438 代王骄盛,忍让为上0264 色是杀人刀0176 倒霉的独孤氏0585 大非遗恨,四镇必守0637 国器递授,噱谈而已0084 具位庸臣0937 壮烈割舍,清白事唐0441 悍命拒刑,以死隐恶0438 代王骄盛,忍让为上1047 夺河据蜀,进退有据1002 诸酋自肥,归化不易0924 诸方来朝,群蕃入拜0969 香阁趣致,闲人勿扰0628 社稷永固,百蕃恭服0251 不当大用0733 人事纠缠,有情难阻0214 少王异图,乃有妄行0273 男儿有泪不轻弹0710 顿笔书成,命系大王0486 合籍不改,践踏名族0439 踏破白马寺0163 加官加封0437 新授殿中监1043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