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蛛丝马迹

黄国巍回到北京之前,纪佑国单独会见了专程来访的俄罗斯外长季尤科夫。

五年前,纪佑国会担心俄罗斯的影响。

现在,纪佑国只需要照顾俄罗斯的感受。

最近五年中,中俄贸易由2009年的不到六百亿美元上升到了2014年的二千三百亿美元,增加了近三倍。去年,中国对俄出口为九百六十七亿美元,从俄进口为一千三百四十二亿美元,逆差近四百亿美元,中国因此成为了俄罗斯的第一大贸易国,以及仅次于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表面上,俄罗斯在中俄贸易中占了便宜,实际上问题应该反过来看。

如果没有每年从中国获得的数百亿美元,俄罗斯经济难以走出困境,不但无法达到年均百分之四点五的增长率,还会陷入长期衰退之中。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主要是石油、天然气、矿石、木材等原材料,向俄罗斯出口的主要是电动汽车、工业机械、电子设备等工业产品。

巨额的双边贸易,让俄罗斯不得不在乎中国的态度。

同期,不但印俄贸易总额直线下降,就连一向走红的军火贸易也受到了影响。五年前,印度是俄罗斯的最大军火进口国。因为俄罗斯在军火研制方面驻足不前,加上双方在改造“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时闹出的龌龊,所以印度逐渐转变军火进口政策,以多元化取代了单一化,努力从其他国家,比如以色列、法国、德国、乃至美国获得武器装备,不再完全依赖俄罗斯。

此消彼涨之下,俄罗斯在对待中国与印度的态度上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比如,当初研制“未来战术航空飞机系统”,也就是PAKFA的时候,因为缺乏研制经费,所以俄罗斯想拉中国入伙,结果却在印度的反对下将中国拒之门外。三年前,俄罗斯启动“未来重型制空战斗机”研制计划,不但首先寻求与中国合作,还把印度排除在了联合研制的门槛之外,迫使印度向西方求购制空战斗机。

随着中俄关系再次升温,中国肯定要照顾俄罗斯的感受。不然,俄罗斯在安理会投了反对票之后,黄国巍不会顺坡下驴,没有提出由联合国出面谴责印度的议案。

从季尤科夫那,纪佑国摸清了俄罗斯的态度。

不管打成个什么结果,只要不损害俄罗斯的利益,俄罗斯就不会干预。

送走季尤科夫后,纪佑国让王元庆去机场把黄国巍接了过来。

“美国的态度很明确。”黄国巍强打起精神,回国途中,他一直在考虑该怎么向元首汇报工作。“美国希望我们能够在敦促印巴停火上做出更大的努力,他们却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的保证。”

“两面三刀。”纪佑国淡淡一笑,“如同反恐战争一样,美国在乎的仅仅是利益。”

“这些,我们早就考虑到了。”黄国巍端起了水杯,“英法也偏向于美国,认为我们不应该向巴基斯坦提供援助。”

“英法只是美国的跟屁虫,没什么好谈的。”

“俄罗斯的态度原本比较强硬,投了否决票后,却不再发表意见。”黄国巍笑着摇了摇头,“不知道他们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我刚刚才接见了季尤科夫,与他谈了两个多小时。”

“有收获吗?”黄国巍放下了水杯。

“除了要面子,还能要什么?”纪佑国递了根烟给外长。“季尤科夫专程来访,就是希望我们不要玩得过火,教训教训印度就行了,别让事态扩大。说白了,就是担心战争会损害俄罗斯的利益。”

“他们又没参战,有什么影响?”

“俄罗斯没有参战,俄制武器却是战场上的主角。这仗打下来,恐怕不会有任何国家购买俄罗斯的武器装备了。”

黄国巍一愣,随即苦笑了起来。

除了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与工业原料之外,军火是俄罗斯最主要的外销商品。去年,俄罗斯超过了英国,再次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军火出口国。如果军火卖不掉,每年会对俄罗斯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要不要与俄罗斯好好谈一谈?”

“有什么好谈的?”纪佑国看了眼小心翼翼的外长,“俄罗斯的武器装备是啥水平,他们心里最有数。四十年前的战斗机,改来改去改出了几十种型号,变着花样卖了几百架。当初,我们提出升级换代,俄罗斯还不太乐意。再说了,印度战败不仅仅是武器装备的问题,还有人员素质的问题。以印度空军的水平,就算装备美国提供的先进战机,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问题是,俄罗斯与我们的关系密切,如果闹僵了,今后就不好相处了。”

“你不用操心,真到火烧屁股的时候,俄罗斯总统会找我的,不会找你的麻烦。”

黄国巍暗叹了一下,他这个外长确实没有太多的发言权。

“说说你跟林奇单独会面的事情吧,他不会只请你喝咖啡吧?”

“美国国务卿办公室的速溶咖啡确实不怎么样。”黄国巍立即笑了起来,“不过,林奇这人确实不好应付。”

“是啊!当初就是他去见的桑托斯,把印度推进了火坑。”

“总体上,林奇希望我们能够有所收敛。”

“收敛?”纪佑国立即皱起了眉头,“难道,美国就可以放纵吗?”

“也不是这个意思。”黄国巍灭掉了烟头,“他的意思是,如果我们有所收敛,美国也会在援印问题上考虑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利益。”

“什么意思?难道,美国准备‘撤资’了?”

黄国巍摇了摇头。“字面上是这个意思,可是我觉得问题不能这么看。”

纪佑国摸了摸下巴,他也有同样的感觉。

“听林奇的口气,这事不由他决定,他只是代表总统与我进行交涉,或者说,是希望我把话带给你。”

“贾培尔肯定在搞什么阴谋。”纪佑国站了起来,在黄国巍面前走了几个来回,“会谈中,他还透露了怎么消息?”

“具体的没有,林奇的嘴很紧,我试探性的提到了几个关键问题,他都回避了。”

“那他真的是做不了主。”纪佑国微微点了点头,“他希望我们在哪些方面减少对巴援助呢?”

“主要是人员,希望我们撤回在巴作战的军事人员。”

听到这,纪佑国停下了脚步,目光在黄国巍身上停留了几秒钟,随即就笑了起来。

“元首,你是不是……”

“这叫投石问路。”纪佑国坐了下来,“林奇提出这个问题,是想知道我们在巴基斯坦投入了多少作战人员。当时,你是怎么回答他的?”

“照本宣科,反正就是外交套路。”

“没有泄露什么?”

“当然没有,我也确实不知道有多少人去了巴基斯坦,有什么好泄露的?”

纪佑国一愣,随即笑着问道:“小黄,你不是在埋怨我吧?”

“元首,我可没有这么说。其实我知道你不让我参与,是想让我在外交场合中表现得更自然一点,免得泄露天机。”

“明白就好,我也不是故意将你排除在决策圈外面,不然也不会让你去联合国了。”

黄国巍点了点头,他很清楚纪佑国的性格,更相信纪佑国的决策能力。

“虽然没能达成有重要价值的协议,但是你这次的收获并不小。至少让我知道……”纪佑国突然停了下来,沉思了一下,他转口说道,“你觉不觉得,林奇除了故意试探我们的底细之外,还在试探我们的态度?”

“态度?什么态度?”

“如果美国向印度派遣作战人员,我们会有什么态度?”

“你是说……”黄国巍一惊,“林奇找我谈这件事,是想知道我们会不会对美国向印度派遣作战人员做出强烈反应?”

纪佑国微微点了点头。“不然他为什么要刻意提到这个问题?我们向巴基斯坦派遣作战人员并不是什么秘密,早就对外宣布了。美国的情报系统也不是酒囊饭袋,即便没法从我们这里搞清楚援助规模,也应该在巴基斯坦那边有所收获。如果林奇真是希望我们撤出赴巴作战人员,就应该向我们施加压力,而不是试探我们的底细。”

“对,这一点我还真没想到。”

“他这么做,表明美国准备、甚至已经向印度派遣了作战人员。”

“美国会参战吗?以现在的情况来看,美国出兵只会导致战争规模扩大,与我们直接对抗。这完全不符合美国的利益,贾培尔不会蠢到这种程度。”

“这个我知道,如果美国真的想替印度打赢这场战争,老早就出手了,不会拖到现在。”

“美国要做的,也许只是向印度派遣小股作战力量。”

纪佑国点了点头,说道:“问题是,美国大兵不是电影中的兰博,仅派遣小股作战力量,即便全是特种兵,也无法扭转战局。美国这么做,不是为了帮助印度打赢战争,而是另有目的。”

黄国巍立即皱起了眉头,一时之间,他想不出美国会有什么样的目的。

稍微沉思了一会,纪佑国去拿起了电话话筒,拨通了总参谋部的号码。

猜测是没有用的,如果能够在印巴战场上逮住美国大兵,不但能够获知美国的目的,还能抓住美国的把柄,为后面的谈判准备一张王牌。

第34章 别有用意第82章 大好机会第94章 主次有序第45章 部署第70章 窝里斗第16章 迎难而上第14章 三足鼎立第97章 争取主动权第74章 开盘第104章 铁骨仁心第28章 新思维第136章 割裂第116章 事发突然第12章 艰难抉择第136章 割裂第24章 死灰复燃第20章 最佳科学顾问第92章 被动局面第115章 面对诱惑第58章 争分夺秒第7章 动员机制第16章 海军革命第57章 坦克大战第75章 地面战斗第46章 说客第58章 地面战争第43章 坦诚交流第85章 争夺第一第35章 交易第90章 天罗地网第14章 两手准备第73章 重南轻北第128章 知错就改第78章 联合抗华第67章 紧急调整第6章 会错意第41章 龙墙第63章 总理的决断第40章 难题第18章 挖墙脚第40章 空天战机第134章 无条件投降第68章 奇迹第70章 针锋相对第101章 雷厉风行第7章 实战演练第163章 摧枯拉朽第49章 因循守旧第163章 摧枯拉朽第105章 西非战火第99章 火急火燎第104章 力量决定一切第70章 明争暗斗第56章 由海向陆第15章 统一阴霾第94章 变色龙的国家第35章 发展方向第9章 空降兵第167章 压力就是动力第9章 共和国模式第32章 梦想与现实第54章 旁敲侧击第61章 硬仗第99章 否极泰来第18章 民间力量第28章 新思维第20章 围歼第99章 缴械投降第1章 时过境迁第60章 协同作战第50章 试验战争第55章 大获全胜第17章 统一意见第69章 转折第109章 十字路口第66章 有利有弊第42章 大显神威第135章 持久消耗战第52章 紧急会议第12章 合二为一第3章 血泪史第25章 国家战略计划第154章 另外一个角度第83章 无法指望第109章 扩大进攻第90章 天罗地网第92章 被动局面第74章 军控协议第55章 点悟第30章 有限冲突第51章 步步逼近第142章 直接汇报第3章 暗流第62章 十万火急第22章 风向转变第52章 一挑三第47章 信息网络战第125章 追赶者第115章 花小钱办大事第61章 未来陆军
第34章 别有用意第82章 大好机会第94章 主次有序第45章 部署第70章 窝里斗第16章 迎难而上第14章 三足鼎立第97章 争取主动权第74章 开盘第104章 铁骨仁心第28章 新思维第136章 割裂第116章 事发突然第12章 艰难抉择第136章 割裂第24章 死灰复燃第20章 最佳科学顾问第92章 被动局面第115章 面对诱惑第58章 争分夺秒第7章 动员机制第16章 海军革命第57章 坦克大战第75章 地面战斗第46章 说客第58章 地面战争第43章 坦诚交流第85章 争夺第一第35章 交易第90章 天罗地网第14章 两手准备第73章 重南轻北第128章 知错就改第78章 联合抗华第67章 紧急调整第6章 会错意第41章 龙墙第63章 总理的决断第40章 难题第18章 挖墙脚第40章 空天战机第134章 无条件投降第68章 奇迹第70章 针锋相对第101章 雷厉风行第7章 实战演练第163章 摧枯拉朽第49章 因循守旧第163章 摧枯拉朽第105章 西非战火第99章 火急火燎第104章 力量决定一切第70章 明争暗斗第56章 由海向陆第15章 统一阴霾第94章 变色龙的国家第35章 发展方向第9章 空降兵第167章 压力就是动力第9章 共和国模式第32章 梦想与现实第54章 旁敲侧击第61章 硬仗第99章 否极泰来第18章 民间力量第28章 新思维第20章 围歼第99章 缴械投降第1章 时过境迁第60章 协同作战第50章 试验战争第55章 大获全胜第17章 统一意见第69章 转折第109章 十字路口第66章 有利有弊第42章 大显神威第135章 持久消耗战第52章 紧急会议第12章 合二为一第3章 血泪史第25章 国家战略计划第154章 另外一个角度第83章 无法指望第109章 扩大进攻第90章 天罗地网第92章 被动局面第74章 军控协议第55章 点悟第30章 有限冲突第51章 步步逼近第142章 直接汇报第3章 暗流第62章 十万火急第22章 风向转变第52章 一挑三第47章 信息网络战第125章 追赶者第115章 花小钱办大事第61章 未来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