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坚持路线

小!讨,裴承毅吃宗早饭回到战术指挥中心的时候,需:引心一,不再是如何才能歼灭印军主力,而是如何让印军按照预定的作战计发小,在东线战场上发起进攻。也就是说,裴承毅担心的不是伤军打得不好,而是钴军打得太好。

再好的计刮都赶不上变化。

印军拼命攻打斯利那加的目的不是完全占领斯利那加,甚至不是歼灭伤军,而是要让共和国军队在西线战场上投入更多的兵力,特别是空降军。

战斗仅仅打了几个小时,裴承毅就发现,完全没有必要出动空降军。

虽然守卫斯利那加的印军在第比打手 装甲旅南下之后发起反击。希望能够牵制住所军的主力部队,为南面的主力军团争取到撤回伯尼哈尔止。口的机会,但是塞柄彪没有给印军太多的希望,第田装甲突击旅用几次小规模武术进攻就把斯利那加的印军赶了回去。守住了第品装甲旅的

方。

按照塞柄彪在口点前提‘交’的战报。战斗将在2制、时内结束。

收到这份战报的时候,袁晨皓笑都笑不出来。

印军在4日凌晨发起进攻,而按照各方面提供的情报,东线战场上的印军将在之后昭小时到刀扛时之间发起进攻。也就是说,印军东北集团军群将在6日凌晨到7日凌晨之前进入孟加拉国境内。如果所军在出小时之内歼灭了印军西北集团军群集团军,那么印军东北集团军很有可能放弃进入孟加拉国的行动,或者干脆在吉申根杰西南方向上设置防御阵地,放弃整个东部地区。

毫无疑问,这个结果是裴承毅不愿意看到的。

在裴承毅回到战术指挥中心之前。袁晨皓就联系了赛柄彪,要求所军严格按照作战计刮行动,将歼灭印军集团军的时间控制在够”时以上。绝对不能提前完成任务。

显然,这是一份很奇怪的命令。

袁晨皓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不管塞柄彪能不能理解,所军绝不能高歌猛进。

“你直接说的?”

“不直接说,恐怕塞柄彪不会把前指的命令当回事。”

裴承毅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这样也好,至少寒柄彪不会那你的命令当儿戏。只不过就算伤军放慢进攻速度,照现在的势头发展下去,恐怕印军东北集团军群都将放弃进入孟加拉国的行动。”

袁晨皓叹了口气,完全明白裴承毅的意思。

“我们还得考虑另外一个因素。”裴承毅把袁晨皓叫到了一边,没有耽搁正在换班的参谋。“可以说,昨天晚上的三场战斗都打得很好吧军的表现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料,特别是巴军第7装甲师,一口气就把战线推进到了印度境内。查漠方向上的战斗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在守不住斯利那加的情况下,印军肯定会减缓攻打查馍的行动。换斤,角度看,丢掉了斯利那加,攻打查谈就没有多少意义了。

“你是说,巴军会趁火打劫?”

裴承毅点了点头,说道:“正在南下的巴军将在今天夜间到达查读。如果发现查模不需要增援,而南面战场上的印军已经被击溃,巴军会继续南下吗?如果我是巴军指挥官,首先想到的就是转向北上,参加攻打斯利那加的作战行动,争取顶替所军占领斯利那加。如果考虑得再仔细一点,我就会挥师东进,把目标锁定为伯坦果德。如果能够一口气打下伯坦果德,等于打开了通往新德里的大‘门’。”

袁晨皓微微思索了一下,说道:“真要走到这一步,那就完全‘乱’套了。”

“让人担心的是,很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裴承毅坐到沙发上。掏出香烟,先给袁晨皓点上了一根,才说道,“虽然巴军并不希望一举打败印度,但是事到如今,巴军没有选择的余地吧军不出手,我们也会出手。与其让我们获得全功,还不如积极主动的配合我军作战,以便在战后控制更多的地区,更加有效的保护巴基斯坦的国家利益。对巴军来说,最大的利益就是占领新德里,然后扶持亲巴政权。换个角度看,如果巴军能够抢在我军之前占领新德里,巴基斯坦就获的了与我国谈判的筹码吧基斯坦至今不肯在成立联合指挥部的问题上松口,导巴基斯坦手里没有多少谈判筹码有很大的关系。随着巴军占领新德里,巴基斯坦很有可能主动提出成立联合指挥部。到时候,我们该让步,还是该制造麻烦?”

袁晨皓叹了口气,说道:“怎么做,对我们都没有好处。”

“这就是问题的关拜??。

“只不过,以巴军的实力,如果印军拼命抵抗,不见得能够打到新德里。”

“如果是巴基斯坦单独对付印度吧军确实没有能力打到新德里。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在克什米尔担负起了主耍作战任务,牵制住了印军的主力部队。更关键的是,印军一直将我军当作头号敌人,只要我军还在战场上活动,印军就会重点对付我军。在此情况下,只要巴军的指挥官有足够的魄力,而且抓住了机会,很有可能一列新德里城下,让印军来不及调整防御部

“果真如此的话,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裴承毅点了点头,只是没有急着开口,似乎想听听喜晨皓的想法。

看了裴承毅一眼,袁晨皓说道:“我认为,能够采取的办法只有两个。”

裴承毅笑了笑。示意袁晨皓说下去。

“一是绑住所军的手脚,同时向克什米尔地区派遣某支空降部队,不一定要是整支空降军,只要让印度相信,我们已经把重点转向了西线战场,就能让印军在东线战场上发起进攻,仍然按照原先计戎小打后面的战斗。当然,这么做的演戏成分很大,在有能力歼灭印军集团军的情况下,我们却不加以歼灭,过于做作。同时调动空降部队对东线作战会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很容易被识破。好处是,我们能够按照预期行动,不用对作战计刮做出大范围调整,同时能够让巴军吃到苦头,避免巴军过早攻入新德里,把印度‘逼’入绝境。这么做可能出现的最好结果是,我们完全按照预先安排完成作战行动,然后转移重点;可能出现的最坏结果是,印军没有在东线战场上发起进攻,我们的所有安排全部落空,不得不在非常仓促的情况下向西线调动主力作战部队。当然,如果巴军能够抓住机会,并且集中手里的兵力,很有可能抢在我们的前面进入新德里。”

裴承毅灭点烟头,顺手点上了第二根香烟。

“第二个办法就是假戏真做。放弃东线战场,提前转移重点。将三个空降军全部投入西线战场,对印度东部地区的守军围而不打。这么做的好处是,能够大大加快战争进程,提前攻占新德里;坏处是,必须全面调整作战计划,对后勤保障造成更大的压力,各作战部队将要面临全新的考验,伤亡数字很有可能超过战前预期。能够出现的最好结果是,印军迅速崩溃,我军兵不刃血的占领新德里,从而提前结束大规模地面作战行动。能够出现的最坏结果是,我军受后勤保障能力的限制,无法顺利完成作战任务,不得不在西线战场上与印军打一场消耗战,最终导致我军的作战计划完全落空。

说完,袁晨皓端起了茶杯,等裴承毅开口。

“你分析得很全面,也很有道理。”裴承毅长出口气,说道,“实际上,不管是哪种选择,我们需要面对的最大考验就是后勤保障能力。我们把重点放在东线战场上,也是为了解决后勤保障问题,为后面攻占印度北部地区奠定基础。如果选择后者,还需要考虑一个比后勤保障能力更关键的因素,那就是我们有没有能力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数个军的作战部队转移到西线战场上去。如果没有。那么后者就不成立。”

袁晨皓微微皱了下眉头,意识到自己忽略了最关键的问题。

不管是什么时代的战争,决定部队作战能力的基础都是兵力投送。可以说,战争的进步,实质上就是兵力投送能力的进步。骑兵能在冷兵器时代称霸天下,因为骑兵的兵力投送能力远超过步兵;装甲兵能在机械化时代称雄,也与其强大的投送能力有关;进入航空时代之后,各国纷纷加强军队的空中化建设,也是因为空中化是提高兵力投送能力的关键。能否在战争中迅速、快捷、准确、有效的转移作战力量。不但对提高军队的战斗效率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也对提高军队的打击能力有着重大影响。

作为指挥官,在制订作战计划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兵力投送能力。

第四次印巴战争期间,共和国没有趁机发动地面战争,收复藏南地区。就是无法有效的把部队投入战场。藏南冲突中,共和国能够一举收复失地,与大幅度增强的兵力投送能力有密切关系。再看远一点,日本战争期间,共和国没有打算出兵日本本土,而是以战略打击的方式打垮日本,也与兵力投送有很大笑系。为了准备印度战争,共和国空军与陆军全面加强空运能力,从本质上讲,就是提高部队的投送能力。

沉思了一阵,袁晨皓朝裴承毅看了过去,说道:“这么说来,我们只能照原来的路子走下去了。”

“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先解决东线战场上的印军。”

“可是,”

“确定了目标,才能决定应该采取的手段。”

袁晨皓点了点头,说道:“这样的话,首先得让印军相信我们转移了重点,也就得向克什米尔地区部署空降部队,而且规模不能太小,必须引起印军的注意。”

“空降配旅,名气够大,战斗力的强。”

袁晨皓微微皱了下眉头,说道:“派一个旅过去,是不是太少了?”

“少是少了点,可是不会有大问题。”裴承毅呵呵一笑,说道,“我在巴基斯坦生活了两年,就我的了解!空降打手 强旅在巴基斯坦的名声很响亮,几乎是我军空降兵的代名词,如果我没猜错,印军也很清楚空降甥旅的实力。更重要的是,克什米尔地区没有合适进行战略空运一甘以省多少合适的空降场地,如果我们动用空降部队一儿动最强大的部队,而不是光看数量,是不是?”

袁晨皓点了点头,说道:“光出动空降部队肯定不够。”

“出动了空降部队,空运部队自然无法像现在这样为所军提供作战物资,仍军的进攻行动自然就会慢下来。”

“也就是说,印军集团军还有突冉的希望。”

“甚至有反攻斯利那加的希望。当然,前提条件是,塞柄彪必须尽全力守住伯尼哈尔山口。如果赛柄彪办不到,就让空降打手 躬旅去守卫伯尼哈尔山口,摆出与所军联手歼灭印军集团军的架势。”

“这样一来,印军肯定认为我军会竭尽全力打开通往新德里的大‘门’。”

裴承毅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只要我军摆出攻打新德里的架势。印军就会认为我军将分阶段投入主力作战部队,特别是空降部队,不会在战役开始的时候用上全部力量,毕竟在南下攻打新德里的时候,需要攻占很多军事要点,在地面部队无法全速突击的情况下,空降部队是主要进攻力量。也就是说,我们只需要投入一个空降旅,就能让印军下定决心在东线战场上发起进攻。”

袁晨皓微微皱了下眉头。似乎没有明白过来。

“换个角度看,如果我们是印军指挥官,会怎么想?”裴承毅点上了第三根香烟,说道,“印军竭尽全力的目的只有一斤”为国内的战争动员争取到足够的时间。眼看着我军就要打向新德里了,而正面对抗又无法牵制我军的进攻速度,印军还有什么办法?很显然,印军唯一能够找到的办法就是让我军疲于奔命。在两条战线上不断的调整兵力部署。让原本应该成为尖刀的空降兵不得不充当消防队。要达到这个目的。印军必须在东线战场上发起大规模进攻,首先围攻吉申根杰,拖住我军的地面装甲部队,然后借道孟加拉国。合围仍然盘踞在西里古里的地面部队。只要达到这个目的,除非我们打算丢掉藏南地区,或者让孟加拉国变成废墟,不然就得把重点转向东线战场。”

袁晨皓长出口气,说道:“关键还是巴军。”

“走到这一步,我认为巴军反而不需要我们担心。”

“你是 ”

“如果巴军打得过猛,我们就放慢进攻速度,毕竟后勤保障问题摆在那里,除非巴军愿意担负起克什米尔的主要进攻任务,不然我们很难加快突击速度。如果巴军进攻乏力。我们就加快进攻速度,甚至不用占领整个克什米尔地区。”

袁晨皓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最好还是与巴军商量好,免得出昏招。”

“出昏招的也是巴军,不是我们。直到现在,巴军仍然不肯在联合指挥部的问题上做出让步,打了几个胜仗之后,巴军更不可能做出让步。不让巴军在战场上多吃点苦头,这件事情根本解决不了。”裴承毅冷冷一笑,说道,“战争刚刚打响。联合指挥问题就给我们造成了这么多的麻烦。今后我们还要进入印度境内,占领印度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如果不能建立有效的联合指挥机制,随着周边其他国家派兵参战。问题将更加突出。

可以说,巴基斯坦的态度就是周边其他国家的态度,如果我们连巴基斯坦都驯服不了,怎么让其他国家心甘情愿的听从我们的指挥呢?”

“裴将军,这可是应该由元首考虑的问题。”

裴承毅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你是不是认为,军人不应该考虑政治问题?”

袁晨皓没个多说什么,因为裴承毅提出的不是问题。

“大方面,军人确实不应该考虑问题,因为军人不能干政。可是作为优秀军人,必须在指挥作战的时候考虑政治因素,不管怎么说,战争是政治斗争的延续,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如果忽略了政治问题,仗打得再好,也不可能达到目的。”

“不管怎么说,最好还是跟总参谋部通下气,免得惹上麻烦。”

“放心吧,谁都能瞒,就是不能瞒总参谋长。”裴承毅呵呵一笑。说道,“谁都可以得罪,就是不能得罪总参谋长。你想想,如果连总参谋长都看我们不顺眼了,我们还有资格坐在这里指挥战争吗?”

袁晨皓也笑了起来,裴承毅这句话多半是在开玩笑。

“联系总参谋部的事情让我去‘操’心,你负责调整作战计划叮,尽快让空降占3旅完成集结行动,争取在今天晚上到达伯尼哈尔山口。记得联系赛柄彪,让他别只顾埋头猛冲。进攻的时候多考虑一下总体战局。”

“直接说?”

裴承毅愣了一下,笑着说道:“直接说,我相信他不会不明白这句高的意思。”

总指挥都这么说了,袁晨皓也不好多说什么。

事实确实如此,作为高级指挥官。作战时肯定不能两眼一瞪,只顾着向前进攻,而不管周围的情况。

第87章 最后的反制第121章 长远谋划第80章 归队第34章 超低空利爪第45章 坐享其成第37章 兵棋推演第132章 决战态势第22章 西方不亮东方亮第93章 煮熟的鸭子飞了第161章 狼烟四起第123章 进军古巴第68章 文化第37章 最好与最坏的消息第11章 识时务第38章 孤注一掷第27章 统一步调第8章 复杂化第66章 来龙去脉第115章 废墟中的战斗第18章 夺权第28章 战术调整第104章 三航母战斗群第35章 一鼓作气第42章 秘密部队第96章 争分夺秒第92章 东线战争转折点第52章 一挑三第17章 苦口婆心第108章 争夺焦点第58章 利益交换第49章 戳破牛皮第27章 挡箭牌第2章 政治斗争第54章 解除威胁第72章 铁腕总理第177章 争分夺秒第26章 领袖第82章 新境第24章 总理的意志第74章 毁灭性轰炸第150章 片面停火第72章 高调亮相第20章 决胜时刻第33章 两面三刀第18章 夺权第27章 机会第55章 多用途第39章 笑傲长空第51章 轮回第23章 创造机会第49章 因循守旧第99章 安慰性决议第20章 谋面第80章 扯皮第73章 从政治家到政客第11章 先下手为强第74章 开盘第84章 排兵布阵第2章 分水岭第114章 穷途末路第22章 风向转变第80章 扯皮第163章 摧枯拉朽第18章 点火第67章 同盟体系第84章 战火重燃第64章 别无选择序十三雄鹰展翅第116章 条线上的蚂蚱第8章 联合经营第27章 统一步调第35章 军士长第47章 信息网络战第12章 合二为一第57章 强中自有强中手第137章 高瞻远瞩第83章 围歼第43章 演变的世界第138章 战略布局第20章 风声鹤唳第8章 最终目的第34章 别有用意第32章 病急乱投医第51章 和平解放第103章 历史性时刻第38章 战斗单位第132章 无法完成的工作第139章 团结的力量第117章 好心帮倒忙第139章 指挥艺术第24章 总理的意志第85章 全面部署第60章 造势第112章 神出鬼没第84章 王牌军的实力第31章 干扰第91章 来势汹汹第37章 最大限度的保证第27章 挡箭牌第38章 定位
第87章 最后的反制第121章 长远谋划第80章 归队第34章 超低空利爪第45章 坐享其成第37章 兵棋推演第132章 决战态势第22章 西方不亮东方亮第93章 煮熟的鸭子飞了第161章 狼烟四起第123章 进军古巴第68章 文化第37章 最好与最坏的消息第11章 识时务第38章 孤注一掷第27章 统一步调第8章 复杂化第66章 来龙去脉第115章 废墟中的战斗第18章 夺权第28章 战术调整第104章 三航母战斗群第35章 一鼓作气第42章 秘密部队第96章 争分夺秒第92章 东线战争转折点第52章 一挑三第17章 苦口婆心第108章 争夺焦点第58章 利益交换第49章 戳破牛皮第27章 挡箭牌第2章 政治斗争第54章 解除威胁第72章 铁腕总理第177章 争分夺秒第26章 领袖第82章 新境第24章 总理的意志第74章 毁灭性轰炸第150章 片面停火第72章 高调亮相第20章 决胜时刻第33章 两面三刀第18章 夺权第27章 机会第55章 多用途第39章 笑傲长空第51章 轮回第23章 创造机会第49章 因循守旧第99章 安慰性决议第20章 谋面第80章 扯皮第73章 从政治家到政客第11章 先下手为强第74章 开盘第84章 排兵布阵第2章 分水岭第114章 穷途末路第22章 风向转变第80章 扯皮第163章 摧枯拉朽第18章 点火第67章 同盟体系第84章 战火重燃第64章 别无选择序十三雄鹰展翅第116章 条线上的蚂蚱第8章 联合经营第27章 统一步调第35章 军士长第47章 信息网络战第12章 合二为一第57章 强中自有强中手第137章 高瞻远瞩第83章 围歼第43章 演变的世界第138章 战略布局第20章 风声鹤唳第8章 最终目的第34章 别有用意第32章 病急乱投医第51章 和平解放第103章 历史性时刻第38章 战斗单位第132章 无法完成的工作第139章 团结的力量第117章 好心帮倒忙第139章 指挥艺术第24章 总理的意志第85章 全面部署第60章 造势第112章 神出鬼没第84章 王牌军的实力第31章 干扰第91章 来势汹汹第37章 最大限度的保证第27章 挡箭牌第38章 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