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名单

乾祐二十四功臣,如题罗列!

乾祐共计十五载,这是华夏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时代,是英才汇聚、豪杰并起的时代,他们投效在大汉帝国的旗帜下,遵从刘皇帝的指挥,结束乱世,成就大业,开辟新天地。

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的文武英杰,又岂是一个“乾祐二十四功臣”所能涵盖的,然而能力有优劣,功劳分大小,资望论高低,刘皇帝所选出的二十四功臣,只是其中具备代表性的二十四个人。

虽然传闻说是有魏仁溥、慕容延钊那五臣选定,但那指的是其他大小功臣,而这二十四臣则完全是刘皇帝自己挑选出来的。至少,魏仁溥就不会把他自己列在其中,还位居文臣之首。

这实则是场分蛋糕的盛会,一朝得封,则至少奠定三代之地位,五世之福泽。而二十四臣,则是其中最美味的二十四块,尤其还加有功臣图、配享太庙这些名留青史、与国休戚的点缀,怎能不让上下期待。

如今,这份名单终于公布出来了,而反应也是多样,有喜悦,有释然,也有失落,有感恩戴德的,当然也有不服气的,但不管怎么样,已经定下的,当众宣布的,却是不容置喙。

魏仁溥、慕容延钊二人入选,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且不提功劳、名望这些软硬资本,就人家如今还是大汉宰相,执掌大权,就不会有人敢随便去非议。

二者之后,就没有完全根据功绩来排序了,有个“死者为大”的考虑在里面,同时也减少在世之人因排序问题而产生一些不平衡。

代国公折从阮,镇守府、麟,抵御契丹,保土安民二十载,又有平定西北六州戎乱之功,在枢密院时,协理军政,加强朝廷对禁军掌控,也有建树。

兖国公王朴,距离其逝去还不足一个月,当时皇帝的重视,引起的轰动,如今还停留在众人的记忆中。再加其,进献平边策略,制定国策,治河,馈军,大治淮南,这系列的功劳,也足以使其安稳处其行列。

瀛国公冯道,作为几代元老,名声上惹人非议,对大汉的功劳似乎也算不上突出,但是作为皇帝,刘承祐可知道在乾祐初期那些年,冯道在朝廷中的作用,尤其在杨邠遭贬之后,在稳定人心,安治国家上,做出的贡献。并且,在其政治生涯的最后两三年,更是一改过往的作风,除了和协众臣之外,还积极进言献策,配合刘皇帝的大略。

陈留王符彦卿,此公有在唐晋时期积累的政治资本,大汉建立之后,历镇多地,安治之方,又给大汉培养了一个贤后,一个惠妃,再有北伐的大功,当在其列。只是从亲王改封郡王,这是降等了。

襄阳王安审琦,镇守襄阳多年,汉初之际,力却南平,为大汉守住中原门户,使朝廷免方面之忧,又北上统军,保河北安宁,北伐战争,力战破敌。同样,由荆王改封。

东平王赵匡赞,不用多说,保卫幽燕,进献国土,抵御契丹、支持北伐的功劳,就足够了。虽然最终的封赏,与刘皇帝当年的承诺相比,可谓“薄待”了,但又尝不令赵匡赞更安心,异姓王可不是那么好当的。更何况,还有符、安二郡王在前。

豫国公王章,此公已经去逝多年,到如今,被人遗忘得差不多了,但是,他在大汉建立过程中,所立的功勋也是实在的,调运粮草,供应军需。并且,在乾祐初期那几年,朝廷中哪个官最难做,哪个职位压力最大,毫无疑问,三司使,计相。

在国家财政拮据,几乎难以为继的那段艰苦的日子里,是王章呕心沥血,不顾骂名,不顾非议,制定各种名目,保证收入,维持着国家财政而不使其崩溃。

有的事情,刘皇帝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哪怕后来因为杨邠之事,也受到了一定的牵连,但刘承祐不会忘记这种干臣,也愿意与其以足够的荣耀与身后名。只是,对于王章而言可惜的是,他没有儿子,其女婿张贻肃也死了,与他有血缘关系的只有一个外孙了,但是,外孙是没法继承爵位的,只能给后代留下一份不错的政治资本了。

邢国公郭威,老郭的功劳,主要体现在开国之后,协理军政,构造经纶,为朝廷举荐了不少将才,又有南镇襄阳,辅定荆湖的功绩。后来的急流勇退,则更证明了那段时期他的功绩与在朝中的影响力。有点亏的是,他当年主动请辞之时,刘皇帝一度动了封王之心,只是后来打算给他追封,没想到他活了这么久,到如今,封王的心思也就淡了。

陕国公赵晖,陕州首义、推戴刘氏的举动,永远是他人生中最大的转折点与闪光点,至今仍被刘承祐铭记,入汉之后,镇守一方,平李守贞,大破孟蜀,主动入朝,配合削藩,奠定了其地位。再加上有个出色的儿子赵延进继承家业,赵家富贵绵延,已经走在了很多功臣的前面。

商国公王峻,这或许是让很多人感到意外的事,哪怕王峻后面骄横跋扈,失尽名望,自取其咎,但是论及对国家的功绩,也是不容抹杀的。出使汴梁,查看虚实,力劝高祖进取中原,乾祐初年,内忧外患,只领一部禁军西进,统率关中豪杰,击败后蜀大军,力挽狂澜,解救大汉西南危机。后又作为征讨淮南的主帅,全权负责前期的战事,连破唐军,奠定胜利基础。

在国家最艰难的那段时间,王峻算是挺身而出的一个人,解忧济难,功难抵过,但战绩功劳却又是实在的,人既已死去多年,刘承祐也愿意给他一个公平的评价,因其最终客死于商州,所以封爵商国公。不过,他的爵位同样传不下去,当年其子因为在汾州任上贪渎不法,戕害人命,被范质给正法了。

荥国公史弘肇,入汴之功,主管禁军,整治洛阳,久镇灵州,如今还在兰州巩固朝廷西拓的胜利果实,为了国家积劳成疾,一度作为刘皇帝放出去的刀子,二十四臣,当有他一席。

英国公柴荣,他的功绩,简单地提一下,南下潞泽,东出太行,栾城大战,平杜重威,镇守澶州,攻取淮南......一一列举下来,是足以铺满一整张纸的,也不容质疑,从晋阳被征召到刘皇帝身边开始,大汉的军政间,华夏的历史上,就深刻地烙印着他的痕迹。而从爵位的封号就可以看出地位所在,唐初之时,有卫公、英公,而今的大汉,同样。

汝国公李谷,追随刘皇帝的时间虽然稍晚一些,但从栾城之战后开始,从恒、深、冀、赵四州到整个河北,将之从崩乱之中拯治,在军民财政的事务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国家早期,河北的局面一直是个大问题,而李谷在那里,刘皇帝就能放下一般的心。再其后,治开封,拜相,坐镇扬州,直到去岁,帅师平南,一举功成,登上人生巅峰。

温国公向训,河东起兵前夕追随刘皇帝,从晋阳到泽潞,再到东出太行,及至栾城的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后面的大小战争,也都活跃着他的身影,奠定北方水军的基础,西赴关中,大破蜀军,经营西南,灭蜀大功。或许只有灭蜀之战向训才是主角,但是,他的履历同样惊人,让人不敢忽视。

安国公高怀德,不算柴荣,作为刘皇帝大小舅子中,最出色的将帅,从随军西平李守贞开始,大大小小的战争,除了平荆湖以及最终的平南战争外,高怀德都参与其中,战功显著。

莒国公李涛,作为从开国之初,就活跃在大汉朝堂的宰辅之臣,做过两年首相,辅治内政。去职之后,巡抚荆湖,如今又南下治理两广。

荣国公赵匡胤,赵大的功绩,参考高怀德,各有千秋。

兴国公范质,参赞决议,制定国策,编写刑律,维护国法,严肃吏治,再加上由中央到地方的执政经历,都让刘皇帝不会忘了这个虽然屡次顶撞自己,但堪为直臣的功勋。

褒国公王景,历镇地方,宽政安民,又有西破后蜀,收取秦凤的功绩,再加上西拓千里,收复故土,使得其地位高涨。

汲国公薛居正,担任计相,主理国家财政近十年,使刘皇帝前进有力,其间苦功,可想而知,又编史之功,文治之臣,有其一席。

耿国公武行德,参考赵晖,累镇多方,居有善政,从无劣迹,而最重要的在于,在那段最为艰苦的日子,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刘皇帝始终记得是此公恭敬朝廷,全力支持,这份感情,持续到如今。

寿国公李少游,他与刘皇帝的关系,是不用赘言的,治真定,主政关中,再留守洛阳。当然,他最重要的一些功劳,是不好堂堂正正拿到台面上来讲,但是,刘承祐就是认为,他当列一席。

PS:李少游是唯一一个原创角色。

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遗产第55章 干脆的胜利第57章 既得潞,复据泽第1774章 又罢一相第416章 面试第304章 楚州第464章 难产的封禅第1680章 忠臣孝子高丽王第138章 刘皇帝认可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230章 边情暂解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夺嫡第83章 抉择第416章 面试第472章 声势浩大第240章 南口大战9第112章 回京前的安排第376章 对策第323章 斗法第133章 纳了第1676章 惨重第314章 还京第177章 同榻卧谈第104章 来点日常第284章 让皇帝放心的少数人第2049章 最后的旅途20第32章 后宫不平静第321章 驾幸枢密院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1773章 质问第189章 还继续走吗?第256章 进击的蜀军第1798章 宴无好宴第428章 用心第22章 史公镇洛:民怨四起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时代第67章 来自河阳的消息第1710章 赵普的辞呈第1704章 崇政殿内第191章 “从谏如流”第414章 到此为止第2051章 最后的旅途(终)第35章 坐不住了第383章 敞开谈第487章 “惊喜”第287章 反击从野狐岭开始第126章 冬至宴2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119章 回京第75章 西北边报第370章 其志甚坚第8章 掺沙子的效果第270章 骚扰,进攻第204章 解决第118章 蒲阴第85章 少壮派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进邺都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327章 派系第122章 睡仙第102章 政争这种事是很正常的第340章 定论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1693章 安西王第95章 掘地求生第1779章 四王毕第234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第98章 追捕第1710章 赵普的辞呈第4章 见完这个见那个第2076章 太宗篇23 进入深水区的税改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时代下的大汉(中)第160章 三个青年第324章 交代第182章 征唐之议第1718章 太孙之争早有苗头第358章 两江平定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102章 绝境第400章 晚节不保第89章 威压王帅第129章 汉师伐蜀第1749章 调教契丹第1713章 机遇第320章 改革干将第1680章 忠臣孝子高丽王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129章 叔父第339章 不登宰堂,终为人所制第74章 东亚海盗的兴起第468章 胡部隐患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47章 高丽定安之事第466章 经济制裁第229章 孟昶:七宝溺器,好用第109章 大相国寺第1684章 西州尽复第161章 十五子,新人与旧人第125章 邢州事
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遗产第55章 干脆的胜利第57章 既得潞,复据泽第1774章 又罢一相第416章 面试第304章 楚州第464章 难产的封禅第1680章 忠臣孝子高丽王第138章 刘皇帝认可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230章 边情暂解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夺嫡第83章 抉择第416章 面试第472章 声势浩大第240章 南口大战9第112章 回京前的安排第376章 对策第323章 斗法第133章 纳了第1676章 惨重第314章 还京第177章 同榻卧谈第104章 来点日常第284章 让皇帝放心的少数人第2049章 最后的旅途20第32章 后宫不平静第321章 驾幸枢密院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1773章 质问第189章 还继续走吗?第256章 进击的蜀军第1798章 宴无好宴第428章 用心第22章 史公镇洛:民怨四起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时代第67章 来自河阳的消息第1710章 赵普的辞呈第1704章 崇政殿内第191章 “从谏如流”第414章 到此为止第2051章 最后的旅途(终)第35章 坐不住了第383章 敞开谈第487章 “惊喜”第287章 反击从野狐岭开始第126章 冬至宴2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119章 回京第75章 西北边报第370章 其志甚坚第8章 掺沙子的效果第270章 骚扰,进攻第204章 解决第118章 蒲阴第85章 少壮派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进邺都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327章 派系第122章 睡仙第102章 政争这种事是很正常的第340章 定论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1693章 安西王第95章 掘地求生第1779章 四王毕第234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第98章 追捕第1710章 赵普的辞呈第4章 见完这个见那个第2076章 太宗篇23 进入深水区的税改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时代下的大汉(中)第160章 三个青年第324章 交代第182章 征唐之议第1718章 太孙之争早有苗头第358章 两江平定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102章 绝境第400章 晚节不保第89章 威压王帅第129章 汉师伐蜀第1749章 调教契丹第1713章 机遇第320章 改革干将第1680章 忠臣孝子高丽王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129章 叔父第339章 不登宰堂,终为人所制第74章 东亚海盗的兴起第468章 胡部隐患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47章 高丽定安之事第466章 经济制裁第229章 孟昶:七宝溺器,好用第109章 大相国寺第1684章 西州尽复第161章 十五子,新人与旧人第125章 邢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