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耕地缺人

bookmark

“王彦升!”刘皇帝似笑非笑,看着虎背熊腰却束手躬身的王彦升,轻声唤了句。

“臣在!陛下有何吩咐?”王彦升一副安分恭谨的模样,乖巧得似一只猫咪。

“这挥锄头,比披坚执锐,更难是吧?”刘皇帝说道。

闻此言,王彦升心中立刻就泛起了嘀咕,又有谁把他的话捅到皇帝这边来了?小心地瞄了刘皇帝一眼,王彦升憨憨一笑:“陛下您是了解臣,善于披挂上马,冲锋陷阵,这田土里的活计,着实难捱!”

“大汉那么多将士,有多少是农家出身?你在西北带兵多年,哪个士卒,不是提刀杀贼,下马耕田?”刘皇帝语气当即严厉了些,道:“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你如此蔑视耕作,厌恶农桑,是何道理?”

见皇帝如此态度,王彦升立刻换了副脸,拱手严肃道:“陛下言重了,臣绝无此意,只是常年军旅,少顾土田,不长此道。陛下若真让臣去种地,臣也无二话,今年春耕,就住在田边,料理庄稼,也无妨!”

见状,刘皇帝笑了,瞪了他一眼:“让你这个沙场宿将去耕地,纵然你没有怨言,别人也要议论朕用人之法了!”

闻言,王彦升嘿嘿一笑。看着他,刘皇帝朝身边一指,吩咐道:“坐!”

“谢陛下!”王彦升也不推辞,一屁股压在一块翻起的土块上。

“朕来问你,你家里有多少地?”刘皇帝问他。

王彦升明显愣住了,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见状,眉头轻蹙,刘皇帝声音重了些:“怎么,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吗?”

王彦升连连摇头,最后憋出一个答案:“臣也不知。”

眉毛一挑,露出一个意外的表情,刘皇帝说道:“你连自己名下有多少田亩都不知道?是多得难以计量?”

王彦升有点不好意思,应道:“臣从来没有关注过,府中事务,一直是夫人在打理,朝廷前前后后赏了一些功勋田,应当不足千亩吧。待臣回府,问问夫人,再禀告陛下。”

“罢了!”刘皇帝摆摆手,轻笑道:“你呀,连自己家里有多少田地都不清楚,所幸有个能持家的夫人,否则啊......”

说着,刘皇帝悠悠然地道:“倘若在千亩以内,比起那些动辄百顷万亩之家,倒也不算多!”

早年的时候,对功臣赏赐,多有田亩,后来也取消了,纯以爵禄待遇。不过,这么多年下来,一些公卿家的土地,也不少了。尤其在免税额度之内,一些人也在逐步购置。

“多了也无用!”王彦升却直接表示:“坐拥再多的土地,若是无人耕种,也是个抛荒的结局。”

忍不住看了王彦升一眼,刘皇帝思吟片刻,问道:“你家的地缺人种吗?”

提及此,王彦升也老实地答道:“此前,内人曾在臣耳边念叨过此事,为此,到农时,还把府内的仆役派下地,另外雇了些乡民帮忙,方才解决......”

从王彦升家的情况,就可窥大汉如今的土地、人口之一貌。到如今,大汉仍旧不缺大地主,尤其是贵族军功地主,但是,地虽多,真正利用到的,却不多。

限制就在于,可供耕作的人,有地无人,那多出来的土地也只是摆设。这原因嘛,就是大汉的农耕人口还远未到饱和,普通百姓在早期也多拥有并料理自家的土地,再加上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手工业蓬勃发展也消化了大量农牧人口。

因此,对于诸多大地主而言,纵然土地够多,没有足够的人力劳作,也就创造不出足够的价值与财富。当年,刘皇帝之所以在江浙进行大规模的迁户徙豪,除了抑制豪强的原因之外,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把寄生于这些豪族之家的人口、劳动力给解放出来。人口、土地,是难以孤存的。

“光烈!”刘皇帝又突然唤了句。

“陛下!”王彦升条件反射般了站了起来。

“自河西之战后,你回京在禁军任职,已有几年了吧!”刘皇帝说。

王彦升拱手道:“回陛下,五年又七个月!”

“这你倒记得清楚!”刘皇帝瞥了他一眼,道:“使镇边大将,长驻京内,如束虎于槛牢,待腻了吧!”

闻之,王彦升立刻道:“两京繁华,哪里待得够,只是久不活动,怕身子骨老朽了,不能再为陛下攻城拔寨!”

“哈哈!”刘皇帝笑了,对身边的刘旸道:“你看看,都说王光烈粗莽,还是很会说话的嘛!”

“全仰仗陛下教诲!”王彦升又说。

笑容逐渐敛起,刘皇帝认真地对他道:“可还愿往边地坐镇带兵!”

见状,王彦升没有丝毫的犹豫:“陛下请吩咐!”

“去河西吧!”刘皇帝果断道。

王彦升两眼一亮,主动问道:“敢问陛下,是要打西域,还是北上攻辽?”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哪能轻易定下!”对王彦升的积极态度,刘皇帝感到满意,表情也愈显温和:“郭进,朕也打算派到西北,当初是你们身先士卒,收复甘肃,如今,继续搭档吧,回城之后,便有制命送达!”

最后,刘皇帝又补了一句:“另外,备战工作要做好,随时可听诏出征!”

“是!”王彦升声音都高昂了几分。

“看来,大汉还是缺少耕作的人口啊!我们的公卿贵族,尤甚!”在王彦升告退后,刘皇帝对刘旸感慨道。

“爹,您素来秉持打压豪强,抑制兼并,既然如此缺民少耕,便不会一味兼并,贪多求大,这是好事啊!”刘旸想了想,说道。

刘皇帝却摇了摇头,淡淡然道:“抑制兼并,固是政策,但也不可因噎废食,土地空置着,也是荒废掉了。更重要的是,既然有问题,聪明人是会想法去解决问题的,他们有这个需求,就会去动作。既然如此,你觉得缺少民力的人,会如何解决,以免自家土地抛荒?”

“这......”刘旸迟疑了下,拧着眉问:“您是担心,会有迫民役民之事?”

“没有调查,何以知之?”刘皇帝轻声道。

刘旸了然,主动道:“儿会责令各地御史、按察,关注此事,看看是否存在此等情况!”

“嗯!”刘皇帝应了声,而后说道:“回宫之后,准备朝会,朝廷改制,官职调整,酝酿了这么久,上下估计也都等急了,该出个结果了。”

基本上,刘皇帝一天都待在地里的,等结束回宫时,也是腰酸背痛的,毕竟年纪大了,又养尊处优。这下地干活,当真比骑马射箭还要辛苦。

“臣赵普,参见太子殿下!”仪仗队伍中,赵普得了太子的召唤,匆匆来见。

由于有刘皇帝的教导,对赵普,刘旸也是多有恭敬,态度和风细雨一般,温声道:“赵公免礼,请上车驾一叙!”

见状,赵普四下看了看,拱手拜道:“谢殿下!”

然后就在一名内侍的搀扶下,登上车驾。内部弥漫着淡淡的馨香,看着赵普,刘旸也不废话,直接道:“孤召相公来,是有一事请教!”

“不敢当!请殿下吩咐,臣知无不言!”赵普立刻应道。

刘旸说:“如今大汉籍册田亩,共有多少数目?”

闻问,赵普干练地应来:“根据当下记录,所有在册田亩,包括军田、职田在内,全国共计在耕田亩,约三百九十一万顷!”

“这是少了,还是多了?”刘旸问。

“以当下大汉的人口而言,不少了!臣查过历代土田记录,大汉当下土地情况,可供开垦的余地犹多!”

微微颔首,刘旸自己思索了一阵,把刘皇帝方才谈论的话题和赵普讲了讲,而后请教道:“关于公卿田亩,欠缺民力的情况,陛下与孤都担心有强民迫民之事,对此,相公何以教我?”

赵普恍然,从容地应道:“殿下,这些情况,臣也发觉了。当下,公卿土豪之家,逢农时,雇佣百姓劳作,已然盛行。如陛下与太子殿下顾虑其中有非法之事,朝廷可出台一份法令,也约束雇行为,保障被雇百姓的利益!”

刘旸神情微喜,显得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不过,很快又冷静下来,指出:“纵然如此,怕也难以彻底解决劳力不足的问题啊!”

“殿下聪慧!不过,大汉的丁口仍在增长,待户口充盈,届时需要担忧的,就是地寡人多了。”赵普夸了刘旸一句。

迎着他的目光,赵普又奏上一事,说:“此前,交州知州赵匡义曾上一奏,安南之外,不乏长于耕种的土民番人,或可捕之,以充实内地为奴,专事劳作......”

第118章 蒲阴第173章 日常第101章 称得斤两,从容收兵第1790章 忧劳第1725章 见微知著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协第100章 城战第366章 将士百战归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国的政治生态第20章 屯务废改第70章 唐主忙乱急点兵世宗篇23 官钱粮盐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上)第16章 新勋爵体系第58章 当太子与首相共同针对第361章 “龙宫”第29章 请缨第128章 开宝宰相之死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90章 关右节度第448章 刘皇帝:朕不需要佳丽三千第51章 以镒称铢第1811章 归来第73章 纸上谈兵第29章 请缨第43章 大公主回来了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乱第83章 惠妃母子第390章 武举选官定制第1755章 良平岛第389章 分封与否第32章 后宫不平静第36章 激战三江口第85章 善后争议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199章 雁门大将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进新时代第97章 再临六合第10章 如此处置第260章 诱敌之计落空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国病斑,皇帝无后第371章 慰问=送行第105章 卢多逊急了第312章 一举荡平第209章 御史台→都察院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举第80章 进攻第106章 再临大江第1801章 还是土地问题第50章 额手称庆的南唐君臣第2112章 康宗篇4 安乐皇帝第129章 割地、称臣、纳贡第118章 面静心动第194章 杨邠案(2)第293章 生于忧患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106章 诱惑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228章 形势危急第1785章 统治从去***化开始第176章 去邺都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乐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278章 给老大一个机会第194章 杨邠案(2)第362章 分封?第150章 为将军践行第161章 折氏进宫第268章 机遇世宗篇26 北廷国相第73章 解决第1785章 统治从去***化开始第146章 近亲通婚第356章 太子犒军,限期已至第91章 栾城之战(3)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40章 郭党俊杰第291章 和议达成第1694章 盐州第250章 大军会于威武城第83章 抉择第56章 契丹不乏忧患之士第443章 板子来得毫无征兆第98章 山道第14章 乾祐二十四功臣第75章 去吧,杨无敌!第59章 元臣多鄙第187章 大汉的军事官僚地主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47章 诱其北上第1700章 本州无罪第300章 统归地税半岛史话·四十载安南第60章 “暴毙”第84章 示警第12章 方略第43章 接见第390章 武举选官定制第44章 听政湖湘第2110章 康宗篇2 辅政时代
第118章 蒲阴第173章 日常第101章 称得斤两,从容收兵第1790章 忧劳第1725章 见微知著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协第100章 城战第366章 将士百战归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国的政治生态第20章 屯务废改第70章 唐主忙乱急点兵世宗篇23 官钱粮盐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上)第16章 新勋爵体系第58章 当太子与首相共同针对第361章 “龙宫”第29章 请缨第128章 开宝宰相之死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90章 关右节度第448章 刘皇帝:朕不需要佳丽三千第51章 以镒称铢第1811章 归来第73章 纸上谈兵第29章 请缨第43章 大公主回来了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乱第83章 惠妃母子第390章 武举选官定制第1755章 良平岛第389章 分封与否第32章 后宫不平静第36章 激战三江口第85章 善后争议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199章 雁门大将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进新时代第97章 再临六合第10章 如此处置第260章 诱敌之计落空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国病斑,皇帝无后第371章 慰问=送行第105章 卢多逊急了第312章 一举荡平第209章 御史台→都察院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举第80章 进攻第106章 再临大江第1801章 还是土地问题第50章 额手称庆的南唐君臣第2112章 康宗篇4 安乐皇帝第129章 割地、称臣、纳贡第118章 面静心动第194章 杨邠案(2)第293章 生于忧患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106章 诱惑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228章 形势危急第1785章 统治从去***化开始第176章 去邺都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乐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278章 给老大一个机会第194章 杨邠案(2)第362章 分封?第150章 为将军践行第161章 折氏进宫第268章 机遇世宗篇26 北廷国相第73章 解决第1785章 统治从去***化开始第146章 近亲通婚第356章 太子犒军,限期已至第91章 栾城之战(3)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40章 郭党俊杰第291章 和议达成第1694章 盐州第250章 大军会于威武城第83章 抉择第56章 契丹不乏忧患之士第443章 板子来得毫无征兆第98章 山道第14章 乾祐二十四功臣第75章 去吧,杨无敌!第59章 元臣多鄙第187章 大汉的军事官僚地主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47章 诱其北上第1700章 本州无罪第300章 统归地税半岛史话·四十载安南第60章 “暴毙”第84章 示警第12章 方略第43章 接见第390章 武举选官定制第44章 听政湖湘第2110章 康宗篇2 辅政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