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日常

如尔等所愿,一水就是大半章。

东宫坐落在皇城东南角,规模很小,甚至可以用“简陋”来形容,只是将那一小片宫殿,划定出来,便是“东宫”。

有意思的是,历梁、唐、晋,这几个中原王朝都没立过太子,刘承祐,还是第一个明确被立为太子的人。事实上,若不是以大汉的特殊国情,再加刘知远的身体状况,刘承祐还真登不上。即便刘承训薨了,可能性更大的是,刘承祐日后以周王之尊继位。

平旦时分,黎明将至未至,晨色尚且深沉,整个皇城都笼罩在一片朦胧色中。

东宫,太子寝殿,榻上。

刘承祐醒得很早,坐起身,深呼吸了几口凉气,晃了晃头,脑袋中的些许昏沉被抖散。偏头看,锦衿包裹下,一具曼妙的娇躯便印入眼帘,虽然视线晦暗,但隐约间的轮廓,更加诱人。

大符的身材,亲手体验丈量过后,确实不错,虽不如高怀瑾那么“健壮”,也缺少些经验,但该有的韵味总归是具备的。这个年代的女子,确是早熟的。

到如今,刘承祐仅有三个女人,没一个年纪比他小的,单指生理年龄。

微微侧过身,刘承祐目光平静地注视着他的太子妃,初为新妇没两日,娇颜如花。探手,轻柔地在其面颊上蹭了一下,捋了捋几缕肆意打在锁骨上的秀发。此时的刘承祐,身体平静,思想空灵,并没有什么带颜色的反应。

大符给刘承祐的感觉确实不一般,又或许是受先入为主的影响,自带好感。当日初见之时,刘承祐一下子便记住了那双明亮的眼睛,温柔中透着坚强,爽落的自信气质,高门贵女的良好教养......

最重要的是,初见之下,大符竟敢直视刘承祐那双平静得没得感情的眼睛,未露怯,反而主动问:“你就是太子殿下?”

同样是将门之女,高氏在刘承祐面前的时候,都不敢直视他。当然,不排除与高怀瑾初见时,两人便是在洞房中的缘故......

当日上符府,虽见大符,并没有多说什么。更没有甫一见面,便一番畅谈,进行什么特别深入的交流。

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未让他失望,已然足够。

刘承祐与他的后宫之间的关系,基本上都是,先上车,后补票,事前根本没有时间抑或是耐心去培养感情什么的。

平静地起身,动作虽轻,仍旧不免发出一些窸窣的声响,随意地披上一件绒袍,越过珠帘,刘承祐朝外走去。刘承祐起后,符氏慢慢地睁开了眼眸,在黯淡的光线下,显得透亮,朝外张望,眨了眨眼睛。抬手捂了下被刘承祐抚摸过的面颊,红润滋生。

殿中的宫灯被点亮,在昏黄明亮的光线照射下,刘承祐专注的影子被投到案侧。大符裹着厚袍踏出内寝之时,便见着这样一副场景。符氏走动间,动作仍有些许的别扭,毕竟方破那啥没两日。

一大早,刘承祐已经投入的政务的处理中了,案上,已经叠了几封批示好的奏章。直到淡淡的幽香传来,刘承祐方回过神,扭头看着大符,自下斜上的角度望过去,真的大。

“你醒了。”刘承祐随口问道。

目光又投到手中的奏章上,俊眉稍凝,又是一封关于粮食的奏报。青黄不接的季节,粮食总是个大问题。

符氏轻轻地应了声,见刘承祐反应冷淡,却也未露小女人的戚戚之态,静静地坐到他身边,打量着他的侧脸。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认真做事的男人,总是最有魅力的。大符本非寻常女子,就冲着刘承祐这勤政的表现,心下便觉满意。

符氏的适应能力很强,进入东宫这两日,已然慢慢熟悉了,刘承祐对她也算恩宠礼待,入夜也很激情......虽然就如传闻中的一般,性格沈淡寡言,但看在大符眼中,却是威严的体现。

“天寒,怎么不多睡会儿?”放下手中的奏章,刘承祐将关注投放到大符身上。

面对刘承祐这突如其来的温柔,大符有些受宠若惊,柔雅一笑,却无小女人之态,温声应道:“殿下勤于政事,妾身怎能贪图床榻之暖,宁侍奉笔墨于君侧。”

对她的回答,刘承祐仍不免诧异,眼神一飞,拿起刚放下的奏章递给她:“看看。孤闻你睿智明理,遇事常有见解,正好,听听你有什么想法?”

见状,大符却是根本不接,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国家政事,岂能听妇人之见、妾身见识浅陋,只求能侍奉殿下即可,不敢瞻顾分外之事!”

闻言,刘承祐眼闪过一丝隐晦的满意,放下奏章,自顾自地说道:“临清王与澶州节度郭......嗯,郭荣奏报,魏博、澶州闹饥荒,死百余人。”

没有去注意刘承祐言语中的停顿,大符蛾眉轻蹙,只是跟着感慨道:“妾身随父来京,沿路可见百姓,面浮饥色,却未曾想到,竟有饥饿而亡的惨剧!”

“以去岁平杜重威叛之故,那场兵祸,对邺都周边的州县破坏太严重了,战后生产未复,以致遗祸至今!”刘承祐叹了口气:

“东京也缺粮,自大汉立国以来,就无时不刻不为这吃穿问题头疼。尤其是东京,数十万张嘴要养。思之,实令人头疼!”

听刘承祐的慨叹,符氏果如其言,保持着本分,并不妄加评说。只是见刘承祐眉衔苦,尽显贤良之风,轻声劝慰道:“殿下,不必过于担忧,只要天下太平的,总会好起来的。有殿下如此忧国忧民,励精图治,定能致百姓安居,生民乐业。”

大符这口小嘴,还是够巧的。

刘承祐愁意略消,说:“也是,去岁最艰难的时期都度过了,只要国家平稳无事,再熬一段时间,日子会好起来的......”

见刘承祐平淡之间,尽显自信泰然,符氏美眸一弯,朝他露出一道和煦的笑容。

天初放亮的时候,殿堂中,刘承祐用着早膳。大符、高氏以及大着肚子的耿氏俱在,这是三个女人,头一次同时在场。

吃食仍旧很简单,绿色健康,不过有耿氏这个孕妇在,刘承祐跟着吃了些养肾的补品。

很安静,食而不言。

案上摆着一小碟青菜,冬春之际的青菜,很是爽口,再加御厨的手艺不错,鲜嫩,有种入口即化的感觉。

殿内的气氛,虽算不上和谐,却也谈不上僵硬。在刘承祐面前,并没有出现“修罗场”之类的氛围。一直等他吃干抹净,离开之后,殿中的三个女人方才有了点异样的动静。大符与高氏两个高门贵女,“志趣”相投,浅笑交谈,耿氏则一如既往,嗫喏柔怜,一只手低调地搭在肚皮上。

......

刘承祐这边新得佳妇,尽相欢愉,消息已极快的速度传到了河中这边。

“岂有此理!欺人太甚!”蒲州城内,节度府中,“绿主”李崇训都还没说什么,李守贞却是按捺不住怒火,摔着瓷杯爆喝。

此前,他在蒲州,与儿子期待着贵女临门,甚至都做好了亲自上东京迎亲的准备。结果,突然得来符彦卿一封解约信,惊愕不已,连发信、遣人质问,为何毁约,皆不得回音。

这下,明白过来了。

“真当我李某好欺吗?”怒不可遏,李守贞环视一圈,朝面前的几名心腹幕佐喷着唾沫。

他在大符身上,可寄托着某些心思。

“派人去关中,联络那蜀帅张虔钊!”气愤难耐,李守贞直接支使着,有点昏了头。

“节帅不可啊!”话音刚落,底下一名看起来颇为精明佐官立刻劝谏道:“此乃取祸之道,若朝廷得知,必招致祸端。时命在汉,不可妄动啊!”

再残暴昏聩无能的节镇,手下总有一两个头脑清明、见识出众的智者,又或许是受衬托所致。眼前的这名官员便是,其名赵修己,如今官居河东节度推官,跟随李守贞多年,既知其阴怀异志,屡次劝谏。

大量的事实证明,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李守贞不是那么好规劝的。

“朝廷如此欺我,夺妻之恨,难道就这么算了吗?”旁边的亲儿子李崇训激动地助攻李守贞。

闻言,李守贞当即拂袖,止住还欲说话的赵修己。不过,又瞪了儿子一眼,想了想,却没有继续提联络蜀军的事。

“派人,盯着开封的情况,听闻,汉皇身体不好!”李守贞冷冷地说道,朝自个儿的牙将命令道。

“是!”

却没再理会赵修己的意思,命其退去。

“爹,此事就这么算了?”李崇训一脸怨愤。

“哼!自然不是!”李守贞表情阴郁:“但是,也不可贸动。看看关中的局势再说,蜀军也是废物,五万大军,拖了这么久,竟然寸步难进!”

“来人,去把总伦大师给我请来!”生了会儿闷气,李守贞又道。

总伦是个和尚,善占卜,尝施法告知李守贞,说他有人君之位。先是符家女“贵不可言”,求得婚约,后有大师点拨。

李守贞深信。

第366章 辽军西进第149章 邺都城下第137章 赵普的黑材料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世宗篇38 安东王的遗嘱第100章 梁山泺第66章 兄弟之国第2125章 康宗篇终 在位八年,荒怠无功第56章 一战定河西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乐第170章 全线动员第60章 皇后进言第131章 政事堂中的忧虑第313章 日常第284章 虚了第39章 大舅哥与小姨子第210章 问题来了,谁做主帅无题第107章 飘飘然的李相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42章 一心求财王巡检第133章 延禧驿第1686章 雍王回京半岛史话·话说林邑第41章 刘信遭贬第117章 一图一册第320章 蛮瑶归服第36章 李业告状第1732章 刘皇帝的反应第85章 少壮派第474章 立场第58章 七皇子,安南问题第1798章 宴无好宴第113章 将目光投向北边第257章 黄花谷之战第86章 笼络人心第103章 强势、阴谋第205章 既往不咎第183章 李相为帅仁宗篇7 官僚新贵,倒范集团第215章 郭、李之争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438章 与太子的牵涉第315章 质量最高的一次科举第43章 刘皇帝训子第247章 兵临、敌情、决策第374章 推倒重来第1715章 力所能及第155章 河东风云(2)第151章 广政殿议第163章 河东风云(终)仁宗篇2 正统六年第100章 城战第348章 老皇帝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289章 捷报齐至第238章 南口大战7第166章 太子与大将第10章 老将出马第97章 宣慰司将提上日程第1771章 襄阳王第35章 室韦覆灭第257章 黄花谷之战第248章 两战破寨第36章 李业告状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238章 皇帝还是怕皇后第36章 激战三江口第471章 另起炉灶第101章 称得斤两,从容收兵第60章 皇后进言第319章 税制的考量,二治山阳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潜龙在渊第38章 任其纷扰第78章 火油弹第56章 南平王让朕好等啊第85章 郭荣给的惊喜第131章 和议达成第371章 杀,不杀?第119章 寿春终于破了第63章 夜访人妻郭第1743章 臣服尚有门槛第119章 难审第123章 株连不可避免第173章 日常第504章 最后的旅途4第41章 小风波第28章 封疆大吏第328章 默认第260章 诱敌之计落空第1730章 一级压一级第307章 老马将军值得重任第346章 底层第1726章 民何以安?第284章 虚了278章 军务第87章 对夏绥事宜第478章 登封降禅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风波
第366章 辽军西进第149章 邺都城下第137章 赵普的黑材料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世宗篇38 安东王的遗嘱第100章 梁山泺第66章 兄弟之国第2125章 康宗篇终 在位八年,荒怠无功第56章 一战定河西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乐第170章 全线动员第60章 皇后进言第131章 政事堂中的忧虑第313章 日常第284章 虚了第39章 大舅哥与小姨子第210章 问题来了,谁做主帅无题第107章 飘飘然的李相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42章 一心求财王巡检第133章 延禧驿第1686章 雍王回京半岛史话·话说林邑第41章 刘信遭贬第117章 一图一册第320章 蛮瑶归服第36章 李业告状第1732章 刘皇帝的反应第85章 少壮派第474章 立场第58章 七皇子,安南问题第1798章 宴无好宴第113章 将目光投向北边第257章 黄花谷之战第86章 笼络人心第103章 强势、阴谋第205章 既往不咎第183章 李相为帅仁宗篇7 官僚新贵,倒范集团第215章 郭、李之争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438章 与太子的牵涉第315章 质量最高的一次科举第43章 刘皇帝训子第247章 兵临、敌情、决策第374章 推倒重来第1715章 力所能及第155章 河东风云(2)第151章 广政殿议第163章 河东风云(终)仁宗篇2 正统六年第100章 城战第348章 老皇帝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289章 捷报齐至第238章 南口大战7第166章 太子与大将第10章 老将出马第97章 宣慰司将提上日程第1771章 襄阳王第35章 室韦覆灭第257章 黄花谷之战第248章 两战破寨第36章 李业告状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238章 皇帝还是怕皇后第36章 激战三江口第471章 另起炉灶第101章 称得斤两,从容收兵第60章 皇后进言第319章 税制的考量,二治山阳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潜龙在渊第38章 任其纷扰第78章 火油弹第56章 南平王让朕好等啊第85章 郭荣给的惊喜第131章 和议达成第371章 杀,不杀?第119章 寿春终于破了第63章 夜访人妻郭第1743章 臣服尚有门槛第119章 难审第123章 株连不可避免第173章 日常第504章 最后的旅途4第41章 小风波第28章 封疆大吏第328章 默认第260章 诱敌之计落空第1730章 一级压一级第307章 老马将军值得重任第346章 底层第1726章 民何以安?第284章 虚了278章 军务第87章 对夏绥事宜第478章 登封降禅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