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三月初十

在卢多逊批判着赵普,在张德钧针对向王寅武,在刘皇帝评估着臣僚们之间矛盾的同时,被卢多逊惦记着的赵普还在为封禅事项操劳忙碌着。

大典日定在三月十日,而随着日期的临近,一切井然有序地铺开,但气氛也逐渐变得严肃紧张,

事到临头,反倒比此前的千头万绪更令人忙乱。

作为大典的总导演,赵普承担的压力显然是最大的,同时,这也是他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如此深度地参与一项事务。

过去不是没有重点关注某事、某务、某政,

但像此番这般,

过问每一个具体细节,确属首回,显然,尽善尽美也是赵普的目标。

不同于大汉以往的朝会、祀天、祭祖等大典,那些典礼早就形成了一套固有的流程与模式,上上下下,包括能够参与的人,都很熟练,即便有所变化,也只是正常的小范围调整。

封禅则不然,这立国以来头一遭,完全没有经验,哪怕在史册古籍中能找到那些文字用以借鉴,但是,那文字描绘的画面想要将之真实且更加完美地呈现出来,可就不是易事了。

没有彩排,

场面还搞得这么大,还得完美呈现,

这个完美,

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以赵普统筹事务的能力,在这方面也是个巨大的挑战。

暮色已降,春夜轻寒,宰相下榻处仍旧是灯火通明的。赵普坐下大案后边,坐姿仍旧是那般端正笔直,几道烛火微光只能照到他半张脸,而半张脸上能够看到明显的疲惫。

七八名“封禅委员会”的僚属在下,二三人坐着,四五人站着,静听赵普吩咐。赵普也是不厌其烦,郑重其事地,与众人展开对封禅流程的梳理,完善每一个环节,深挖每一個细节。

“新到的大臣、使节,全部通知到位,不只要把章程告悉,还要明确一点,不论是谁,

都得按照章程来,

必须听从指挥......”

“通知杨殿帅,从明日开始,封锁来岱道路,禁止外来人众,同时,对封禅路线进行戒严,以免聚集在周边的闲杂人等,影响大典的筹备与展开!”

“大典过程中,所涉人事、器物、建筑,全部再检查一遍,当值的宿卫、仪仗,可以进入岗位待命了!”

“礼乐队,车队,继续操练!还有那些道众佛徒,再强调一番,务必按照章程走,这里不是他们超然物外的地方......”

“厕所粪坑兴修得如何了?道路野地间的牲畜粪便清理得如何?这臭气漫天,必须尽快解决!”

“.......”

事无具细,赵普是一条一条,把所有能够涉及的人事物都考虑进去,一件件地做敦促安排,而下属们,则笔速如风,埋着头拼命记录。

就连大典日当天,每个人的站位,都画了一张图,要求传达出去。当然,在整个规划中,那些固定的站位、职守,并不是什么难题。

难点在于,整个过程是动态的,刘皇帝先要驱车前往封祀坛拜祭,然后才登山,其后还有下山南行梁父,其中周折与麻烦远非寻常祭祀可比。

所幸,这些流程需要分三天进行,不是要求一天之内完成,也给了一些调整的余地,但即便如此,整体而言,仍旧是紧迫的。

“大典将近,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所有事项,要彻底展开落实!还需诸位,戮力同心,完成大典。

本相还是那句话,可以忙,但一定不能乱,尤其是陛下祭礼过程之中!为了大典,朝廷投入巨大,陛下密切关注,诸位也忙碌日久,事到临头,更容不得出一丝差错,以免前功尽弃。

这件差事,办好了,诸位都是有功之臣,办不好,那么本相就当亲自向陛下请罪了......”

赵普言罢,目光侵略性极强的看着这干僚属,所有人本就不轻松的表情变得更加严肃了。类似的话,赵普也不是第一次说了,但一次比一次直白,一次比一次严厉。赵普固然有压力,但这份压力也被他转嫁给所有负责大典的职吏,一起煎熬着。

一批人听候完吩咐,有序退出,又换一批人入内,接受指示,循环往复,然后又是赵普对一些重点环节、负责官员进行特别交待。

通过这种频繁琐碎的接见、安排,沉溺于工作之中,似乎也能缓解焦虑。夜已渐深,一名疲惫的僚属恭敬地告离困顿的宰相,没有片刻歇息,通事郎汇报,钦天监令王处讷来了。

没有做什么调整,当即吩咐传见。王处讷在大汉朝中也算个名人,技术性官僚,擅长星历、占候之学,身上带着一些神秘的光环,被很多人视为天师。

当然,刘皇帝重视此人,还是因为他实际的作用与功劳。这么多年,王处讷对大汉最大的贡献,便是对皇历的完善,到如今,大汉的《应天历》已经出到第四版了,且越发完整、准确,都是在王处讷的主持下研究编写的。

历法这个东西,或许并不那么起眼,但于民生而言,却是不可或缺的,不只起一个记时日的作用,更在于指导百姓的日常生活,涉及民生的方方面面。

因此,刘皇帝一向重视,而王处讷也因此功,在钦天监的位置上,一待就是二十年。职位虽然没有提升,职位之外的各种待遇却是异常优渥,且完成了许多在天文星学上的研究成果。

而在钦天监任上一待二十年,这样的情况,在大汉大抵也就那么几例了,能够例举出的,只能往太医院、三馆这样的衙司去寻找了,当然,也只有这等专业性强的职司才能有如此稳固的职任现象。

此番封禅泰山,作为钦天监,王处讷自然也参与其中,很多前期的准备,也参考了他的意见。

已是深夜,赵普召其来,自然事涉封禅。命人奉茶,赵普也不脱离带水,直接严肃地问道:“王公,你可确定,十至十二日,气候良好?”

具体举行典礼的时日,就是听从钦天监的意见后,最终确定的。而这一点,也尤为重要,天气更是最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

要知道,前两日,才下过一场小雨,都说春雨贵如油,但对赵普来说,他是宁愿这半个月都是无云无雨的。

面对赵普又一次询问,王处讷老脸上没有一丝不耐,但或许也正因为这种反复的确认,反而不敢保证了。

在赵普那审视的眼神下,王处讷沉吟了下,道:“禀相公,依照老朽与僚属们的观察测算,大典当日,应当无虞!”

那一抹迟疑,显然被赵普抓住了,面皮抽动了下,看着这老朽,最终还是没有像其他僚臣一般过于苛责。

虽然,他要的只是一个确定的答案,用以提气,坚定信心,但或许也正是这份关心则切,反而让王处讷不自信了。这回答,也越发趋于保守了。

“王公与钦天监吏们的判断,素来准确,少有差池,本相还是很相信的!”沉吟了下,没有放狠话,反而温言安抚道:“这么晚了,相召叨扰,还望包涵!”

“相公言重了!”王处讷应道。

没有什么空闲废话,很快王处讷便离开了,似乎并不愿意同这个宰相打交道。而赵普,也没办法,也能寄望于钦天监那些专业人士的判断,没有问题了。

开宝十二年三月初十,属于刘皇帝的封禅大典正式开始,由泰山之阳的封祀展开。

第165章 天子的态度第467章 进一步治本之策第259章 兵临梁泉第11章 局势变化于未测之际第184章 教训第433章 韬光养晦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第328章 决议横涉流沙第7章 小人物议大事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风波第382章 朕知道你们不满第345章 剥削者第160章 平定第74章 东亚海盗的兴起第25章 拟一份名单第364章 汉宫之内第380章 投汉第2076章 太宗篇23 进入深水区的税改第21章 西巡第69章 虞国公也走了第338章 争执第47章 陶谷自荐第110章 西南将帅第19章 武夫第157章 刘老四第85章 安心第58章 当太子与首相共同针对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动第168章 塞上风光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难欺第104章 暗通款曲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中)第402章 太子有后了第161章 蜀人填湘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历史第74章 十八日,御驾幸淮南第384章 反响第9章 王峻归来第98章 温柔乡第1739章 受刺激的十三皇子第132章 登清流,议善后第227章 延州事第118章 查抄第1760章 无聊的雍王第85章 异心第135章 韬光养晦第334章 交待第414章 云消日出第129章 叔父第25章 周世宗与杨令公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13章 市井之声第269章 先锋慕容承泰第154章 灭门第53章 改国号,去帝位,称臣修贡第358章 两江平定第16章 态度迥异第52章 对峙第367章 礼遇隆重第166章 一座庄园第35章 唐将空谈第311章 旧识第118章 面静心动第174章 故交情谊第60章 “暴毙”第52章 幽燕变故第238章 南口大战7第429章 远遁的契丹第1766章 噩耗连连,皇后病危第487章 “惊喜”第400章 柴荣死了第47章 诱其北上第274章 打女真、室韦还是没问题的第62章 祸福之间第415章 皇孙归来第5章 恶劣的处境第138章 刘皇帝认可第101章 梁山观政第59章 明贬实升第400章 柴荣死了第21章 老六也长大了第162章 薨逝第375章 郭枢密觐见第156章 亡国之君第367章 下面的声音第82章 矛盾第292章 赵普复命第409章 法不责众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来做第9章 公府密议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遗产第54章 主动出击的回鹘人第140章 恼火的赵匡胤第322章 真正引以为豪之处第39章 百年大计第436章 真实而残酷第101章 刘知远在洛阳第90章 老将可用第1797章 吸血的拍卖会第160章 军政分离的尝试
第165章 天子的态度第467章 进一步治本之策第259章 兵临梁泉第11章 局势变化于未测之际第184章 教训第433章 韬光养晦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第328章 决议横涉流沙第7章 小人物议大事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风波第382章 朕知道你们不满第345章 剥削者第160章 平定第74章 东亚海盗的兴起第25章 拟一份名单第364章 汉宫之内第380章 投汉第2076章 太宗篇23 进入深水区的税改第21章 西巡第69章 虞国公也走了第338章 争执第47章 陶谷自荐第110章 西南将帅第19章 武夫第157章 刘老四第85章 安心第58章 当太子与首相共同针对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动第168章 塞上风光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难欺第104章 暗通款曲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中)第402章 太子有后了第161章 蜀人填湘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历史第74章 十八日,御驾幸淮南第384章 反响第9章 王峻归来第98章 温柔乡第1739章 受刺激的十三皇子第132章 登清流,议善后第227章 延州事第118章 查抄第1760章 无聊的雍王第85章 异心第135章 韬光养晦第334章 交待第414章 云消日出第129章 叔父第25章 周世宗与杨令公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13章 市井之声第269章 先锋慕容承泰第154章 灭门第53章 改国号,去帝位,称臣修贡第358章 两江平定第16章 态度迥异第52章 对峙第367章 礼遇隆重第166章 一座庄园第35章 唐将空谈第311章 旧识第118章 面静心动第174章 故交情谊第60章 “暴毙”第52章 幽燕变故第238章 南口大战7第429章 远遁的契丹第1766章 噩耗连连,皇后病危第487章 “惊喜”第400章 柴荣死了第47章 诱其北上第274章 打女真、室韦还是没问题的第62章 祸福之间第415章 皇孙归来第5章 恶劣的处境第138章 刘皇帝认可第101章 梁山观政第59章 明贬实升第400章 柴荣死了第21章 老六也长大了第162章 薨逝第375章 郭枢密觐见第156章 亡国之君第367章 下面的声音第82章 矛盾第292章 赵普复命第409章 法不责众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来做第9章 公府密议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遗产第54章 主动出击的回鹘人第140章 恼火的赵匡胤第322章 真正引以为豪之处第39章 百年大计第436章 真实而残酷第101章 刘知远在洛阳第90章 老将可用第1797章 吸血的拍卖会第160章 军政分离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