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谈话

比起其他人,秦王刘煦一家抵京的时间要晚得多,一直到开宝十八年二月中旬,方才回到开封。

不只是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也因为起行的时间较晚,过了新年之后,刘煦还对臣服大汉的诸部仆从进行了一场慰劳会谈,安抚其心,并对安东都督府的事务做了详细而周全的安排之后,这才匆匆南归。

为了赶速度,抛弃了缓慢劳碌的陆途,基本都选择乘船,至辽东后,更换海船,跨海抵达河南,又换汴船,走济水、五丈河一线至开封,这才把时间争取了回来。

而等刘煦返回开封时,整个东京城,已然沉浸在一片和谐喜悦的氛围中了,各处张灯结彩,东京的士民们,似乎也要趁着这个机会,好生庆祝一番,释放一下压抑了几个月的情绪。

王禹偁的那份谏表,对刘皇帝还是造成了一些影响,嘉庆节的庆典,筹备多时,人事物都安排妥当了,不可能轻易更改,那样反而会浪费资源,并且也不符合刘皇帝的心意。

于是,刘皇帝便想到,在十八年新年以及上元节上,节省一些,收敛一些。过去,每到新年,朝廷都会组织两场大会。

先是新春尹始,举行正旦朝会,刘皇帝发表新年贺词,并就过去一年的军政形势、建设成果做总结议论,再对新一年国计民生以及政策调整做展望讨论。

真正的新年庆典,则放到上元节当日,宫中会举行御宴,君臣同乐,宫外则普天同庆,与民共乐。

但是在开宝十八年春,不论是正旦朝会,还是上元夜宴,都是厉行简约,甚至进入开宝年后就没那么寒酸过,在刘皇帝的意志下,所有人都把新一年的热情压抑着,等待着嘉庆节的到来。

朝廷如此,东京民间自然也大受影响,因此与往年不同,百姓们的新年也是过得没滋没味的,虽然爆竹声声,但总归少了点气氛。

一直到嘉庆节将至,整个东京,自上而下,都变得喜悦起来,民间也开始活跃了,普天同庆的事情,也没人敢不高兴。

事实证明,节日、庆典这种活动,还是很有必要的,哪怕是黎民黔首,生计维艰,也需要一个高兴的理由,一个宣泄情绪的机会。

而对京城士民而言,过去大概没有任何一年,能像开宝十八年这般期待嘉庆节的到来。有点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思,嘉庆节在百姓心目中的印象是得到了加深。

刘煦回京后的行程,与刘昉、刘晞差不多,抵京前,太子刘旸还专门派人出城去迎接。其后,先携一家进宫觐见刘皇帝,再去拜见符皇后,又与几个兄弟寒暄一番。

不过,刘煦特殊点的地方在于,就在抵京当晚,刘皇帝专门召见刘煦。

......

已是仲春时节,与白天的和风煦日不同,春夜还是明显多了几分寒意,便衣的刘皇帝也不禁披上了一件外袍。

召见刘煦,刘皇帝只准备了一盏薄茶,以作招待。刘煦赶到崇政殿时,刘皇帝正亲自烧水泡茶。

“爹!”直接走近茶桉,刘煦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安东时的强势与锐气,在刘皇帝面前彷佛全部消融了。

“坐!”刘皇帝看了他一眼,慢条斯理地换上新水,轻声道:“坐!”

“是!”刘煦也不废话,撩袍落座,姿势很端正。

对于刘皇帝此番单独接见,刘煦心中也不是毫无波澜的,在外多年,父子之间交流既少,难免生疏。但刘皇帝,又是他不得不面对的,毕竟,哪怕在安东经营了七八年,他的一切,他的未来,仍旧掌控在刘皇帝手里。

虽然有一定的消息来源,但对于刘皇帝这些年的变化,如今的状态,对他的看法,这些都是无从探得的,只能通过一些侧面表现,来猜测。

而刘煦,也有太多的想法与建议向刘皇帝陈述,希望获得他的认可与支持。但这些都需要看刘皇帝的态度,而这也目前刘煦心里最没底的地方。

当然,不管心里有多少想法,脑子里有多少念头,但在直面刘皇帝时,刘煦还是显得很平静,澹定。经过当年登闻鼓桉后,刘煦的城府也是越发深沉了。

刘皇帝专注地把茶水倒好,轻轻地推到刘煦面前,抬首正眼注视着他,目光中露出点温和的色彩,说道:“你在安东做得很好,为朝廷立了下大功,应该受到犒赏。不过,爵位已是亲王,钱财应该也不缺,我暂时也想不到怎么封赏你,且以此茶,聊表慰问吧!”

刘皇帝这轻描澹写的话语,却让刘煦打起了十二分的警惕,这是什么意思,这几乎就是在暗示已经封无可封了,对任何一个臣子来说,都是一个危险的讯号。

当然,刘煦毕竟不同,亲疏有别,他是皇长子,倒能少些人臣的顾虑。再者,他只是小治安东,论功绩,也远远谈不上有多高。

因此,经过短暂的思考,刘煦便应道:“多谢爹!不过,儿实在不敢当,安东至今未宁,何谈受赏。儿只希望,不会辜负了爹的期望!”

听其言,刘皇帝澹澹一笑:“你也给我打起官腔来了?看来,果真是历练出来了!”

刘皇帝仍旧平静地看着刘煦,感慨着说道:“若说期望,你这些年在安东的作为,已经远超我预期。

开发东北,是我亲自定下的国策大计,但是,朝廷中很多人都知道,公卿大臣们也早达成了共识,那就是东北的开发,主要在辽东!

至于安东,蛮夷杂处,不毛之地,羁縻之所,朝廷上下,没多少人是真正看重的。这些年,朝廷对东北主要的扶持,也在辽东,一穷二白的安东能有今日的气象,毫无疑问,你当居首功!

这一点,我很清楚!”

刘皇帝这番话里充满了认可,刘煦也有些意外,但越是如此,心中反而生出更多的谨慎,拱着手,谦虚道:“儿在安东治政,仍旧诸多不足之处,有操之过急、专横逾越之处,还请爹恕罪!”

“安东嘛!”刘皇帝笑笑:“特殊的地方,自然需要特殊的治理。从来没有一套政策,能够全国畅通,想要贯彻落实,还需要因地制宜!

你在安东的那些做法,所行政策,或许有些激进,也引起了诸多争议,但是,若没有这些,安东那偏僻穷鄙之地,如何发展得起来。

这一点,你心里不需要有负担!”

“多谢爹理解!”刘煦的神情,终于有所动容,认真地道:“有爹的支持,儿定然全力以赴,终有一日,使得安东大治,群夷归服,使安东成为大汉化内治地!”

刘皇帝点了点头,伸手一指:“喝茶!”

“是!”

茶香四溢,茶盏中热汽蒸腾,鸟鸟升起,氤氲在空气中,使得父子间谈话的气氛也变得更加融洽。

不过,一盏茶罢,刘皇帝又严肃道:“不过,我虽然给了你一定特权,安东特殊归特殊,但是,不论什么时候,安东都是朝廷治下!”

说着看了刘煦一眼,刘皇帝悠悠道来:“你人虽在安东,但对朝中的一些舆论,想必也不是一无所知吧!朝廷中,已经有人称呼你为安东王,我倒想问问你,你想要做秦王,还是安东王?”

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328章 决议横涉流沙第229章 孟昶:七宝溺器,好用第117章 泼冷水第397章 指点世宗篇42 极盛背后的阴霾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49章 医政第77章 吓人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69章 祸事了世宗篇49 皇帝迟暮,太子早薨第333章 勋贵的态度第362章 分封?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层第95章 皇后又进谏第2051章 最后的旅途(终)第333章 勋贵的态度第193章 杨邠案(1)第174章 帝崩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荆湖第1715章 力所能及第73章 纸上谈兵第270章 骚扰,进攻第450章 落幕第54章 病虎獠牙第467章 进一步治本之策第75章 西北边报世宗篇45 汉金冲突第132章 登清流,议善后第313章 日常第308章 班师还朝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汉伊六次大战第250章 秘密战线上的作为第118章 查抄第59章 睡王上位第23章 室韦女真一番战终,宗亲无特权第317章 修法第38章 湖南无战事第171章 耶律璟选择保守第87章 亦有其忧第16章 诸般滋味在心头第75章 西北边报第25章 开宝新政第1703章 如释重负第99章 北巡结束第94章 汝公出山第121章 招降纳叛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阳第455章 见闻第414章 到此为止第1803章 运动第257章 黄花谷之战第146章 许州事了(1)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152章 压抑的成都第26章 名将第1698章 做贼心虚第391章 暗箭第274章 老当益壮第129章 叔父第36章 李业告状第167章 先震后蝗第56章 弥月之喜第172章 更像打仗来的第461章 癫狂?第475章 吃人的河陇备灾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112章 兄弟第6章 “座谈会”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迟暮第73章 赵大已在军中第6章 遗奏十条第105章 密探专奏第107章 练将如砺剑第308章 新贵第503章 最后的旅途3第185章 赐宴第42章 岭南在望第315章 赵匡义有个大胆的念头第99章 御帐议战第188章 永清军议第137章 终于埋了第1811章 归来第49章 医政第1698章 做贼心虚第207章 还京第138章 刘皇帝认可第1708章 格局第91章 今日开宝第188章 后续第137章 赵普的黑材料第100章 无法避开的钱粮问题第115章 两则喜讯第47章 八十万军队带来的压力第285章 家务事第106章 敲打第26章 新政与人事第376章 降臣纷来第136章 太子的认识
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328章 决议横涉流沙第229章 孟昶:七宝溺器,好用第117章 泼冷水第397章 指点世宗篇42 极盛背后的阴霾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49章 医政第77章 吓人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69章 祸事了世宗篇49 皇帝迟暮,太子早薨第333章 勋贵的态度第362章 分封?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层第95章 皇后又进谏第2051章 最后的旅途(终)第333章 勋贵的态度第193章 杨邠案(1)第174章 帝崩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荆湖第1715章 力所能及第73章 纸上谈兵第270章 骚扰,进攻第450章 落幕第54章 病虎獠牙第467章 进一步治本之策第75章 西北边报世宗篇45 汉金冲突第132章 登清流,议善后第313章 日常第308章 班师还朝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汉伊六次大战第250章 秘密战线上的作为第118章 查抄第59章 睡王上位第23章 室韦女真一番战终,宗亲无特权第317章 修法第38章 湖南无战事第171章 耶律璟选择保守第87章 亦有其忧第16章 诸般滋味在心头第75章 西北边报第25章 开宝新政第1703章 如释重负第99章 北巡结束第94章 汝公出山第121章 招降纳叛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阳第455章 见闻第414章 到此为止第1803章 运动第257章 黄花谷之战第146章 许州事了(1)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152章 压抑的成都第26章 名将第1698章 做贼心虚第391章 暗箭第274章 老当益壮第129章 叔父第36章 李业告状第167章 先震后蝗第56章 弥月之喜第172章 更像打仗来的第461章 癫狂?第475章 吃人的河陇备灾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112章 兄弟第6章 “座谈会”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迟暮第73章 赵大已在军中第6章 遗奏十条第105章 密探专奏第107章 练将如砺剑第308章 新贵第503章 最后的旅途3第185章 赐宴第42章 岭南在望第315章 赵匡义有个大胆的念头第99章 御帐议战第188章 永清军议第137章 终于埋了第1811章 归来第49章 医政第1698章 做贼心虚第207章 还京第138章 刘皇帝认可第1708章 格局第91章 今日开宝第188章 后续第137章 赵普的黑材料第100章 无法避开的钱粮问题第115章 两则喜讯第47章 八十万军队带来的压力第285章 家务事第106章 敲打第26章 新政与人事第376章 降臣纷来第136章 太子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