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暗箭

“这些话,当真是王彦升说的?”垂拱殿内响起刘皇帝低沉的声音,就仿佛是幽灵的呓语。

“小的何胆,敢欺瞒官家!”侍候在殿下的,乃是皇城使王继恩,见刘皇帝有所怀疑,立刻“义正辞严”地道:“小的所报,千真万确,其狂悖放肆之言,若有半句不实,小的愿担诬陷功勋老臣之罪!”

见王继恩这副信誓旦旦的模样,刘皇帝沉默了下,旋即冷声质问道:“功臣阁会后的话,既然探得如此清楚确切,为何隔了这一个多月,方才来报!”

虽然在此事上王继恩自觉坦诚,问心无愧,但此时迎着刘皇帝那冷澹的目光,心中仍旧忍不住骇然。不敢怠慢,稳住心态,迅速地解释道:“回官家,非小的怠慢,小的也是前不久方偶然收到此则消息,因事涉王郡公,不敢疏忽,恐冤屈了功勋老臣,因而另花费了些时间,细细查问确凿之后,方敢上禀!王郡公大放厥词之时,杨尚书与合川伯康延泽俱在!”

王继恩这番解释,倒有些几分道理,但刘皇帝的疑虑明显只打消很小的一部分,当听到杨业与康延泽之时,那老眼已经快眯成一条缝了。

而感觉到刘皇帝身上越发浓厚的危险气质,王继恩也再不敢保留,假装停顿了下,补充一句:“此事消息之来源,正是合川伯康延泽向小的透露的......”

这话一出,疑问的阴云便立刻消散,事实的天空顿时变得明朗,同样的,刘皇帝的心情也随即被阴霾彻底占据。

默然良久,刘皇帝不由得发出几声难听的笑声,就有如恶鬼的吟唱,格外渗人。老眼逐渐深邃,那是一种恐怕的阴沉,刘皇帝讥诮地说道:“看起来,我们的王郡公心中确实有很多想说又不敢说的话啊,这一番宣泄,比起装聋作哑,要痛快许多吧!

皆言王彦升匹夫糙汉,但这番话,说得却是头头是道,过去这些年,想必在心中已经念叨了无数遍了吧!

长进不少啊!当年淮南之战后议功策勋,自觉不公,他敢强闯相府讨要说法,如今,却能忍耐这么多年,话能藏在心里了,刮目相看啊!

说起来,王彦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装模作样的?五年?八年?还是十年?”

说着说着,刘皇帝语气便不那么平稳了,气息都急促了几分,缓了缓,方才平复下来。沉着一张脸,思忖片刻,刘皇帝语气森然地冲王继恩吩咐道:“你去一趟王府,替朕问王彦升几个问题!

好生安享晚年,含饴弄孙,不好吗?

憋了这么久,难不难受?

有什么话不能直接和朕说,非要弄虚作假地欺瞒于朕,装也就装个彻底嘛,为何又要忍不住,像个怨妇一样啰唣,还配做那个威震西戎的‘啖耳将军’?”

且不知刘皇帝这几个问题王彦升听了会是什么感受,至少殿中的王继恩亲耳听着,只觉得毛骨悚然,不敢有任何的迟疑,格外卑敬地应道:“是!小的遵命!”

似乎有些被震到了,应下之后王继恩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像根弯曲的枯木一般杵在那儿,直到刘皇帝斜了他一眼,方才行礼告退,就像离开虎柙一般小心翼翼地退出垂拱殿。

而刘皇帝仍旧待在御座上,冷着一张脸,一副心情欠佳的模样。显然,王彦升有些预计错了,他当日在功臣阁外说的那些话,刘皇帝并不是不在乎,相反很在意,有些事情,并不是皇帝知道你的脾性,就能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关键得看心情,或许能有一时之大度,但绝不可能容忍一辈子,何况是人到晚年、刚愎雄猜的刘皇帝。

事实上,关于王彦升装聋作哑之事,刘皇帝并不是一无所觉,只不过君臣之间有一定默契罢了。但就像刘皇帝提出的问题,要装就装到底嘛,说那么一番怨艾之言,还当着杨业这个刘皇帝铁杆心腹的面,是何居心?憋不住了?还是想试探?

不管是为什么,以刘皇帝当前的心态,只当他打破了君臣之间维持多年的那份默契,这对刘皇帝而言,是十分严重的政治问题......

“张德钧的汇报,你也听到了,说说你的看法!”思索着、怀疑着,刘皇帝随口问一直默默伺候在身边的喦脱。

在此事上,喦脱本来是想装死的,面对这突来一问,自然是陪着小心,迟疑了一会儿,方才谨慎地回道:“王老郡公性情一向如此,说几句气话,发泄一番,也属正常......”

“有些事情朕是能容忍的,但若把朕的宽容当作纵容,给朕耍小心思,搞试探,那就打错了算盘!”刘皇帝冷冷地说道,枯瘦的面皮几乎是抽搐着的。

听他这么说,喦脱下意识地埋下头。

“杨业我是知道的,端重刚直,不是打小报告的人,与王彦升的关系又一向很好,他对此事沉默,可以理解!”刘皇帝想了想,说出这么一番明显带有双标性质的话来。

如今老皇帝就是这般,对自己喜欢的人,是喜欢到骨子里,什么都是好的,什么都可以理解,而其他人,一旦印象崩坏,那恶感就怎么都收不住了,王彦升恰恰成为了后者。

“这个康延泽,倒是挺有意思啊!”刘皇帝哂笑着说道:“当年也算一名不错的智将,战场上表现不错,怎么老了,反而做起这等暗箭伤人的下作之事?还有,即便要举报,为何不向朕报告,要先偷摸着透露给皇城司?此人与张德钧是什么关系?”

听到刘皇帝这番怀疑,或者说“分析”,喦脱眼皮子不由动了动,他早就考虑到此点了,只是没敢说,也不是什么事都适合随便上眼药的。

还得是官家自己想通的,才是最好的,也最安全的,这般想就好了,王继恩那老狗,还想借此事请功?呵呵......

“康延泽当年,似乎是因其子犯事,被牵连罢官夺职的吧!”脑子里仅有些模湖的记忆,刘皇帝不确定地问喦脱道。

喦脱肯定道:“官家记忆惊人,正是如此,其子康明昭在兵部郎中任上,犯有贪污渎职之重罪,被明正典刑!”

刘皇帝微蹙着眉,道:“朕好奇的是,这康延泽与王彦升有什么恩怨,需要用这种手段对付?这二者,与杨业可都是关系莫逆的袍泽!”

对此,喦脱犹豫了下,低声应道:“小的听闻过一则不久前发生的小事,不知是否相关,王郡公的孙儿把合川伯的孙儿打成了重伤......”

“因为何事?”

“青楼争风!”

“呵呵......”

第420章 老年丧子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324章 相安为上第279章 当年三杰第132章 做媒第383章 敞开谈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126章 冬至宴2第131章 政事堂中的忧虑第417章 庆典一般的刑场第269章 军事会议第408章 兄弟之间第165章 天子的态度第195章 杨邠案(3)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进新时代第1702章 头疼的太子第26章 新政与人事第300章 统归地税第313章 辽国崩溃指日可待第374章 推倒重来第297章 新山阳第71章 六合堤上第111章 暂息伐蜀之心第288章 殿议总结第137章 迂回之师第67章 满廷反对亦无效第255章 “社会实践”第137章 赵普的黑材料第336章 怪圈第339章 走向“词帝”之路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65章 开封府尹的问题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206章 赵思绾落网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93章 班师第461章 癫狂?第1818章 慈母败儿第320章 蛮瑶归服第473章 亲兄弟明算账第44章 千金市枯骨第313章 日常第102章 绝境第30章 韩通与向训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475章 吃人的河陇备灾第297章 心虚第28章 刘承祐的想法第315章 质量最高的一次科举第114章 三桩大功第381章 功臣阁第257章 黄花谷之战第326章 刘皇帝的态度第47章 诱其北上第1763章 二度卸任第125章 邢州事第252章 后蜀君臣第95章 玩阴谋第79章 滏阳之捷第93章 栾城之战(完)第199章 辽帝之死第217章 李国舅治政第170章 全线动员第79章 势孤危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104章 驾临历城第98章 封禅之议第280章 传国玉玺的消息第187章 纷纷上表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4章 君臣同心第1705章 君臣都发狠了第148章 养残的顾虑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450章 落幕第342章 势如破竹第128章 蜀中乱象第9章 凤翔战况第303章 赵普北上第86章 驾临涡口第39章 长沙第354章 贵妃母子第71章 安东大开发2第233章 王使君在泗州第437章 二十年难遇的大水第422章 安东国的第一个冬季第362章 新齐与新楚第90章 交趾收复第31章 送行第467章 进一步治本之策第5章 春闱第19章 罢免两勋贵第225章 恩爱与恩典第42章 西州局势岌岌可危第161章 二郎,我恐命不久矣!第107章 卢多逊:赵普也该倒了第111章 历史的偶然与必然第115章 西北情况第362章 分封?
第420章 老年丧子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324章 相安为上第279章 当年三杰第132章 做媒第383章 敞开谈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126章 冬至宴2第131章 政事堂中的忧虑第417章 庆典一般的刑场第269章 军事会议第408章 兄弟之间第165章 天子的态度第195章 杨邠案(3)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进新时代第1702章 头疼的太子第26章 新政与人事第300章 统归地税第313章 辽国崩溃指日可待第374章 推倒重来第297章 新山阳第71章 六合堤上第111章 暂息伐蜀之心第288章 殿议总结第137章 迂回之师第67章 满廷反对亦无效第255章 “社会实践”第137章 赵普的黑材料第336章 怪圈第339章 走向“词帝”之路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65章 开封府尹的问题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206章 赵思绾落网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93章 班师第461章 癫狂?第1818章 慈母败儿第320章 蛮瑶归服第473章 亲兄弟明算账第44章 千金市枯骨第313章 日常第102章 绝境第30章 韩通与向训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475章 吃人的河陇备灾第297章 心虚第28章 刘承祐的想法第315章 质量最高的一次科举第114章 三桩大功第381章 功臣阁第257章 黄花谷之战第326章 刘皇帝的态度第47章 诱其北上第1763章 二度卸任第125章 邢州事第252章 后蜀君臣第95章 玩阴谋第79章 滏阳之捷第93章 栾城之战(完)第199章 辽帝之死第217章 李国舅治政第170章 全线动员第79章 势孤危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104章 驾临历城第98章 封禅之议第280章 传国玉玺的消息第187章 纷纷上表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4章 君臣同心第1705章 君臣都发狠了第148章 养残的顾虑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450章 落幕第342章 势如破竹第128章 蜀中乱象第9章 凤翔战况第303章 赵普北上第86章 驾临涡口第39章 长沙第354章 贵妃母子第71章 安东大开发2第233章 王使君在泗州第437章 二十年难遇的大水第422章 安东国的第一个冬季第362章 新齐与新楚第90章 交趾收复第31章 送行第467章 进一步治本之策第5章 春闱第19章 罢免两勋贵第225章 恩爱与恩典第42章 西州局势岌岌可危第161章 二郎,我恐命不久矣!第107章 卢多逊:赵普也该倒了第111章 历史的偶然与必然第115章 西北情况第362章 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