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长沙

bookmark

正值夏季,湘江水量充沛,滚滚北逝,一场大雨过后,更添几分汹涌,却也使人耳目一新,稍去炎夏的燥热。

四艘走舸,踏破江滔,溯流南下,速度很快,船身各处,仍带着雨打的痕迹,船头的旗帜早已收起,四支木楫支出,在船夫的操纵下,不停地划动着。

每艘船上,都有二十余名湖南士卒。领航的一艘,其间带头的是一名年轻军官,衣甲都被沾湿还未干透,怀抱战刀,靠着舟篷,闭着眼睛,手把在刀柄上,似乎随时欲拔而作战。

船内很安静,气氛很严肃,除了江水的震荡与船夫拟楫的声响,再去杂声。这四船兵卒,都是周行逢的亲兵,死忠那种。

19日,在撤往巴陵的当夜,这些人受周行逢之命潜出,隐遁至艑山,搭上提前准备好了四艘船,火速南下,目标直向长沙。

这一路,经洞庭入湘江,过湘阴,除了此前的一场大雨有所耽搁之外,都很顺利。平日的湘江之上,虽算不得百舸争流,舟船往来,也不算少,但如今,放眼所望,尽是冷清景象,连渔船都少见。

“队长,过沩口了!”船头放哨的士卒,扭头朝军官汇报道。

一睁眼,冷淡的目光扫过,那张普通的面容顿时平添几分凶悍气质。探头,朝西岸望了望,沩水奔腾入湘,能够看到明显的波流。

过了沩口,距离长沙,就只剩六七十里的水路,不惜体力,全速通行,一个半时辰当至。

稍作考虑,军官沉声吩咐着:“换人拟楫,全速南下,日晡之前,务必抵达长沙!”

“是!”

“队长,你说长沙如今是什么情况?要是汉军已经攻克,那我们......”一名什长,看着军官,问道。

“汉军的速度,应当没有这么快。长沙若陷,江上不会没有一艘汉船!”这名队长是熟悉水情地势的,应道。想了想,脸上露出一抹决绝:“节帅对我们呢有恩,夫人更善待我们,就算身死,也要回长沙,保护夫人与小郎君,完成节帅命令!”

说完,军官走出船篷,向北方望去,神情复杂,有担忧,有感伤。巴陵,或许已经被攻克了吧,节帅又安危如何......

自乾祐二年起,湖南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久罹祸难。多年以来,战争与动乱始终是这片土地与城池的主旋律。而受创最重者,还得属长沙这座湖南最大的城池。

马氏兄弟争权,一把大火,焚了半座城垣,府库累世所积,为蛮人所获。唐军灭楚,更是取之尽锱铢,掠夺财货,几乎搬空长沙。

及楚人共逐唐军,又给古城内外,增添几抹血腥。周行逢入主长沙,有所恢复,又逢朗州军将内部相争,始终摆脱不了战事。

去岁大饥影响尚未消散,今夏又是举国以抗朝廷大军,北方在大战,长沙在动荡。

夏阳笼罩,光芒万丈,照射在长沙古旧的城郭内外,闷热潮湿,烦躁着军民心情。此时的长沙,正是满城萧条,人心离散。街道之上,冷冷清清,百姓面有饥色,士兵心不在焉,将吏各怀鬼胎。

这段时间以来,北边的消息一条接着一条而来,三江口鏖战,澧阳大败,武陵失陷,汉军铁蹄已下益阳。

风雨飘摇的大背景,就如绳索扼喉,令人窒息。然而于长沙军民而言,很多人却已经盼着汉军快点到来,好做解脱。据闻,汉军下武陵城之后,次日便放赈军粮,周济饥民。

相较于湖南其他州镇的变乱,刀兵横起,长沙的情况虽则同样不妙,但总体而言,还没有恶化到那一步。

不是军府将吏齐心,措施得当,而是周行逢有个贤内助。其妻严氏,与周行逢同发于微贱,但富贵之后,仍不忘初心,亲自下田耕作,体恤民间疾苦,劝解周行逢宽刑,一直以来,颇有贤名。

此番周行逢北上,就是以严氏主掌长沙大局。当然,长沙未乱,也是多方因素造成的。

首先,以掌书记李观象为首的一干人,费心维持,好为之后的献城打个良好基础。

其次,武德司、军情司的细作暗探,沉寂下来,因为南面行营,已不需要一个动乱的长沙。

最后,则是最主要的,夫人严氏将长沙仓储中仅有的余粮,分散与百姓,又空军府财货,发与兵士,既治肚饿,又安军心,如此方才勉强地维持着长沙的秩序。

武平节度衙门,官署之内,掌书记李观象与几名僚属坐着,烹茶论事。公务早已闲置,也无事可理,其他州县早就各自为政,长沙半死不活的,得过且过,他们这些人,也就等待着汉军来接收,甚至怀着期待的心情。

“若非这场大雨,汉军应该也到长沙了!”一名属吏叹道。

“都已下益阳,益阳距此不过一百多里,马军半日可至,也等不了多久了!”另一人说。

“许久没有收到北边的消息了,也不知如今岳州战况如何?”一人说道。

“怎么,你还担忧周行逢的安危?”有人调笑道。

“终究有一份主臣情谊啊!节帅性格刚毅,逆天而为,终究令人叹惋啊!”

“自古以来,逆天而行者,岂得善终。汉军南来,摧枯拉朽,其强抗于岳州,只是徒添我湖南儿郎的伤亡啊!”

“湖湘百姓,久罹战祸,如今上下疲敝,无不嗷嗷的待哺,一心向安。只盼这场无谓之祸难,能够早些结束......”

“军府存粮,已不足百石,若是汉军再不来,我们都得饿肚子了!”

“我们饿一饿,尚能忍忍,要是饿到了城中那干守兵,灾祸就在眼前啊!”

“......”

署内茶香四溢,带着空气都好闻许多,一干僚属热议,李观象坐在主座,倒显得很淡定,不急不躁,静听群议。

“李书记,你就一点不担忧?”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瞥了发问的那人一眼,李观象淡淡道:“担忧又有何用?左右,局势已不可挽回。这么久以来,军府上下都甚是操劳,难得闲情,多喝点茶水吧。待到汉军入城,在朝廷治下,我等前途不定,可难有这份闲适了......”

一名属吏走了进来,在门口立住,见了,李观象问道:“何事?”

“岳州有人归来,乃是节帅的亲兵!”属吏答道。

“多少人?人呢?”李观象的淡定立刻从脸上消失,变得严肃,赶忙问道。

“有百余卒,直接去见夫人了!”

眉头不禁紧皱起来,有那么一丝凝重,身边一人忍不住问道:“不会出现什么变故吧!”

李观象也是这般疑虑的,这个节骨眼上,可不能出什么差错,起身踱了几步,吩咐道:“赶紧联系孙、王二位指挥!”

孙、王,乃是长沙仅剩的两营守军指挥,早已与李观象勾结起来,他们也早早地做好了献城的准备。

而在内府厅堂上,归来的军官跪倒在其中,深低着头。案后,一名衣着朴素、妆容浅淡的妇人坐着,并不算美丽,肤容甚至有些粗粝,但气质庄重,令人不敢轻辱,这正是周妻严氏。怀里抱着一名稚童,双目无辜而懵懂地张望着,乃是周行逢幼子周保权。

拆开军官递上的一封信,有些墨迹已经化开,默默地阅完,两行清泪,不由自主地落下,低在周保权的脸上。

终是没能忍住,哀伤的呜咽之声响起......

第73章 西北隐患第234章 南口大战3第17章 原来这是筵席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99章 又穷了第259章 兵临梁泉第26章 潘美守城第177章 耶律妃第2108章 太宗篇终 一个时代的结束第35章 东归第330章 小市民第9章 新官上任第268章 西县第323章 党侯的智慧第110章 拉刘承训下水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42章 岭南在望第366章 将士百战归第185章 赵砺案第431章 吐蕃之乱 可安心乎第86章 戍卒之心第116章 挣扎无力第331章 泰来楼半岛史话·奇葩第462章 一地鸡毛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乱第41章 探监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时代第52章 幽燕变故第309章 交待后事第62章 二代勋贵第460章 类父惠妃求爵第2110章 康宗篇2 辅政时代第248章 耶律屋质真正的建议第95章 效果已显第5章 春闱无题第1702章 头疼的太子第201章 正面交锋第82章 杀俘第99章 又穷了第120章 结不结党不重要第245章 辽帝的决心第2053章 终章第316章 状元、探花两条路第323章 党侯的智慧第51章 以镒称铢第296章 反响第296章 反响第71章 平息的吴越大叛乱第12章 大朝会第101章 梁山观政第113章 西使归来第134章 乾祐元年终第19章 罢免两勋贵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70章 唐主忙乱急点兵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115章 西北情况第25章 李史合谋第168章 塞上风光第178章 帅府筹谋第156章 河东风云(3)第34章 惊陶谷第114章 大朝会第2199章 仁宗篇16 家国第14章 外戚第498章 六十年来第一遭第2066章 太宗篇13 不那么简单第93章 来自地方的声音第21章 西巡第2130章 世宗篇5 安东不安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上)第24章 太子新结良媛第351章 林邑国第492章 事发第462章 一地鸡毛第413章 分食第309章 衡酿第238章 杯酒释权第49章 南国风起第50章 小满与临盆第124章 目标大理第243章 向辽阳进军第3章 取士不公第77章 吓人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236章 母、妻、子第29章 独眠孤馆第19章 用兵筹划,自此而始第116章 淮阳王太傅第71章 北齐镇第38章 河西局势由此转变第364章 沉默第233章 南口大战2第167章弹冠相庆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156章 南唐来使3第386章 萧卿,起来吧第34章 惊陶谷
第73章 西北隐患第234章 南口大战3第17章 原来这是筵席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99章 又穷了第259章 兵临梁泉第26章 潘美守城第177章 耶律妃第2108章 太宗篇终 一个时代的结束第35章 东归第330章 小市民第9章 新官上任第268章 西县第323章 党侯的智慧第110章 拉刘承训下水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42章 岭南在望第366章 将士百战归第185章 赵砺案第431章 吐蕃之乱 可安心乎第86章 戍卒之心第116章 挣扎无力第331章 泰来楼半岛史话·奇葩第462章 一地鸡毛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乱第41章 探监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时代第52章 幽燕变故第309章 交待后事第62章 二代勋贵第460章 类父惠妃求爵第2110章 康宗篇2 辅政时代第248章 耶律屋质真正的建议第95章 效果已显第5章 春闱无题第1702章 头疼的太子第201章 正面交锋第82章 杀俘第99章 又穷了第120章 结不结党不重要第245章 辽帝的决心第2053章 终章第316章 状元、探花两条路第323章 党侯的智慧第51章 以镒称铢第296章 反响第296章 反响第71章 平息的吴越大叛乱第12章 大朝会第101章 梁山观政第113章 西使归来第134章 乾祐元年终第19章 罢免两勋贵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70章 唐主忙乱急点兵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115章 西北情况第25章 李史合谋第168章 塞上风光第178章 帅府筹谋第156章 河东风云(3)第34章 惊陶谷第114章 大朝会第2199章 仁宗篇16 家国第14章 外戚第498章 六十年来第一遭第2066章 太宗篇13 不那么简单第93章 来自地方的声音第21章 西巡第2130章 世宗篇5 安东不安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上)第24章 太子新结良媛第351章 林邑国第492章 事发第462章 一地鸡毛第413章 分食第309章 衡酿第238章 杯酒释权第49章 南国风起第50章 小满与临盆第124章 目标大理第243章 向辽阳进军第3章 取士不公第77章 吓人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236章 母、妻、子第29章 独眠孤馆第19章 用兵筹划,自此而始第116章 淮阳王太傅第71章 北齐镇第38章 河西局势由此转变第364章 沉默第233章 南口大战2第167章弹冠相庆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156章 南唐来使3第386章 萧卿,起来吧第34章 惊陶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