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戍卒之心

听刘承祐之言,青年队长赵扩脸上感思之情毕露,喟然道:“不瞒陛下,家父死后,家母以一仆妇之身,甘为牛马,以奉养小的兄妹四人。早些年,家境贫寒,无尺寸之地,半堵院墙,活命之粮。

直到后来,官府赈济,发下粮种,乡里也组织开垦复耕,家中得了几亩薄田,方才有些盼头。即便如此,老母白日耕作,夜间缫织,日夜操劳,繁重至极。

待小的长成,感老母苦累,故而应召入伍,多赚些钱粮,以贴补家里。小的运气不错,前后参与了剿匪与防御契丹人,经历了几次厮杀,没有丢掉性命,反而获得升级,成为了队长。

这几年,弟妹都渐长大,也能帮衬家里,分担老母之辛劳。三年前,小的回过家里,新上任的吕知府,又按丁口给家里划了三十亩地,加上小的军功、及饷钱所获,家里共有田近百亩了,其中肥田就有二十亩,如今是两个兄弟在耕作......”

说起家里的事,赵扩是滔滔不绝,嘴角洋溢着笑容,人都显得开朗不少。

听其陈述,刘承祐也不由道:“汝母,育养你们兄妹四人,颇不容易啊!所幸,如今也算苦尽甘来了!”

赵扩认真地点了点头,然后反应过来了,有点后怕地说:“请陛下恕小的无礼,竟以家中琐事,污陛下视听!”

“不!”刘承祐微微一笑,态度十分宽和:“朕觉得你说得很好,情真意切,朕也喜欢听!”

“如你所言,有三年没有回过家了?”刘承祐问。

队长赵扩应道:“是的!不过,赖陛下之福,驿道通畅,与家里也有书信往来,一切安好!除了老母身体让人挂念,倒也安心!”

“听到了吗?使士无后顾,而后安心镇戍!”刘承祐偏头,对安审琦与罗彦瓌说道。

“陛下体察士心,所言甚是!”二者齐道。

刘承祐看着赵扩,继续问,语气中已带上了几分好奇:“朕观你言谈非一般粗勇,读过书吗?”

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赵扩答道:“小的在军中这些年,同宣慰郎们学习过,识得一些字。”

“哦?”刘承祐来了兴趣,道:“朝廷的宣慰使,平时都给你们讲什么啊?”

“那就多了!”赵扩一脸的实诚。

“可试言一二。”

“朝廷的政策,与陛下的恩德威严!”

“呵呵。他们是怎样宣扬朕的啊?”刘承祐语气越加亲和。

赵扩说:“宣慰郎们常说,陛下千年难遇的雄主,受上天所钟,来拯救天下百姓的英雄。在陛下的带领下,天下子民都能过上好日子......”

听他这么说,刘承祐还没什么反应,边上罗彦瓌倒忍不住朝这小小队长投以欣赏的目光,真会说话,有潜力,几乎能与他相比了。

“不过......”

“不过什么?有话不妨直言,不必有所顾忌!”刘承祐道。

“弟兄们,更喜欢听宣慰郎们讲各种各样的故事!”赵扩略显得踟躇。

闻之,刘承祐轻笑着说:“此乃人之常情,我也喜欢听!”

“陛下也喜欢听故事!”

“那是自然!”刘承祐笑声显得很是畅快,道:“你们在军中听,我在京城听,那些杂闻故事,传说志异,确实比夸我如何英明神武,要有趣得多!”

“你年岁几何?”看着这名小队长。

“回陛下,小的今年二十四!”赵扩答。

“如此说来,十八而从军,至今已六载啊!”刘承祐微表感慨,转念发问:“根据枢密院所订,大汉军伍,三载一轮戍,等你调职还就州县,想做什么?”

闻问,赵扩脸上恍过一抹憧憬。

“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赵扩嘿嘿一笑:“回家看望老母,顺便娶个娘子!”

“还未娶亲?”刘承祐有些惊讶。

“未能顾及!”

“那朕就祝你将来娶个温婉贤淑的娘子!”刘承祐笑道。

“多谢陛下祝愿!”

转过身,刘承祐对罗彦瓌吩咐着:“通知下去,换班之后,城上官兵,多赐些酒肉!”

“是!”

带着人,继续在关城上察看,刘承祐的心情看起来很不错,思及方才对话,轻叹道:“那名队长,很不错,也很幸运......”

“能被陛下躬亲慰问关照,自然是他的大幸!”罗彦瓌这么说道。

听其言,刘承祐却摇了摇头:“或许吧!”

皇帝的反应,让罗彦瓌有些迷惑。身边的皇后大符却是若有所思,想了想,说:“官家是想到其他官兵戍卒了吧!”

这下,刘承祐终于点了点头:“军中似这赵扩一般从军者,不知凡己,家境与之相类,抑或更差者,当也不少。但有多少人,能像他这般,存活下来,立功升职,以此改善家中境遇。

像此人者,或许不少,但想来,只怕有更多的人,或死于战争,或伤于战斗,抑或直接客死他乡......”

“陛下如此体恤下情,关心戍卒之苦,将士们闻之,必当万分感念,用心竭力以报君恩!”罗彦瓌当即道。

“朕的慰问,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几乎不假思索,刘承祐发出谕示:“凡在边之卒伍,将校当多关心其苦楚难处,另,加强军驿力量,使其通畅,以便将士与家人消息之往来。朕还当颁诏天下道州,百姓有出丁戍边者,官府务必优待帮扶,职吏乡人,不得有寻衅欺辱之事,如有违者,家属可直上州府而告!”

听皇帝这么说,罗彦瓌两眼一亮,安审琦则感慨着:“若将此情通报全军,将士们岂有不踊跃而效死者?”

“朕也是经历过战阵的,带过兵,打过仗,对于卒伍之苦楚,也是有所了解的!将士们背井离乡,远别家人,为国戍边,朕也只能在这些事情上,聊做关照了!”刘承祐这么说。

不可否认,刘承祐做这些,有大半的原因都是为收买军心,但从感情上而言,也是发乎于真心。就如他所言,他是知兵,经历过战阵的马上皇帝,当初可是靠着在龙栖军治练兵马而崛起的。

“陛下英明!”

没有在意将帅的恭维,站在女墙边,关楼上的灯火将他的影子照在墙体,凝目北望,似作深沉。事实上,周边黑漆漆一片,晦暗的灯火,将视野局限在极短的距离内,并不能看出什么,然而身边的人都不敢打扰他。

当然,对于皇帝扶墙北望,看的是谁,安审琦有所猜测。

“安卿!”刘承祐突然唤道。

“臣在!陛下有何吩咐?”安审琦问。

轻舒了一口气,刘承祐悠然道:“关于白日,你所提之事,不要再提了,更不许让第三人知晓,烂在心中,就当从来没有此事。你没说过,朕也没听过!”

安审琦闻言微讷,旋即恍然,也明白,刘承祐让安守忠带御驾去迎接赵匡赞该如何解读了。

“陛下下定决心了?”安审琦问了一句,有出言确认的意思。

“嗯!”刘承祐平静的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大汉如今的战略,仍旧在南方诸国,除此之外,北面无论是西北、河东、还是河北,都要尽量保证安定!”

“臣明白了!”虽然心里有淡淡的不甘,安审琦还是拱手应道,以表恭顺。

“安卿此后统管北军,仍当以稳为要!”刘承祐再度强调。

“是!”

回过身,刘承祐意态又恢复了淡定从容,耳朵动了动,城关内的喧嚣,还为消停,刘承祐以一种探讨的语气说道:“北面诸军将帅,悉集于此,尤其是五军使同在。你们说,若是此时有敌大举南来,我北边防线,岂不危矣?”

安审琦道:“发令之前,臣曾特意警示,诸将对于驻地防御已做妥善安排,并降下戒严令!有责任之将留守,亦有关城之固,再兼诸堡垒之辅,虽无主将,但北面防线仍旧固若金汤,纵敌十万,也非其短时间所能攻破......”

“......”

第290章 燕王在京,军制改革第304章 身入华夏,此生难返第3章 新皇诏制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348章 潘帅喜迎敌援第438章 抗洪救灾年第115章 罪状十五条第100章 城战第49章 安东都督府第436章 真实而残酷第40章 开拓之志第117章 机会第1765章 三郡公第51章 以镒称铢第1695章 袁家庄第70章 唐主忙乱急点兵第18章 诏议国策第11章 刘皇帝的法治思想第390章 减丁政策,翻过那座山第143章 园苑中弥漫着自在的气息第354章 贵妃母子第24章 人事调整第25章 拟一份名单第111章 棉稻,后疾第330章 小市民第418章 洗礼第168章 执迷不悟第321章 合理避税第315章 质量最高的一次科举第392章 抢救一下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435章 还是比烂的时代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146章 近亲通婚第74章 十八日,御驾幸淮南第19章 武夫第87章 栾城之战(1)第339章 走向“词帝”之路第60章 惊喜来得太突然第324章 交代第1777章 东平王的谢幕第368章 吴越结局注定第166章 这个太子不好当第392章 抢救一下第68章 湖南乱第135章 韬光养晦第263 史彦超的结局第14章 乾祐二十四功臣第19章 轻取江陵3第129章 割地、称臣、纳贡第78章 沧州府第180章 过邺都第357章 国灭第478章 登封降禅第29章 请缨第265章 谋划高丽第68章 二次北巡第144章 堂审第37章 国舅劾郭荣第1793章 又一个四品大员没了第403章 抓起来!第129章 汉师伐蜀第510章 最后的旅途9世宗篇27 南洋勾吴第140章 大获全胜第54章 临阵指挥,尽委诸君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择君,兄弟之间第160章 河东风云(7)第72章 雷王之争,西北现状第39章 百年大计第95章 真定府、寿国公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1746章 需要个说得过去的理由第72章 颐指气使VS意气风发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学堂第61章 赵二为官第54章 主动出击的回鹘人第119章 回京第1752章 放手第140章 封王第133章 面圣第47章 陶谷自荐第171章 我能说,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吗第121章 招降纳叛第7章 不如意的二审结果第200章 谁能继位?第1754章 雄才难制第33章 豪强第95章 效果已显第29章 将卸甲,帅卸职第35章 唐将空谈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214章 荆湖之策第249章 冬季无战事第217章 幽州行营第407章 麻烦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11章 局势变化于未测之际第225章 光靠水军也不行第429章 远遁的契丹
第290章 燕王在京,军制改革第304章 身入华夏,此生难返第3章 新皇诏制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348章 潘帅喜迎敌援第438章 抗洪救灾年第115章 罪状十五条第100章 城战第49章 安东都督府第436章 真实而残酷第40章 开拓之志第117章 机会第1765章 三郡公第51章 以镒称铢第1695章 袁家庄第70章 唐主忙乱急点兵第18章 诏议国策第11章 刘皇帝的法治思想第390章 减丁政策,翻过那座山第143章 园苑中弥漫着自在的气息第354章 贵妃母子第24章 人事调整第25章 拟一份名单第111章 棉稻,后疾第330章 小市民第418章 洗礼第168章 执迷不悟第321章 合理避税第315章 质量最高的一次科举第392章 抢救一下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435章 还是比烂的时代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146章 近亲通婚第74章 十八日,御驾幸淮南第19章 武夫第87章 栾城之战(1)第339章 走向“词帝”之路第60章 惊喜来得太突然第324章 交代第1777章 东平王的谢幕第368章 吴越结局注定第166章 这个太子不好当第392章 抢救一下第68章 湖南乱第135章 韬光养晦第263 史彦超的结局第14章 乾祐二十四功臣第19章 轻取江陵3第129章 割地、称臣、纳贡第78章 沧州府第180章 过邺都第357章 国灭第478章 登封降禅第29章 请缨第265章 谋划高丽第68章 二次北巡第144章 堂审第37章 国舅劾郭荣第1793章 又一个四品大员没了第403章 抓起来!第129章 汉师伐蜀第510章 最后的旅途9世宗篇27 南洋勾吴第140章 大获全胜第54章 临阵指挥,尽委诸君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择君,兄弟之间第160章 河东风云(7)第72章 雷王之争,西北现状第39章 百年大计第95章 真定府、寿国公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1746章 需要个说得过去的理由第72章 颐指气使VS意气风发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学堂第61章 赵二为官第54章 主动出击的回鹘人第119章 回京第1752章 放手第140章 封王第133章 面圣第47章 陶谷自荐第171章 我能说,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吗第121章 招降纳叛第7章 不如意的二审结果第200章 谁能继位?第1754章 雄才难制第33章 豪强第95章 效果已显第29章 将卸甲,帅卸职第35章 唐将空谈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214章 荆湖之策第249章 冬季无战事第217章 幽州行营第407章 麻烦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11章 局势变化于未测之际第225章 光靠水军也不行第429章 远遁的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