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雷王之争,西北现状

在过去的两年中,大汉朝堂之上,同样没有太大的变化,政治上的稳定,往往表现在人员的稳定上。魏仁溥、窦仪、王溥这三名宰臣,已形成一个稳定的领导集体,魏仁溥宽厚有度,顾大体;窦仪刚正清介,谨循礼法;王溥年富力强,好学不辍,人誉有宰相之器。

对于大汉的官制,也再度梳理了一遍,将散武勋与朝廷实授官职进一步区分明确,这一点并不难,在唐制的基础上,糅合当下大汉国情即可。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再度裁撤了一批冗官。

官职名称上最大的变化,要属三司使了,为了与禁军三衙、三法司以及地方三司加以区别,正式设立财政司,下辖度支、户部、盐铁三部,财政司长官呼为计相,写入《汉会典》,由此,财政司的职权与地位,进一步拔高,为中书令下第一人。

在财政体制整改确立的过程中,爆发了开宝年来第一次比较剧烈的政治冲突与斗争,前三司使雷德骧与户部尚书王溥之间的对抗。

自从王溥回朝,被安排在三司后,作为原三司长官的雷德骧就始终处于一种阴霾之中。在雷德骧看来,王溥就是来抢班夺权的,仗着皇帝的宠信,在三司指手画脚,竟然使他这个堂堂计相,被排挤在开宝新政的核心领导集体之外。

论才干,雷德骧自诩不弱王溥。然而,论人缘,人皆赞王溥美姿仪,有风度,而雷德骧过于刚直,性急躁,常有犯上欺下,风评就差了不止一筹。若论与皇帝关系之亲近,皇帝的信重程度,那就更没可比性了。

性格有的时候,也确实决定命运,忍了两年多,雷德骧选择了抗争,还是正面针对王溥,对其言行进行挑刺,对其工作进行阻遏。使得三司在一段时间内,纷扰不断,甚至耽误了度支工作。

最终,惹恼了皇帝。作为皇帝,刘承祐自然是乐意见到臣下们有竞争,有对抗,但要有个度,有底线,不能怀了国家法度,耽误公务。

当雷德骧以私怨而废国事之时,刘皇帝自是不能容忍。最终,雷德骧被罢计相之职,外放陇右,知兰州。这样的处置安排,也是遵循一种默契的规矩,雷德骧终究是朝中重臣,虽不容于朝堂,外放地方,仍能居要职。

当然,也是因为在刘皇帝看来,雷德骧为相欠缺明显,为一方之任,则绰绰有余,再加西北地区,本就是用人之地。

就结果而言,大汉的朝堂斗争,也开始进入一种相对理性的状态,不至于动不动就是血雨腥风。这也是,刘皇帝当政后,经过十多年的时间,方才逐渐养成的规矩,从边归谠到李涛到,再从范质到雷德骧,历次有高官重臣被排斥出京,都不失要职重任。

雷王之争,以王溥的完胜而告终,王溥籍此,官拜财政使。从头到尾,面对雷德骧的挑衅,他所采取的应对方法,就三点,一退二忍三让,让到最后,皇帝插手,雷德骧外放,他则一跃到位,成为政事堂名副其实的二号人物。

在雷德骧西行赴任之时,王溥还亲自前往送行,一笑泯恩仇固然没那么简单,但王溥在士大夫之中的名望却日益增高,容人之量也成为了其政治标签,再加上回朝之后,王溥也举荐了不少人才,使得他在朝中的地位也更加稳固。

在大汉的开宝时代,在这个耀眼的舞台上,王溥注定是颗政治明星,散发出夺目的光芒。

提及西北,不得不说,并不算安稳。尤其是河西地区,虽然朝廷进行了一系列的布置安排,尤其是军队戍守,更是强而有力,但是当年过度的杀戮,后遗症也显现出来了,仍旧叛服不定,虽然每一次都被汉军强硬地镇压,但总有人跳出来,反抗大汉的统治。

两年的时间下来,原从属于甘州回鹘统辖下的人口,已经锐减一半,都是在动乱中,或死或逃。虽然有些让人难以接受,但是事实就是,在大汉的统治下,甘肃地区反倒不如回鹘人统治时期安宁。

而几支逃出甘肃的回鹘人,也不消停,尤其是西迁至沙州西南的一支,两年的时间内,竟然有五次聚众袭扰瓜沙甘肃。他们人口不多,军力不强,但深谙游击之法,就像苍蝇臭虫,打不倒你,咬不疼你,就是让你不胜起烦。

最大的一次,联合了一些吐蕃人犯边,杀掠沙州百姓三百余人。为此,河西的戍军,已经准备进行一次突袭,将这支烦人的回鹘余孽,彻底消灭,顺便打击那些不安分的吐蕃人。

归义军,已经彻底退出历史的舞台,享受着朝廷的重爵厚禄,西平公曹元忠、广安伯曹元恭高调东归,到京城享福,当地豪族也陆续内迁,分散安置在关陇一带。

河西走廊,可以说是完全掌握在朝廷手中了,但丝绸之路,依旧断绝,商旅难兴。除了局势不够安稳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西域的局势。

距离辽军西征,已经快五年过去了,在这五年中,辽国是大获战争红利。根据从契丹内部刺探所得消息,通过攻略西域,辽军共掠得牛马驼羊各类牲畜超过一百三十万头,金银财物更数不胜数,超过十五万的西域各族青壮男女被押送回契丹国内为奴......

而所付出的代价,只是不到两万人的伤亡。在见到攻略西域的好处后,辽主耶律璟曾给耶律斜轸增援过一批兵马,共计两万余部族兵,当然,除了支持西征军外,也因为汉军收取河西的行动,不得不加强西域辽军的实力,以免大汉背后捅刀子。

而在开宝二年冬,在耶律斜轸陆续讨平轮台地区的回鹘主力后,再度集中兵力西进,攻打龟兹,这一回,回鹘人没能抗住,到开宝三年春二月,前后坚持了一年半的龟兹城被破,西州回鹘也就此被湮灭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虽然无法准确统计出辽军西征,给西州地区带去了多大的破坏,但也能大概给个测算。战前西州回鹘拥有百万人口,刨除死亡、逃迁、掳掠之众,到开宝四年,西州剩下的人口也就四十万左右的,这还是在攻略后期,耶律斜轸有意识地控制杀戮。

可以说,西域的历史,进入了一段沉沦期,不知要多久才能恢复过来。

而高昌回鹘的覆灭,并不代表西域战事的终结。在讨平龟兹之后,因为于阗发兵救援回鹘,与辽军为敌,耶律斜轸遣师南下,意图将之一并消灭。

结果,遭受重挫。此时于阗的正式国号为“大宝于阗国”,其国王是统治了于阗半个世纪的李圣天,在老国王的率领下,于阗竟然击败了辽军,斩俘两千余。

耶律斜轸大怒,本欲亲自挥师进讨,更大的麻烦来了,扩张欲望正盛,正无处发泄的黑汗王朝正式参战了,打着传教圣战的名义,大举东进。

黑汗军队,论组织性,并不弱,装备也算精良,更有圣战的光环加持,但是辽军却小看了他们,因为不了解,于是吃了大亏。

双方第一次会战,是在开宝三年三月,战于拔达岭,辽军两万,黑军三万。结果辽军大败,在黑汗重骑以及那些狂热圣战者的冲击下,存有轻敌之心的辽军,完全抵挡不住,损兵四千余。

那一仗是辽军西征以来,遭遇的最大挫折,头一次被打得没什么脾气,虽然参战的辽军,有近半数都是回鹘的仆从军。

有一败,就有第二、第三,黑汗王朝的军队突破天山,向东挺进,先后在倭赤、末蛮、姑墨击败辽军。而一直退到龟兹,辽军才在耶律斜轸的带领下,稳住阵脚。

辽军前后,损兵上万,包括契丹本部的军队。接下的局势,对辽军来说就不容乐观的,甚至得用悲观来形容,因为他们在西域的作为,是不能失败的,而一旦失败,靠武力暂时压服的回鹘人定然不稳。

而反弹来得很快,当辽军失败的消息传开后,高昌的回鹘旧民顿时就开始躁动,乃至暴动。

在堪称危急时刻,还是耶律斜轸发挥着他的军事才能,利用黑汗人连胜之后,骄纵急进,轻敌少备,暗集精兵,在龟兹城下,设伏击之。靠着大棒重锤以及斩马腿的战术,破了黑汗重骑,并乘胜追击二十余里,杀俘五千余人。

由此,辽军的危机暂时解除。但是,在接下来的一年中,黑辽双方,在龟兹以西的塔里木河流域,继续大打出手。

或许有些出人意料,哪怕有耶律斜轸这样的统帅之才,辽军也难以占据上风,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辽军问题太多,因为杀孽太多,西州破坏太严重,无法予以足够的支持,而背靠的契丹,又属于远水,不能解渴。

相较之下,黑汗人是待高昌血流尽,在辽军久战兵疲之后,方才趁隙而动,自然占据着上风。在这样的局面下,契丹人在西域形势日蹙。

如此,倒使得于阗国大松一口气,在南面看戏......

而西域战乱对大汉的影响,大抵也就体现在陆上丝绸之路的阻断了,看辽军遇到黑汗这块硬骨头,甚至还有种幸灾乐祸的心理。

第473章 又当又立第70章 未来宰相的安排第158章 洞房花烛夜第27章 出兵争论第53章 有诗云第319章 税制的考量,二治山阳第97章 宣慰司将提上日程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22章 史公镇洛:民怨四起第83章 辽帝之亡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452章 终罢西征半岛史话·百年基调第274章 老当益壮第124章 幽燕事了(续)第224章 邺都文武第99章 北巡结束第23章 夜宴第1748章 应急机制第380章 饶乐国第419章 离宫、噩耗第256章 打仗打的还是后勤第1801章 还是土地问题第175章 被刺激到的辽帝第302章 朝局大变动第344章 打个赌第121章 最难啃的骨头,最轻松地啃下了第307章 算盘打得很美,终究落空第246章 目标八寨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278章 给老大一个机会第125章 颂公亭第180章 博弈第468章 信教不留头留头不信教第1797章 吸血的拍卖会第313章 晋王一家子第1810章 军队得求稳第198章 解绑的武德司第294章 唐粤问题第327章 相对公平第386章 萧卿,起来吧第394章 还欠着外债第13章 相敬如宾第341章 实在是敌军不中用第97章 再临井陉第266章 蜀廷的争执第104章 在真定第491章 区区九品,亦敢通天第1732章 刘皇帝的反应第453章 注水的开宝功臣第13章 相敬如宾第125章 文盲将军第135章 许州兵匪第1754章 雄才难制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197章 刚愎依旧第369章 找上门来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275章 当与众乐第205章 南院大王的谋略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206章 赵思绾落网第11章 归来谒天子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中)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242章 战后第47章 高丽定安之事第82章 瓦桥关第44章 苏逢吉案结第399章 还债第184章 刘承赟也来了第12章 皇子们的教育世宗篇44 漠北风云、契丹灭国第1727章 府尹正纳妾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321章 瑶女第1715章 力所能及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185章 勤勉为国杨相公第184章 教训第138章 回宫第63章 武德奏事第276章 玉如意第43章 “梳理”、“优化”第1811章 归来第375章 郭枢密觐见第1788章 议点正事第75章 高贵妃第160章 三个青年第307章 南国风雨第458章 小器、雍王进言第375章 少林寺第400章 晚节不保第156章 立冬班师第199章 辽帝之死第124章 辞表第365章 边事结论第343章 赵府君当权第308章 班师还朝第478章 登封降禅
第473章 又当又立第70章 未来宰相的安排第158章 洞房花烛夜第27章 出兵争论第53章 有诗云第319章 税制的考量,二治山阳第97章 宣慰司将提上日程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22章 史公镇洛:民怨四起第83章 辽帝之亡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452章 终罢西征半岛史话·百年基调第274章 老当益壮第124章 幽燕事了(续)第224章 邺都文武第99章 北巡结束第23章 夜宴第1748章 应急机制第380章 饶乐国第419章 离宫、噩耗第256章 打仗打的还是后勤第1801章 还是土地问题第175章 被刺激到的辽帝第302章 朝局大变动第344章 打个赌第121章 最难啃的骨头,最轻松地啃下了第307章 算盘打得很美,终究落空第246章 目标八寨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278章 给老大一个机会第125章 颂公亭第180章 博弈第468章 信教不留头留头不信教第1797章 吸血的拍卖会第313章 晋王一家子第1810章 军队得求稳第198章 解绑的武德司第294章 唐粤问题第327章 相对公平第386章 萧卿,起来吧第394章 还欠着外债第13章 相敬如宾第341章 实在是敌军不中用第97章 再临井陉第266章 蜀廷的争执第104章 在真定第491章 区区九品,亦敢通天第1732章 刘皇帝的反应第453章 注水的开宝功臣第13章 相敬如宾第125章 文盲将军第135章 许州兵匪第1754章 雄才难制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197章 刚愎依旧第369章 找上门来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275章 当与众乐第205章 南院大王的谋略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206章 赵思绾落网第11章 归来谒天子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中)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242章 战后第47章 高丽定安之事第82章 瓦桥关第44章 苏逢吉案结第399章 还债第184章 刘承赟也来了第12章 皇子们的教育世宗篇44 漠北风云、契丹灭国第1727章 府尹正纳妾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321章 瑶女第1715章 力所能及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185章 勤勉为国杨相公第184章 教训第138章 回宫第63章 武德奏事第276章 玉如意第43章 “梳理”、“优化”第1811章 归来第375章 郭枢密觐见第1788章 议点正事第75章 高贵妃第160章 三个青年第307章 南国风雨第458章 小器、雍王进言第375章 少林寺第400章 晚节不保第156章 立冬班师第199章 辽帝之死第124章 辞表第365章 边事结论第343章 赵府君当权第308章 班师还朝第478章 登封降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