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5章 力所能及

第1715章 力所能及

刘昉表现出来的异样很明显,金州指挥使见他面露纠结,轻声说道:“大王,万不可开关,倘若这些贼民中混入了叛贼,后患无穷啊!何况,朝廷的政策明确,不可违背啊.”

沉思的刘昉被这话回了神,不由偏头看向他,盯得此人埋下头去。这一路来,刘昉对这名指挥使的印象并不算太好,这话就更令他心生厌恶了。

这个时候,想起朝廷的政策了,想到要严格遵守,坚决履行了?此前,这些地方军政官员,是什么表现,榆林的祸乱是怎么造成的?这些地方绝对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金州指挥一口一个贱民,那股子蔑视拿捏的姿态,让刘昉心头十分不爽。刘皇帝固然有狠辣的一面,但对小民疾苦,也是十分关注的,他过去灭过佛寺,迁过豪强,抄过贪官,掠过商贾,但在小民问题上,多多少少会多几分忌惮,因为刘皇帝清楚,下民可欺,但却不能过分,为江山社稷故,小民之事再小,却干系到国家长治久安,不能肆无忌惮。

而刘昉,是从小受刘皇帝政治理念熏陶的,骨子里也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宁对官僚勋贵狠辣,也不要去过于剥削平民。

虽然国情受限,很多事情难以避免,很多现状难以改变,但在洁身自好上,刘昉自认无愧于民。就是混账如九皇子刘曙,也不敢做出什么害民的事,这是刘皇帝给宗室划定的一条底线,谁敢越线,绝不宽忍。

但是,这些官僚可就不同了,哪怕对他们再狠,也改变不了他们掠食者的本质,或者说整个统治阶级都是这样的,只是在刘皇帝的劝导与压制下,宗室往往要克制些,也不得不克制。

至于官僚们,能做到哪一步,法律的约束一方面,个人道德节操也是一方面,但是,这是人治的时代的,也是吃人的时代,去考验官僚们的节操,却有些不讲道理了。

至少西北这场动乱,西北军政体系,从上到下,都是有问题,都要担责任的。但是,眼前这个金州指挥使,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压抑着心头的不满,刘昉抬手指着堡外,淡漠道:“这数千难民,冒着身死危险难逃,是为了什么?活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愿从贼,他们对朝廷还有信心,也渴望得到庇护。

如今,我们将他们拒之门外,不只大失民心,更会将他们逼到叛匪那边,难道你们想看到,榆林再添加数千叛军吗?”

面对刘昉这番义正辞严的言论,金州指挥使即便心有异议,也不敢表露出来,他本身也没有与刘昉争论的胆子,只是屁股坐在那里,下意识地做对自己对金州有利的选择罢了。

“再者,这难民之事,总是要解决的!朝廷虽有封锁榆林严旨,却也没有对叛乱造成的难民做进一步的指示。从军旅者,除了建功立业,更有保国护民,今生民罹祸,未能及时制难,理应感到惭愧。

面对这些苍生受难,岂能视若无睹?”

说这话的同时,也是刘昉坚定他想法的过程。话说得虽然有些冠冕堂皇,但也确实是他的道德底线,刘昉就是这样一个人,对刘皇帝孝顺,对国家忠诚,对黎民怜恤。

当然,他的考虑,也是有道理,同时,他也确实有足够的权力。榆林平叛,刘皇帝已经给了他全权,除了在大方向上做了指导,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可是任他操作的,这难民之事,自然也包括在其中。

见刘昉把话说到这个份上,金州指挥使不敢再反对了,即便再不乐意,也只能夸赵王殿下仁慈,忧国忧民。至于即将被斩杀祭旗的两百多叛贼,就不在考虑之内。

“我给你一个任务!”刘昉想了想,盯着金州指挥:“你留在归德堡,这些难民百姓,就交由伱负责甄别、救助、安置!”

闻言,其人一愣,有些迟疑道:“大王,末将只恐人手不足”

刘昉是何人,听他推诿,再也不压制怒气,冷声道:“你要违抗军令?”

迎着刘昉森然的目光,金州指挥使不由打了个寒战,赶忙道:“末将不敢,只是这么多难民,只怕力有不及!”

“偌大的金州,还收容不了这数千难民?我会给金州官府去一道手令,人手、钱粮,由金州官府供应,长安那边亦可协调,再不济,从军粮中调拨一部分!”刘昉越说越严厉,甚至已经怒气腾腾:“你若做不到,我另委他人!”

闻言,金州指挥使心神大震,再不敢诿言推辞,保证道:“末将遵令!”

“既如此,那此时就交给你!事情办好了,有赏,办不好,我就拿你是问!”显然,此人的态度,让刘昉很恼火,甚至不惜口出威胁之语。

当然,对于这样的人,适当的逼迫,是有必要的,也只有干系到他们切身利益之时,才会卖力去做。

看着堡外的那些难民,金州指挥使心中默默叹息一声,当然不是因为可怜他们,甚至把他们当成麻烦,很是无奈。

眼珠子转悠了一下,拱手道:“大王有令,末将自当尽心竭力完成,只是何况,眼下人心浮动,这么多人进入金州,末将实在担忧会给金州带来动荡,还请鉴之!”

对此,刘昉一下子沉默下来,没有再表现出过多的攻击性,他何尝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甚至一定程度能理解这些地方军政官僚的顾虑。

而可以想见的是,这些难民涌入金州,必定会带来治安上的麻烦,别说那些官僚了,就是当地的百姓,恐怕也会持排斥的态度。

又要维持关内道州的稳定,又要救民,实在两难。刘昉陷入了深沉的思考,脑海中无数念头迅速闪过,忽然抓住了什么一般,扭头道:“这些人,暂时安置在金州,提供必要的救助,兵器全部收缴,派人看守。待度过此冬,就将他们尽数转移,发往安西!”

说到这儿,刘昉越发觉得自己的想法可行,喃喃道:“魏王那边正缺人,榆林未知何时能定,即便定了,想来也是残破不堪,安西虽远,却能提供一个栖身之地,也算对得起这些难民了!”

听刘昉的决定,金州指挥也是两眼一亮,不论如何,只要别把这些麻烦留在金州,还是可以接受的。

“若要转移这些难民,仅以金州之力,恐怕难以成行!”

“这些不用你们考虑!”刘昉当即道:“西北转运使、河西我会安排好,你们做好分内之事即可,总之,我不希望难民问题,继续恶化下去!”

“是!”

做好了决定,刘昉便派人出堡,向堡外的难民宣布救济安置之事,很快,已经近乎麻木的盐州难民又重新恢复了些生气,希望意外的来临,让他们情绪彻底地释放出来,归德堡前的山岭之间,爆发出一阵“赵王千岁”的呼声。

呼喊声借着风声传入堡,刘昉正在回营途中,闻此高呼,他也不由心头大动,刘昉终究是带有一些感性的,此时,眼眶竟不自觉地有些泛红。

“大王,整个榆林,难民何止这数千人,归德堡的情况,也绝非个例,难道所有难免,都照此处置吗?”跟在刘昉身边的赵王长史,轻声问道。

“我不求他们的欢呼,只求问心无愧!这些汉民,大部分都是当年朝廷移民政策所致,原本希望靠他们稳固边陲,如今,却闹出了这么大乱子。对于这些百姓,朝廷是有负他们,如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刘昉叹道。

“如你所言,其余地方,也照此办理!”想了想,刘昉咬咬牙,道:“东京那边,代我拟一道奏章,将难民之事以及我的处理意见上报!

还有,派人盯着金州,盯着此事,对于这些人,我已经不放心了!”

“是!”

经难民一事,刘昉的心头难免多了些沉重,回首北望,目光中带着坚决,表情中透着坚定,榆林,必须得严厉戡治!

第346章 天子的“怜悯”第65章 制举进展第143章 夔州大捷第59章 元臣多鄙第145章 中秋第75章 按*不动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顿第435章 还是比烂的时代第1733章 王侁要倒霉了第232章 南口大战1第440章 又借钱?不借!第422章 安东国的第一个冬季第68章 湖南乱仁宗篇7 官僚新贵,倒范集团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下)第167章弹冠相庆第133章 面圣第125章 冬至宴第122章 睡仙第365章 看衰第110章 坦白第447章 形势不妙第340章 杭州登陆第1740章 农民苦第4章 西南事务第322章 再启西进第2106章 太宗篇53 迟暮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1766章 噩耗连连,皇后病危第283章 云中之围第311章 李沆仁宗篇1 正统时代第119章 幸西京第437章 二十年难遇的大水第283章 降将第45章 治安第106章 东京朝堂的反应世宗篇49 皇帝迟暮,太子早薨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12章 方略第402章 这事没完第64章 朕要亲征为耿公复仇!第114章 范质薨,帝不豫第361章 皇长子的气度第86章 戍卒之心第161章 十五子,新人与旧人第338章 棋手与棋子第419章 刘皇帝请客第29章 太后的病第6章 相形见绌第405章 即将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215章 郭、李之争第449章 皇帝对太子第110章 议取淮南第2069章 太宗篇16 听哥一声劝第107章 殿试第461章 过重的恩典第188章 边将离京,再获一子第108 状元第67章 刘煦娶亲第124章 定难军事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214章 荆湖之策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殇第395章 大商人第24章 巡游第131章 和议达成第495章 市场的形成第95章 掘地求生第42章 西州局势岌岌可危第302章 朝局大变动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中)第100章 关中蜀乱第359章 这个太子不简单第179章 榆林杨重贵第152章 又是一年二月二第269章 爱将第1684章 西州尽复第75章 按*不动第167章 这个太子不好当(2)第71章 北齐镇第344章 打个赌第90章 交趾收复第368章 宰相们的异见第195章 杨邠案(3)第219章 八月战争第88章 童谣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顿第179章 榆林杨重贵第93章 来自地方的声音第372章 刘皇帝的孝心第84章 灭佛伊始第93章 来自地方的声音第242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39章 大舅哥与小姨子第126章 近臣之殇第230章 压力都不小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击开始第190章 荣宠无过于高氏
第346章 天子的“怜悯”第65章 制举进展第143章 夔州大捷第59章 元臣多鄙第145章 中秋第75章 按*不动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顿第435章 还是比烂的时代第1733章 王侁要倒霉了第232章 南口大战1第440章 又借钱?不借!第422章 安东国的第一个冬季第68章 湖南乱仁宗篇7 官僚新贵,倒范集团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下)第167章弹冠相庆第133章 面圣第125章 冬至宴第122章 睡仙第365章 看衰第110章 坦白第447章 形势不妙第340章 杭州登陆第1740章 农民苦第4章 西南事务第322章 再启西进第2106章 太宗篇53 迟暮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1766章 噩耗连连,皇后病危第283章 云中之围第311章 李沆仁宗篇1 正统时代第119章 幸西京第437章 二十年难遇的大水第283章 降将第45章 治安第106章 东京朝堂的反应世宗篇49 皇帝迟暮,太子早薨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12章 方略第402章 这事没完第64章 朕要亲征为耿公复仇!第114章 范质薨,帝不豫第361章 皇长子的气度第86章 戍卒之心第161章 十五子,新人与旧人第338章 棋手与棋子第419章 刘皇帝请客第29章 太后的病第6章 相形见绌第405章 即将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215章 郭、李之争第449章 皇帝对太子第110章 议取淮南第2069章 太宗篇16 听哥一声劝第107章 殿试第461章 过重的恩典第188章 边将离京,再获一子第108 状元第67章 刘煦娶亲第124章 定难军事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214章 荆湖之策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殇第395章 大商人第24章 巡游第131章 和议达成第495章 市场的形成第95章 掘地求生第42章 西州局势岌岌可危第302章 朝局大变动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中)第100章 关中蜀乱第359章 这个太子不简单第179章 榆林杨重贵第152章 又是一年二月二第269章 爱将第1684章 西州尽复第75章 按*不动第167章 这个太子不好当(2)第71章 北齐镇第344章 打个赌第90章 交趾收复第368章 宰相们的异见第195章 杨邠案(3)第219章 八月战争第88章 童谣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顿第179章 榆林杨重贵第93章 来自地方的声音第372章 刘皇帝的孝心第84章 灭佛伊始第93章 来自地方的声音第242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39章 大舅哥与小姨子第126章 近臣之殇第230章 压力都不小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击开始第190章 荣宠无过于高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