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4章 百姓苦

第1714章 百姓苦

又简单做了些交待之后,刘昉起身欲离,准备返回军营,他坚持着自己的习惯,不过,武平迟疑了下,还是主动唤道:“大王!”

“还有何事?”刘昉疑惑地看着他。

武平拱手:“还请大王移步北关!”

冬季难免给人一种阴沉黯淡的感觉,尤其在天上飘着成片的乌云之时,天地就更加笼罩在灰暗的色调之中。

关堡之上,正当风口,北风呼啸,呜呜作响,青石黄土砌成的墙体给人一种踏实之感,这就是一道强关锁钥。

几盆炭火正熊熊燃烧,北风虽烈,却也吹不灭那晃动的火苗,面对恶劣的天气,关上戍卒们,多少显得辛苦,炭火释放的热量毕竟难以起到太多御寒的作用,不过,此时此刻,所有人都挺直胸膛,表现出一副尽忠职守的模样,因为赵王殿下亲自上城了。

当然,刘昉此来不是为检视防御与军容,寒冷的冬风尽情肆虐着,鬓绺飘飘,征袍猎猎,刘昉神情严峻地注视着归德堡外的景象。

天寒地冻之下,战争的痕迹,也仿佛被凝固住了一般,依稀可见,当然,由于战场纪律的缘故,倒也没有留下遍地尸骸,都被清理干净了。

归德道给开辟得还是比较宽阔的,至少可容大车通过,在堡前,顺着山塬,更有一片空地,但如今,却被密密麻麻的人群给占据了。

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或坐或躺,辩不清究竟有多少人,但看起来颇为“壮观”。精壮者抱刀而处,弱小者依附而眠,然无一例外,都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甚至于,有些人干脆靠到了堡壁下,寄希望堡上的火光能驱散一些寒意,即便显得微不足道。

不需多述,归德堡外的这些人,都为躲避战乱南逃的难民。盐州叛乱虽然爆发仅一月,但盐州的民间秩序已经彻底崩塌,大乱之际,所有人的底线都降到最低,所有人的第一目标,都只剩“生存”二字。

对于盐州的普通士民而言,这开宝二十一年的冬季,是极其残酷的,面对叛乱,他们也没有更多的选择。

要么被裹挟进叛军,要么被掠夺杀害,而实在不愿意与乱贼为伍的,就只能寻求自保避难,或躲入山野,或涌向城池冀望官府保护。

但是,盐州仅只有定边、盐池二城,承载能力有限,一般的黔首,是没有资格进入安全的城市的,而在收容了一波难民之后,也就拒绝开城了。

即便如此,仍有大批的盐州百姓,靠向二城,即便无法进城,在城外也相对安全,至少比起流散民间任叛军鱼肉要好,盐池、定边二城,就像冬夜中的一点萤火微光,给人带去微不足道的希望。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选择向定边盐池二城寻求庇护,盐州已是极度不安全,很多人不得不选择拖家带口,逃离这个是非战乱之地,归德道就是一条希望之路,但同样也是一条艰难旅途。

他们携老扶幼,拖家带口,即便距离不算太远,但时刻面临着危险,也就盐州官军在王玄真等人的作为下,稍微牵扯了叛军的注意力,方给他们争取了一些求生的机会。

但即便如此,一路南逃,至归德堡下者,十不存三,然而,到了归德堡,求生之途却被官府给关闭,满怀希望,几乎化为绝望。

在上边的严令之下,武平这个镇将,并不敢开关放行,而是紧闭关门,严阵以待,甚至对这些难民严防死守。

对于封锁榆林的策略,榆林周边的官府官军执行得很坚决,别说叛军了,就是难民,也不允许一人一畜通过。

当然,这其中因素很多,不只是朝廷剿贼战略的影响,还涉及到地方保护主义,对于关内道的军政要员来说,榆林乱了则乱矣,是不能危及到己身的,他们要竭力避免成为“以邻为壑”的那个邻居,如果面临威胁,那就要坚决消除,在护盘这方面,大汉的官僚们也往往能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

于归德堡镇将武平而言,虽然可怜那些难民,但也不敢贸然行事,对难民心慈手软,若是出来岔子,可不会有人来可怜他。

作为镇将,他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守住关堡,即便没有上边的授意,他也会选择严守关城。但是,过去是因为归德堡实力不足,又没有能真正拍板,甚至愿意拍板的人。

如今,赵王刘昉亲自领军来了,即将进入榆林平叛,武平觉得,可以就难民之事,做个汇报,这是他最后的努力,如果赵王殿下都解决不了,那他一个小小的镇将,又能有什么办法?即便现在被升为尉将了,仍旧是不名一文。

堡上,刘昉挺身如松岳,俯视着堡前那些难免,面无表情,但越是如此,越能让他感受到那丝凝重之意。

过了一会儿,刘昉问武平:“堡外有多少难民?到归德堡多久了?”

武平不敢怠慢,立刻答道:“禀大王,最初只有三百余人,不过,在末将等击败叛军之后,更是汹涌而来,越聚越多,至今怕有数千人之多。”

“就让他们在堡外苦苦熬着?”刘昉轻声道。

闻言,武平脸上闪过一丝惶恐,有些忐忑地答道:“大王,非是末将不救援,实在难民太多,为免关城发生意外,不得不视而不见。末将此前也派人出城,增施了些粮食炭火,但杯水车薪,且引起哄抢混乱,死伤不小,再不敢贸然出手了.”

看武平有些紧张,刘昉摇了摇头,安慰道:“我不是在责你,你做得不错,知道轻重,尽了自己职责本分。”

“大王英明!”闻言,武平松了一口气,连忙道。

此时,刘昉终于露出了点寻常人的表情,苦笑道:“我若是英明,就当知晓,这难民之事,当如何解决了!”

显然,对于此事,刘昉也是有些矛盾的。朝廷那边的意思很明确,彻底封锁榆林,不吝以任何手段,把乱事控制在榆林境内,在具体执行方面,就更不会顾及什么了,时局紧迫,一刀切也是最有用最高效的办法。

就拿归德堡下的数千难民来说,万一其中混入了叛贼呢?这是难以轻易分辨出来的。而刘昉作为剿贼平叛的主帅,他的任务是消灭榆林叛军,肃清乱贼,没有更多时间与精力放在这件事上。

另一方面,如果出现什么问题,让乱贼渗透入关内,那责任谁来承担。关内道是榆林平叛的大本营,是绝对不能出现问题的,而在过去的一个月中,已经有不止一处发生了动乱,关内的刑徒营更是重灾区,这其中若没有榆林乱贼的挑唆,显然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封关锁碍的政策,就更需坚决执行了,按照政策,榆林的人畜不得出,关外的各项物资不得入,要锁死榆林,困死乱军。

过去,榆林有诸多生存物资,都需要从外州输入的,这条方案一出,叛军固然受穷,榆林的百姓也必然受难。

对于这一点,刘昉也是有清晰认识的,但是,这点代价,在早早统一了认识的朝廷眼中,实在算不得什么了,坚决彻底,残酷无情,这是对榆林叛乱的基本态度。

但有一说一,刘昉毕竟不是一个政治动物,他的心中依旧存在一丝热血,对官兵爱护,对叛贼憎恶,对百姓也有怜悯,尤其看到归德堡外那些嗷嗷待哺的难民。

寒潮来临,挣扎于冰天雪地之中,已经有不少人冻饿而死了。刘昉当然知道,这数千人中,大部分绝对不是所谓的叛贼或者奸细,能闯过艰苦危险抵达归德堡的人,至少能证明他们并不愿与叛贼为伍。

但是,朝廷的严酷政策,似乎让他们失望,乃至绝望了。

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153章 削藩第442章 矛头直指第460章 类父惠妃求爵第345章 玉林狗肉馆第212章 慕容皇叔问事第367章 礼遇隆重第299章 一个一个给朕说第60章 惊喜来得太突然第95章 效果已显第29章 请缨第46章 郭荣奏事第131章 和议达成第160章 平定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潜龙在渊第87章 兄弟第107章 飘飘然的李相第398章 虞美人第1799章 宿醉风波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344章 打个赌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190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第3章 取士不公第1750章 《桃兰赋》第322章 再启西进第421章 为什么不喝酒?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结论第114章 范质薨,帝不豫第69章 夫妻密谈第6章 遗奏十条第169章 国庆大典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后的告别第281章 全军覆没?第375章 由创业走向守业第73章 安东大开发4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结束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458章 小器、雍王进言第117章 新洛阳城,邙山隐者第160章 军政分离的尝试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时代第61章 赵二为官第488章 真实第1770章 总要杀些人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迟暮第170章 河东改制第14章 外戚第19章 赵匡赞北上第1812章 浪潮下的密州变迁第373章 开宝九年已过半世宗篇27 南洋勾吴第281章 使君赴任第15章 小人行径第7章 风波第26章 要坚持做大汉的忠臣第1764章 禁轿第335章 凯旋令、刘昉请命第415章 皇孙归来第48章 刘承祐的决心与疑惑第379章 南北一统第334章 交待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232章 淮南情况第332章 广德殿婚宴第23章 皇帝的底气第116章 挣扎无力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338章 争执第63章 朝廷应对第17章 附议第288章 敌酋首级献上第108 状元第121章 最难啃的骨头,最轻松地啃下了第268章 西县第1792章 安西的请求第281章 全军覆没?第42章 西州局势岌岌可危第27章 父子座谈第60章 “暴毙”第129章 割地、称臣、纳贡第260章 诱敌之计落空第63章 夜访人妻郭第235章 南口大战4第345章 玉林狗肉馆第38章 濮州案(1)第204章 事态扩大第1812章 浪潮下的密州变迁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第73章 纸上谈兵第105章 逐一接见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265章 谋划高丽第304章 身入华夏,此生难返第308章 新贵第80章 一意孤行第24章 巡游
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153章 削藩第442章 矛头直指第460章 类父惠妃求爵第345章 玉林狗肉馆第212章 慕容皇叔问事第367章 礼遇隆重第299章 一个一个给朕说第60章 惊喜来得太突然第95章 效果已显第29章 请缨第46章 郭荣奏事第131章 和议达成第160章 平定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潜龙在渊第87章 兄弟第107章 飘飘然的李相第398章 虞美人第1799章 宿醉风波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344章 打个赌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190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第3章 取士不公第1750章 《桃兰赋》第322章 再启西进第421章 为什么不喝酒?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结论第114章 范质薨,帝不豫第69章 夫妻密谈第6章 遗奏十条第169章 国庆大典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后的告别第281章 全军覆没?第375章 由创业走向守业第73章 安东大开发4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结束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458章 小器、雍王进言第117章 新洛阳城,邙山隐者第160章 军政分离的尝试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时代第61章 赵二为官第488章 真实第1770章 总要杀些人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迟暮第170章 河东改制第14章 外戚第19章 赵匡赞北上第1812章 浪潮下的密州变迁第373章 开宝九年已过半世宗篇27 南洋勾吴第281章 使君赴任第15章 小人行径第7章 风波第26章 要坚持做大汉的忠臣第1764章 禁轿第335章 凯旋令、刘昉请命第415章 皇孙归来第48章 刘承祐的决心与疑惑第379章 南北一统第334章 交待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232章 淮南情况第332章 广德殿婚宴第23章 皇帝的底气第116章 挣扎无力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338章 争执第63章 朝廷应对第17章 附议第288章 敌酋首级献上第108 状元第121章 最难啃的骨头,最轻松地啃下了第268章 西县第1792章 安西的请求第281章 全军覆没?第42章 西州局势岌岌可危第27章 父子座谈第60章 “暴毙”第129章 割地、称臣、纳贡第260章 诱敌之计落空第63章 夜访人妻郭第235章 南口大战4第345章 玉林狗肉馆第38章 濮州案(1)第204章 事态扩大第1812章 浪潮下的密州变迁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第73章 纸上谈兵第105章 逐一接见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265章 谋划高丽第304章 身入华夏,此生难返第308章 新贵第80章 一意孤行第24章 巡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