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谋划高丽

堂内沉默少许,在刘晞与李崇距从刘皇帝那强势乃至霸道的气场中平复过来之后,刘晞问道:“当如何答复来使?”

刘皇帝响了想了,指示道:“倒也不必直接拒绝,朕不是说过吗?还需同臣僚们商议一番,总需要一些时间,高丽人用了半年时间备战,这点时间都等不了。至于那徐熙,是第一次来朝吧,那就让他在幽州多待几日,也方便我们一尽地主之谊!”

“此事,就由你去安排吧!”刘皇帝对刘晞吩咐道。

“是!”

“喦脱,传谕,让李业、楚昭辅、李继勋前来行在议事!”刘皇帝又向喦脱下令。

“我们此前对高丽那边的关注,似乎有些少了!”坐回御案,内侍再添茶水,品罢,已经完全平复心情的刘皇帝看着没怎么作话的李崇矩,淡淡道。

一听此言,李崇矩也稳不住了,离席起身,干净利落地一拱手:“是臣失职!”

看着这个心腹宠臣,刘皇帝都有些无语了,都快成条件反射了,每每遇到类似的情形,李崇矩都是这般,主动揽责。

固然,很多时候会体现出其担当,也让刘皇帝没法过于苛责,但是这样的情况多了以后,刘皇帝的心里也难免有些腻味。

你一个秘密机构的情报头子,如此滑溜,难以沾手,有的时候,表现得太过谦恭,太过低调,也并非就是好事。毕竟,伴君如伴虎......

这一回也一样,刘皇帝几乎无视李崇矩的自承其责,摆了摆手,如常说道:“高丽国如今是什么情况,武德司就没有一点了解?”

闻问,李崇矩显得更加严肃了,谨慎地回道:“陛下,由于未加重视,高丽的情况多语焉不详。”

注意到刘皇帝微蹙的眉头,李崇矩迅速将已知的一些情况说来:“根据这些年来自高丽的消息,可作分析,其国内并不安宁。

经过高丽王王昭对内改革,高丽国力确实有不小的提升,尤其是王昭的权威大大增长。但是,由于王昭手段过于严厉,威胁王权的贵族、功臣以及异见官员,都逐步为其剪除,这使得高丽朝廷内部怨声载道,人人自危,政治矛盾也日趋严重。

同时,王昭也渐昏惑,内不自安,为预防可能的谋反篡逆,在国内大兴监狱,十余年间,入狱者的成千上万,都是遭受****。同时,大肆增加禁卫军队的实力,也拱卫王权。

更多的情况,还需刺探确认!”

刘皇帝也明白,这大概就是李崇矩能够知道的全部了,虽然只是一些泛泛之谈,并不乏揣测分析。

也没有为难他,理解的同时,指示道:“那就增派人手,将忽略的、放下的事务重新拾起来,高丽都冒头了,你们武德司也要及时应对!”

“是!臣明白!”李崇矩心情微松,立刻应道。

“人手缺吗?”刘皇帝关心了句。

对此,李崇矩坦然道:“不瞒陛下,外国消息刺探、国情收集,困难实大,有用的人手,永远不会多。不过,臣会想方设法,尽力克服!”

点了点头,刘皇帝又思量了一会儿,说道:“倘如你此前分析的,那这王昭的日子,只怕并不那么安逸!国内既然矛盾重重,还敢如此劳师动众,插手大汉与辽国之间的战争,原因何在?莫非,是以邻为壑,意图通过此战,来转移国内的矛盾与纷争?”

说这话时,刘皇帝的眼神明显发亮,显然,他就是这么认为,就这般判断了。并且,越想越觉得有理。

李崇矩不是逢迎之人,但听此分析,也少有地恭维一句:“陛下英明!很有可能!”

“倘若是这样,那朕就是更不能让其如愿了!”刘皇帝脸上闪过少许的狡猾之色,瞥向李崇矩,吩咐道:“对高丽,可以从其内部着手,想办法收买分化,调拨其内部矛盾。

有些情况,是必然的,王昭对内改革,扩大王权,得罪了那么多贵族、功臣,侵犯他们的利益,这些利益受损者,岂能甘愿。或许只差一颗火苗,当年不就爆发了一场大叛乱吗?

当初,是大汉支持王昭,助其平叛,那么如今,可以换个支持的对象了!这方面的事情,武德司办起来,可有问题?”

“有陛下指点教诲,臣必定全力施为!”李崇矩当即承诺道。

毕竟,类似的事情,这些年在李崇矩的主导下,已经干了不止一次,虽然是对辽国以及大汉周边的各族、各部,但道理都是相通的,只是换个对象罢了,可以说是熟门熟路,因此,李崇矩没有感到一点为难。

刘皇帝继续道:“朕再从礼部,给你派两名熟悉高丽事务的官吏,协助你施行!”

“谢陛下!”李崇矩表示感谢,不过直起身体,迟疑少许,还是决定实话进言:“陛下,如此谋划高丽,需要更周密的计划,需要更多的时间准备,尔后施行,非应急之策,这对眼下的局势,恐怕难收速效!”

“远水难解近渴!朕明白!”对李崇矩所言,刘皇帝是认可的,一句话便安其心:“我所思的,也是将来,此事不急,你可以耐心操持着。眼下,先做好消息情报的搜集,尤其是高丽大军的动向,同军情司多加配合,并与辽东大军,紧密联系,及时通报!”

“至于眼下的问题,高丽这迫在眉睫的威胁,朕另做准备!”

“是!”

没有等太久,几名随驾的文武大臣赶来了,没有任何的拖延,刘皇帝十分高效地让刘晞将高丽来使所求讲解了一遍,并通报了刘皇帝的态度。

可以说是意料之中的,引起了异议,不论是李业、楚昭辅还是李继勋,都表示,可以同意,以稳住高丽人,以免高丽国那十万大军的变数,影响到辽东大局。

楚昭辅是最激动的,眼下,因为与辽国的战争,国内压力已经不小的,好不容易,在辽东有了突破,看到了减轻战争压力的希望,这要是同高丽起了龃龉,那局势又将难以把握了。

辽东还不安宁,东北更是诡谲,汉辽双方更是死死地纠缠在一起,这时候,再把战火烧到高丽,智者不为。

都不用就此事进行一次扩大会议便可知,楚昭辅的建议,大概能够代表大部分的文臣思想了,老成谋国,不愿担大风险,尤其不喜欢出现什么不可测的意外。

李继勋呢,实则也是同意,暂且忍耐一番。在他看来,辽东的精华地带,已然被朝廷夺取收复了,剩下的都是些山地丘陵,论实际利益,并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即便被高丽人占去些城池,也可当作暂寄与高丽手中,待朝廷腾出手来,再行举兵收复就是了,不必急于一时。

当然,不论他们怎么想,刘皇帝的想法已经定了,也就容不得他们反对了。还是李业更知趣,察觉到皇帝心意后,果断表示支持。

于是,经过一番高效的御前会议后,对高丽策略,出台了。刘皇帝态度虽然强硬,但真正做起来,还是带有一份谨慎的。

不需要强势直白地拒绝,先拖着,最后可以同意其所请,甚至可以遣使随徐熙回高丽,沟通协调此事。但是,在“拖延不决”的这段时间内,朝廷这边要快速地做好各项准备,考虑到各种可能。

辽东那边,要加强对辽东南地区的招抚工作,尽快落实,同时遣兵驻守。同时,辽东的大军的布置,也要随之移防变动,将一部分注意力转向东南,东海水师,也要做好打仗的准备,随时扑灭高丽的海军......

外交与军事,两手准备,双管齐下,一旦高丽恼羞成怒,与大汉翻脸,那么,刘皇帝也不介意,在辽东南打一仗。

第82章 瓦桥关第41章 刘信遭贬第369章 找上门来第43章 大公主回来了第56章 契丹不乏忧患之士第255章 “社会实践”第114章 三桩大功第40章 濮州案(3)第110章 坦白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289章 捷报齐至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318章 皇子们渐渐大了第470章 分封第82章 辽营之中的暗流第1765章 三郡公第383章 敞开谈第104章 驾临历城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宾事件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2092章 太宗篇39 勾吴国之始第239章 进退第59章 元臣多鄙第441章 登闻鼓又响了第364章 汉宫之内第255章 “社会实践”第218章 进兵第137章 迂回之师第346章 底层第268章 机遇第342章 杀肥第263章 高丽想伸手了第9章 王峻归来第49章 求援第76章 效郭威战法第487章 “惊喜”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264章 更有杨业在后头第69章 “铁杆”盟友先掉链子第59章 皇帝与太子第139章 随驾带着御史第208章 君臣密议第292章 赵普复命第212章 开宝北伐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1710章 赵普的辞呈第118章 蒲阴第471章 劳民伤财第139章 众臣拾柴第338章 棋手与棋子第515章 最后的旅途14第101章 大整军第53章 交代后事第279章 当年三杰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213章 带着欢呼启程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澜第106章 诱惑第357章 国灭第29章 老九浑人一个第169章 两面三刀第327章 派系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国病斑,皇帝无后第289章 赵普使蜀3第242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81章 内外变动第184章 刘承赟也来了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国版图,排队辞世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411章 政治危机第408章 兄弟之间第87章 秋后算账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59章 不知死第315章 赵匡义有个大胆的念头第13章 举城同欢第160章 魏王病笃第2068章 太宗篇15 热闹的夜第1802章 屁股要坐稳,态度要端正第252章 后蜀君臣第214章 荆湖之策第255章 辽军情况不容乐观第200章 天子的态度第468章 信教不留头留头不信教第112章 赵大之勇略第405章 杨吕觐见第222章 阉宦之虑第28章 澧阳之战第43章 事毕第31章 功成第254章 应州大军第462章 一地鸡毛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将世宗篇24 老贵新贵,宗王大会第188章 边将离京,再获一子第312章 中宫虚悬,赵普索权第51章 如今的大汉第464章 难产的封禅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后的告别第52章 巫宦之国
第82章 瓦桥关第41章 刘信遭贬第369章 找上门来第43章 大公主回来了第56章 契丹不乏忧患之士第255章 “社会实践”第114章 三桩大功第40章 濮州案(3)第110章 坦白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289章 捷报齐至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318章 皇子们渐渐大了第470章 分封第82章 辽营之中的暗流第1765章 三郡公第383章 敞开谈第104章 驾临历城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宾事件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2092章 太宗篇39 勾吴国之始第239章 进退第59章 元臣多鄙第441章 登闻鼓又响了第364章 汉宫之内第255章 “社会实践”第218章 进兵第137章 迂回之师第346章 底层第268章 机遇第342章 杀肥第263章 高丽想伸手了第9章 王峻归来第49章 求援第76章 效郭威战法第487章 “惊喜”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264章 更有杨业在后头第69章 “铁杆”盟友先掉链子第59章 皇帝与太子第139章 随驾带着御史第208章 君臣密议第292章 赵普复命第212章 开宝北伐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1710章 赵普的辞呈第118章 蒲阴第471章 劳民伤财第139章 众臣拾柴第338章 棋手与棋子第515章 最后的旅途14第101章 大整军第53章 交代后事第279章 当年三杰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213章 带着欢呼启程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澜第106章 诱惑第357章 国灭第29章 老九浑人一个第169章 两面三刀第327章 派系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国病斑,皇帝无后第289章 赵普使蜀3第242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81章 内外变动第184章 刘承赟也来了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国版图,排队辞世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411章 政治危机第408章 兄弟之间第87章 秋后算账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59章 不知死第315章 赵匡义有个大胆的念头第13章 举城同欢第160章 魏王病笃第2068章 太宗篇15 热闹的夜第1802章 屁股要坐稳,态度要端正第252章 后蜀君臣第214章 荆湖之策第255章 辽军情况不容乐观第200章 天子的态度第468章 信教不留头留头不信教第112章 赵大之勇略第405章 杨吕觐见第222章 阉宦之虑第28章 澧阳之战第43章 事毕第31章 功成第254章 应州大军第462章 一地鸡毛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将世宗篇24 老贵新贵,宗王大会第188章 边将离京,再获一子第312章 中宫虚悬,赵普索权第51章 如今的大汉第464章 难产的封禅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后的告别第52章 巫宦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