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辽营之中的暗流

陆陆续续的,御帐中的辽国大臣将军们退了出去,一个个都下意识地松了口气,尔后匆匆忙忙地散去,各自归营,传达耶律德光的意志,执行他的命令。

耶律阮也一样,一直走出上百步远,才仰头望了望夜幕上空高挂的那一小弯弦月,幽幽地吁了闷气。缀着稠密胡须的国字脸上,带着忧虑,他的脑中,满是方才御前的情形,他感觉到了危险。

“大王!”思虑间,一道身影站到了耶律阮身侧,唤道。

不大的声音,让耶律阮打了个激灵。来者明显是个契丹将领,年纪与耶律阮相仿,明火映照下的那张脸上,透着些许异样。此人名叫耶律安搏,方才也在帐中,其父曾经支持过耶律倍,与耶律阮暗地里保持着亲密的联系。

“安搏啊!”看了耶律安搏一眼,耶律阮应了声,问道:“有何事?”

闻问,耶律安搏朝御帐方向瞄了瞄,凑近声音放得更低了:“大王,情况有些不对,您要早做准备啊!”

闻言色变,耶律阮也下意识地望向灯火通明的御帐,然后快速拎着耶律安搏朝边上晦暗处走去,瞪着他:“你什么意思?”

见耶律阮表现,耶律安搏心下暗定,就怕这永康王没什么反应。做出一副正常的样子,耶律安搏与陪同耶律阮走着,一面低声叙道:“自北归以来,陛下脾气愈加暴躁,稍不如意,便是重惩,尤其近来,已经杀了不好内侍与臣子了。这与陛下平日里的表现,前后差异太明显了!”

“你到底向说什么!”耶律阮脸上已然浮现出紧张之色。

耶律安搏显得更加小心了:“大王。臣暗中调查过,陛下这几日,偷偷地召了几名医官入帐。观其表现,陛下的身体,似有不妥了......”

“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暗查御帐,不要命了!”其人话音刚落,耶律阮压抑着嗓子,狠狠地盯了他一眼,大概是用力过猛的缘故,脸上胀得有点红。

耶律安搏则显得很淡定,继续说道:“大王,方才帐中的情形,难道您还看不出来吗?陛下对您,还是暗藏猜忌之心啊!您终究是东丹大王的儿子,陛下又岂会真心相待。若不提防,只怕您迟早性命不保啊!”

听其言,耶律阮下意识地捏紧了拳头,凝着眉瞥了他一下,没有作话,一脸沉思状,看起来平静,但粗重的呼吸出卖了他紧张的心理。

沉默了许久,耶律阮终于开口了,郑重地叮嘱道:“像这样的悖逆之言,不准再讲,否则,我也保不住你。”

“大王——”

不给耶律安搏继续说话的机会,耶律阮给了他一个严厉的眼神。又走了几步,方才压低声音,说道:“眼下,保住自身才是最重要的,不可妄动啊。你,找机会去见见耶律解里,替我安抚一下他......”

“是!”耶律安搏并不蠢,闻言,眉色一喜,立刻答道:“臣明白。您请放心。”

与耶律安搏分开,耶律阮神色更加沉郁,显然在思索他的话,眉梢间凝着踟躇。耶律阮也算是有些贤名的,内宽外严,颇孚人望,再加在契丹高贵的出身与历史遗留问题,他心里,怎么可能没有想法。

脑中浮现出方才帐中耶律德光的眼神,耶律阮不由哆嗦了一下,心中莫名生出了些紧迫感。只是,在眼下的大军之中,耶律德光仍旧是那一言以决万人生死的皇帝,若无意外,他根本不敢有异动。

如耶律安搏之言,早做准备,只要耶律德光在一天,做得再多准备,又有何用?耶律阮的头脑,还是很清楚的......

......

耶律德光显然是来真的,按照命令,拖慢行军的队伍,实行抽斩。在性命的威胁下,北迁效率果然大幅度提高,不过,代价便是,一路上,又增添了无数尸骨。

如此高压之下,连那些契丹将士,都有怨言。不足三日的功夫,大军徙进上百里,一直至镇州境内,在洨河边上的栾城之侧,方才停下,安营扎寨。

这一回,实在是耶律德光的身体有些扛不住了,而他得病的消息,也传扬开来。

御营之中,耶律德光瘫靠在胡榻之上,头上、胸上置着“冷袋”,吸收着热量,时不时地,要命人换一下,如此做法,似乎缓解着他体内的燥毒。

榻边,还有耶律阮等几人在下恭候着,汇报情况。

“刘家子那支汉军,如今在何处,还缒在后边?”耶律德光声音中都透着火气。

“据斥候回报,敌军已经进入赵州境内,在昭庆县停留,目的不明!”耶律阮小心地观察着耶律德光,回道:“陛下,对方不自量力,一直跟着,以臣之间,干脆拨重兵南返,将之彻底歼灭了,绝此缠人的祸患。”

“冷袋”遮着耶律德光的眼睛,并不能看出他的表情,似乎思考了一会儿,方才问道:“你觉得,谁人领军合适?”

闻问,耶律阮一下子来了精神,头稍埋得低些,不敢表现出任何异样,平静地说道:“臣,愿往。”

将“冷袋”自额头上拿下,耶律德光侧过头,用那迷蒙的双眼打量了耶律阮一眼,缓慢地眨动了几下,挥了挥手:“罢了,刘家小儿,兵不满万,不足为虑。他走别路,与朕的大军保持如此远的距离,恐怕也是怕我军的攻击。都到镇州了,回上京才是重要的。就,不去理会他了!”

“是!”耶律阮很是平静地应道,不急不躁地,很恭顺的样子。

从耶律阮身上收回了目光,耶律德光又将“冷袋”放到额头上继续吸热,继续问道:“开封有什么消息传来,国舅那里有什么情况,刘知远到哪儿了?”

“回陛下!”这回搭话的是张砺:“伪帝率军南下,还未进入河洛之地。国舅派人上报,为防河东军,已奉您诏命,李唐明宗幼子郇国公李从益为帝,重建唐国。以李唐之名,聚敛兵马,对抗刘知远。”

“只怕如此,还是抵挡不住刘知远啊!”耶律德光看起来并不怎么乐观。

“纵使抵挡不住,也足以给刘知远造成麻烦,不让其轻易占据中原!”张砺答道。

呼出一口灼热的气息,耶律德光摸了摸有些发昏的脑袋,突然转移话题:“收缩兵力后,现在河北众州,反朕之心,日益高涨吧......”

没人敢答此话,生怕惹怒耶律德光。都说受伤时候的老虎是最危险的,此时的辽帝,就在这种状态,触之必怒。

见臣下这样的反应,耶律德光也明白,忍着身体中难熬的热痛,长叹一声:“渡黎阳之时,朕说过,此次南征有三失。纵兵掠刍粟,括民私财,不遽遣诸节度还镇。如今看来,还得加上一条,怒兴屠城之举......”

第73章 道府之争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59章 病榻陈情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380章 投汉第127章 冬至宴3第92章 金陵冬寒第86章 戍卒之心第48章 刘承祐的决心与疑惑第158章 刘昉的下一步工作安排第1784章 结束与开始第330章 最后一次东进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66章 朕要亲征第286章 进兵方略第159章 政事堂中的平衡第393章第121章 大朝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世宗篇29 黑色产业第257章 龙舟第128章 开宝宰相之死第83章 抉择第73章 西北隐患第192章 再得两子第69章 夫妻密谈第225章 辽国的应对第97章 再临井陉第347章 割韭菜第133章 西征!第353章 楚蛮归化的标志性人物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历史第16章 异见第74章 十八日,御驾幸淮南第358章 手执朱笔第398章 虞美人第305章 辽国三载第332章 广德殿婚宴第37章 朝堂上的纷争第127章 冬至宴3第165章 夏猎、祥瑞以及进贡第181章 父子夜谈第1725章 见微知著第385 礼宾馆第476章 内外党同第74章 东亚海盗的兴起第108章 井陉第162章 薨逝第148章 还京第116章 淮阳王太傅第29章 请缨第411章 政治危机第208章 狱吏之贵第292章 北伐的尾声1第44章 苏逢吉案结第307章 南国风雨第285章 家务事第307章 老马将军值得重任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结论第262章 赵普议蜀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国版图,排队辞世第425章 安东国的太子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111章 暂息伐蜀之心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167章 先震后蝗第154章 耕地缺人第114章 欲谋大功第415章 皇孙归来第1756章 海丰号第139章 随驾带着御史世宗篇51 皇太孙第1708章 格局第129章 各怀心思第400章 晚节不保第1797章 吸血的拍卖会第372章 刘皇帝的孝心第83章 惠妃母子第361章 安东国第116章 挣扎无力第90章 老将可用第51章 耿淑妃薨世宗篇24 老贵新贵,宗王大会第235章 难以乐观第160章 河东风云(7)第303章 赵普北上第12章 河东之患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国版图,排队辞世第289章 赵普使蜀3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1778章 大汉不再需要什么异姓王第98章 封禅之议第370章 刘鋹第28章 刘承祐的想法第103章 贼首狠决,官军待发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383章 敞开谈第300章 统归地税第330章 党侯并不傻
第73章 道府之争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59章 病榻陈情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380章 投汉第127章 冬至宴3第92章 金陵冬寒第86章 戍卒之心第48章 刘承祐的决心与疑惑第158章 刘昉的下一步工作安排第1784章 结束与开始第330章 最后一次东进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66章 朕要亲征第286章 进兵方略第159章 政事堂中的平衡第393章第121章 大朝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世宗篇29 黑色产业第257章 龙舟第128章 开宝宰相之死第83章 抉择第73章 西北隐患第192章 再得两子第69章 夫妻密谈第225章 辽国的应对第97章 再临井陉第347章 割韭菜第133章 西征!第353章 楚蛮归化的标志性人物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历史第16章 异见第74章 十八日,御驾幸淮南第358章 手执朱笔第398章 虞美人第305章 辽国三载第332章 广德殿婚宴第37章 朝堂上的纷争第127章 冬至宴3第165章 夏猎、祥瑞以及进贡第181章 父子夜谈第1725章 见微知著第385 礼宾馆第476章 内外党同第74章 东亚海盗的兴起第108章 井陉第162章 薨逝第148章 还京第116章 淮阳王太傅第29章 请缨第411章 政治危机第208章 狱吏之贵第292章 北伐的尾声1第44章 苏逢吉案结第307章 南国风雨第285章 家务事第307章 老马将军值得重任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结论第262章 赵普议蜀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国版图,排队辞世第425章 安东国的太子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111章 暂息伐蜀之心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167章 先震后蝗第154章 耕地缺人第114章 欲谋大功第415章 皇孙归来第1756章 海丰号第139章 随驾带着御史世宗篇51 皇太孙第1708章 格局第129章 各怀心思第400章 晚节不保第1797章 吸血的拍卖会第372章 刘皇帝的孝心第83章 惠妃母子第361章 安东国第116章 挣扎无力第90章 老将可用第51章 耿淑妃薨世宗篇24 老贵新贵,宗王大会第235章 难以乐观第160章 河东风云(7)第303章 赵普北上第12章 河东之患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国版图,排队辞世第289章 赵普使蜀3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1778章 大汉不再需要什么异姓王第98章 封禅之议第370章 刘鋹第28章 刘承祐的想法第103章 贼首狠决,官军待发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383章 敞开谈第300章 统归地税第330章 党侯并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