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篇29 黑色产业

泛着腥味的海风不住地刺激着味蕾,但码头上所有人的都似无所觉,脚板从船舷搭上岸头,一道肥壮身影踏板而来,三两步就落了地,敏捷的步伐与那身材怎么看都显不协调。

来人自是船长,一脸的横肉,满面都是风吹日晒过的痕迹,让人看不清年岁,但那股剽悍凶狠之气,是掩饰不住的。不过,在见到等在栈桥上的沈柏龙时,立刻绽出如花般的笑容,快步上前,拱手哈腰:“小的见过老爵爷,区区小事,怎劳亲自过问?”

面对来人的殷勤,沈柏龙只是轻轻点头示意,作风依旧是雷厉风行,手一挥,道:“闲话休提,上船验货吧!”

“悉听尊便!”船长也不以为意,侧过身体,还做了个请的手势。

当然,这种具体的活计,也轮不到沈爵爷躬亲去做,在他的授意下,一名肤色黑黄、身材精壮的年轻人带着几个人就登船去了,这是沈柏龙三子沈青麟。

栈桥上,船主则毕恭毕敬地冲沈柏龙介绍着此次买卖的货物:317人活着抵达,福建、两广、两浙都有,汉族为主,青壮年为主,还有60多名女人......

而听着船主的介绍,沈柏龙面色丝毫不见动容,老脸甚至显得格外严肃,一直等到沈青麟带人下船,冲自己点头确认之后,方才开口吩咐道:“交接吧!”

随着沈柏龙一声令下,码头上顿时忙碌起来,随着交接活动的开始,夜幕笼罩下,一排排的男男女女,被驱赶着下船,夜色之下视线黯淡,看不清每个人的脸,但每个人的轮廓都透着狼狈,腐臭、褴褛的不只是衣裳,还有如猪猡一般被售卖的尊严......

一座草篷底下,沈柏龙与那船主对坐着,看起来有些意兴阑珊。已经许久了,码头上再度恢复了平静,沈青麟带着人走近身来,先一礼,禀道:“已经验收好了!”

闻言,沈柏龙冲船主那边示意了下。沈青麟会意,手一摆,立刻有一名仆从穿着的中年,将一口匣子放到船主面前。

见状,船主所有的敬畏与疲惫都一扫而空,腰都直了起来,只打开匣盖瞄了两眼,便立刻合上,就仿佛受不那堆银币暗沉光芒的刺激,粗糙的面部堆满了笑容:“多谢老爵爷!”

与中央帝国内部,依旧以铜钱作为主要通货不同,在广大南洋地区,除却铜钱,金条银币的流通却更为发达快速。这是由于南洋流行的各种大宗货物贸易决定的。

同时,由于铸钱技术的不足,当下通行南洋的金银货币,多是由帝国铸钱工坊铸造,然后流通。当然,随着各大封国逐步走向完善,也开始一一组建自己的铸造局,开始铸造自己的货币。

“不清点一番?”沈柏龙沉声问道。

船主道:“爵爷做事,向来公道,何需这等手段?何况,这桩买卖,小的还想着继续做下去......”

沈柏龙笑了笑,沉吟少许,叹息一声后,手指站在一旁的沈青麟,道:“今后,此事就由我家三子操持了!”

船主微讶,看了看沈柏龙,又瞧向一副淡定模样的沈青麟,迅速恢复笑意,拱手拜道:“将门出虎子,今后,就仰仗小爵爷照顾了......”

......

人口买卖这种黑色产业,放眼历史,比比皆是,就是在帝国内部,都是层出不穷,并且,很长时间内,都以孩童与女人为主。当然,这种产业的发展,也往往伴随着政策变化以及社会变迁。

在几十年前,当人口数目作为地方官僚政绩的时候,对于治下人口,都是像鸡仔一般保护着,对从事人口贸易者,从来都是都是严厉打击,几无放过。

不过,随着帝国取消人头税,以及后期的税制改革,再加朝廷不再将人口指标与升迁挂钩,官府在这方面的关注自然紧跟着放松。

当然不是完全不重视,毕竟在任何时代,人口,尤其是具备足够劳动能力的人口,都是宝贵的社会财富、剥削资源。只不过,对于相关犯罪的打击是减弱是不争的事实

大汉帝国在人口贸易方面的发展,最初实则是输入型的,主要是国家恢复之初,国内劳动力不足,世祖皇帝与朝廷对汉族的自耕农们保护又相对严密。

于是,为了经营他们的土地,开始从外部想办法,那时候,正值帝国对外拓殖初期,于是前前后后,官方(朝廷各级职司衙门的职田、公田也缺劳动力)民间有几十万的外夷以劳动力的形式输入国内。当然,这一点后来被世祖皇帝严厉禁绝了。

随着天下太平,人口大爆发,劳动力短缺得到解决的同时,也开启了对外输出,这同样也是伴随着帝国对外拓殖的深入。

需求决定市场,不管是北方陆地封国,还是南洋的海外封国,从建国之后,对于核心人口的需求都迎来了一波暴涨,即便几十年后的如今,依旧处在一种饥渴的状态。

而以常规的移民方式,成本又过于高昂,没有哪个封国能够扛得住。于是,一种更廉价、更高效同样也不人道的办法,逐渐成为了各国的选择,或者说一些能量巨大商人,主动帮各国解决难题。

最初商人们胆子还不大,去交易的目标,多为蛮夷少民,南方以安南、广南西道等等为人口来源,北方则是高丽、日本二国。

但是,这些人虽然对南洋诸国有用,但并不是那么地受欢迎,并且蛮夷嘛,总归是廉价的。于是,为谋取高额的利益,一些人就开始把罪恶的双手伸向汉人了......

从最初的青壮劳动力,到如今有区别、目标地选取贸易对象,读书识字、工匠、妇女这些,价值显然要高一些,尤其是女人,行情是越来越好了,毕竟南洋封国阳盛阴衰的情况很普遍,土着女子很多汉族老爷们又看不上,又进一步推高了女人尤其是年轻漂亮女人的价格。相比之下,普通的农民、渔民以及不能提供足够劳动力的儿童就要廉价很多......

潘多拉的魔盒一旦被打开,就很难止住了,而现实的条件又给了从事这方面贸易商贾巨大的空间。一方面是海外封国的巨大需求以及利益诱惑,另一方面又是自世祖时代起就坚决推动的“移民政策”,几相结合,一股潮流爆发了,一个黑色的产业也随之蓬勃发展。

当然,像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不管从意识观念,还是从道德法律上,都是批判、谴责加打击的。但是,很多人心黑了,面上还是唇红齿白的,有些事情又黑又恶,也完全可以披着一层正大光明的白皮去做,即便一时的污秽臭气熏天,后面还可通过其他手段洗白。

对于从事人口贸易的商贾们来说,坑蒙拐骗也好,官商勾结、权钱交易也好,他们有的是手段,避过法律脆弱的监管打击,把人集中到沿海的大小港口,然后一船就载走。

这项买卖,在北方封国实则也是流行开来的,只不过,海上的贸易显然要更加蓬勃旺盛。需求同样旺盛,运输方便,同时比起北边成本更低。

而可以想见的是,像这样的贸易,注定是不人道的,也注定充满了悲剧。对于贸易的商人来说,他们只管把人送到换钱,至于“移民”的生死健康什么的,都是次要的。

在早期的时候,还有所收敛,但当这条路越走越激烈,越走越疯狂时,什么道德底线都抛之脑后了,最近十多年,则尤其疯狂。在那一条条汉家儿郎用命开辟出的航道间,从一艘艘汉家海船之上,不知抛下了多少汉家子孙,沿途又不知有多少汉民的冤魂在泣诉......

对于这些情况,帝国本土那边,朝廷早有警觉,也采取了一定的防备、整治手段,然而,取一时之效可以,想要完全杜绝,基无可能。就一点,哪些是人口贸易,哪些是正规移民,便很难辨别。

除非朝廷彻底改变对外开拓的大政,断绝海外联系,禁止片板出海......但与海外源源不断输入的庞大利益相比,一些人间惨剧,似乎又不是那么难以忍受了。

于是,禁止打击可以,因噎废食则大可不必。

至于南洋封国,奴隶贸易则基本属于合法行为,只不过针对的是土着蛮夷。而不管是政治需要,还是为了面上好看,对于汉族人口,各国虽然采取了买卖的实际行为,用“移民”的借口增加核心统治人口,但在明面上,也是跟随帝国中央的法律,严厉打击汉族人口买卖......南洋封国们,几十年来就玩着这样的黑色幽默。

到建隆时代,那些往返于帝国本土与南洋封国的船只上,如果不进行一番彻底的搜查,你根本不清楚,船舱内装着的究竟是帝国本土的各种货物,还是所谓“移民”。

可以想见的,通过“贸易”手段进入到南洋的移民,其地位注定不高,虽然要高于那些土着,但想像早期移民那般当汉族老爷,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于沈氏家族来说,他们也参与其中,从事相关活动,也是有官方背书,属于半官方行为。对于那一船的“移民”来说,不幸中万幸,由沈家进行安顿处置,能省很多麻烦,并能在沈氏的安排下迅速安顿下来。

而通过其他私人渠道南来的“移民”,经历一番曲折是必然的,但不管如何,只要在官府登记造册了,获得国民身份之后,总能得到一份基本的保障。

不为其他,就为“汉民”的身份,来人的手段多种多样,甚至罪恶重重,但来人之后,该安顿的也一样不落。毕竟,同根同源,又是夯土筑基的时候,还真能把汉人当猪猡、当奴隶不成?

不约而同的,在保障汉人地位与利益的事务上,各大封国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来明确保证,有些事情若是做得太过,就是自己打脸,也不敢太过。

......

处理交待完一船“新移民”的事,沈柏龙慢悠悠地回到他位于王城之侧的府邸中,对于他这样身份的人来说,僮仆上百乃是标配了,喝一口果饮,洗漱一番,至厅堂,已有客静候。

来人也是一名老者,名叫沈海穷,这是沈柏龙的堂弟,也是当年跟着他一起到渤泥洲打拼,出生入死几十年的老兄弟。

沈海穷虽没像沈柏龙一样混到个爵位,但同样功成名就,因为仍在吴国海军中担任副将,还拥有不小的权力,当然这背后自有沈柏龙的支撑。

而沈海穷此番求见,也是因一件不足以为外人道的事情:苏禄群岛那边又新崛起了一股海盗,扯旗啸聚,不知从哪里得来的消息,派人冒死找到沈海穷,希望能在朝晖港这边销货......

进入航海时代,海盗的兴起是不可避免的,而苏禄群岛则以其地理位置的原因,则在几十年后,成为东南亚海盗最大的一个聚集地。

但光抢还不行,还得有销货的渠道,早期,有些海盗把抢来的东西卖到帝国沿海港口,但那条路子风险毕竟太大,后来逐渐转移,随着南洋封国的建立、发展与壮大,也成为海盗们销货的主要对象,毕竟监管要松一些。

虽然,不管是渤泥洲的吴国还是南海岛的鲁国,都曾组织海军进剿,但都不妨碍私下里生意上的往来。当然了,能往二国销货的,也不是一般海盗能够做到的。

因此,当听说有一股新兴海盗竟能探听到这层关系,并直接找到沈海穷,沈柏龙警惕的同时,也不免多了几分好奇......

海盗,也是一项能够快速积累财富的职业,想当初,还在上海滩时,他第一次率领众兄弟出海,出师未捷,就被一干海盗击破梦想,兄弟死伤殆尽,自个儿也差点丢了性命,一蹶不振。

若不是因缘际会,加入了吴国公府垦殖团,他或许早就葬身在不知何处的犄角旮旯了......

第251章 寿国公第116章 辽军的异动第1809章 饯行仁宗篇3 欧阳大家第438章 抗洪救灾年第181章 琼林苑内第127章 打破潜规则第137章 整编事第1752章 放手第1816章 一个勋贵家族的进化第378章 东水门外第17章 板子终究落下来第2198章 仁宗篇15 统治中坚第476章 内外党同第354章 可以讨论出降了第150章 蜀亡第351章 满朝之中,只此一人第1793章 又一个四品大员没了第48章 瑶蛮的格局第54章 兵制改革2第92章 两京并重第143章 许州将吏为之一空第183章 李相为帅第50章 喜讯第514章 最后的旅途13第99章 北巡结束第32章 太子的安排第64章 和约是拿来撕毁的第172章 更像打仗来的世宗篇35 安东事变第481章 行宫第125章 文盲将军第1699章 整饬西北第304章 过去的三年第132章 做媒第333章 勋贵的态度第1798章 宴无好宴第2046章 最后的旅途17第353章 楚蛮归化的标志性人物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100章 城战第324章 相安为上第402章 这事没完第115章 瀛州第49章 医政第56章 契丹不乏忧患之士第1677章 军议与战争利器第292章 赵普复命第169章 王溥的补充第2079章 太宗篇26 黄河口岸第116章 挣扎无力第345章 剥削者这才是感言第38章 濮州案(1)第225章 光靠水军也不行浅谈两点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汉伊六次大战第504章 最后的旅途4第491章 区区九品,亦敢通天第455章 见闻第425章 开宝十年第230章 主动出击第429章 远遁的契丹第338章 澄心堂内心惶惶第384章 反响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16章 军中俊才第173章 汉辽皇帝之间的友好交流第235章 南口大战4第353章 聪明的张德钧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35章 东归第266章 放赈辽东第213章 带着欢呼启程第6章 告一段落第352章 十万汉师围金陵第148章 最后一仗第188章 后续第316章 皇后的宽慰第321章 驾幸枢密院第359章 这个太子不简单第54章 聘纳郭女第114章 欲谋大功第71章 北齐镇第2192章 仁宗篇9 南风压倒北风世宗篇26 北廷国相第95章 玩阴谋第403章 抓起来!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顿第311章 旧识第174章 故交情谊第370章 其志甚坚第13章 市井之声第166章 这个太子不好当第362章 新齐与新楚第23章 老臣凋零第240章 南口大战9第108章 后知后觉后怕第354章 扯后腿的在朝中第114章 范质薨,帝不豫
第251章 寿国公第116章 辽军的异动第1809章 饯行仁宗篇3 欧阳大家第438章 抗洪救灾年第181章 琼林苑内第127章 打破潜规则第137章 整编事第1752章 放手第1816章 一个勋贵家族的进化第378章 东水门外第17章 板子终究落下来第2198章 仁宗篇15 统治中坚第476章 内外党同第354章 可以讨论出降了第150章 蜀亡第351章 满朝之中,只此一人第1793章 又一个四品大员没了第48章 瑶蛮的格局第54章 兵制改革2第92章 两京并重第143章 许州将吏为之一空第183章 李相为帅第50章 喜讯第514章 最后的旅途13第99章 北巡结束第32章 太子的安排第64章 和约是拿来撕毁的第172章 更像打仗来的世宗篇35 安东事变第481章 行宫第125章 文盲将军第1699章 整饬西北第304章 过去的三年第132章 做媒第333章 勋贵的态度第1798章 宴无好宴第2046章 最后的旅途17第353章 楚蛮归化的标志性人物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100章 城战第324章 相安为上第402章 这事没完第115章 瀛州第49章 医政第56章 契丹不乏忧患之士第1677章 军议与战争利器第292章 赵普复命第169章 王溥的补充第2079章 太宗篇26 黄河口岸第116章 挣扎无力第345章 剥削者这才是感言第38章 濮州案(1)第225章 光靠水军也不行浅谈两点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汉伊六次大战第504章 最后的旅途4第491章 区区九品,亦敢通天第455章 见闻第425章 开宝十年第230章 主动出击第429章 远遁的契丹第338章 澄心堂内心惶惶第384章 反响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16章 军中俊才第173章 汉辽皇帝之间的友好交流第235章 南口大战4第353章 聪明的张德钧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35章 东归第266章 放赈辽东第213章 带着欢呼启程第6章 告一段落第352章 十万汉师围金陵第148章 最后一仗第188章 后续第316章 皇后的宽慰第321章 驾幸枢密院第359章 这个太子不简单第54章 聘纳郭女第114章 欲谋大功第71章 北齐镇第2192章 仁宗篇9 南风压倒北风世宗篇26 北廷国相第95章 玩阴谋第403章 抓起来!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顿第311章 旧识第174章 故交情谊第370章 其志甚坚第13章 市井之声第166章 这个太子不好当第362章 新齐与新楚第23章 老臣凋零第240章 南口大战9第108章 后知后觉后怕第354章 扯后腿的在朝中第114章 范质薨,帝不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