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凤翔战况

bookmark

凤翔此地,秦岭南屏,渭水中流,陇岳西阻横亘,沃野布于渭北。东连京兆,南接成、凤,西邻秦陇,是关陇平原上的一块重要枢纽。

唐末之时,李茂贞曾据之以自立,几次教育长安小朝廷,而封岐王,威震西陲,其势盛时,整个西北几乎都在李氏的势力辐射范围之内。在“五代”初期的历史上,虽然“梁晋争霸”一直是主题,但凤翔“岐国”在这段历史间,也扮演了一个份量极重的角色。

刘承祐在东京时刻为之牵肠挂肚的关陇战事,已至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蜀、汉两军,总计六万余人,在陇州、宝鸡、大散关这一片区域内鏖兵。

蜀雄武节度使率七千蜀军自陇上出,为彰义军节度使史匡懿亲自率泾原之军,阻于汧阳县安化镇,动弹不得。

蜀军三万余主力,则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张虔钊所率,出散关,迫宝鸡,与王峻所总诸部汉军,在渭水之南,围绕着鸡峰山,进行野战。

正月中,王峻率禁军西来关中,与晋昌军破蜀将李廷珪大军两万于斜谷镇,直接挫败了蜀军三路攻雍的如意算盘。

李廷珪战败的消息,于蜀军而言,有如当头一棒,顿时止步,西路蜀军,将帅其议不协,以至迁延不进。张虔钊原意,自然是能招抚凤翔节度使侯益,无损拿下凤翔,他们此番北上,本就是受侯益的“勾引”。

结果,耳闻蜀军东路军大败,侯益原本暧昧的态度一下子坚定起来了,欲为大汉“忠臣”,率岐军积极设阻于渭河。翻脸之快,让蜀军措手不及。再加北路何重建军受泾原之兵的侧翼威胁,蜀军的锋芒一下子就被遏制住了。

在那样的情况下,蜀军将帅各有心思,或主进,或主退,主帅张虔钊也是举棋不定。综合考虑之下,还是暂退于散关。

如此逡巡迟疑的决策,也正给了汉军足够的反应时间。王峻在斜谷镇击溃李廷珪之后,没有专注于扩大战果,而是转而马不停蹄,率禁军急入凤翔,携大胜之威,入驻宝鸡。王峻的头脑很清楚,也一直记住刘承祐的叮嘱,凤翔才是与蜀军争锋的关键。

蜀军既撤,面对汹汹而来朝廷禁军,老迈的凤翔节度侯益是一点不敢再起心思了,派人迎奉。在进驻宝鸡城之后,王峻便雷厉风行地,解了侯益兵权,将四千余岐兵置于自己指挥之下。同时拿出刘承祐的密诏,命侯益入东京觐见,一番手段,果决而迅速,派兵护(押)送侯益及其家小东去。

然后,皇帝刘知远驾崩的消息传来了。闻之,王峻后怕加庆幸,仍在散关窥看关中局势的张虔钊则跳脚不已,大呼失策。同时,蜀军的心气也来了,在他们看来,汉廷逢国丧,新主继位,必是上下紊乱,无暇顾及关中。这简直是天假大蜀夺取关中的良机,一方面奏告成都,一面细作于凤翔散播流言祸乱人心,另一方面,取得了麾下各军的支持,提兵两万余众,再出散关。

谁料王峻也是硬气,亲自率禁军浮渭河南下迎击,败其前锋三千,以弱势之兵,反逼得蜀军后退至宝鸡东南的鸡峰山一带。

以“哀兵”之势,再败蜀军,汉军士气顿时大振。虽前后连败蜀军,但在凤翔,汉军仍是守有余而攻不足,但王峻初独挡一面,本为建功而来,锐气很盛,蜀军若是缩回汉中还好,然北上趁火打劫,他却不能满足仅仅击退张虔钊了。

发文邀彰义、静难(邠州)、晋昌之军西来,此前,以斜谷大胜之功,刘承祐下诏,以王峻为西南行营招讨使,全权负责击蜀事宜。又以史匡懿为西南行营部署、赵匡赞为行营马步军都虞侯,并告关内诸节度,发兵配合作战。

以战胜之故,关中诸军并援而来,史匡懿独扛于北线,凤翔这边,王峻以禁军、岐军、雍军(晋昌军)为主,并邠、同、华的一部分兵马,合马步军一万七千余,南下与蜀军战于鸡峰山下。

而张虔钊这边,亲自体验了一番汉军的战斗力后,自觉仅以麾下之兵,难以战胜汉军,也下令,将留守阶、成的守军北调,又自兴元府发兵,前后增调一万余兵,方有了同王峻扳手腕的底气。

双方于鸡峰山、大散关一线间,鏖兵十日有余,虽然真正接战不过三日,但从一开始,战斗便异常激烈。

汉军人寡,蜀军人众,几乎倍于汉军。且汉军成分复杂,禁军、岐军、雍军并关内诸州的散兵,看起来就是一干“杂牌军”,且统属不一。但是,就是这干“乌合之众”,硬生生地将蜀军给压制住了。

鸡峰山,山如其名,有峰岳之奇,鸡峰插云,天柱矗立,玉笋排空。三峰并峙,乃一邑之冠。陈仓县易名宝鸡,便源于此山。

当然,峰景虽奇,却不算兵家天险,太危险的地方,不利于攻,又岂利于守?蜀军占西峰下寨,以其与大散关成掎角之势,可互为依托。

而汉军则不管那么多,于山前立寨逼战。蜀、汉之间的这场战争,明明是蜀军挑衅,发起进攻,发展到如今的局面,反而是汉军以弱势之兵主攻,蜀军主守。

ωwш• тTk án• c○

鸡峰山,蜀营傍山而立,分为三处大营,营砦颇多,但显得有些杂乱,近三万的蜀军便被逼迫在里面,很是憋屈。

山前,汉军的营寨,则简约得多,也森严有条理得多,甚至,显得有些猖狂。蜀军不是没有下山出击过,为汉军的劲弓强弩,悍卒猛士交易一顿。到如今,鏖兵十余日,只能龟缩寨墙,被动防守。

事实上,若鸟瞰两军攻防,不论从营防、兵力,还是自补给来看,在整体形势上,蜀军都是占据优势的,然而现实就是,正面交锋,即便以一敌二,蜀军也不是汉军的对手,况且,大军作战,也不是单纯的一对一,一对多。

汉军在力压蜀军主力的同时,还能兼顾到大散关的蜀军,以弱势之兵,力抗两方,从气势上,完全压过了蜀军。但是,此乃险策,只要稍有意外,汉军便岌岌可危。

比如,北面的史匡懿被突破,王峻杂聚众军,能两面对抗蜀军,已是分外极限,三面受敌,估计会直接溃败。王峻此次的作战风格,当真是出奇出险。

另外,也是最重要、最危险的问题,汉军的粮秣,不足了!

为了进行这场会战,凤翔府库,已然被王峻给搬空了,战事一起,粮械的损耗,太过厉害。

马蹄声急,嘶鸣声切,交伴着杀声,回响在大散关以北的一片开阔地上。在经过长达半日的骚扰之后,两千余汉骑,在将领的亲自统率下,朝出关欲东援鸡峰山的蜀军发起致命一击。不出意外的,蜀军溃败。奋起直追,一直到散关数里外。

望着逃奔关隘的蜀军败卒,杨业勒马而止:“停止追击!”

“将军,为何不将之赶尽杀绝?”身边的虞侯,战意犹盛,挥动战刀问。

杨业指着前方道:“大散关前,山峦叠嶂,地形险恶,非马兵用武之地。蜀军经此败,定然肝胆尽丧,不敢再轻出,我们目的也就达到了!”

说着,杨业换了个手执缰绳,嘴里嘀咕着:“这些蜀军,也太不经打了!”

杨业,此番以护圣指挥、凤州团练使之职,随王峻西来。基本上,是被刘承祐放出来历练的。此前斜谷镇一战,率本部马军绕袭李廷珪,立功不小。

及至凤翔,与蜀军主力鏖战,在解决了蜀为数不多的骑兵之后,王峻以杨业为马军统军使,集雍、岐马军并其本部护骑共计两千余人,尽付与他,让他于西线监视大散关的蜀军,以免影响到鸡峰山的决战。

显然,王峻大概也明白刘承祐的意思,经前番一战,杨业英勇也打动了王峻,让他放下了顾虑。杨业也做得不错,打仗也很聪明,该莽的时候莽,该怂的时候怂,硬是将大散关的近万蜀军,死死地钉在关内。

此番,是蜀副帅韩保贞亲自率军,结阵而行,欲缓推向东,支援张虔钊。事实证明,想法是好的,初时尚有效果,但在杨业的耐心骚扰下,终究以失败告终。

原野上,步军对骑军的局限性,便在于此。况且蜀军军械不够犀利,士卒不够精炼,连将领都显愚笨。

“此番是蜀军副帅韩保贞亲自统军,没想到此人如此无能,为统军你不费吹灰之力所败!”虞侯嘴巴乐开成一朵花,搭配着脸上溅着的血迹,完全一副百战勇士的风采。

“派人报告大营,说我军已阻大散关蜀军,告诉招讨使,他可放心攻打张虔钊!”自领一军,身负重责,杨业气质比起以往明显凝练不少,冷声吩咐着。

“是!”

“救助伤员,打扫战场,搜捕俘虏,收兵回驻点!”调转马头,杨业率先远离山隘而去。

不过在望着东面的时候,杨业眉宇间也不禁浮现出些许忧虑。

第433章 圣训第1710章 赵普的辞呈第13章 杨业述职第4章 李昉夜访东宫第360章 主持善后第157章 提亲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191章 “从谏如流”第264章 强硬的道理第167章 这个太子不好当(2)第179章 再见郭荣第313章 日常第242章 何福进之死第255章 “社会实践”第309章 江淮将帅第162章 兵事第254章 久待良机第54章 继续忽悠第6章 遗奏十条第112章 赵大之勇略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249章 枢密院内第263章 高丽想伸手了世宗篇28 朝晖之城,老年白龙第67章 满廷反对亦无效第66章 朕要亲征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468章 胡部隐患第313章 辽国崩溃指日可待第45章 同样的选择第93章 噩耗连连第28章 澧阳之战第507章 一缕叹息第127章 打破潜规则第340章 《开宝总类》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365章 看衰第152章 又是一年二月二第73章 道府之争第65章 刘皇帝的猜忌第392章 抢救一下第206章 武德司狱第204章 解决第483章 南巡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195章 杨邠案(3)第28章 刘承祐的想法第74章 燥热的辽帝第169章 两面三刀第98章 灰溜溜地滚回去第105章 河北局势第107章 飘飘然的李相第1775章 调整第168章 塞上风光第315章 质量最高的一次科举第218章 走私第234章 南口大战3第294章 刹车,碎叶河畔战鼓鸣第410章 克制第347章 岭南战况第65章 制举进展第134章 东路军第64章 边事不宁第1762章 契丹政变第339章 那一脚第464章 甘州杨氏第183章 李相为帅第361章 “龙宫”第129章 割地、称臣、纳贡第181章 东河村之战第212章 王朴卸任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122章 睡仙第10章 平淡的会面第377章 漳泉之治第69章 “铁杆”盟友先掉链子第46章 驸马的上下两策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292章 赵普复命第321章 矛盾第215章 手忍不住颤抖第271章 将威胁消灭于萌芽第157章 《刑统》将成第2章 分食第170章 艰难的乾祐二年第87章 栾城之战(1)第444章 揣测者第75章 恩威齐下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322章 土司制与辽使第280章 虑难备战于前第227章 席卷半岛第400章 晚节不保第247章 视察第1792章 安西的请求第364章 皇子戍边第181章 西巡路上怨言多第316章 不装了第308章 新贵
第433章 圣训第1710章 赵普的辞呈第13章 杨业述职第4章 李昉夜访东宫第360章 主持善后第157章 提亲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191章 “从谏如流”第264章 强硬的道理第167章 这个太子不好当(2)第179章 再见郭荣第313章 日常第242章 何福进之死第255章 “社会实践”第309章 江淮将帅第162章 兵事第254章 久待良机第54章 继续忽悠第6章 遗奏十条第112章 赵大之勇略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249章 枢密院内第263章 高丽想伸手了世宗篇28 朝晖之城,老年白龙第67章 满廷反对亦无效第66章 朕要亲征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468章 胡部隐患第313章 辽国崩溃指日可待第45章 同样的选择第93章 噩耗连连第28章 澧阳之战第507章 一缕叹息第127章 打破潜规则第340章 《开宝总类》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365章 看衰第152章 又是一年二月二第73章 道府之争第65章 刘皇帝的猜忌第392章 抢救一下第206章 武德司狱第204章 解决第483章 南巡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195章 杨邠案(3)第28章 刘承祐的想法第74章 燥热的辽帝第169章 两面三刀第98章 灰溜溜地滚回去第105章 河北局势第107章 飘飘然的李相第1775章 调整第168章 塞上风光第315章 质量最高的一次科举第218章 走私第234章 南口大战3第294章 刹车,碎叶河畔战鼓鸣第410章 克制第347章 岭南战况第65章 制举进展第134章 东路军第64章 边事不宁第1762章 契丹政变第339章 那一脚第464章 甘州杨氏第183章 李相为帅第361章 “龙宫”第129章 割地、称臣、纳贡第181章 东河村之战第212章 王朴卸任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122章 睡仙第10章 平淡的会面第377章 漳泉之治第69章 “铁杆”盟友先掉链子第46章 驸马的上下两策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292章 赵普复命第321章 矛盾第215章 手忍不住颤抖第271章 将威胁消灭于萌芽第157章 《刑统》将成第2章 分食第170章 艰难的乾祐二年第87章 栾城之战(1)第444章 揣测者第75章 恩威齐下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322章 土司制与辽使第280章 虑难备战于前第227章 席卷半岛第400章 晚节不保第247章 视察第1792章 安西的请求第364章 皇子戍边第181章 西巡路上怨言多第316章 不装了第308章 新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