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刘承祐的想法

bookmark

“这个史宏肇,就是个无谋匹夫,粗鄙不堪,恃宠生骄,在官家面前,都敢那般无状。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一味负气用刚,逞强使狠,他以为打天下靠刀枪就可以了吗,简直不足与谋......”散议之后,与王章走在一块儿,杨邠丝毫不掩饰对史宏肇的不满与鄙视。

王章脸色也好看不到哪儿去,冷冷地说道:“此人一向骄横,自负有几分领兵之才,视我等为无物。为人臣者跋扈至此,杨兄,且等着吧,终有一日,陛下都将难容其人!”

天下割据,列国纷争,本就是文衰武盛,文贱武贵。在这个时代,武夫当国,有太多拿长剑大戟的武将瞧不起拿笔椽子的文臣,史宏肇则是其中的“佼佼者”,每每口出恶语。

事实上,似王章此人,也是不喜文人的,不过他厌恶的是那些不习庶务、只知空谈的酸腐文士。但史宏肇却是瞧不上所有文人,哪儿能不惹人生厌。

顿了顿,王章又道:“杨兄,也无需与那匹夫置气,陛下心怀天下,深谋远虑,不是也没有听其意见吗?”

“天下崩坏至斯,纷乱不止,皆是这等武夫当国所致,若不遏制之,这天下是永远也安定不下来的!”不知出于什么考量,杨邠哼唧了两声。

瞥了眼老友,王章一时不说话了,沉默了一会儿,方才叹道:“但是打天下,创立江山,却也少不得彼辈用命效死啊......”

闻言,杨邠也是默然,感慨一句:“若天下武臣,皆如郭文仲那般,何愁国家不宁?”

比起史宏肇,郭威在刘知远麾下文武中的人缘,明显要好得多。似杨邠,就对其甚有好感。

听他这么说,王章却只是笑了笑,不置一评。眼睛一眯,迅速地结束这个话题,拱手道:“陛下东出,辎需之费,粮秣之用,我还得去检视一遍,这便先告辞了。”

“王兄请便。”

......

刘承祐这边,未及出宫,便被一名内侍拦下,刘知远唤他问话。

默默地跟着这名年轻的内侍,刘承祐打量着其背影,这该是此前养于太原宫,维持宫内清理运转的那撮人。如今,全部很是幸运地成了新皇的近侍。而刘知远皇帝没当几天,使唤起宫中的这些宫娥太监来,却是得心应手。

进殿之后,刘承祐才发现,刘知远是单独召见自己。心中难免讶异,这可是头一次,以往相召,至少是有大哥刘承训作陪的。

“臣参见陛下!”刘承祐规规矩矩地躬身行礼。

“二郎平身!坐下叙话。殿中只你我父子,就不必拘此缛礼了!”刘知远神色轻松,语气温和,话是这般说,但表情间明显流露出对刘承祐恭谨态度的满意。

“不知父亲唤儿何事?”屁股半撅坐下,刘承祐问道。

刘知远桌上摊开着一张地图,此前应该正在研究。闻问,抬眼轻笑着看着刘承祐:“方才殿议,文武激烈争执,史宏肇与杨、王二人,几乎在我面前上演武斗。我固知你对契丹之事,见解颇深,为何适才始终不发一言?”

“父亲着眼于天下,已有通盘考虑,又何须儿赘言!”迎着刘知远的目光,刘承祐微微闪避,答道。

“哦,说说看!”

“中原的情形,已是足够清晰,契丹人必定是守他不住。耶律德光的应对,扼守要地,实则是取守势。此时我军若急于进兵中原,北兵被逼急了,与我们针锋相对,硬碰硬下来,我们也断然讨不得好。”

“听闻,陕州那边已有将校奋起,杀尽契丹人,夺州占城,宣称拥护父亲。这是个不错的开始,可以预见,接下来中原、河北诸州的前朝军校,不管是为了‘大义’,抑或是反抗契丹人的欺压,一定不乏跟进者。”

“只有各地乱了起来,契丹自顾不暇,才是我们进军,趁乱取事的最佳时机。我想,您与杨、王二公选择按兵不动,想来也是早已洞悉其事。而史宏肇,勇则勇矣,看不到这些。”

“况且,杨、王二公提出的顾虑,也并非没有道理。父亲要做的,可不仅仅是击败、赶走契丹人,更重要的是,如何收拾之后的残局。契丹南来,已经大幅地方诸节度的实力,若再来一次......”说话间,刘承祐的语气中已然透着些许奸诈。

“眼下,最有利的做法,便是保存实力,坐等契丹人与中原节度实力消耗。父亲视及天下,在河东,准备得越充分,兵马越多,将士越勇悍,粮秣越足备,军械越精良,他日进军中原的难度也就越低。将来,夺取天下,纵有人不服,胆敢作乱,亦可轻易平之。”

“你,倒是看得透彻!”这是第二次听刘承祐的论断分析了,刘知远不由凝视着他,感慨一句。

“不过,如此行事,虽得之稳妥,必取天下,但也不是没有一点瑕疵!”说着,刘承祐语气急转,沉声说道。

刘承祐这话,有点做作的味道,刘知远眉梢小扬起,盯着他:“什么瑕疵!”

“人心!”刘承祐竖起了食指,认真地答道:“自古以来,若欲夺天下,必欲取人心。庶民之心,士人之心,藩镇之心。父亲称帝,传檄天下,号召天下臣民共抗契丹。然若拥强兵,而蜷缩于河东险要,坐观中原成败,只怕难服人心。”

“天下人并不都是愚夫蠢货,不是所有人都看不出父亲的打算。诚然,最终我们一定能够做一回渔翁,得其利,成功夺取中原。旁人慑于河东强大,仍旧会臣服,但若欲令其心服,却不是那么简单的。夺天下易,守天下难,若欲天下大治,必须收拾人心。”

刘知远脸上已然浮出了深深的思考,突然打断刘承祐:“你有什么想法?”

与刘知远对视着,刘承祐淡定说道:“适才史宏肇殿中之言,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纵使不直趋中原,潞州、相州、河阳三地,有些进取的动向,也是有必要的!”

“至不济,潞州一定要掌控在手中。其地地势高险,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当年庄宗伐燕,河东空虚,就是凭借着潞州险要而拒朱温。今契丹人以耿崇美为潞州节度,扼据要塞,岂能让他得逞。若动兵南下,取潞州,既可卫护河东,又可占据主动,可进可退,还能向天下人展示,您驱讨契丹的决心!”

第68章 离京前的安排第222章 銮驾临幽州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184章 刘承赟也来了第338章 争执第269章 军事会议第353章 聪明的张德钧第290章 定要让汉旗扬于上京第373章 金陵悲情客第161章 折氏进宫第379章 萧思温第62章 难得迟疑半岛史话·安平公主第15章 荆南来使第254章 久待良机第154章 绝不姑息第1755章 良平岛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110章 拉刘承训下水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201章 擎天保驾之臣第337章 京口水战、攻心之策第361章 “龙宫”第370章 国法为大第51章 耿淑妃薨第322章 真正引以为豪之处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69章 夫妻密谈第216章 马政第326章 寻觅终有果第141章 纳降第449章 皇帝对太子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乐第11章 大典日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义子第470章 分封第311章 李沆第1740章 农民苦第17章 板子终究落下来第248章 两战破寨第237章 王峻暴亡,将臣进京第122章 奏章满案第2125章 康宗篇终 在位八年,荒怠无功第508章 最后的旅途7第312章 中宫虚悬,赵普索权第370章 国法为大第125章 颂公亭第382章 朕知道你们不满第171章 我能说,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吗第105章 密探专奏第259章 辽东初定第40章 入长沙,定湖南第1813章 雍王不当这出头鸟第7章 小人物议大事第436章 乾元之巅揽月台第35章 杨村第87章 亦有其忧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贤绅,手段频出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273 王晏镇洛第1813章 雍王不当这出头鸟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131章 鸣沙匪第276章 玉如意第451章 双双去世第2071章 太宗篇18 转移阵地第367章 下面的声音第258章 火烧威武城第1679章 太子过问军事第506章 最后的旅途6第34章 三次铁离之战第110章 西南将帅第67章 来自河阳的消息第164章 重返晋阳第291章 酬功第49章 求援第190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第5章 刘皇帝的考验又来了第253章 运筹千里王枢密第13章 战争的脚步正在迫近第58章 火神淀之乱第1733章 王侁要倒霉了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41章 西域战况第149章 西拓南并第91章 作别西行第157章 《刑统》将成第343章 逐渐窒息的局面第90章 安东国王?第200章 御敌第12章 皇子们的教育第473章 又当又立第15章 渐不自知第217章 大动干戈第364章 汉宫之内第40章 濮州案(3)第1697章 蠢蠢欲动第93章 班师第124章 辞表
第68章 离京前的安排第222章 銮驾临幽州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184章 刘承赟也来了第338章 争执第269章 军事会议第353章 聪明的张德钧第290章 定要让汉旗扬于上京第373章 金陵悲情客第161章 折氏进宫第379章 萧思温第62章 难得迟疑半岛史话·安平公主第15章 荆南来使第254章 久待良机第154章 绝不姑息第1755章 良平岛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110章 拉刘承训下水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201章 擎天保驾之臣第337章 京口水战、攻心之策第361章 “龙宫”第370章 国法为大第51章 耿淑妃薨第322章 真正引以为豪之处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69章 夫妻密谈第216章 马政第326章 寻觅终有果第141章 纳降第449章 皇帝对太子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乐第11章 大典日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义子第470章 分封第311章 李沆第1740章 农民苦第17章 板子终究落下来第248章 两战破寨第237章 王峻暴亡,将臣进京第122章 奏章满案第2125章 康宗篇终 在位八年,荒怠无功第508章 最后的旅途7第312章 中宫虚悬,赵普索权第370章 国法为大第125章 颂公亭第382章 朕知道你们不满第171章 我能说,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吗第105章 密探专奏第259章 辽东初定第40章 入长沙,定湖南第1813章 雍王不当这出头鸟第7章 小人物议大事第436章 乾元之巅揽月台第35章 杨村第87章 亦有其忧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贤绅,手段频出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273 王晏镇洛第1813章 雍王不当这出头鸟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131章 鸣沙匪第276章 玉如意第451章 双双去世第2071章 太宗篇18 转移阵地第367章 下面的声音第258章 火烧威武城第1679章 太子过问军事第506章 最后的旅途6第34章 三次铁离之战第110章 西南将帅第67章 来自河阳的消息第164章 重返晋阳第291章 酬功第49章 求援第190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第5章 刘皇帝的考验又来了第253章 运筹千里王枢密第13章 战争的脚步正在迫近第58章 火神淀之乱第1733章 王侁要倒霉了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41章 西域战况第149章 西拓南并第91章 作别西行第157章 《刑统》将成第343章 逐渐窒息的局面第90章 安东国王?第200章 御敌第12章 皇子们的教育第473章 又当又立第15章 渐不自知第217章 大动干戈第364章 汉宫之内第40章 濮州案(3)第1697章 蠢蠢欲动第93章 班师第124章 辞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