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绝不姑息

入冬的东京城,已经冷了许多,城池也增添了几分萧肃,平蜀的喜悦劲儿渐渐过去,大汉翻开一页新的篇章。大量的金银、玉器、甲仗、财货,源源不断输入东京城中,肥了刘家与朝廷,也让上下了解到,川蜀究竟有多富。

不管如何,对于皇帝与朝廷而言,平蜀收益巨大,吃得盆满钵满。虽然,刘承祐更在乎的,是川蜀那两百余县,数百万民,以及天府之国肥沃的土地。

不过,随着军情急来,为这波大胜,蒙上了一层阴影。

崇政殿中,召集几名重臣,进行一次机密程度极高的御前会议,听取枢密院关于“蜀中叛乱”的奏报。柴荣语气严肃,沉稳地叙述而来:

“根据蜀中奏报,叛乱初发于绵州龙安县,由其境内六土豪,聚乡勇,蛊惑百姓为乱,偷袭巴西城,为怀威都将何重建所击败,叛军退往龙安、石泉地区。

剑州有千余蜀卒,率先谋叛,攻克剑门,为镇守剑阁的韩继勋率军收复。梓州、阆州等地,亦是如此,以当地土豪、豪强为主,打着兴复孟蜀、驱逐王师的旗号,争相反叛。

到十月中旬,川蜀境内,举旗响应,趁机谋乱之地,已达十二州,以绵、汉、梓、简、眉、阆六州最为严重。叛乱之众,达十万之数......”

瞟了刘承祐一眼,柴荣继续道:“此番叛乱,以平原地区州县为主,川东地区尚且平稳,川南有不稳之像,局势若不速定,难免有因缘为奸,趁势为乱之逆众!”

听其陈述,刘承祐扫了一圈众臣,平静地问道:“情况,诸卿都有所了解了,如何应对蜀中乱事,可尽抒己见!”

事实上,光看叛乱爆发及波及的范围,就可知道,此乱的起因何在,参与过前番广政殿议的诸臣心里也清楚。

李谷想了想,问柴荣道:“川蜀驻军,有何平叛的策略?”

柴荣说:“此番叛乱,以蜀中贵族、豪强为主,裹挟愚昧无知的川民,再辅以一部分贰心的降卒,趁隙某乱。向训奏报,他将稳固川东与川北,招抚川南,保障进出之交通。同时,对降卒加以甄别控制,以奖赏钱粮、土地,安抚其心,收为己用,否则,既生此乱,以分驻的入蜀大军,难以兼顾全境。

所幸,此番乱事骤起猖獗,但乱军各自为战,并未练成一片,难以互相配合,协同作乱。向训计划,暂以稳收诸城,以为据点,先清楚成都周遭乱事,再调集重兵,逐步清除余叛......”

柴荣话音方落,魏仁溥开口了:“蜀之叛乱,只要降卒能够稳住,勿致受惑作乱,局势便在控制之中,向训的选择没错。至于诸州聚叛者,乌合之众,既缺兵甲,又短训练,绝不是大军对手。将之困死在蜀中,以成都为中心,逐步清除,问题不大!”

刘承祐点了点头,乱情传来之后,他一直显得很冷静,未怒未躁。目光转向范质,对早已张口欲言的范相公道:“范卿有何意见?”

范质的表情略显复杂,有种心累的感觉,他早就劝过刘承祐,不要太过急进,否则必然生乱,但是不听。如今果生其乱,但是,范质这心里,倒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喜悦。

面对天子的目光,范质严肃地道:“陛下,乱事既起,一切当以平乱为先。朝廷远在东京,消息传递困难,臣以为,平乱事宜,还当委以向训全权,以求速定乱军,恢复川蜀的稳定!”

从范质的话就可得知,这位相公,觉悟还是很高的......

略作停顿,范质继续道:“然而,思此乱之根源,臣以为对蜀既有之政策,当有所更易,严肃军纪,约束士卒,缓和矛盾,剿抚并用......”

“范卿的顾虑,朕知道!”范质刚起个话头,刘承祐便明白他的意思了,难得有些失礼地打断他,说道:“朕只有一个态度,对于叛乱之辈,绝不容妥协,唯有剿除。事已至此,朝廷如有任何软弱,岂不让逆贼更加嚣张,朝廷今后,如何治蜀?

十数万大军,据险关,修兵甲,都为我军一举而破所擒,区区乱众,难称军队,朝廷反而需要顾忌?”

言罢,刘承祐即以一个严厉的态度,降下指示:“朝廷当制降成都,委以向训平叛全权。另,广布告川蜀官民,此番为乱之豪强,一律严惩,籍没其财产,收缴其土地由蜀民共分之。

另外,此番仅诛匪首,余者不论,裹挟之叛民,能幡然悔悟,执匪首头颅告官府者,可免其罪。戡乱之际,凡蜀之新旧官吏,当恪尽职守,以安治下,待匪乱平定,朝廷将因功叙赏!”

刘承祐这是相当于正式出台针对蜀中权贵、地主的打击政策了,直接摆到台面上来,正大光明地进行。

听刘承祐之言,范质脸上不由一急,天子到这个时候,还是一点都不服软,手段仍旧如此严厉。张口便来:“陛下,如此,臣只恐蜀中乱事会继续扩大啊!”

抬手止住范质,刘承祐的表情有些冷漠:“姑息养奸之事,朕绝不为之。安民的事,就要看入蜀的官员了,中枢当严令敦促,务必将分地分产的政策,传达到位,以安蜀民,此事由赵普总理其事,如怠慢、曲解朝廷意图者,一律严惩!朕相信,蜀人拥其地,增其产,必定拥护朝廷!”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还有!”刘承祐偏头瞧向柴荣,吩咐道:“制令在蜀诸军将帅,严肃军纪,不要忘记了大汉的军法!措辞不妨严厉些,前事不论,但再有以身试法者,绝不容诛!”

“是!”

等退出崇政殿,范质神情凝沉,重重地叹了口气:“都到如今这个地步了,陛下为何还要一意孤行,以如此强硬激烈的措施,蜀中为乱者,必然顽抗到底,荼毒必久啊!”

听其言,此前一直没有对此事发表过意见的宰臣薛居正,沉声道:“范公此言,在下不敢苟同!”

微讷,范质看着他:“子平有何见解?”

薛居正说道:“在下以为,既然蜀乱已起,就该当严厉镇压。如因其乱,朝廷便转变态度,只会助涨叛逆的气焰,那才是一误再误。即便因此暂消祸乱,暂复稳定,但将来朝廷如何治之,如有新的政策,与其意愿相悖,是否又再相为叛?

再者,蜀中乱民,需要朝廷做出妥协吗?以陛下之刚强,岂能容许之!”

说着,薛居正四下看了看,放低声音,道:“说句犯忌的话,如果陛下因此而选择妥协,那是否证明,陛下此前的决议是错误的?”

听薛居正之言,范质有种陡然惊醒之感,面上阴晴变化一阵,紧蹙着眉头,道:“我只是担心,经此一乱,膏腴之地尽毁,蜀中元气大伤啊!”

“然一旦乱事平定,却可打下长治久安的基础!”薛居正目光灼灼。

事实上,一直以来,范质所顾虑的,就是生出乱事来。在汉军平蜀的过程中,虽然大战几场,但时间短,并没有对蜀中造成太大的伤害,尤其是生产上的破坏。

蜀民之苦,仅在孟蜀的政策上。按照范质的想法,本可以轻易地接受蜀中政权,而后根据其弊,改良弊政,缓和矛盾,则可在短时间内安定川蜀。届时,用不了半年,川蜀便可成为朝廷又一大财税重地。

但是,经刘承祐这么一折腾,民乱烽起,对于民间的伤害的太大了,会死多少人,难以估量,会损失多少财产,更难以计较。对于平定叛乱,范质是有信心的,但是如果把天府之国给打烂了,那为之付出的代价,可太重大了。

其后,为蜀地的恢复,朝廷还将投入巨大精力。

简单地讲,原本有一条轻便的坦途可以走,但刘承祐非要选择一条充满风险与意外的路,这就让范质有些难受了。

不过,到目前为止,范质也不是不能理解皇帝的用意,并且能够看出其中的利处。当正因如此,心情才格外复杂......

“我们的范相公,这思维还是难以转变过来啊!”崇政殿内,刘承祐不禁感慨道。

这段时间以来,因为对蜀政策的问题,刘承祐都快躲着范质走了。老臣要求稳,这没有错,范质又秉持一份公心,不掺私情,刘承祐也不好太苛责于他。

但是,有的时候,也还是忍不住有些郁闷,觉得自己的“良苦用心”不被理解。

“范相公老成谋国,也是一片忠心!”侍立在御前的舅哥郭侗开口道。

赵普去成都后,回朝的郭侗,接任崇政殿学士承旨,负责殿内公务。去岁,安排了一次关中蜀俘的迁移实边,完成得不错,回朝之后,在刘承祐这边地位明显拔高不少。

听其言,刘承祐微微诧异地看了郭侗一眼,崇政殿与政事堂,已经有些对立的苗头了,郭侗能为范质说话,刘承祐这意外之中,也不由生出了几分欣赏。

“派人,召李崇矩进宫!”平复了下情绪,刘承祐表情变得严肃,吩咐道。

第454章 安东新王第153章 乱事终不可免第239章 耀州之战第47章 应对第179章 东京风波,向帅自首第173章 钟谟当秦桧世宗篇45 汉金冲突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34章 史卿,朕还有重任相托第2192章 仁宗篇9 南风压倒北风第132章 登清流,议善后第83章 太子的作用第1818章 慈母败儿第2110章 康宗篇2 辅政时代第59章 不知死第502章 最后的旅途2第192章 再得两子第313章 晋王一家子第471章 劳民伤财第13章 举城同欢第221章 名将团队第23章 夜宴第112章 赵大之勇略第80章 进攻第93章 栾城之战(完)第125章 由土地问题引申第116章 淮阳王太傅第1694章 盐州第364章 汉宫之内第99章 又穷了第287章第108章 井陉第54章 主动出击的回鹘人第8章 琼林宴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58章 正面互怼第438章 抗洪救灾年第103章 贼首狠决,官军待发第404章 冬夜第130章 陈桥第92章 万岁殿宴第94章 宽仁的处置第171章 我能说,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吗无题第148章 还京第428章 赵王的新任命第101章 称得斤两,从容收兵第105章 河北局势第197章 刚愎依旧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中)第116章 凉甘瓜沙第199章 辽帝之死第353章 聪明的张德钧第413章 态度与宣言第73章 安东大开发4第298章 王著罢相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99章 北巡结束第186章 嘴衔蜜糖第93章 完了第291章 和议达成第505章 最后的旅途5第239章 南口大战8第384章 反响第300章 他们在金山第22章 改革急先锋第108章 先取许军第209章 各执己见第328章 默认第401章 老郭威第383章 扶持完颜部?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荆湖第162章 晋公南游见闻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298章 王著罢相第13章 相敬如宾第426章 饶乐王来访第330章 最后一次东进第158章 河东风云(5)第41章 西域战况第401章 老郭威第131章 鸣沙匪第41章 刘信遭贬第1783章 戴孝入碎叶第46章 不满与警惕第12章 皇子们的教育第257章 龙舟第265章 杨无敌第16章 军中俊才第18章 刘皇帝打个喷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168章 忠奸难辨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2048章 最后的旅途19第328章 默认第1705章 君臣都发狠了第112章 整风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亚风云(上)第53章 兵临删丹第218章 进兵
第454章 安东新王第153章 乱事终不可免第239章 耀州之战第47章 应对第179章 东京风波,向帅自首第173章 钟谟当秦桧世宗篇45 汉金冲突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34章 史卿,朕还有重任相托第2192章 仁宗篇9 南风压倒北风第132章 登清流,议善后第83章 太子的作用第1818章 慈母败儿第2110章 康宗篇2 辅政时代第59章 不知死第502章 最后的旅途2第192章 再得两子第313章 晋王一家子第471章 劳民伤财第13章 举城同欢第221章 名将团队第23章 夜宴第112章 赵大之勇略第80章 进攻第93章 栾城之战(完)第125章 由土地问题引申第116章 淮阳王太傅第1694章 盐州第364章 汉宫之内第99章 又穷了第287章第108章 井陉第54章 主动出击的回鹘人第8章 琼林宴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58章 正面互怼第438章 抗洪救灾年第103章 贼首狠决,官军待发第404章 冬夜第130章 陈桥第92章 万岁殿宴第94章 宽仁的处置第171章 我能说,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吗无题第148章 还京第428章 赵王的新任命第101章 称得斤两,从容收兵第105章 河北局势第197章 刚愎依旧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中)第116章 凉甘瓜沙第199章 辽帝之死第353章 聪明的张德钧第413章 态度与宣言第73章 安东大开发4第298章 王著罢相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99章 北巡结束第186章 嘴衔蜜糖第93章 完了第291章 和议达成第505章 最后的旅途5第239章 南口大战8第384章 反响第300章 他们在金山第22章 改革急先锋第108章 先取许军第209章 各执己见第328章 默认第401章 老郭威第383章 扶持完颜部?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荆湖第162章 晋公南游见闻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298章 王著罢相第13章 相敬如宾第426章 饶乐王来访第330章 最后一次东进第158章 河东风云(5)第41章 西域战况第401章 老郭威第131章 鸣沙匪第41章 刘信遭贬第1783章 戴孝入碎叶第46章 不满与警惕第12章 皇子们的教育第257章 龙舟第265章 杨无敌第16章 军中俊才第18章 刘皇帝打个喷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168章 忠奸难辨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2048章 最后的旅途19第328章 默认第1705章 君臣都发狠了第112章 整风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亚风云(上)第53章 兵临删丹第218章 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