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河东风云(5)

“说得好!说得真好啊!”平淡声中,尽展锋芒,刘崇眉宇之间,似有阴霾,嘴里呢喃道:“难怪天子如此看重于你,年不满26,便以殿前都虞候委之,就冲你这份忠心,这份胆气,足矣!”

刘崇的语气中,似乎有点酸意,赵匡胤则顺势说道:“启禀大王,末将奉陛下诏命北来,选拔贤勇,充实京师,还需大王及河东将吏配合,此后倘有打扰之处,还望大王海涵。”

扫了赵匡胤一眼,刘崇皮笑肉不笑的:“那是自然,为天子与朝廷办事,乃为人臣子的本分,何谈打扰?”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大王深明大义,末将钦佩!”赵匡胤恭维一句,紧跟着道:“枢密使命,不敢怠慢。不知大王,何时可提供兵籍仗册,集中将士,供末将遴选?”

见状,刘崇呵呵一笑:“这赵都虞候,果然为朝廷干将,果然雷厉风行啊!”

不知道刘崇在乐什么,似乎对赵匡胤十分欣赏的样子,在场河东职吏,多陪着笑,稀稀拉拉一阵,干笑。

刘崇则摆摆手,说:“此事莫急,孤已下令,召集岚、宪、辽、石等州兵,河东兵马尽集于晋阳,以供将军尽情挑选!”

刘崇此言落,赵匡胤瞟了刘崇一眼,虎目之中,恍过一抹深思。未及应承,便闻刘崇又道:“赵将军一路远来,车马劳顿,还是先喝点酒,吃点肉,公事再重要,也不能饿着肚子!孤,便在此为你接风洗尘了,诸位且举杯,一起向赵将军敬酒!”

“谢大王!”赵匡胤不动声色,恭谨道。

“说说看,所来禁军如何?可有异动?”宴散之后,刘崇再度将几名心腹召至书房,问李鋋道。

方才堂间,李鋋见刘崇对赵匡胤颇为推崇,满脸欣赏的样子,心中早生嫉妒,颇为不服。此时闻问,当即道:“末将观之,北来禁军,不过军甲亮丽,旗帜鲜明罢了,除此之外,不足为道。末将沿路监视,虑以逼迫,其亦不敢言。那赵匡胤,于堂间狂言,不过卖弄忠直,以博名声而已,大王勿虑!”

刘崇眉头微凝,说道:“孤观那赵匡胤,奇葩神目如电,不卑不亢,非常人啊!”

“区区五百人,大王一声令下,末将便可执之!”李鋋自信道。

听其言,刘崇不禁颔首,想想也是。根据他所收到的情报,朝廷前后也就连发政令,抽调职吏,选拔精壮,除了让范质巡抚黜置,赵匡胤北来选兵之外,再没有任何动作。

这样的情况,让刘崇不由得暗想,是否自己反应过激了。

但是,选兵之将已来,范质也不手软地处置了那么多河东职吏,一点面子都不留。再者,河东这边,已然动到这个程度,离弦之箭,不可挽回。

“派人,给孤将那五百禁军监控住,不准他们走出营房!”刘崇严肃地吩咐道。

李鋋闻令,不禁建议道:“大王,何不直接将其缴械,拘押起来!”

刘崇还没反应,郑珙赶紧出言制止:“不可,毕竟还没同朝廷撕破脸皮,赵匡胤等人,也未有跋扈之举动,贸然动作,恐落人口实!”

面对郑珙这经不起推敲的谏言,刘崇也未多想,问他:“给天子的奏书,拟好了吗?”

“正欲请大王阅览指正!”郑珙自袍袖中掏出一张黄绢。

郑珙替刘崇所拟,先叙叔侄之情分,再抒镇守河东之苦劳,再抒自己开国之功勋,当然此书主旨是,请求天子刘承祐降诏,以河东诸州封建之。并且,还发出淡淡的质问,赵氏外人,何以以燕地封之?

刘崇阅完,直觉此书尽抒己意,简直说到自己心坎里。脸上带着一丝痛快之情,冲郑珙道:“待诸军齐聚晋阳,便将此书发往东京。天子若允,那么一切安好;若不允,那就是朝廷寡恩不义在先,怨不得孤。”

“大王英明!”郑珙恭维道。

“另外,派人催促苛岚军及辽州兵,就说朝廷天使,等候多时!”刘崇说着露出一抹狡笑,看着郑珙:“朝廷要选拔精壮,以此召之,有名有义。有此智计,不愧是孤之臂助!”

“为大王分忧,是臣的职分!”郑珙显得很谦逊。

……

晋阳南城城厢外,比邻着厚实的女墙,所立营寨,便是供禁军所驻扎。赵匡胤出城回营,扫了扫“三才拱卫”的河东牙兵,不由感慨道道:“看守还真是严密啊!”

“都虞候,营中有客!”闻赵匡胤还营,韩令坤大舒一了口气,迎了出来,朝其耳语道。

“将全营,分为三办,轮番值守,不得疏忽放松!”这一回,赵匡胤语气有些郑重了。

“是!”

营中来客,自然是李少游了,作为“河东事”,天子的全权特使,赵匡胤不敢怠慢。

但见其安安稳稳,以坐席案,赵匡胤还是不禁诧异:“营垒各处,防备森严,尽是眼线,郡公何以现身于此?”

打量着这名近来在朝中声名鹊起的青年将帅,李少游轻笑道:“赵将军,难道忘记本公是做什么的吗?放句狂言,营外军卒甚多,防范虽言,但我视之无物,来往自如!”

“陛下以郡公秘密北来,主导全局,事成也!”赵匡胤拱手,恭维了一句。

“客套话,就不必多讲了!”李少游说道:“倒是刘崇居然放你出城还营,让我意外。”

“或许是,太原王觉得末将不足为虑吧!”赵匡胤道:“范相公,被留在城中宾驿了!”

“范公的安全,应当还是有保障的,你们这一将一相,分处城池内外,也可使我们这个刘皇叔安心些。”李少游道。

微微颔首,赵匡胤想了想,道:“酒宴之上,末将以选将之事试探,太原王言已下令,以朝廷之制,集河东诸军于晋阳,以备遴选。末将思之,太原王聚兵,恐怕有裹挟州兵为乱之意,不得不防。一旦为其得逞,掀起兵乱,后果不堪设想。”

“此事,我知道,并且此策,还是我进的谏策!”李少游轻轻一笑,脸上洋溢着笑容。

赵匡胤微讷,眉头轻凝,思虑了一会儿,若有所思。抬眼,看着这个年纪与自己相仿的武德司使,说道:“看来郡公已是智珠在握,河东局势,尽在掌握?”

李少游看着赵匡胤,问:“北来前,陛下是如何向你交待的?”

赵匡胤说:“如太原王奉命遵制而行,则专选精兵,完成枢密使命即可。”

“而今事有不虞,刘崇非止违制,其且有背反朝廷之举!”李少游接话道。

赵匡胤不假思索,严肃道:“则因情断势,随机应变,协助郡公,消除祸端!”

说着,赵匡胤拱着手:“时下,祸端就在眼前,末将必然全力协助郡公,不负陛下使命!”

与赵匡胤对视了一眼,李少游心中不由感慨,陛下识人啊。

李少游语气郑重地道:“本公也不与你客气,你所率五百禁军有大用,关键时刻,要起一锤定音之效!”

“请郡公吩咐!”赵匡胤无二话。

“我问你,以此五百卒,可能击破并控制王府?”李少游言辞之中,几乎带着锋芒。

听其言,便可猜出其打算,不过,赵匡胤没有头一热,便随口应下,而陷入了深思。

第60章 都安心了第123章 咨之以边事第135章 赵家父子第200章 谁能继位?第1698章 做贼心虚第44章 听政湖湘第68章 撤了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义第18章 侯益第250章 秘密战线上的作为第293章 北伐的尾声2世宗篇50 花落谁家第4章 西南事务第382章 朕知道你们不满第243章 总结第391章 大汉第一将帅第366章 安东不一样!第140章 两个皇叔第134章 王师已克敌都第215章 郭、李之争第221章 成长的王彦升第456章 刚愎的刘皇帝第176章 接风洗尘第277章 军政安排第2125章 康宗篇终 在位八年,荒怠无功第271章 青年骁将第45章 同样的选择第127章 冬至宴3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举第412章 结局早已注定第40章 潞州三杰第409章 法不责众第112章 幸灾乐祸第289章 大汉宰相不好做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第359章 这个太子不简单第39章 濮州案(2)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弹开始第184章 刘承赟也来了第468章 胡部隐患第287章 赵普使蜀1第464章 难产的封禅第467章 进一步治本之策第426章 饶乐王来访第380章 饶乐国第111章 动心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125章 由土地问题引申第183章 王景崇有话说仁宗篇7 官僚新贵,倒范集团第45章 移镇之议第228章 形势危急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26章 名将第115章 两则喜讯第489章 不好收场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191章 财制变动第464章 难产的封禅第29章 劝谏第109章 再破陈军第64章 朕要亲征为耿公复仇!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动第160章 河东风云(7)第106章 东京朝堂的反应第368章 宰相们的异见第449章 宦官之间的撕咬第130章 丧国之约第168章 执迷不悟第50章 南汉来使,庆功宴第157章 《刑统》将成第507章 一缕叹息第137章 终于埋了第1699章 整饬西北第147章 中下层的机会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391章 大汉第一将帅第65章 君臣相宜第363章 安西缓封第36章 虒亭第1709章 心猿意马第158章 刘昉的下一步工作安排278章 军务第129章 割地、称臣、纳贡第197章 开封扩建第291章 酬功第279章 中路军之失第37章 覆灭在即第150章 听政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95章 真定府、寿国公第179章 东京风波,向帅自首第131章 鸣沙匪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亚第265章 杨无敌第261章 大捷第59章 皇帝与太子第21章 捷音已先来第149章 降表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
第60章 都安心了第123章 咨之以边事第135章 赵家父子第200章 谁能继位?第1698章 做贼心虚第44章 听政湖湘第68章 撤了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义第18章 侯益第250章 秘密战线上的作为第293章 北伐的尾声2世宗篇50 花落谁家第4章 西南事务第382章 朕知道你们不满第243章 总结第391章 大汉第一将帅第366章 安东不一样!第140章 两个皇叔第134章 王师已克敌都第215章 郭、李之争第221章 成长的王彦升第456章 刚愎的刘皇帝第176章 接风洗尘第277章 军政安排第2125章 康宗篇终 在位八年,荒怠无功第271章 青年骁将第45章 同样的选择第127章 冬至宴3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举第412章 结局早已注定第40章 潞州三杰第409章 法不责众第112章 幸灾乐祸第289章 大汉宰相不好做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第359章 这个太子不简单第39章 濮州案(2)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弹开始第184章 刘承赟也来了第468章 胡部隐患第287章 赵普使蜀1第464章 难产的封禅第467章 进一步治本之策第426章 饶乐王来访第380章 饶乐国第111章 动心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125章 由土地问题引申第183章 王景崇有话说仁宗篇7 官僚新贵,倒范集团第45章 移镇之议第228章 形势危急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26章 名将第115章 两则喜讯第489章 不好收场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191章 财制变动第464章 难产的封禅第29章 劝谏第109章 再破陈军第64章 朕要亲征为耿公复仇!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动第160章 河东风云(7)第106章 东京朝堂的反应第368章 宰相们的异见第449章 宦官之间的撕咬第130章 丧国之约第168章 执迷不悟第50章 南汉来使,庆功宴第157章 《刑统》将成第507章 一缕叹息第137章 终于埋了第1699章 整饬西北第147章 中下层的机会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391章 大汉第一将帅第65章 君臣相宜第363章 安西缓封第36章 虒亭第1709章 心猿意马第158章 刘昉的下一步工作安排278章 军务第129章 割地、称臣、纳贡第197章 开封扩建第291章 酬功第279章 中路军之失第37章 覆灭在即第150章 听政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95章 真定府、寿国公第179章 东京风波,向帅自首第131章 鸣沙匪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亚第265章 杨无敌第261章 大捷第59章 皇帝与太子第21章 捷音已先来第149章 降表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