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朕要亲征为耿公复仇!

第二日一早,李少游上门向刘承祐告别,被刘承祐叫着密谈了片刻,方才悠悠然地回晋阳去复旨。

“亏了啊,亏了啊!”马车缓缓北行,坐在车驾内,嗅着空气中漂浮着的淡淡花香,嘴里不断地念叨着。

背靠着车厢,身体随着马车的行进不断晃动着,李少游脑中回想起临别前刘承祐给他的任务。回晋阳后,准备一份重礼,代表刘承祐,去拜访一下苏逢吉......

话虽没说透,但以李少游的聪明,联想到晋阳朝堂的局势,好不费劲儿地便领会到了刘承祐的“深意”。唯一让他有点无奈的是,礼物方面,刘承祐竟然一点表示也没有。

脑中浮现出刘承祐那张平淡得理所当然的脸,李少游有点无奈。不过嘴里虽然感慨,脸上却分明带着笑意。刘二郎,显然是将他这表兄当作心腹之臣来看待的。

“郎君,您在说什么,在二皇子那里吃亏了?”听到了李少游的嘀咕,倚靠在他身边,一名姿容靓丽的美娇娘,好奇地问道。

这是李少游的一名宠妾,新纳不久,十分地喜爱,哪怕此次前来传诏,也带在身边亵玩。

听着美人娇媚的声音,李少游转过脑袋,目光平和地打量着她,旋即目光一冽,冷冷地呵斥道:“不该你知道的,不要打听!”

男人的突然翻脸让美人措手不及,吓到了,下意识低下头,慌张地连道两声“是”。

见美人受精的娇怜模样,李少游随手捏起其下巴,在她娇嫩脸蛋上捏了捏,脸上绽放开一抹笑容:“这一回,我还真是吃亏了,不过我乐意......”

......

刘承祐这边,送走了李少游后,便命人将慕容延钊与韩通请来。

“殿下,不知殿下唤末将二人,有何吩咐?”堂上,慕容延钊与韩通对视了眼,瞧向刘承祐问道。

刘承祐也不啰嗦,直接吩咐道:“晋州那边出问题了,建雄军节度副使骆从朗囚禁了我朝使者,有意背反侍贼。晋阳决定派军讨伐,攻灭不臣,拿下晋州,以卫河东!诏令孤出兵,孤欲让你们二人率兵西进!”

晋州在潞州西面两百来里,从地图上就可以看出,自拿下潞州后,河东核心地域防区的缺口,就只剩下晋州这块地盘了。

“遵令!”韩通很是干脆地应命。

慕容延钊则多想了想,问道:“殿下,我军路遥,朝廷为何不从更近的隰州与沁州派军,反而要舍近求远?”

“隰、沁两州离得虽近,但兵力薄弱,自守尚有不足,何论出击。算下来,还真只有我们更适合!”刘承祐淡淡地解释了句。

“此番就出动第四军与骑兵都吧!”

“我们这一千多步骑?”韩通脱口而发问。

刘承祐却看向慕容延钊:“延钊兄,还有问题吗?”

慕容延钊想了想,“啪”得一声抱拳:“末将遵令!”

经过潞、泽两州的补充,龙栖各军都有所扩充,而慕容延钊所统率的第四军,也终于摆脱了“先天不足”,编制得以补充。

说着,刘承祐又给二人讲解了一番晋州那边的情况。

晋州的情况,并不算复杂,与潞州相类。原本晋州留后刘在明也去东京开封觐见耶律德光了,留下副使骆从朗权晋州军事。刘知远当初称帝后,便派使者张晏洪、辛处明前往晋州,告谕登极,招顺晋州文武。

只可惜,效果似乎不是很好,骆从郎态度暧昧,或许是对契丹人的强大抱有期待,又或者只是单纯地贪恋权力不欲臣服,在刘承祐与耿崇美扳手腕的时候,将张、辛两名使者囚禁了。

晋州如今的局势,对比于半月前的潞州,或许更紧张些,但也严峻不到哪里去。刘承祐派慕容延钊去,算是给他一次独立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对慕容延钊,刘承祐还是有些信心的。

......

三月的东京,气氛似乎更加压抑了。

分掠都畿的契丹各路军队,终于慢慢地聚拢而来,看得出来,契丹军队“收获匪浅”,上至将帅,下至小卒,就没有空囊的。

金银财器、丝绸锦帛、粮食牲畜......各类财货,在契丹人的军营中堆积如山。一时间,东京几乎将整个中原的财富都集中于此。

同时,在耶律德光的诏旨下,已经有好几批队伍,押送着财货北去了。

汴宫之中,耶律德光还是老样子,享受着他的胜利果实。晋室后宫的美人,受他宠幸的还不足十一,他还在努力中。

中原各州传来“噩讯”再不能对耶律德光造成什么影响,于他而言,只要河北地区还稳当,暂时都是可以接受的。

事实上,虽然同样有骚乱动荡,但比起已如热油躁动的中原来,河北地区的局势,确实要稳定得多。

近来,耶律德光的心情还算不错。澶州的那干“乱民”,在辽军主力出动之后,被迅速地扑灭了,“贼首”王琼被杀。渡头虽然被毁坏,下面也开始在大河上搜罗船只,准备在西面滑州的白马渡重新搭设浮桥。

同时,分散的辽军重新聚集起,给他的安全感足了些。北撤的行动,也进行得十分顺利,大量的财货已然装车,汴宫中的财富也打包了一大半了。

原本威胁巨大的晋兵降卒,也被他拆分,一部分交给杜重威,带去邺城了。剩下的,也打散,用以押送财货、军械、牲畜,干苦力活。(这是个蠢招,这些晋兵降卒中,有的杀了契丹监军吞了物资,有的干脆献给河东以作晋身之资......)

事实上,在汴宫之中,耶律德光已没有此前得意之时的那般“荒淫”,这段时间,他还算“收心”。

“陛下。”仆射张砺拿着一份奏本,前来拜见。

张砺也是契丹的老汉臣了,跟随两代契丹帝王,对其,耶律德光还算客气,摆手道:“赐座。”

但张砺显然连坐下的心情都没了,脸上根本不掩饰顾虑,神情凝重地对耶律德光道:“河阳崔廷勋来报,耿崇美所率燕兵,全军覆没了......”

“哦,朕知道了。”耶律德光先是随意应了声,旋即反应过来,形容惊变:“你说什么?怎么可能?”

张砺擦了擦额头不一定存在的汗水,将奏本递给耶律德光:“这是崔廷勋上报的细节,陛下您请过目......”

阴沉着一张脸,耶律德光看了一遍,直接怒了。

很快,耶律德光便召集一干胡汉大臣于崇元殿议事,以近乎咆哮的方式表达着他的愤怒,不顾臣下劝阻:“朕要亲提大军北上,破潞州,踏平河东,替耿公复仇!”

然而,口号虽然喊得响亮,接下来却没有一点落在实处的。除了命河东周边的辽国下属州县势力,加强对河东防御之外,耶律德光下令,加快了北撤的动作。

第7章 风波第254章 应州大军第1768章 崩第2117章 康宗篇8续 家族大棋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诞生第361章 安东国第43章 “梳理”、“优化”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风波第65章 君臣相宜第98章 灰溜溜地滚回去第450章 落幕第285章 吃酒烤肉议荆湖第322章 土司制与辽使第13章 考校第2132章 世宗篇7 汉金冲突 再下一臣第368章 宰相们的异见第191章 财制变动第217章 幽州行营第72章 雷王之争,西北现状第338章 澄心堂内心惶惶第126章 刘承祐被碰瓷了第129章 既进京,总有些变动第42章 难得积极第256章 进击的蜀军第131章 川间栈道败兵急第39章 濮州案(2)第77章 潘美请缨伐安南第7章 不如意的二审结果第83章 东京反应,王峻密奏世宗篇41 帝国之法第66章 陷河阳第74章 万岁呼声第349章 圣驾过府第147章 朝局变动的前兆第157章 提亲第25章 析分枢密之权第59章 不知死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亚第427章 晋王要做忠臣第1732章 刘皇帝的反应第422章 安东国的第一个冬季第342章 敏感的刘皇帝第141章 纳降第301章 藩臣离京第333章 勋贵的态度第8章 掺沙子的效果第243章 向辽阳进军第105章 河北局势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250章 秘密战线上的作为第258章 汉军的反应第485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问题第7章 风波第21章 老六也长大了第302章 奚王来朝第1710章 赵普的辞呈第120章 北伐进行时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弹开始第154章 南唐来使1第247章 留给辽阳的时间不多了第111章 棉稻,后疾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394章 永远在猜忌的路上第196章 杨邠案(4)第1709章 心猿意马第270章 立场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101章 梁山观政第15章 襄阳第265章 秦凤既定第379章 萧思温第60章 皇后进言第34章 苦难第392章 封禅之议,军官学院第242章 何福进之死第43章 “梳理”、“优化”第418章 洗礼第389章 分封与否第77章 潘美请缨伐安南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国病斑,皇帝无后第153章 杨业戍代第210章 问题来了,谁做主帅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世宗篇41 帝国之法第390章 武举选官定制第107章 卢多逊:赵普也该倒了世宗篇44 漠北风云、契丹灭国第358章 刘家的天下第506章 最后的旅途6第482章 李氏第45章 聪明的瑶蛮第387章 就国第211章 太子挂帅第7章 恩赏问题第1816章 一个勋贵家族的进化第438章 抗洪救灾年第191章 “从谏如流”第192章 辽帝南狩第1685章 一稳到底第112章 赵大之勇略
第7章 风波第254章 应州大军第1768章 崩第2117章 康宗篇8续 家族大棋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诞生第361章 安东国第43章 “梳理”、“优化”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风波第65章 君臣相宜第98章 灰溜溜地滚回去第450章 落幕第285章 吃酒烤肉议荆湖第322章 土司制与辽使第13章 考校第2132章 世宗篇7 汉金冲突 再下一臣第368章 宰相们的异见第191章 财制变动第217章 幽州行营第72章 雷王之争,西北现状第338章 澄心堂内心惶惶第126章 刘承祐被碰瓷了第129章 既进京,总有些变动第42章 难得积极第256章 进击的蜀军第131章 川间栈道败兵急第39章 濮州案(2)第77章 潘美请缨伐安南第7章 不如意的二审结果第83章 东京反应,王峻密奏世宗篇41 帝国之法第66章 陷河阳第74章 万岁呼声第349章 圣驾过府第147章 朝局变动的前兆第157章 提亲第25章 析分枢密之权第59章 不知死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亚第427章 晋王要做忠臣第1732章 刘皇帝的反应第422章 安东国的第一个冬季第342章 敏感的刘皇帝第141章 纳降第301章 藩臣离京第333章 勋贵的态度第8章 掺沙子的效果第243章 向辽阳进军第105章 河北局势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250章 秘密战线上的作为第258章 汉军的反应第485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问题第7章 风波第21章 老六也长大了第302章 奚王来朝第1710章 赵普的辞呈第120章 北伐进行时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弹开始第154章 南唐来使1第247章 留给辽阳的时间不多了第111章 棉稻,后疾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394章 永远在猜忌的路上第196章 杨邠案(4)第1709章 心猿意马第270章 立场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101章 梁山观政第15章 襄阳第265章 秦凤既定第379章 萧思温第60章 皇后进言第34章 苦难第392章 封禅之议,军官学院第242章 何福进之死第43章 “梳理”、“优化”第418章 洗礼第389章 分封与否第77章 潘美请缨伐安南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国病斑,皇帝无后第153章 杨业戍代第210章 问题来了,谁做主帅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世宗篇41 帝国之法第390章 武举选官定制第107章 卢多逊:赵普也该倒了世宗篇44 漠北风云、契丹灭国第358章 刘家的天下第506章 最后的旅途6第482章 李氏第45章 聪明的瑶蛮第387章 就国第211章 太子挂帅第7章 恩赏问题第1816章 一个勋贵家族的进化第438章 抗洪救灾年第191章 “从谏如流”第192章 辽帝南狩第1685章 一稳到底第112章 赵大之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