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澄心堂内心惶惶

澄心堂,原本是南唐中主李璟的居室,李煜即位后,也就顺势成了他的居处,平日里也主要在这边读书作画,吟诗写赋,或邀同道好友,坐而论道,以叙风雅。而经李璟、李煜两代才情出众的帝王的熏陶、浸润,这澄心堂,里里外外都散发着一股文化的气息,雅致高远,不与俗同。

李煜继位,满打满算,也就两年,然而其父留给他的不是安定富裕的国度,而是各内忧外患、江河日下的烂摊子。哪怕是个雄才大略的人,面对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况于李煜?

他只是个喜好文辞典籍的风流才子,当帝王,实在是太难为他了。当然,另一方面,这个时代,李煜继位的表现,堕落地比原时空还要迅速彻底,也未尝不是时局已经崩坏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沉浸于自己的爱好之中,或许也是一种逃避的手段。

然而,即便有心两耳不闻窗外事,来自于中原朝廷的压力,还是让李煜感受颇深,尤其是那一道道诏书,一个个邀请,就仿佛催命符一般,打击着他的心志。

惶恐,畏惧,无所适从,事实上,早在听说朝廷在做平南战争准备后,李煜就已然对未来丧失希望了。初时,他不是没有想过,接受刘皇帝的邀请,北上东京,然而不敢。

当然,若说完全放弃抵抗,任滔天洪水,淹灭自己的国家,倾覆自己的宗庙,也不尽然。比如对于长江防御的人事调动,就是挣扎的表现,然而,除此之外,似乎也想不到更多有用的措施了。人总是复杂的,哪怕深陷绝望,内心也未必没有一丝丝的希冀。

就如此时,李煜就仍抱有一丝幻想。

澄心堂内,李煜坐在主座上,江南国主,长相十分俊朗,头顶冠冕,浑身散发着书卷气息,完全一个儒生才子的皮囊。或许是酒色过度,看起来略显发虚,泛白的面庞,搭配着略显忧郁的眼神,这样的气质倒也刘容易引起妇人的怜爱之心。

堂内在座的,还有几名当朝的重臣,宰相徐铉、光政院辅政陈乔、枢密使冯延鲁、吏部尚书钟谟,这四人是如今金陵朝堂掌握主要权力的人物。

然而,观其成色,却给人一种衰落的腐朽感。徐铉,作为江南名士,三朝老臣,一直以来却与韩熙载走得颇近,是此前的改革派,不过,论文章才情,这是位大家,但在治国理政的能力上,总归是欠缺的,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

陈乔,这也是位老臣,一位忠臣,算是李璟留给李煜的真正的忠正之士。在李煜继位以来,几度劝谏敦促,希望他能振作,兴盛国家,也是朝堂上最明确、最激烈地反对朝廷,希望能够加强武备,对抗其吞并的人。然而,这终究只是个文臣,有一腔热血,嘴上能头头是道,涉及到军事、兵政,实则无能为力。

冯延鲁,出身名门世家,继承了其兄的政治资本,就个人而言,也算博闻多识,比起其兄冯延巳,德行都要高上不少,但要他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却也着实为难他了。

至于钟谟,则更不需提了,到如今为止,金陵朝堂上,如果还有谁不知他与朝廷的勾连,那就是睁眼瞎了。一直以来,钟谟都是“求和派”的领袖人物,作为使节去东京,就不止一次了。

比较无奈的是,李煜所能依仗的,也只有这些人了,这两年间,能够保证稳定,维持朝政的正常运转,靠的也正是这些人。

要说江南没有人才,那显然是不可能的,自古江东多才俊。只是作为君主,无论是李璟还是李煜,都没有识人之明与用人之智。

除了四臣之外,还有一名官员,金陵令陈起,江南有名的强项令,性情刚硬,不惧权贵,不畏鬼神,尤恶妖异。而他此番匆匆入宫,能把沉醉于风花雪月中的李煜给惊醒,显然是有大事。

却是长江渔民,在江水中发现了一些浮筒,自上游漂流东下,拆开之后,却是一封封信。信上所书,也是大汉皇帝的平南诏书与告江南百姓书。这是曹彬的在上游,效仿前例,命人做的手脚,还是老一套,攻心之计。

此时的李煜,心神不定,面带悲情,手里拿着一封诏文,手微颤,一张英俊的面庞,此时显得有些可怜。嘴唇微颤,喃喃自语:“原来,在朝廷眼中,我竟是如此一个无道昏主,江南百姓也是这样看待我的吗?”

看李煜竟然为这封诏文影响,陷入自我怀疑之中,底下,陈乔却急了,当即道:“国主,这都是欲加之罪,北汉意欲乱我人心的诡计,不必当真。还请速速下令,让沿江官府、军队,遇此信筒,即行收缴销毁!”

然而,李煜眉头却不禁皱了皱,有点痛苦的样子,他在想,这诏文上说书,貌似他都能沾到点边......

不过,陈乔的话,终究起到了些作用,回过神来,李煜却问道:“朝廷当真要发兵攻伐,灭我国祚吗?战事真的不可避免?”

显然,这江南国主李煜,心里仍抱有几许幻想,虽然他自己都心里清楚,那只是幻想。作为宰相的徐铉,开口了,那张儒雅的面容间,此时也笼罩着阴霾,语气沉重:“国主,北军南征,已然不可避免,不可再心存侥幸,为今之计,当思对敌之策,伸御备之法,否则国家危亡,宗庙崩毁,就在眼前!”

嗯,徐相公说了一通,就是没什么落到实处的,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是见识的说法,是实际情况。冯延鲁叹了口气,也说出一个坏消息:“国主,润州已有消息传来,北军大举南下集结,陈兵北岸,显然,动兵在即!”

“枢密院有何御策?”看到冯延鲁出言,李煜立刻问道。

“前者,已然调集水陆军队,支援京口,其他隘口,也都有布置,北军想要渡江,也不会容易!”冯延鲁底气不足地说道。

“朝廷三十万大军南来,能够挡住吗?”李煜并非愚笨之人,哪里听不出的冯延鲁的心虚,苦笑着,喃喃道。

他这副模样,却是看得陈乔颇为不满,只见他近前一步,高声道:“国主,北军之来,必欲灭我社稷,李氏三代基业,危在旦夕,当此之时,你该振奋精神,和协文武,调兵遣将,抵御敌军。北军虽众,我们同样还有二十万军,数百万民,倘能上下一心,未必不能击退敌军,保延国祚!”

陈乔之言,书生之言,其激动言行,甚至有些无礼。也因为他是文臣,也一片忠诚公心,他方能容忍,若是林仁肇那些武将敢这么对他,估计就施以手段惩罚了。

努力地稳定心神,李煜问陈乔:“卿有退敌之策?”

闻问,陈乔直接道:“我军精锐,多集于润州,北军亦聚兵扬州,镇海军林仁肇有上将之才,只要他能在京口挡住北军,其他地方,只要稳定固守即可。另外,臣建议,朝廷继续征召青壮训练,尤其当加强金陵的军力!”

嗯,陈乔的策略,直白点说,就是交给林仁肇与其他将领,顺便抓些壮丁,扩充军队,多少壮壮声势......

对此,李煜也表示同意,除此之外,他也想不出什么办法了。

不过,瞧向一直没有说话的钟谟,李煜主动开口了:“钟卿,国家值此危局,你有何进策?”

这段时间,钟谟明显减少了政治活动,也不在朝堂上做什么表态了,这也是个聪明人,如果王师南来,两国交兵,他再一味地鼓吹投降,怕引众怒,丢了性命。尤其是陈乔这样的激进份子,真事到临头,可危险得很。

钟谟这些年,在金陵朝堂上的名声,可谓是毁誉参半,一方面是投降派的核心人物,但同样,钟谟也着实提出了不少惠民惠政的制度与策略,只是都没被采纳罢了。

对其声名,李煜也不是没有耳闻,像陈乔这样的直臣,不止一次进言攻讦钟谟,说他居心叵测,因此,对于钟谟李煜也是有所防备的。当然,也因为此前钟谟亮明旗帜支持自己继位、拥戴自己,李煜对他又怀有几分谢意。

在其矛盾的心理下,钟谟也就继续做着金陵的高官。此时,面对李煜的询问,钟谟想了想,说:“臣只是一介书生,不通兵事,倘若战事不可避免,臣实无办法。不过,若能一面坚守,一面遣使向东京说以衷情,苟拖得时间,抑或迁延战事,或许朝廷见平南不得,会主动撤军呢?”

钟谟终究给了一个极不靠谱的建议,对此,陈乔立刻讥讽道:“历来北汉用兵,从不怕鏖战,北军之来,是欲扫平诸国,一统河山的,想要靠使节便说退敌军,钟尚书不觉得可笑了?”

面对陈乔的讥讽,钟谟只是淡淡道:“或可一试!”

对此,出乎意料的,李煜也表示赞同,只是,派谁去呢?

第167章 请辞第19章 用兵筹划,自此而始第174章 故交情谊第208章 狱吏之贵第278章 给老大一个机会第116章 辽军的异动第468章 信教不留头留头不信教第13章 举城同欢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367章 礼遇隆重浅谈两点第178章 头脑清醒的乾祐帝第78章 安东这地不简单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115章 两则喜讯第203章 幸灾乐祸第6章 相形见绌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2094章 太宗篇41 “议政楼”,整顿的风吹第16章 异见第340章 杭州登陆第42章 天上掉下来的禁帅之位第450章 杀一皇亲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124章 幽燕事了(续)第54章 聘纳郭女第145章 策勋御宴第311章 旧识第392章 封禅之议,军官学院第15章 小人行径第470章 分封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宾事件第103章 强势、阴谋第307章 老马将军值得重任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1章 乾祐灭佛第46章 粮与钱第107章 卢多逊:赵普也该倒了第151章 听政2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278章 给老大一个机会第117章 机会第470章 分封第3章 不宜扩大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138章 从长计议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149章 西拓南并第314章 还京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当国,得安半载第30章 满堂春宴第12章 如此安慰第357章 宫廷与宗室第43章 接见第246章 辽军又何去何从?第241章 锦州陷落第25章 拟一份名单第469章 视察澶州第365章 边事结论第454章 安东新王第156章 亡国之君第513章 最后的旅途12第358章 刘家的天下第177章 躬身入村野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义子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34章 崇元殿中第217章 李国舅治政第427章 饶乐国的困境第1727章 府尹正纳妾第19章 轻取江陵3第489章 不好收场第95章 玩阴谋第132章 卢南与袁恪第84章 无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127章 不允第191章 北巡结束第99章 御帐议战第233章 南口大战2第1694章 盐州第1806章 燕燕,帮我参谋一二第348章 文武并举第150章 听政第116章 满朝震动第166章 太子与大将第291章 淮东大案第1761章 新问题第455章 见闻第4章 西南事务第123章 刘煦使命,亲自拜访第405章 杨吕觐见世宗篇终 驾崩仁宗篇5 彻底固化的统治阶级第327章 通达馈运、泉州内乱第2095章 太宗篇42 三项任命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287章 反击从野狐岭开始
第167章 请辞第19章 用兵筹划,自此而始第174章 故交情谊第208章 狱吏之贵第278章 给老大一个机会第116章 辽军的异动第468章 信教不留头留头不信教第13章 举城同欢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367章 礼遇隆重浅谈两点第178章 头脑清醒的乾祐帝第78章 安东这地不简单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115章 两则喜讯第203章 幸灾乐祸第6章 相形见绌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2094章 太宗篇41 “议政楼”,整顿的风吹第16章 异见第340章 杭州登陆第42章 天上掉下来的禁帅之位第450章 杀一皇亲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124章 幽燕事了(续)第54章 聘纳郭女第145章 策勋御宴第311章 旧识第392章 封禅之议,军官学院第15章 小人行径第470章 分封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宾事件第103章 强势、阴谋第307章 老马将军值得重任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1章 乾祐灭佛第46章 粮与钱第107章 卢多逊:赵普也该倒了第151章 听政2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278章 给老大一个机会第117章 机会第470章 分封第3章 不宜扩大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138章 从长计议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149章 西拓南并第314章 还京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当国,得安半载第30章 满堂春宴第12章 如此安慰第357章 宫廷与宗室第43章 接见第246章 辽军又何去何从?第241章 锦州陷落第25章 拟一份名单第469章 视察澶州第365章 边事结论第454章 安东新王第156章 亡国之君第513章 最后的旅途12第358章 刘家的天下第177章 躬身入村野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义子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34章 崇元殿中第217章 李国舅治政第427章 饶乐国的困境第1727章 府尹正纳妾第19章 轻取江陵3第489章 不好收场第95章 玩阴谋第132章 卢南与袁恪第84章 无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127章 不允第191章 北巡结束第99章 御帐议战第233章 南口大战2第1694章 盐州第1806章 燕燕,帮我参谋一二第348章 文武并举第150章 听政第116章 满朝震动第166章 太子与大将第291章 淮东大案第1761章 新问题第455章 见闻第4章 西南事务第123章 刘煦使命,亲自拜访第405章 杨吕觐见世宗篇终 驾崩仁宗篇5 彻底固化的统治阶级第327章 通达馈运、泉州内乱第2095章 太宗篇42 三项任命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287章 反击从野狐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