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太子与大将

润州,去金陵百四十里,一直是南唐重镇,金陵的东大门,南唐朝廷素来重视,设镇海节度使于此,驻扎重兵,以御吴越。在金陵与杭州两方政权数十年的争斗之中,润州也是双方交锋的战场,最近一次,还是在乾祐五年汉师南征,吴越奉诏发兵配合,在润、常境内,为唐燕王李弘冀领军击破。

因吴越之患,南唐都金陵,实则也有种“天子守国门”的意思,在尽失江北土地之后,这样的意味则更加深厚了。

仅隔着一条江,犹见大汉飘扬的旗帜,舟船往来,双方共用大江,金陵可以说是直面北汉兵锋,虽然其锋芒暂时被收敛起来了。

在尽失江北州县、堡垒的情况下,即便构筑了一条勉强能看的守江防线,江南在北汉君臣眼中也就像一位被尽去外裙的美人,内里的纱衣并不能对娇躯起到遮掩效果,反倒越加吸引人,而金陵则是少女妙体最诱惑的要害之处。

这些年来,唐主李璟曾不止一次动过迁都的念头,并且几次拿来廷议,唐臣共推其事。即便以李璟狭陋的军事眼光,都能察觉到江防的薄弱与金陵的危险,他怕了,所以想迁都避祸。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不过,迁都之议,屡屡引发争议,李璟虽然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但却有太子李弘冀、宰相韩熙载以及军中有识之士等一批文武,强硬而激烈地表示反对。

李璟是真的怕了,尤其在两年前,汉军收取荆湖之后。他甚至动过,让李弘冀在金陵监国,自己南狩洪州。最后也未成行,一是朝臣反对,二是不放心李弘冀,三是数年的时间下来汉唐之间关系还算安宁,第四则是,金陵的繁华富庶,哪里是洪州那“穷乡僻壤”所能俾倪的。

即便如此,李璟仍旧把洪州升为南昌府,做好了随时“南狩”的准备。

镇守润州的镇海军节度使,乃是林仁肇,这个闽国降臣,如今却成为了南唐的江防大将。因为在淮南大战中的优异表现,再加李弘冀与韩熙载等人的举荐,在两年前,巡检鄂州之后,林仁肇被擢升为真海军节度使。这两年,润州林仁肇,鄂州刘仁赡,二人一东一西,分为南唐柱国。

12月的江南,雨冷霜寒,江风刺骨,北风卷动浪潮,不断侵蚀着江岸。在润州,唐廷驻有30营共计15000卒,其中有5000水师。

临江的水寨间,登上高楼,在林仁肇的陪伴下,唐太子李弘冀亲自检阅着军队。在大江上,战鼓擂动,号旗急挥,三十余艘战船,正进行着水战的演练,不时爆发出一阵杀声。

汉军平蜀的消息,传来得很快,初时就使金陵朝堂大惊。然而,不过三个月的时间,便是汉军全取川蜀的消息,这下则是震恐了。据说,当蜀主孟昶投降的消息,顺江东下,传入金陵的时候,唐主李璟手抖之下,直接写坏了一幅好字。

其后,唐廷君臣,无不沉浸在一片惶恐之中,每个人心头都生出了些紧迫感。川蜀既定,那江南还远吗?每个人,脑中都生起了这个疑问。紧接着,便是南唐加强了军事了建设,太子李弘冀此来,便是一个态度,林仁肇练兵驭兵之能,是经受过检验的,所率之镇海军,大概也是如今南唐军队装备最好、训练最佳、战斗力最强的军队。

“林将军不愧为大唐第一战将,驭练得法,麾下将士果然精锐。孤观舰川行进、号令指挥、作战配合,皆有条理,极具章法。”居高临下,观察着江上润州水师的演练,李弘冀不由赞誉道。

李弘冀性格有缺陷,但确实富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因其勇敢坚毅,又有击败吴越军队的战绩,在军中颇有威信。而似林仁肇者,对于李弘冀,也是多有好感。

此时,闻其夸奖,林仁肇却没有多少喜色,坚毅的面容被冬风刮得得通红,除此之外别无表情,目光遥望江北,沉声道:“训练再精,却也需战场的检验!”

注意到林仁肇的目光,李弘冀也微仰朝北望去,笑道:“看来,林将军是迫不及待,想要与汉军一战了!会有机会的!”

林仁肇点了点头,说:“这六年间,北汉连取秦凤、荆湖、川蜀,其下一步的动向,不是南粤,就是我大唐!战端将起,留给我们的时间,也不多了!”

闻之,李弘冀脸上的笑容也收敛起来,点头道:“是啊!”

气氛变得,比呼啸的冬风还要冷,林仁肇怅然地道:“当年,汉军大举南下,短于水师,我军坐拥水军,却不能发挥其力,连败于陆上,丧师失地。这些年,汉军也大力发展水军,如今面对他们,只怕再难起压制之效......”

“看来,林将军还对当年之败耿耿于怀啊!”李弘冀道。

林仁肇反问:“殿下不是也一样吗?”

李弘冀握紧了拳头,沉声道:“只可惜,当年父亲所托非人,若是以孤为帅,若是能早启用将军这样的良将,岂能让汉军猖狂,致失机宜!”

林仁肇叹道:“两年前,汉军取荆湖,大战于岳州,末将曾亲临观战过,汉军之精锐,不减当年啊!”

“将军莫非怕了?”李弘冀浓眉一挑。

“哼!”林仁肇当即轻哼一声:“知己知彼,末将只是不敢小视汉军罢了!然汉军若南来,唯死战报国而已!”

“将军豪情!”闻之,李弘冀不由用力抚掌,高赞道:“远胜金陵那干畏汉如虎的碌碌文人!”

看了看有些激动的李弘冀,林仁肇心中却默然一叹,虽领军在外,但对于金陵朝堂的某些风气,他也有所耳闻。

身边这位,虽然被李璟立为太子,但日子似乎并不好过,与诸多文臣,关系不睦,唐主李璟对这个性情忌刻的儿子,也有所不满。这一年间,朝中又有人在怀念温和谦恭的前皇太弟李景遂了,并为之大唱赞歌,似在造势,明显在针对太子李弘冀。

思之,林仁肇心头颇为怅惘,国势危颓,危机四伏,主政者,却不能上下一心,仍在蝇营狗苟,相互猜忌。

“林将军,江北的汉军,兵力布置并不多,可谓空虚,若尽起润州之师,你可能袭取扬州!”突然,李弘冀遥指西北,那是扬州的方向,问林仁肇。

林仁肇微惊,但见着目光灼灼的李弘冀,稍作思考,很认真地应道:“汉军在扬州,只有五千的水陆地方驻军,若朝廷有诏,我有八成的把握,一举夺之!”

“只可惜,朝廷勒住缰绳,不让骏马飞驰,为之奈何!”林仁肇又叹道。

事实上,在汉军伐蜀的消息传来后,林仁肇就曾上表金陵,愿意趁汉军西顾,率军北上,收复淮南。并不给自己留余地,直言若不胜,则请朝廷取他首级向汉廷请罪。一番拳拳忠心,却被李璟直接压制,无情拒绝,对于北汉,躲还来不及,怎敢轻捋虎须。因为林仁肇这封奏表,李璟下诏斥责了一番,并加派监军都之。

听其慨叹,李弘冀却严肃地道:“当初,你建议主动出击,孤也是赞同的!以当今天下之局势,被动防守,最终只有困死一途,唯有主动出击,方有一线生机。

不瞒将军,孤已经打算,遣人浮海北上,联络大辽,约以攻汉!只要功成,将军便可率师北渡,伐汉兴国!”

第7章 小人物议大事第9章 写得不错!第141章 纳降第77章 刘知远终于动了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312章 中宫虚悬,赵普索权第40章 郭党俊杰世宗篇34 由“劳务输出”引发(等待更新)第321章 矛盾第503章 最后的旅途3第192章 再得两子第329章 游市第114章 欲谋大功第71章 兵临寿春第60章 家事、国事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义子第63章 朝廷应对第193章 辽国上层的忧患意识第25章 萧燕燕的故事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211章 筹议北伐第2114章 康宗篇6 倒吕风波第129章 汉师伐蜀第40章 濮州案(3)第415章 血色将至第113章 西使归来第227章 席卷半岛第465章 “教匪”半岛史话·安平公主第115章 两则喜讯第371章 慰问=送行第278章 遣使向西,汉中战况第148章 养残的顾虑第379章 诏书下达第46章 郭荣奏事第101章 刘知远在洛阳第198章 解绑的武德司第1761章 新问题第229章 孟昶:七宝溺器,好用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进新时代第69章 虞国公也走了第98章 追捕第66章 这个冬季不寻常第26章 新政与人事第376章 拷问第475章 吃人的河陇备灾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335章 高丽服软了第293章 北伐的尾声2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127章 不允第138章 破寨第27章 大汉二十三道第379章 萧思温第147章 朝局变动的前兆第344章 打个赌第167章 先震后蝗第65章 刘皇帝的猜忌第301章 从清丈土地开始第446章 皇后驾到第152章 听政3第328章 改革深入仁宗篇8 罢相“疑云”第160章 平定第276章 阴山南麓的战事第513章 最后的旅途12第258章 汉军的反应第228章 形势危急第248章 西撤!第316章 不装了第59章 睡王上位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第311章 旧识第357章 国灭第507章 一缕叹息第114章 欲谋大功第398章 虞美人第258章 汉军的反应第289章 捷报齐至第75章 按*不动第419章 刘皇帝请客第411章 政治危机第270章 城上城下第96章 言官第154章 耕地缺人第159章 河东风云(6)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466章 经济制裁第270章 立场第471章 劳民伤财第412章 二王第158章 善后第268章 一城,一战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114章 大朝会第95章 大洗牌第2059章 太宗篇6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783章 戴孝入碎叶
第7章 小人物议大事第9章 写得不错!第141章 纳降第77章 刘知远终于动了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312章 中宫虚悬,赵普索权第40章 郭党俊杰世宗篇34 由“劳务输出”引发(等待更新)第321章 矛盾第503章 最后的旅途3第192章 再得两子第329章 游市第114章 欲谋大功第71章 兵临寿春第60章 家事、国事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义子第63章 朝廷应对第193章 辽国上层的忧患意识第25章 萧燕燕的故事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211章 筹议北伐第2114章 康宗篇6 倒吕风波第129章 汉师伐蜀第40章 濮州案(3)第415章 血色将至第113章 西使归来第227章 席卷半岛第465章 “教匪”半岛史话·安平公主第115章 两则喜讯第371章 慰问=送行第278章 遣使向西,汉中战况第148章 养残的顾虑第379章 诏书下达第46章 郭荣奏事第101章 刘知远在洛阳第198章 解绑的武德司第1761章 新问题第229章 孟昶:七宝溺器,好用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进新时代第69章 虞国公也走了第98章 追捕第66章 这个冬季不寻常第26章 新政与人事第376章 拷问第475章 吃人的河陇备灾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335章 高丽服软了第293章 北伐的尾声2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127章 不允第138章 破寨第27章 大汉二十三道第379章 萧思温第147章 朝局变动的前兆第344章 打个赌第167章 先震后蝗第65章 刘皇帝的猜忌第301章 从清丈土地开始第446章 皇后驾到第152章 听政3第328章 改革深入仁宗篇8 罢相“疑云”第160章 平定第276章 阴山南麓的战事第513章 最后的旅途12第258章 汉军的反应第228章 形势危急第248章 西撤!第316章 不装了第59章 睡王上位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第311章 旧识第357章 国灭第507章 一缕叹息第114章 欲谋大功第398章 虞美人第258章 汉军的反应第289章 捷报齐至第75章 按*不动第419章 刘皇帝请客第411章 政治危机第270章 城上城下第96章 言官第154章 耕地缺人第159章 河东风云(6)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466章 经济制裁第270章 立场第471章 劳民伤财第412章 二王第158章 善后第268章 一城,一战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114章 大朝会第95章 大洗牌第2059章 太宗篇6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783章 戴孝入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