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刘皇帝请客

bookmark

洛阳,西苑。

满目尽是寻常冬景,草枯叶败,萧瑟荒凉,刘皇帝驾临,命人随便圈了片地,搭棚设营, 准备一场露天宴,随驾的宫人内侍们,则有序地筹备着。

虽然已是冬末,但气候显未回暖,这样的选择,自然是找罪受。林立的龙旗随风而动,张展的黄绸也挡不住风寒的侵袭。

御帐之内, 刘皇帝暂歇, 仍旧捧着一份名单研究着, 面色微沉,表情很认真,近乎麻木那种。李昉并不在,于一边伺候着的,只有喦脱。

“陛下,诸王公勋贵已奉诏至,正于营地外候见!”一直到慕容承泰帐前禀报,方才使刘皇帝脸色有所动容。

“宣他们进营!”刘皇帝当即冲慕容承泰吩咐道。

“是!”

“宴席都准备好了吗?”刘皇帝看向喦脱。

喦脱当即答道道:“回官家,酒肉悉以备好,随时可以赴宴!”

“那就引他们入席吧!”刘皇帝摆摆手。

很快,营地内响起一阵嘈杂声,稀碎,低沉, 并且很快趋于沉寂。等刘皇帝稍作收拾, 出帐入席时间,奉诏而来的贵族们, 已然依次落座。

放眼望去,足有六十余人, 这些都是在京的功臣勋贵,都是有爵在身的,且地位较高,同刘皇帝关系亲近的。而此番,刘皇帝设宴,显然只是为了宴请他们,除了他们,就只有侍卫的禁军以及伺候的内侍,赵普、王溥、李昉等朝廷重臣都不在场。看起来,这就像是“自己人”之间的聚会。

然而,此时此景,却没有一个人表情是放松的,又疑又忌,又畏又惧,就是符彦卿、郭威二者,也脸色凝重。

至少,没有人会觉得,这寒风旷野是个合适的宴会场所。而隔着周边围立的黄绸之外, 更给人一种隐藏着刀兵斧钺的感觉......

人虽多, 然环境很安静,气氛很压抑,王公贵族们沉默地坐着,宴场中只有二十多名庖厨、宫娥,烤着羊肉,热着酒,然而空气中弥漫着的香味却不能给人带来幸福感。

当然,哪怕没有见到这处处透着怪异与压抑的场面,所有人也都清楚,这场宴会,宴无好宴。

事情,似乎仍未终结。只不过,这一回,很多没有牵涉其中的贵族,也被叫来了。

“臣等参见陛下!”刘皇帝一露面,所有人立时打起了精神,偕同的动作与整齐的声音将凄冷的氛围给打破了。

见到这些人,刘皇帝没有再冷着一张脸,反而露出了笑意,大手一挥,道:“都不必拘礼了!都坐!”

“谢陛下!”声音仍旧齐整,没有一点参差。

刘皇帝的态度,就如过去接见他们时那般温和可亲,然而越是这样,则越让人不安。

“陛下!”赵匡义站了出来,在场的贵族中,目前只有他有急务需要像刘皇帝复命。

“御批之犯官罪吏七十三人,已于南市问斩,明正典刑,特此复命!”赵匡义有主动刷存在感的嫌疑,郑重地禀道。

闻之,刘皇帝显得很澹然,轻笑道:“今日朕召诸卿前来,是为喝酒吃肉的,别的事就不要提了!”

“是!”

刘皇帝带着点虚假的笑容,环视一圈,专门盯着他们的眼睛看,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别开,不敢与之对视,不只是因为要避讳,更因为心虚。

“在座诸位,都是大汉的功臣勋贵,是朕的心腹故旧,更有朕的良师益友,都是自家人!”刘皇帝的笑容很是和煦,端起一只酒杯,说道:“也有些日子,没有与诸卿把酒言欢了,今日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将大伙聚一聚,一起喝酒畅谈。来,都把杯子举起来!”

“陛下请!”

靠近刘皇帝坐下的,除了皇子之外,就属符彦卿、郭威了。此番,符彦卿就有一名侄孙,在南市被斩了。

因此,在这宴上,符彦卿的老脸始终绷着,不敢有一丝放松。一杯饮罢,符彦卿主动道:“承蒙陛下惦念关怀臣等,万分感激!”

“符王不必客气,你既是大汉功臣,也是朕的长辈,应该的!”刘皇帝笑了笑,然而,不论从语气、表情还是称呼,都透着一股生分。

人老成精,符彦卿又哪里感受不到那丝异样,斑驳的老脸上,露出一抹苦涩,举杯哀声道:“陛下,老臣有罪......”

“诶!”刘皇帝眉头一皱,当即抬手止住他:“符王言重了!你这些年始终安居府内,颐养天年,何来的罪责!”

刘皇帝对符彦卿,若说没有一点看法,也不属实。一直以来,刘皇帝对符彦卿谈不上亲信,但起码的尊重是有的。

过去,是看在他的名望,看在符氏家族的影响上,再加此公也确实有些值得称赞的功勋。

然而,近些年,刘皇帝对符彦卿乃至整个符家,是生出了不少不满的。倒不是单纯地出于这样权贵家族的忌惮,更因为符家子弟之中,恣意者渐增,为非作歹者也不少,皇城司与武德司中关于符家亲旧之中的一些黑材料,几乎可以放满一整个档桉架。

而究其原因,还是符家在大汉朝廷地位太显赫了,后宫有大符后、小符妃,东宫有太子,外廷有符王。

有这样一股影响巨大的势力支撑着,偌大的符氏家族之中,就难免出现一些宵小之徒。而作为族长的符彦卿,对于符家人,则过于放纵,过于袒护,这也是刘皇帝不满的地方。

过去,刘皇帝看中的是符家,所以另眼相看,如今,却可以说是看在皇后与太子的面上,方才有所宽忍,但这份忍耐也不是无限制的。

因此,此番爆出一些符家子弟违法不举之行为,刘皇帝没有任何的留情,这种警示,符彦卿哪怕后知后觉,也感受到了。

说着,看着符郭魏这几名老王公,一抹额头,一副懊恼的样子,说道:“却是朕疏忽了,符王已年逾古稀,哪里能受得了如此苦寒,符郭魏三公,加一盆炭火!”

“再添一张毛毯!”刘皇帝又道。

“是!”喦脱受命,立刻朝三名内侍催促般地招招手。

“谢陛下!”

“诸卿,天寒风冷,若觉不爽者,尽可言讲,也可添炉加毯!”刘皇帝又瞧向其他人,温和地说道。

“多谢陛下关怀!”闻言,孙立站了出来,慨然应道:“不过,些许风寒,何足为道!当年跟随陛下打仗时,什么样的苦寒没有经历过,如今有华服锦袍,有热酒熟食,有陛下如此盛情招待,臣已然心满意足!”

“孙立,当年朕就发现了,你真是越来越会说话了,远非过去之粗豪可比!”见孙立眉飞色舞的,刘皇帝不由调侃道:“多年不领兵上阵了,这份豪气与作风,却是没有丝毫逊色啊!”

闻言,孙立就像讨得了一个彩头一般,含笑道:“老臣饱受陛下二十多年的教诲,怎能没有一些进步,否则岂不辜负陛下一番心意!”

“是嘛!”刘皇帝举杯示意了下:“朕的教诲,你们当真听了,当真听进去了?”

都不需去感受口风的转变,仅刘皇帝那玩味的眼神,就足以令人警觉了。孙立很想在御前表现得坦荡些,然而终究承受不住那压力,垂着脑袋,略带一点尴尬道:“陛下教诲,自然时刻铭记于心。”

“呵呵!”刘皇帝笑出了声,扭头看着五皇子、齐公刘昀:“刘昀,你觉得孙立的话,有没有道理?”

刘昀平日里虽然总是一副没心没肺、贪好玩乐的表现,一心做个逍遥侯,但他的聪明是实在的,对于这场宴会的异样之处,心里也是有点数的。

因此,很是乖巧,很是严肃,全无平日里的跳脱,眼观鼻、鼻观心地坐在那儿,尽量保持着低调。然而怎么也没想到,这火竟然烧到自己身上了。

刘昀的心态还是不错的,短暂的无措后,起身陪着笑,道:“儿臣以为,孙公的话很有道理!”

“那朕平日里对你的教诲,你都听进去了吗?”刘皇帝澹澹发问:“朕劝学理,劝孝义,劝仁恕,劝谦怀,劝清正,你又做到了几分?听说你常自标榜豁达,要做个逍遥公,需不需要朕给改个封号?”

闻言,刘昀一个哆嗦,赶忙摇头,道:“臣不孝,让陛下失望了,甘受惩罚!”

训完刘昀,刘皇帝又把目光移到靠后坐着老九刘曙:“刘曙,你冷不冷?”

听到皇帝老子的问话,刘曙顿时面色一苦,起身低眉顺眼地道:“不冷。不冷?”

“不冷?”刘皇帝眉毛一挑,看着他被风吹得通红的俊脸,道:“朕可觉得有些冷!”

“但是!这体肤之寒,远不如朕腹心之寒!”

第344章 刘规改革第60章 家事、国事第60章 狠狠敲打第403章 震怒的太子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38章 任其纷扰第82章 辽营之中的暗流第184章 刘承赟也来了第278章 给老大一个机会第326章 再用老将第469章 四大改造、营所改革第32章 邠州,北迁队伍第224章 邺都文武第238章 皇帝还是怕皇后第209章 各执己见第387章 契丹终被打回原形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汉伊六次大战第114章 耶律阮称帝第235章 开封新城第204章 辽帝的处置第1682章 治本之法半岛史话·安平公主第69章 祸事了第97章 隰州第436章 真实而残酷第299章 辽国的情况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26章 新政与人事第6章 “座谈会”第141章 崇政殿听政3第39章 连夜南进第138章 从长计议第209章 刘皇帝脑子还是清醒的第370章 刘鋹第304章 过去的三年第332章 广德殿婚宴第28章 封疆大吏第342章 杀肥第397章 指点第147章 朝局变动的前兆第1769章 影响力第103章 王昭远的见解第128章 东路进展第68章 二次北巡第1747章 出点意外很正常吧第490章 御宴继续,王钦若第129章 汉师伐蜀第1732章 刘皇帝的反应第173章 钟谟当秦桧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321章 驾幸枢密院第411章 政治危机第165章 天子的态度第1692章 香料之路 魏王奏章第32章 天子上门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结束第28章 封疆大吏第83章 辽帝之亡第123章 咨之以边事第252章 后蜀君臣半岛史话·话说林邑第120章 结不结党不重要第269章 军事会议第101章 大整军第126章 冬至宴2第255章 “社会实践”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万家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54章 主动出击的回鹘人第201章 捐资第28章 刘承祐的想法第2108章 太宗篇终 一个时代的结束第255章 辽军情况不容乐观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180章 过邺都第297章 怪圈第67章 又去一老第62章 祸福之间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129章 割地、称臣、纳贡第47章 陶谷自荐第62章 紧锣密鼓第32章 潞州震动第1751章 结束了第408章 兄弟之间第32章 邠州,北迁队伍第42章 难得积极第102章 绝境第108章 枢密院内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谏第254章 难得唠叨的刘皇帝第76章 太子还京第170章 艰难的乾祐二年第98章 军心可用第84章 灭佛伊始第21章 老六也长大了第501章 最后的旅途1第29章 太后的病第63章 开宝十三年下半年第304章 楚州
第344章 刘规改革第60章 家事、国事第60章 狠狠敲打第403章 震怒的太子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38章 任其纷扰第82章 辽营之中的暗流第184章 刘承赟也来了第278章 给老大一个机会第326章 再用老将第469章 四大改造、营所改革第32章 邠州,北迁队伍第224章 邺都文武第238章 皇帝还是怕皇后第209章 各执己见第387章 契丹终被打回原形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汉伊六次大战第114章 耶律阮称帝第235章 开封新城第204章 辽帝的处置第1682章 治本之法半岛史话·安平公主第69章 祸事了第97章 隰州第436章 真实而残酷第299章 辽国的情况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26章 新政与人事第6章 “座谈会”第141章 崇政殿听政3第39章 连夜南进第138章 从长计议第209章 刘皇帝脑子还是清醒的第370章 刘鋹第304章 过去的三年第332章 广德殿婚宴第28章 封疆大吏第342章 杀肥第397章 指点第147章 朝局变动的前兆第1769章 影响力第103章 王昭远的见解第128章 东路进展第68章 二次北巡第1747章 出点意外很正常吧第490章 御宴继续,王钦若第129章 汉师伐蜀第1732章 刘皇帝的反应第173章 钟谟当秦桧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321章 驾幸枢密院第411章 政治危机第165章 天子的态度第1692章 香料之路 魏王奏章第32章 天子上门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结束第28章 封疆大吏第83章 辽帝之亡第123章 咨之以边事第252章 后蜀君臣半岛史话·话说林邑第120章 结不结党不重要第269章 军事会议第101章 大整军第126章 冬至宴2第255章 “社会实践”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万家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54章 主动出击的回鹘人第201章 捐资第28章 刘承祐的想法第2108章 太宗篇终 一个时代的结束第255章 辽军情况不容乐观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180章 过邺都第297章 怪圈第67章 又去一老第62章 祸福之间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129章 割地、称臣、纳贡第47章 陶谷自荐第62章 紧锣密鼓第32章 潞州震动第1751章 结束了第408章 兄弟之间第32章 邠州,北迁队伍第42章 难得积极第102章 绝境第108章 枢密院内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谏第254章 难得唠叨的刘皇帝第76章 太子还京第170章 艰难的乾祐二年第98章 军心可用第84章 灭佛伊始第21章 老六也长大了第501章 最后的旅途1第29章 太后的病第63章 开宝十三年下半年第304章 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