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辽国的情况

盛夏的季节,十分炎热,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令人躁动的气息,经过通报,李崇矩入殿见礼,顾不得享受殿内的清凉,郑重地向刘承祐道:“启禀陛下,北方传来消息,契丹乱事已平!”

此一言,立刻把刘承祐全部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眼睛一眯,说:“前面不是还说,双方仍在纠缠吗?如何破局的?”

李崇矩道:“辽将耶律斜轸,率轻骑三千,迂回六百里,直袭叛军后方,耶律喜隐等人不察,腹背受敌之下,大败,其乱遂平!”

闻之,刘承祐笑了笑,语气虽有些可惜,但心态看起很是平稳,道:“早已知晓,叛军不会是契丹主臣的对手,不过,契丹此乱,前后历时四个月,也足够了......”

关于辽国内部的这场叛乱,总得来说,契丹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积聚已久的矛盾的一次大爆发,耶律喜隐只是一个代表性人物。如果没有这场汉辽战争,如果战事结果没有恶化,那么同样也不会闹到这种程度。

起初,在上京发动叛乱失败后,耶律喜隐潜逃而出,与一众党羽,迅速在西面七十里外的扶余城,召聚叛军,得众上万人。其后,便再度向临潢府发起进攻,想要抢占都城,控制中枢。在城内的叛乱虽因畏怯者的举报未发先败,但里边,仍有一些内应的。

然而,负责上京安危的,是萧海漓。临变之际,都能积极应对,采取果断措施,扑灭阴谋,保住上京,在这种情况下,又哪里是耶律喜隐所能得逞的。

耶律喜隐受阻于上京城下七日,里应外合的计策在萧海漓严密强势的控制下,宣告破产,至于强攻,则更没有成功的可能了。

叛军中,也不是没有能人的,在这种情况下,耶律喜隐听取建议,开始广派使者,联络契丹诸部,散布流言,并鼓动厌战部族对辽帝耶律璟的反抗情绪。

在汉辽鏖兵的时间内,契丹国内贵族、部民,也确实受到了极大的损失,累积着怨气,再加上那些真假难辨的消息,耶律喜隐又举着“述律后”的大旗,又把其父耶律李胡也给请了出来,还有那么多王公贵族做臂助,还是迷惑了不少人,投靠耶律喜隐。发生在临潢府南面的奚人动乱,也是耶律喜隐挑动的结果。

在耶律璟领军回返之时,耶律喜隐在上京临潢府的实力不断扩充,几乎完全控制其周边,断绝其交通,想要迫降。然而,萧海漓不识时务了,始终坚守,安抚控制,靠着完备的防御,充足的粮草,以及耶律璟留下的精锐军队,牢牢地守住辽都。

在萧海漓看来,耶律喜隐心浮气躁,志大才疏,为一己之私,不顾国家大体,悍然发动叛乱,让社稷臣民蒙受重大损失,甚至导致国家的衰亡,这样的人岂能成事,又岂能让他成事。因此,萧海漓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叛军的对抗中,使得耶律喜隐奈何不得。

随着后边耶律斜轸的提前归来,杀入城中,带来辽帝的诏命,通报前方情况,总算安定了绝大部分上京人心。而有了耶律斜轸的辅助,守备则更加牢固。

耶律喜隐的叛军,声势闹得很大,但终究是乌合之众,临时聚集起的军队,无法做到严明军纪,指挥也难以达到有效统一。如果不能取得关键性突破,那就距离败亡不远。

事实上,如果南面作战的辽军撤退计划能够顺利,率师回返,足以将之推平。但是,杨业的追杀,断云岭的惨败,让辽军的情况是雪上加霜。

对于燕云,虽然处于放弃状态,但在南面事务上,仍要留下不少兵力,既作休整,也监视汉军的动向,一旦其出塞北进,好有防备。

是故,真正随耶律璟北归平叛的,只有以皮室军为主体的不到五万人的军队。并且,在连续的打击之下,军心浮动,士气低落。

等到奚族所驻地区时,已成强弩之末。所幸皇帝归来,大军所至,原本有些犹豫的奚王识趣地选择支持正统的辽帝,配合他弹压日渐不稳的奚人诸部。

考虑到军队的疲敝,耶律璟听取了韩德枢的建议,暂时在松山地区休整,并先行稳定奚人。因为上京未失,给他争取了不少时间,国内的局势虽然恶劣,但随着他的归来,很多谣言也就不攻自破。

当然,在松山休整的同时,对于叛军,耶律璟也没有放任,也不可能坐视其猖獗。针对叛军的动作,耶律璟也广派使者,对契丹诸部展开政治攻势,正主归来,这效果比起耶律喜隐可就好太多了,很快,一大批的官员、部族陆续上奏表诚,痛批叛军,还有不少表现暧昧者迅速转变立场。如此,叛军声势大跌。

同时,耶律璟又遣耶律沙、韩匡美等将,率领小股军队,北上袭扰,配合萧海漓守城。面对政治、军事两方面的压力,叛军也开始动摇了,有些进退失据。最后,顿兵上京城,竟然再无所作为。

直到四月十五日,得到了充分休整的辽帝,亲率大军北上,向临潢府进军。在这种情况下,耶律喜隐的选择,竟然是撤军。他领军,一路北逃,慌不择路,最终逃到了浑河与他鲁河之间的馒头山一带,兵卒亡走,最终只剩下不到两万人,这些人是属于顽固份子,也在辽帝的不赦之列,因而不得不一条道走到黑。

重返上京,面对着几乎崩坏的国内局面,耶律璟不得不把重心放到秩序重建、安政养民上。至于耶律喜隐,则交给耶律沙、耶律斜轸二人,统军去对付。

说起耶律沙,这是个有军事才能的辽国将领,但运气不佳,十足的倒霉蛋。在与汉军作战的过程中,很是尽力,但几次重大损失,都有他的身影。尤其断云岭一战,丢了两万大军。

考虑到多方因素,以及其面临的实际困难,耶律璟没有对进行耶律沙过重的处置,降爵削职,但仍给他戴罪立功的机会。

这才有,同耶律斜轸配合,击灭耶律喜隐,平定叛乱的功绩。

“经此一乱,辽国形势,怕是雪上加霜,说起来,朕还得感谢那耶律喜隐,若有机会,当表其功......”听完李崇矩的汇报,刘承祐笑眯眯地来了这么一句:“对了,耶律喜隐什么结果,可曾逃脱?”

李崇矩答:“耶律喜隐被生擒,押赴临潢府,辽主召集皇室宗亲、公卿大臣、诸部贵族首领及军民,将耶律喜隐父子以下参与此次叛乱的118名宗室、贵族、将军、首领当众处决!”

“看来耶律璟此番是真被惹怒了,如此规模、如此狠决的清洗,还是他继位以来的第一次吧!”刘承祐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点评道:“此乱之后,辽主的威信将进一步遭到削弱,但这样一场清洗,对其权力的强化巩固,却也有益处。只是不知,是福是祸?”

对于皇帝的评价,李崇矩不敢妄谈看法,只是把他该说、能说的说来:“陛下,辽主在位的这些年间,宗室、贵族,屡有阴谋篡位,但都被其迅速扑平。对于那些乱臣,少有杀戮,以下狱、流放居多,此番杀戮,确是头一遭!”

在原本的历史上,耶律喜隐也曾谋乱,并且不只一次,直到景宗耶律贤时代,还是因叛乱被杀。对于耶律喜隐,或许是为了安抚,又或许其他什么原因,耶律璟在正史上没有用杀戮地解决。然而这一次,其掀起如此大的一场叛乱,给契丹王朝造成几乎无法挽回的创伤,耶律璟手段也就严酷激烈起来了。

事实上,一直以来,耶律璟统治辽国所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来自于皇室内部、内四部族,来自辽国的统治核心。而以耶律喜隐的才干,如果没有其他人的支持,又岂能造成如此大的声势与如此严重的结果。

经过这么一场变乱与清洗,至少来自皇室内部的反对力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削弱,今后想要再造反作乱,就多考虑考虑后果了。

从这方面来说,这一场叛乱,对于耶律璟而言,倒有甄别敌友,稳固帝位的作用,只是代价有些大。并且,还要在保证对整个辽国部族安抚稳定的基础上。

如今的辽国,内外交困,战争与叛乱,让其元气大伤,人口损失十有其一,其所控偌大区域,除了东京道与西北部族遭受的损失小些,其他地方,多受其创,尤以上京周遭的统治核心,受害最深。

国内一团乱麻,亟待恢复安宁;南面丧师失地,大汉虽已撤军,但仍虎视眈眈;漠北诸族,也有所不稳......

刘承祐替耶律璟思考着当如何解决这样的处境,得出的结论,只有一个字:难!他想到了大汉建国之初所面临的局势,当然,国情不同,当有区别,但不管如何,眼下的辽国日子很不好过。

第308章 新贵第491章 区区九品,亦敢通天第1704章 崇政殿内第75章 西北边报第75章 敖莱小城第33章 有人想腐蚀孙将军第202章 刘皇帝已至长安第1808章 老来丧女第1758章 关系经营第1734章 首级=赏钱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46章 不满与警惕第465章 辽奸第77章 潘美请缨伐安南第327章 派系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时代第6章 相形见绌第28章 封疆大吏第129章 叔父第116章 辽军的异动第45章 聪明的瑶蛮第273章 萧思温跑了第73章 西北隐患第102章 辽国现状第1756章 海丰号第188章 后续第68章 离京前的安排第439章 自请其罪第266章 放赈辽东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阳第1789章 “猴子”的反应第149章 河东巡抚第1730章 一级压一级第133章 卑微的武德使第155章 蓄奴之议第103章 王昭远的见解第101章 称得斤两,从容收兵第8章 这就是真相?第206章 武德司狱第142章 铁索横江第1749章 调教契丹第204章 辽帝的处置第389章 宫廷秘闻第143章 许州将吏为之一空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119章 难审世宗篇47 封禅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343章 宦官少府第1776章 东平王府内第229章 血战锦州第204章 解决第265章 秦凤既定第26章 要坚持做大汉的忠臣第78章 涡口之战(2)第31章 边公在任第51章 以镒称铢第27章 郭威病了第405章 即将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1751章 结束了第160章 魏王病笃第32章 邠州,北迁队伍第85章 少壮派第268章 西县第60章 都安心了第1760章 无聊的雍王第214章 正在准备整顿朝纲的耶律贤第129章 叔父第41章 卷甲入城第394章 永远在猜忌的路上第38章 殿议第122章 连锁反应第154章 耕地缺人第56章 腹心之谈第103章 贼首狠决,官军待发第26章 名将第2章 父母兄弟第132章 不惜代价第62章 难得迟疑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60章 “暴毙”第51章 耿淑妃薨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时代下的大汉(中)第22章 称帝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220章 啖耳将军第256章 进击的蜀军第238章 杯酒释权第471章 劳民伤财第210章 问题来了,谁做主帅第400章 柴荣死了第323章 党侯的智慧第49章 南国风起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106章 倒赵第1818章 慈母败儿第44章 苏逢吉案结第120章 折家第441章 登闻鼓又响了
第308章 新贵第491章 区区九品,亦敢通天第1704章 崇政殿内第75章 西北边报第75章 敖莱小城第33章 有人想腐蚀孙将军第202章 刘皇帝已至长安第1808章 老来丧女第1758章 关系经营第1734章 首级=赏钱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46章 不满与警惕第465章 辽奸第77章 潘美请缨伐安南第327章 派系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时代第6章 相形见绌第28章 封疆大吏第129章 叔父第116章 辽军的异动第45章 聪明的瑶蛮第273章 萧思温跑了第73章 西北隐患第102章 辽国现状第1756章 海丰号第188章 后续第68章 离京前的安排第439章 自请其罪第266章 放赈辽东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阳第1789章 “猴子”的反应第149章 河东巡抚第1730章 一级压一级第133章 卑微的武德使第155章 蓄奴之议第103章 王昭远的见解第101章 称得斤两,从容收兵第8章 这就是真相?第206章 武德司狱第142章 铁索横江第1749章 调教契丹第204章 辽帝的处置第389章 宫廷秘闻第143章 许州将吏为之一空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119章 难审世宗篇47 封禅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343章 宦官少府第1776章 东平王府内第229章 血战锦州第204章 解决第265章 秦凤既定第26章 要坚持做大汉的忠臣第78章 涡口之战(2)第31章 边公在任第51章 以镒称铢第27章 郭威病了第405章 即将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1751章 结束了第160章 魏王病笃第32章 邠州,北迁队伍第85章 少壮派第268章 西县第60章 都安心了第1760章 无聊的雍王第214章 正在准备整顿朝纲的耶律贤第129章 叔父第41章 卷甲入城第394章 永远在猜忌的路上第38章 殿议第122章 连锁反应第154章 耕地缺人第56章 腹心之谈第103章 贼首狠决,官军待发第26章 名将第2章 父母兄弟第132章 不惜代价第62章 难得迟疑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60章 “暴毙”第51章 耿淑妃薨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时代下的大汉(中)第22章 称帝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220章 啖耳将军第256章 进击的蜀军第238章 杯酒释权第471章 劳民伤财第210章 问题来了,谁做主帅第400章 柴荣死了第323章 党侯的智慧第49章 南国风起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106章 倒赵第1818章 慈母败儿第44章 苏逢吉案结第120章 折家第441章 登闻鼓又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