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不惜代价

bookmark

秋分之后,白日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了,到如今,不知觉间,室外明亮的光线也黯淡了下来,昏暗的天色,凄冷的环境,似乎都直接映照到了人的心底,给心情蒙上一层阴郁。

伺候的官仆,小心地添上灯烛,政事堂内方才明亮几许。刘旸与赵匡胤仍在地图前小声交谈多,基本都是刘旸问,赵匡胤解答。

气氛稍稍显得有些沉闷,直到刘皇帝优哉游哉地步入,还有兴致观察政事堂内的布置。开封的政事堂,虽然设在广政殿内,但比起那边,洛阳这边可要大气多了,权威的气息几乎从每一根梁柱、每一片砖瓦中散发出来......

“参见陛下!”

参拜行礼,在书案上处置公务的赵普,也放下了手中事事务,起身迎拜。

看了看几人,目光落在赵普身上:“朕闲来无事,特来看看,有何要紧事务?”

闻问,赵普回身,自书案上拿起一本奏表,呈与刘皇帝:“剑南道上报,以南征事征调甚多,百姓负担加重,希望能蠲免来年夏税!”

此次南征,军队虽然是从整个西南调动,但配合后勤的民夫,基本就近从剑南、川东部分轴线征召。如今秋收虽然接近尾声,但大量的劳力被用于战争,对农事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尤其根据节气,秋末冬初的农时基本也误了。

因此,听此奏,刘皇帝显得很大方,大手一挥,直接应允:“准!”

“另外,薛公奏书上还希望,今年秋税钱粮,能够截留,就近用于大理战事,以免周折浪费!”赵普又道。

对此,刘皇帝眉头皱了皱。朝廷对于地方的财权,攥得还是很紧的,乾祐年前期的削藩,就是伴随着对财权的剥夺,地方财税留成,通过前后三次下诏削减,甚至后来要求悉数上缴,再由中枢分配。

不过,这种做法,显然是过犹不及的,造成了明显的浪费。在国家财政趋于良好后,刘皇帝也就接受了下面的建议,每岁两税,地方上留道两成以作日常运转,没有任何例外。上输的财税,则由朝廷统一调度使用。

川蜀作为大汉的财税重地,每岁转运的钱粮,也是十分庞大的,但因为地理的限制,转运成本也十分高昂。

此番南征,朝廷这边也专门调度粮械,拨发钱款,支持进兵。如今正逢战事,川蜀尤其是剑南更是大军征讨的后方基地,九、十月份又是秋税收缴的日期,倘若按照以往的规矩,确实会造成不小的浪费,甚至影响到前线战事。

倘若能够截留使用,就近调拨,也确实会方便许多,能够减少其中的大量周转靡费,效率上的提升也不是一星半点。

看得见其中的好处,但刘皇帝有所顾虑的,也正是坏了规矩。此番,能够因为军事而让步,那今后呢,地方是否可以拿各种“必要”的理由,来做同样的请求,想得多点,今后地方财税留道、留州,是否该继续增了,毕竟也是节省行政成本、减少无谓损耗的办法......

不得不说,刘皇帝的思想似乎也越发偏顽固守旧了,对他这么多年建立起来的大汉管理体系制度,已完全不想去破坏它,反之,要坚决地维护。

不过,在军事战争这等要命的大事前,似乎也该宜从权变,打破一定的成规,也是应该的。

“如今西南,一共征召了多少民力?”考虑了一阵,刘皇帝问。

“根据剑南道上报,前后发十五州丁壮,除了随军作战者外,仍有十三万之多!”赵普说。

“这么多人了啊!”刘皇帝略微感慨了句。

这点人,对比起北伐、平南来讲,根本算不得了什么,但若考虑到西南的实际情况,就可知,在后勤上的压力,有多大了。

“财政司是什么看法?”刘皇帝又问。

赵普答道:“张美以为,可以同意!川蜀财税,转运不便,如此可以大量地节省人物力,更好地支持大理战事!”

由于王溥留台东京,西京这边,财政司的日常主持工作,改由盐铁使张美负责。

点了点头,刘皇帝看着赵普:“卿以为如何?”

赵普也没有丝毫犹豫,肯定地答道:“大举南征,耽误不得,一切当以大理的战事为先!”

稍作停顿,赵普又继续道:“不过,南征之事,糜费如何,仍未知晓,朝廷可遣专使前往剑南,以监察此事!”

显然,赵普是察觉到了刘皇帝那些许顾虑。闻之,刘皇帝也不再迟疑,当即应允:“拟制回复吧!让财政司派人去成都!”

“是!”

目光四扫,注意力放到那张地图上,走近前,看了看那几条简单勾画的进军路线,刘皇帝问:“战事进展如何?枢密院可曾收到最新军报?”

跟立在侧后方的刘旸,回答道:“尚无最新消息,大理集众兵设阻于弄栋府,想要突破羊苴咩城的这座门户,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根据王仁赡将军前奏,经过调整准备,已然发起了新一轮的进攻,或许突破就在不远将来......”

听其言,刘皇帝说道:“在西南高原深山之中,还得如此硬打,损失能够小?”

“弄栋......”不待其接话,刘皇帝盯着地图上所显示的弄栋地区,吐槽了一句:“这是何人取的名,蛮夷的味道太重!”

这个问题,刘旸不会,赵匡胤自然也不知,出乎意料的,赵普开口解释道:“弄栋之名,始于前汉武帝时期,开通西南夷,置弄栋县!”

闻之,刘皇帝当即说道:“既然一千多年前,西南已为中国之土,朕怎能不遣兵收回之?否则,岂不让后人耻笑?”

说这话时,刘皇帝下意识地瞥了眼赵匡胤。

赵匡胤感受到了刘皇帝的目光,微微垂下头。而后,主动说道:“陛下,大理虽然竭力死守,但凭着朝廷的强大实力,加以时日,必能突破,直抵羊苴咩城,迫段氏投降!”

“王全斌呢?还没有消息?”刘皇帝收回目光,凝眉道。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刘皇帝默然,沉吟了一会儿,扭头问刘旸:“你觉得,此次征讨大理,最大的困难在哪里?”

这似乎又是刘皇帝的考校了,刘旸稍作思考,答道:“道路交通!不论是军前还是军后,皆上表臣诉道路难行,薛汲公所征召的民夫,除了转运军需之外,大部分的人力,都投入在道路的开辟扩宽上了。所幸沿途部族,多表示臣服,自守观望,否则我军辎需供应,将承受更大的威胁与负担。”

对刘旸的认识,刘皇帝还算满意,不过并没有做什么评价,而指着地图,决然道:“传诏西南道州,全力供馈大军,要人给人,要粮给粮!路不是难走吗?哪怕用斧子凿,都要给朕凿出一条通道来,保障供给!”

“是!”

刘皇帝的这道诏意,就是要不惜一切代价了。当然,开启南征以来,已然投入巨大,咬碎了牙也要坚持下去。

“中枢这边,火药、火油弹这些东西,也继续给朕往西南运!朕就不相信了,过去无往而不利的东西,在大理会水土不服!”刘皇帝严肃地道。

“是!”赵匡胤拱手受命。

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160章 魏王病笃第110章 议取淮南第266章 断云岭大捷第342章 敏感的刘皇帝第121章 登乾元第60章 都安心了第106章 诱惑第87章 淮东经略正副使第1754章 雄才难制第254章 应州大军第93章 班师第43章 “梳理”、“优化”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迟暮第113章 西使归来第205章 既往不咎第148章 教诲第104章 饿狼相争第49章 安东都督府半岛史话·桓王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亚风云终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来做第37章 国舅劾郭荣第100章 关中蜀乱第171章 耶律璟选择保守第103章 王昭远的见解第324章 相安为上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17章 武德司第356章 被忽视的皇子第4章 见完这个见那个第351章 南粤,危!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155章 南唐来使2第281章 忧国忧民范相公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隐患第284章 虚了第51章 诏令西进第53章 交代后事第134章 王师已克敌都第224章 邺都文武第309章 江淮将帅第174章 故交情谊第1767章 心头发慌第470章 最困难的时期已经度过了第68章 离京前的安排第104章 暗通款曲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荆湖第394章 永远在猜忌的路上第342章 杀肥第221章 全线出击第1691章 晋王的成就第199章 辽帝之死第440章 又借钱?不借!第279章 中路军之失第44章 个中弊端第346章 底层第232章 西域形势一片大好第387章 契丹终被打回原形第133章 纳了第143章 许州将吏为之一空第144章 东宫家事,接连凋零第28章 皇子戍边第25章 李史合谋第328章 决议横涉流沙第103章 贼首狠决,官军待发第65章 开封府尹的问题世宗篇44 漠北风云、契丹灭国第12章 皇子们的教育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键政第106章 再临大江第2047章 最后的旅途18第257章 龙舟世宗篇44 漠北风云、契丹灭国第22章 改革急先锋第49章 医政第472章 声势浩大第66章 陷河阳第171章 耶律璟选择保守第422章 朕的话说完了第1807章 无不可杀之人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时代下的大汉(下)第175章 在滑州第46章 粮与钱第221章 名将团队第114章 大朝会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声音第1685章 一稳到底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义第1770章 总要杀些人第165章 天子的态度第211章 太子挂帅第466章 亟需改变第99章 御帐议战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顿第76章 效郭威战法第1799章 宿醉风波第129章 汉师伐蜀
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160章 魏王病笃第110章 议取淮南第266章 断云岭大捷第342章 敏感的刘皇帝第121章 登乾元第60章 都安心了第106章 诱惑第87章 淮东经略正副使第1754章 雄才难制第254章 应州大军第93章 班师第43章 “梳理”、“优化”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迟暮第113章 西使归来第205章 既往不咎第148章 教诲第104章 饿狼相争第49章 安东都督府半岛史话·桓王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亚风云终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来做第37章 国舅劾郭荣第100章 关中蜀乱第171章 耶律璟选择保守第103章 王昭远的见解第324章 相安为上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17章 武德司第356章 被忽视的皇子第4章 见完这个见那个第351章 南粤,危!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155章 南唐来使2第281章 忧国忧民范相公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隐患第284章 虚了第51章 诏令西进第53章 交代后事第134章 王师已克敌都第224章 邺都文武第309章 江淮将帅第174章 故交情谊第1767章 心头发慌第470章 最困难的时期已经度过了第68章 离京前的安排第104章 暗通款曲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荆湖第394章 永远在猜忌的路上第342章 杀肥第221章 全线出击第1691章 晋王的成就第199章 辽帝之死第440章 又借钱?不借!第279章 中路军之失第44章 个中弊端第346章 底层第232章 西域形势一片大好第387章 契丹终被打回原形第133章 纳了第143章 许州将吏为之一空第144章 东宫家事,接连凋零第28章 皇子戍边第25章 李史合谋第328章 决议横涉流沙第103章 贼首狠决,官军待发第65章 开封府尹的问题世宗篇44 漠北风云、契丹灭国第12章 皇子们的教育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键政第106章 再临大江第2047章 最后的旅途18第257章 龙舟世宗篇44 漠北风云、契丹灭国第22章 改革急先锋第49章 医政第472章 声势浩大第66章 陷河阳第171章 耶律璟选择保守第422章 朕的话说完了第1807章 无不可杀之人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时代下的大汉(下)第175章 在滑州第46章 粮与钱第221章 名将团队第114章 大朝会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声音第1685章 一稳到底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义第1770章 总要杀些人第165章 天子的态度第211章 太子挂帅第466章 亟需改变第99章 御帐议战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顿第76章 效郭威战法第1799章 宿醉风波第129章 汉师伐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