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王昭远的见解

接下来,王昭远又给刘皇帝讲了讲辽主耶律璟的几则小故事。比如开宝四年辽国大旱,耶律璟泛舟于池以祈雨,久而不雨,弃舟立于水中,俄顷雨下。

辽主巡视州县,见有官吏为诈民财,故意诱导百姓触犯禁,因之取财。对此,耶律璟大怒,不只严厉处置,还定刑法,此类行举以死论。

耶律璟畋猎无度,每出猎,必饮至深夜,醉而因小故杀人,群臣往往难谏,为其屏斥,然有时,有犯上强谏者,却也能接纳。

......

关于耶律璟,还有诸多故事,而从王昭远的嘴中,其形象也通过那些琐碎的细节呈现出来,这确实不是个庸主,汉辽之间二十年的交流下来,这也是大汉君臣达成的共识。

不得不说,这个年纪与刘皇帝相仿,掌握塞北大国的君主,算是一代人杰了。只是,时运不济,面对的是一个在刘皇帝带领下强势崛起的大汉帝国。

当然,这些年下来,耶律璟为人诟病的情况也就增多了,尤其是喜怒无常,暴躁嗜杀,为人所惧。

早年的时候,对于耶律璟刘皇帝还是高看上几眼的,但这几年,却没有当初的那种引为大敌的赞赏了。他觉得,耶律璟是堕落了,以己度人,作为一个没有特殊嗜好的帝王,对耶律璟如今的嗜猎、嗜酒、嗜杀自然瞧不上。

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辽国军政却保持着稳定运转,并且国力增强,军力恢复,还取得了西平高昌、东灭定安的成果。

见刘皇帝几番露出感慨之情,王昭远又不紧不慢地,继续说道:“陛下,辽国虽不可小觑,但臣以为,其犹有四患!”

“哦!”王昭远显然是进入状态了,自信焕发,神采飞扬,见其状,刘承祐示意道:“愿闻其详!”

“实则也是老生常谈!”王昭远道:“其一,辽国疆域虽广,却多大漠荒原,部族林立,虽然臣服契丹,却始终叛服不定,尤其在有大汉于南面威胁契丹,更助涨其周遭异族的对抗之心。尤其如今,辽国经略西域,更分散其实力。因此,臣以为,辽国如今就如一虚胖之人,看似强大,其内不堪!

其二,则是辽国军政虽则稳固,却是在强硬打击异己,排斥政敌的基础上展开的,契丹内四族乃是其皇室统治根基,然当年一场叛乱,令辽主大肆清洗,虽然当时稳固了帝位与国家局势,但后患却越埋越深。虽未得实证,但臣猜想,契丹尤其是皇室内部反对耶律璟的人犹有不少!

其三,胡汉矛盾,这一点想必不用臣多赘言,大汉在南北边陲,同样深受此扰,而辽国情况更加严重。早年辽主为缓解契丹贵族的敌意,曾打击过汉族势力,然而实际上,其仍旧沿其父祖的道路,用汉制之实。

如今,哪怕不提民间,在辽国朝堂上层,汉胡之间的分化异常严肃。而随着韩、耿、高等汉人大族掌握的实力与权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张,这显然引起了契丹旧贵族的不满。南北两面官制,胡汉分治,固然有缓解矛盾的作用,但在大汉昌盛,发散影响的局面下,其隐患甚大。

其四,则是辽主之嗜杀,虽上不及大臣,下不及黎庶,但以细故杀人,滥杀近侍亲近之人用以发泄暴虐,臣以为,此乃致祸之道,长此以往,必受其害......”

这四条,大概是王昭远对当下之辽国问题的总结了,如其言,确属老生常谈,唯一比较新奇的,大概是第四点了。

刘皇帝沉吟了一会儿,面目之间露出一种欣赏的表情,看着王昭远,再度道:“王卿辛苦了!”

这一回,能够明显得感觉得到,刘皇帝语气真诚了许多,少了些客套。

王昭远自是起身谦虚回应,而后继续道:“臣奉命同辽国汉臣交往,结果令人失望,彼辈背弃中国久矣,不复南臣,一心甘为契丹臣虏,对臣所提回归之事,大多避而不谈,甚至严词拒绝。有负陛下所托,还请治罪!”

“无妨!”对此,刘皇帝摆了摆手:“辽国若以高官厚禄待彼等,有此表现,也不足为奇!那些汉臣,终究入辽多年,于契丹生根发芽,若再把他们当作汉人对待,却也没有必要。让你联络,本为尝试之举,亦为离间,以乱其心,结果如何,倒不重要,卿不必自责!”

“陛下宽宏!谢陛下!”王昭远心里当然也是有底的,淡定地应道。

事实上,王昭远这个汉使去联络,有此结果,基本在预料之中的。但是,有些事情,刘皇帝同样清楚,在武德司以及军情司对辽国汉臣的秘密联络中,却有不少汉臣,表示愿意为大汉效力,还有态度暧昧者......

显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契丹人而言也一样。那些汉人贵族、官僚,又岂会真的死忠于辽国,最终还是得看利害关系。

首鼠两端,经常为人所鄙视,然而这世间大部分人,在面对类似的局面时,大多都会做出相同的决定,留一条后路,或许是近乎本能的一种举动。

“陛下,还有一事,或许朝廷当有所注意!”在刘皇帝思虑间,王昭远又道。

“直接讲!”刘皇帝的反应很干脆。

“臣听闻,困于西域多年,愈难守之,契丹已有自西域撤军的意思!”王昭远道。

“嗯?辽国撑不住了?”刘承祐略感意外。

“据臣探得,如今辽军屯于西域者,有近四万军队,然供养其的民力,只剩下三十余万人,连年的战乱以及人口流失,余者也多老弱。并且,对契丹多怀仇恨以及反抗之心。

再兼西面的黑汗王国,不断东侵,辽军虽然打了不少胜仗,但从未取得决胜的效果,由于远征,越打越困难,到如今,已成内外交困,骑虎难下之势。

眼下的西域,一片破败萧条,已难为辽国提供财货牲畜,故而辽国舍弃之心渐涨......”王昭远解释道。

◆ тTk an◆ C○

“辽军能以数万之众,灭了高昌,面对区区一个黑汗国,兵愈多,反而打得愈艰难!”刘皇帝嘀咕着。

谈及军事,王昭远顿时兴致盎然,面对皇帝,侃侃而谈,说出他的见解:“臣观辽军西征,前后有此反差,不足为奇。

西州回鹘虽有百万之众,却御备无方,指挥不力,为辽军各个击破,其彼时西州富庶,物产丰盛,积蓄甚多,使得辽军就食于敌而少后顾之忧。

然而,回鹘覆灭后,辽军已为久战疲惫之师,打于阗受挫,黑汗突袭,更遭大败。其后作战,纵然增兵,远征的劣势也被放大,再兼西州的衰败,后继乏力,使得辽军形势日蹙。

因此,臣认为,不是黑汗国强大,而是辽军天时、地利、人和皆处下风,其犹能坚持这两三年,已是其能了!

如欲解决其问题,唯有继续增兵,以强大的实力,打一场决战。然而,遣偏师征西域,辽国已是勉强,只要大汉在,辽军永远不可能彻底分心他顾!”

可以说,辽军西征已快六年了,前三年,势如破竹,大发战争财,收取胜利果实,后三年,则明显转落下风,兵逐渐陷于泥潭,十分挣扎。

滔滔不绝一番话,王昭远说得也是口干舌燥的,刘皇帝让喦脱给他换了一杯茶。轻笑道:“如此说来,西域很可能便宜了那黑汗国?”

“倘若辽主真的决定撤军,如无意外,只怕是的!”王昭远叹道。

刘皇帝双目之中闪过一道涟漪,他在想,辽军若退,是否趁势西进?只是一晃而过的想法,很快理智便占了上风,如今西域的局势尚不清晰,贸然去淌那浑水,不智。

嘴角扬了扬,抬眼看着王昭远,刘承祐道:“与卿一谈,朕所得甚多,稍后陪朕用膳,算是朕为你接风洗尘吧。另外,也不用回东京了,此番出巡,就随驾吧!”

“谢陛下!”

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当国,得安半载第158章 河东风云(5)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43章 刘皇帝训子第460章 刘皇帝最大的问题第191章 “从谏如流”第163章 开封修不修第395章 疯涨的盐价第407章 一人连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409章 法不责众第279章 当年三杰世宗篇29 黑色产业第136章 太子的认识第271章 青年骁将第76章 太子还京第157章 刘老四第287章 赵普使蜀1第304章 过去的三年第14章 外戚第156章 亡国之君第430章 刘皇帝弄孙第1761章 新问题第143章 李崇矩复出第139章 韩常案第188章 党项人的现状第31章 进军令第362章 宫城之宝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182章 邢州有变第28章 史弘肇赴边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第144章 堂审第145章 中秋第192章 姑藏城头感慨多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10章 契丹乱政第 283章 皇帝还朝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猎天子第215章 手忍不住颤抖第30章 韩通与向训第10章 如此处置第1746章 需要个说得过去的理由第280章 传国玉玺的消息第397章 指点第120章 北伐进行时第136章 收一将,纳一妃第9章 写得不错!第70章 同州之战第1675章 血战第264章 强硬的道理第1781章 危险往往来自背后第101章 梁山观政第122章 燕王请战第180章 赏功第315章 赵匡义有个大胆的念头第499章 有些事从未改变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320章 改革干将第108 状元第466章 经济制裁第450章 杀一皇亲第164章 重返晋阳第465章 辽奸第1690章 拼图第296章 三处余音第336章 怪圈第106章 东京朝堂的反应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313章 日常第115章 两则喜讯第1781章 危险往往来自背后第138章 回宫第55章 燕王病故第141章 父子关系第85章 善后争议第327章 通达馈运、泉州内乱第7章 恩赏问题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137章 赵普的黑材料第307章 南国风雨第59章 明贬实升第359章 这个太子不简单第72章 驻足石壕镇第410章 克制第132章 卢南与袁恪第448章 还是太子立场坚定第379章 萧思温第1772章 处置第178章 祭拜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121章 最难啃的骨头,最轻松地啃下了第379章 萧思温第9章 凤翔战况第24章 巡游第1748章 应急机制第1725章 见微知著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94章 国难丧子,尚有良将第394章 永远在猜忌的路上
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当国,得安半载第158章 河东风云(5)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43章 刘皇帝训子第460章 刘皇帝最大的问题第191章 “从谏如流”第163章 开封修不修第395章 疯涨的盐价第407章 一人连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409章 法不责众第279章 当年三杰世宗篇29 黑色产业第136章 太子的认识第271章 青年骁将第76章 太子还京第157章 刘老四第287章 赵普使蜀1第304章 过去的三年第14章 外戚第156章 亡国之君第430章 刘皇帝弄孙第1761章 新问题第143章 李崇矩复出第139章 韩常案第188章 党项人的现状第31章 进军令第362章 宫城之宝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182章 邢州有变第28章 史弘肇赴边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第144章 堂审第145章 中秋第192章 姑藏城头感慨多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10章 契丹乱政第 283章 皇帝还朝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猎天子第215章 手忍不住颤抖第30章 韩通与向训第10章 如此处置第1746章 需要个说得过去的理由第280章 传国玉玺的消息第397章 指点第120章 北伐进行时第136章 收一将,纳一妃第9章 写得不错!第70章 同州之战第1675章 血战第264章 强硬的道理第1781章 危险往往来自背后第101章 梁山观政第122章 燕王请战第180章 赏功第315章 赵匡义有个大胆的念头第499章 有些事从未改变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320章 改革干将第108 状元第466章 经济制裁第450章 杀一皇亲第164章 重返晋阳第465章 辽奸第1690章 拼图第296章 三处余音第336章 怪圈第106章 东京朝堂的反应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313章 日常第115章 两则喜讯第1781章 危险往往来自背后第138章 回宫第55章 燕王病故第141章 父子关系第85章 善后争议第327章 通达馈运、泉州内乱第7章 恩赏问题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137章 赵普的黑材料第307章 南国风雨第59章 明贬实升第359章 这个太子不简单第72章 驻足石壕镇第410章 克制第132章 卢南与袁恪第448章 还是太子立场坚定第379章 萧思温第1772章 处置第178章 祭拜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121章 最难啃的骨头,最轻松地啃下了第379章 萧思温第9章 凤翔战况第24章 巡游第1748章 应急机制第1725章 见微知著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94章 国难丧子,尚有良将第394章 永远在猜忌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