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赏功

bookmark

向训自请其罪,天子诏命三法司共推之,消息盖一传出,满朝哗然,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都难以想明白,这是在闹哪出,前者还是帅师灭国,立下赫赫战功的统帅,受天子纡尊降贵,万般尊崇。这才多少日,朝廷的正式封赏还未下达,怎么就出首自告,沦为罪人了?并且,条列罪状,都不是小罪。

这段时间,平蜀的将士行为或有不矩,引人非议不满,言官争相上表弹劾,严肃军纪,处置跋扈军士,但终究只中下层那些粗鄙庸贱、见识短浅的丘八。王全斌与王仁赡两人的冲突闹得很大,但表面看来,更像是私人恩怨。

对于凯旋的将士,哪怕再耿直的人,都没有想过把火烧到向训身上。然而,向训的动作,无异于引火烧身,自添燃料......

事情发生后,上下群议汹涌,猜疑诸端,但是,真正身处高位,深明情由的人,都显得很淡定,根本不发表意见,连一点态度也不表露,只坐观事情的发展。

而因为此事,影响最大的一批人,就是回京之后,受到天子隆重接待的平蜀将士了。连向都帅都到大理寺去认罪了,而况于他们了,那种浮躁的骄狂气焰立消,不敢再以功臣托大自居。

紧接着,就是惶恐担忧,算上被拘禁起来的王全斌与王仁赡,足有三名平蜀将帅被拿,这会不会只是个开始,会不会祸及己身?

凡事就怕琢磨,京师的变故,再加一直有流传的朝廷欲以引发蜀乱的罪名问罪将士。一时间,有功之臣们开始慌了,尤其是那些在川蜀捞取了不少钱财的将领们。

察觉到了危险,自然要设法化解,若是早个十年,都不用想太多,打着“朝廷不公,不恤将士,薄待功臣”的旗号,就能发起一场兵乱。

然而,时移世易,天子声望日隆,朝廷权威益强,如今早已不是先反了再说的时代了。哪怕再无知的骄兵悍将,也不敢轻生叛乱之心。

讲一个最基本的现实,开封及其周边重兵屯戍,凯旋入京的军队人数虽然不少,但成分复杂,并不统一,且互有争端,哪里能成事。如果有人敢宣扬叛乱,只怕不用朝廷发力,内部就能有人执其首级,向朝廷戴罪立功。

叛不可取,就只有一个选择了,那就是向皇帝求情,请求朝廷宽恕。于是,不管是北路还是东路的将校,都开始联络想办法。

最终求到了两个人身上,一个是高怀德,作为大军都监,既能代表将士陈情,又是皇亲国戚,有这层关系在,好进言。

另一人就是祭父返回开封的赵匡胤了,赵都帅乃皇帝股肱将帅,素来信任倚重,在军中声望渐高,平蜀劳苦功高,在蜀中也无劣迹,是可以同皇帝说上话的人。

对于诸将的请求,高怀德与赵匡胤做了差不多的事情,就是安抚,并交待他们,或回府,或归营,安分守己。

尔后,似乎心有灵犀一般,高、赵二人先后向皇帝上表请罪,请罪名义倒不像向训那么详细,就两条,治军无方,致生蜀乱。

这么一来,平蜀的五名主要将帅都戴罪在身了。而有力高怀德与赵匡胤做表率,下面的将领们也都学聪明了一般,只要有资格的,都争相上奏。

被拘禁的王全斌与王仁赡冷静下来,也反应过来了,于禁室上表请罪。两个人都列得十分详细,除了争功斗殴,毁坏民财,败坏军威之外,还把自己在川蜀的恶劣行为都写得很清楚,包括掊敛钱财,强占宫女之类的事也都交待了,认罪态度十分端正。

除了二王,张永德也跟着上表,就像凑热闹一般。要知道,东路军进展顺利,蜀降之后,一直坐镇渝州,在他的镇守下,渝州及其以东地区,一直很安定,哪怕蜀乱最剧烈的时候,也未生出大的变故。

大概实在想不出有什么重罪,张永德以他在占据渝州时部下焚烧城楼、砍伐桑梓而未能制之为理由,自请降罚。这样做也只有一个初衷,那便是与平蜀将士们保持一致,不管如何,在蜚语广传之际,平蜀将士的利益是一致的。

一时间,皇帝的御案上,摆满了将领们的请罪表,此前的大受表彰的功臣们,刹那间仿佛成为了一个个罪人。对于这些奏表,刘承祐都接受了,但并不表态,甚至于,很多奏表他看都没看。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声势虽然大,事况似乎很严重,但实际仅是在打旱雷,只消皇帝一张赦书,即可平息。

一直到三月既望,刘承祐觉得差不多了,可以平息了,于是召集军政大臣,进行一场御前会议,就“功将请罪”一事,进行讨论。

除了几名宰臣外,枢密及两司的将帅重臣也在,作为殿前都指挥使的韩通,面对这样的会议,感觉有些奇妙,那是一种过来人看后来者的心态。

“诸位,近者,平蜀将帅相继上表称罪,请朝廷治之,可谓甚嚣尘上,对此,朕颇为惊疑,当如何处置,还请众卿教我!”坐在御座后,刘承祐悠悠然说来,语气表情没有一点惊疑的样子。

闻问,一干文武重臣都安然在座,稳如泰山的样子。互相看了看,一时并没有人说话,都把目光放在皇帝身上,似乎就等着他发话,仅此而已......

大臣们如此“不配合”,刘承祐稍显郁闷,直接问范质:“范卿,向星民所请罪八条,当如何判处?”

见皮球踢来,范质也未加思考,应道:“如供述属实,按照《刑统》,当判死!”

这话,说得就聪明了,刘承祐当即接话,问道:“那根据三法司的调查,是否属实啊?”

范质一时有些不知怎么接话了,如果不属实,那向训大大方方地去大理寺,是闹着玩,蔑视国家法律?如果属实,难道还真杀了向训,用屁股想都不可能。

这个时候,枢密院学士承旨李处耘站了出来,拱手应道:“陛下,臣以为,且不论平蜀将士们的不世功绩,兵者事关生死,大军过处,平扫一切,有些权变之事,也是可以谅解的。

向公清正,坦荡功过,不避对错,乃胸襟广大之表现。向以公之誉德而罪功臣,那岂不令人痛惜,为朝廷平添过失?

再者,诸将争相请罪,自曝过失。臣以为,大汉军纪军法之森严,纵有个别不正之徒,然岂有所有将帅皆触法的道理,个中必有内情,不可因些许舆论,而寒将士之心!”

听李处耘之言,刘承祐笑了笑,没做表态。

这个时候,韩通难得地发声了,说:“陛下,臣以为,将士们为国浴血作战,死命效之,纵使真的有所过错,也都上表请罪,显然知错了。如欲作处置,臣以为小惩大诫即可,不可从重!”

“魏卿,你觉得呢?”刘承祐看向魏仁溥。

魏仁溥没有回答,而是从怀中掏出了一份奏疏,应道:“陛下,平蜀将士,营将以上将帅军官的赏赐策勋,臣已率僚佐核定完毕,请陛下御览!”

魏仁溥的意思也很明显了,不必讨论如何处罚了,还是把精力放在赏功上吧......

刘承祐示意内侍孙延希收下,手指瞧了瞧桌案,琢磨了一会儿,对范质道:“中枢拟诏,平蜀将士,所犯过错,一概赦免!”

“是!”范质淡定地应下。

“另外,赦过不代表过错不存在,将此事通报内外诸军,让将士们都警醒些。江表尚未平定,任意妄为,实不足取!”刘承祐语气很严厉。

“遵命!”

随着皇帝一封赦书,平蜀将士皆安,随后,便是赏赐了。过错归过错,功劳还是要肯定的。因为蜀中的问题,此番封赏,以勋位为主,钱粮为辅,朝廷准备的酬资也主要用在抚恤伤亡将士上。

几个主要的将帅,向训晋爵殷国公,高怀德晋爵濮国公,赵匡胤晋爵亳国公。

第482章 李氏第129章 既进京,总有些变动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殇第267章 亲赴云州第382章 朕知道你们不满第64章 郭威支持稳第296章 反响第273 王晏镇洛第99章 两个人才第356章 磨砺与考验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万家第347章 割韭菜第70章 同州之战第335章 高丽服软了第25章 李史合谋第252章 两面攻势,四路进兵第66章 这个冬季不寻常第1675章 血战这才是感言第428章 赵王的新任命第168章 塞上风光第87章 亦有其忧第1805章 度日如年,驸马张璟第407章 麻烦第186章 李国舅的愚民倾向第367章 还是稳着来第321章 合理避税第1778章 大汉不再需要什么异姓王第343章 宦官少府第202章 百草口之战第115章 两则喜讯第368章 宰相们的异见第195章 漳泉献地第1810章 军队得求稳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国舅第261章 优势太大,底气太足第421章 为什么不喝酒?第63章 武德奏事第478章 登封降禅第201章 正面交锋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第17章 附议第1713章 机遇第187章 琐屑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择君,兄弟之间第369章 找上门来第136章 收一将,纳一妃第161章 二郎,我恐命不久矣!第181章 琼林苑内第54章 临阵指挥,尽委诸君第380章 投汉第276章 君心难测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国的政治生态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47章 应对第468章 胡部隐患第24章 巡游第114章 大朝会第364章 沉默第471章 劳民伤财第421章 为什么不喝酒?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108 状元第163章皇后染病,储君人选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472章 声势浩大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73章 安东大开发4第150章 为将军践行第401章 老郭威第141章 父子关系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102章 政争这种事是很正常的第110章 议取淮南第13章 相敬如宾第256章 进击的蜀军第195章 杨邠案(3)第54章 病虎獠牙第229章 血战锦州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贤绅,手段频出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234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第509章 最后的旅途8第20章 小民犹能议国政第283章 云中之围第1807章 无不可杀之人第195章 王、韩遭贬第94章 好不容易下定决心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击开始第19章 用兵筹划,自此而始第228章 形势危急第49章 医政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亚风云(上)第1705章 君臣都发狠了第34章 惊陶谷第414章 云消日出第199章 雁门大将第30章 “宽刑简政”第244章 皇子赴军
第482章 李氏第129章 既进京,总有些变动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殇第267章 亲赴云州第382章 朕知道你们不满第64章 郭威支持稳第296章 反响第273 王晏镇洛第99章 两个人才第356章 磨砺与考验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万家第347章 割韭菜第70章 同州之战第335章 高丽服软了第25章 李史合谋第252章 两面攻势,四路进兵第66章 这个冬季不寻常第1675章 血战这才是感言第428章 赵王的新任命第168章 塞上风光第87章 亦有其忧第1805章 度日如年,驸马张璟第407章 麻烦第186章 李国舅的愚民倾向第367章 还是稳着来第321章 合理避税第1778章 大汉不再需要什么异姓王第343章 宦官少府第202章 百草口之战第115章 两则喜讯第368章 宰相们的异见第195章 漳泉献地第1810章 军队得求稳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国舅第261章 优势太大,底气太足第421章 为什么不喝酒?第63章 武德奏事第478章 登封降禅第201章 正面交锋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第17章 附议第1713章 机遇第187章 琐屑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择君,兄弟之间第369章 找上门来第136章 收一将,纳一妃第161章 二郎,我恐命不久矣!第181章 琼林苑内第54章 临阵指挥,尽委诸君第380章 投汉第276章 君心难测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国的政治生态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47章 应对第468章 胡部隐患第24章 巡游第114章 大朝会第364章 沉默第471章 劳民伤财第421章 为什么不喝酒?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108 状元第163章皇后染病,储君人选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472章 声势浩大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73章 安东大开发4第150章 为将军践行第401章 老郭威第141章 父子关系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102章 政争这种事是很正常的第110章 议取淮南第13章 相敬如宾第256章 进击的蜀军第195章 杨邠案(3)第54章 病虎獠牙第229章 血战锦州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贤绅,手段频出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234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第509章 最后的旅途8第20章 小民犹能议国政第283章 云中之围第1807章 无不可杀之人第195章 王、韩遭贬第94章 好不容易下定决心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击开始第19章 用兵筹划,自此而始第228章 形势危急第49章 医政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亚风云(上)第1705章 君臣都发狠了第34章 惊陶谷第414章 云消日出第199章 雁门大将第30章 “宽刑简政”第244章 皇子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