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感言

bookmark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1,对于赵匡胤,作者确实持欣赏态度的,作为在历史中排得上号的开国君主,连毛**都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并列词作,没理由去刻意贬低抹黑。

后继者不肖,很多人因为大宋后续的发展,而把锅甩给赵匡胤,这是不客观,也不公平的。

五代是怎样一个时代,藩镇之祸何等酷烈,读过那段史料的人应该都有所认识。赵匡胤能消除旧弊,削平诸国,历史地位与功绩是不容抹杀的。

收缴兵权,中央集权,也是正确的方向,做法并没有错,至于矫枉过正,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至于大宋军队,在赵匡胤一朝,乃至赵光义初期,都可以用强兵来形容,否则一些弱旅,能平定天下?宋初之时,可缺名将?

虽然从赵匡胤开始,就已经埋下了一些祸因,但个人以为,瑕不掩瑜。

欺压孤儿寡母,得国不正,或许是个黑点,但是处在历史的浪尖上,代周的选择,也没有什么问题。

个人以为,那么多人鄙视此点,不是同情那孤儿寡母,而是为柴荣感到可惜。毕竟很多人都说,如果柴荣多活几年,结果会怎么样怎么样,可见对其早逝的惋惜。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作者写这本书,也是通过畅想,弥补一下对于这段历史的遗憾。透露一点,最开始,我是想写穿到柴荣身上的,也是觉得柴荣早亡,很可惜。

2、有读者觉得本书进展太慢了,都200万字了,还没一统天下。这是本书节奏的问题,我在里面填充太多其他内容,水了很多字。

但是,按照书中的时间线,大汉立国11年,统一天下的进程,走到灭蜀这一步,真的不慢了,甚至还有些快。

要知道,有后周十年打下的基础,赵匡胤也花了13 年才基本平定南方。

有人拿主角和柴荣比,我只能说,柴荣堪称一代明君雄主,但拿他的成就与作者“亲儿子”刘承祐来比,对他是不是有些不公平了?

并且,真的有拿书中历史的发展与正史认真比较过?

柴荣能在几年的时间内,北却晋阳,西取秦、凤,南平淮南,再北伐幽州,郭威那三年筑基的作用是很大的。

如果在小说的位面,刘知远也能给刘承祐打三年基础,推演下来,是不是和现在的发展差不多?只是书中是主角自己花时间在发展改革罢了。

至于沿袭历史的发展道路这一点,经过检验的选择,难道不值得借鉴?

历史的推演,都有其必然性与偶然性,战略的选择,也有其共通性。定下了先南后北的战略,结合书中的国情局势,从淮南,到秦凤,再到荆湖,就有迹可循。

如果为了出奇,不与历史雷同,就换个顺序来打,比如先取江南,再取荆湖,然后打川蜀,不觉得别扭吗?

当然,如果我虚构一些历史环境,比如南唐内乱,农民起义等等,给主角创造了足以灭唐契机,也未必不可。

那样倒是另辟蹊径了,但不是我想写的,基于正史的畅想与推演。

嗯,暂时就聊这么多了,还是那句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管怎么看待,各自保留意见即可。

第503章 最后的旅途3第353章 信使第160章 魏王病笃第217章 幽州行营第357章 国灭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86章 须发花白第416章 面试第272章 困兽犹斗第158章 朝官实用第222章 銮驾临幽州第169章 辽国政坛的暗流第242章 战后第1716章 共治时代第178章 帅府筹谋第2046章 最后的旅途17第435章 还是比烂的时代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殇第88章 皇长孙出世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35章 坐不住了第1791章 将来事将来做第34章 崇元殿中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23章 老臣凋零第401章 老郭威第285章 家务事第2084章 太宗篇31 报纸 成都之围第318章 皇子们渐渐大了第335章 凯旋令、刘昉请命第66章 朕要亲征第43章 东京声色半岛史话·话说林邑第88章 皇长孙出世第131章 鸣沙匪第163章 开封修不修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68章 湖南乱第277章 闲有目光向河西第2052章 回京第2200章 仁宗篇17 党争伊始第1781章 危险往往来自背后第348章 潘帅喜迎敌援世宗篇34 由“劳务输出”引发(等待更新)第106章 敲打第343章 宦官少府第143章 李崇矩复出第90章 关右节度世宗篇38 安东王的遗嘱第78章 三百与十万第1685章 一稳到底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绝唱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404章 冬夜第184章 张德钧的汇报第154章 南唐来使1第151章 广政殿议第484章 不对劲!第306章 北面事务第40章 郭党俊杰第34章 三次铁离之战第166章 太子与大将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197章 财计第17章 原来这是筵席第1778章 大汉不再需要什么异姓王第223章 安抚人心第144章 邺都战事(求首订)第51章 诏令西进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历史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412章 结局早已注定第90章 关右节度第179章 榆林杨重贵第45章 聪明的瑶蛮第417章 轻狂第380章 饶乐国第16章 军中俊才第9章 凤翔战况第389章 宫廷秘闻第140章 杀心大起第176章 宣战行为第1741章 压力转移第221章 名将团队第137章 迂回之师第422章 朕的话说完了第473章 亲兄弟明算账第146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242章 战后第217章 大动干戈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87章 栾城之战(1)第1774章 又罢一相第151章 我,慕容彦超,委屈第473章 又当又立第139章 崇政殿听政1第252章 两面攻势,四路进兵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宾事件
第503章 最后的旅途3第353章 信使第160章 魏王病笃第217章 幽州行营第357章 国灭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86章 须发花白第416章 面试第272章 困兽犹斗第158章 朝官实用第222章 銮驾临幽州第169章 辽国政坛的暗流第242章 战后第1716章 共治时代第178章 帅府筹谋第2046章 最后的旅途17第435章 还是比烂的时代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殇第88章 皇长孙出世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35章 坐不住了第1791章 将来事将来做第34章 崇元殿中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23章 老臣凋零第401章 老郭威第285章 家务事第2084章 太宗篇31 报纸 成都之围第318章 皇子们渐渐大了第335章 凯旋令、刘昉请命第66章 朕要亲征第43章 东京声色半岛史话·话说林邑第88章 皇长孙出世第131章 鸣沙匪第163章 开封修不修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68章 湖南乱第277章 闲有目光向河西第2052章 回京第2200章 仁宗篇17 党争伊始第1781章 危险往往来自背后第348章 潘帅喜迎敌援世宗篇34 由“劳务输出”引发(等待更新)第106章 敲打第343章 宦官少府第143章 李崇矩复出第90章 关右节度世宗篇38 安东王的遗嘱第78章 三百与十万第1685章 一稳到底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绝唱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404章 冬夜第184章 张德钧的汇报第154章 南唐来使1第151章 广政殿议第484章 不对劲!第306章 北面事务第40章 郭党俊杰第34章 三次铁离之战第166章 太子与大将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197章 财计第17章 原来这是筵席第1778章 大汉不再需要什么异姓王第223章 安抚人心第144章 邺都战事(求首订)第51章 诏令西进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历史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412章 结局早已注定第90章 关右节度第179章 榆林杨重贵第45章 聪明的瑶蛮第417章 轻狂第380章 饶乐国第16章 军中俊才第9章 凤翔战况第389章 宫廷秘闻第140章 杀心大起第176章 宣战行为第1741章 压力转移第221章 名将团队第137章 迂回之师第422章 朕的话说完了第473章 亲兄弟明算账第146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242章 战后第217章 大动干戈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87章 栾城之战(1)第1774章 又罢一相第151章 我,慕容彦超,委屈第473章 又当又立第139章 崇政殿听政1第252章 两面攻势,四路进兵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宾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