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回京之前

bookmark

“快,去准备几碗解酒茶!”毡帐内,高贵妃凤眉高蹙,朝随驾的宫人们吩咐道,语气有些不善。

“是!”

入帐的,是三名皇子,刘晞一脸的醉态,刘煦与刘昉搀扶着他,刘煦风度翩翩,刘昉小脸通红,都还清醒,唯有刘晞不省人事,嘴里嘟囔着什么。

“把三皇子扶到榻上!”高贵妃吩咐着,又对刘煦与刘昉道:“你们也吃了酒?稍坐片刻,一起饮解酒茶!”

“是!”两个皇子,乖乖地坐在一旁,看着高贵妃料理刘晞。

“这是怎么回事?”高贵妃问道。

刘煦起身答道:“郭崇威、石守信二位将军还营,爹爹设宴款待接风,着我兄弟三人侍宴,三郎一时兴起,多吃了几杯酒......”

“荒唐!”闻言,高贵妃当即斥了一句:“官家也是的,怎么能让你们烂饮!”

刘煦与刘昉都下意识地低下了头,喏喏不语。见状,在这两兄弟身上看了眼,微叹一声:“你们年纪还小,对于酒曲,更当节制!”

“是!”

等了一会儿,解酒茶呈上,三兄弟都饮完后,刘煦主动道:“高娘娘,三郎已然送到,刘煦先行告退回帐了!”

刘昉在旁边点着头。见状,高贵妃摆了摆手:“你们去吧!天色已黑,注意看路!”

望着两兄弟的背影,高贵妃又回到看着自己儿子,已经恢复了意识,不过还是醉眼迷离的,顿时就是气不打一处来。

轻轻地拽着他耳朵,刘晞也顺势坐起来:“娘,轻点!”

“小小年纪,也开始酗酒了,你爹款待将领,你凑什么热闹?还喝得这般醉?”

“刘煦没醉,刘昉也没醉,就你醉了,你还记得你的身份吗?”

“......”

面对母亲的责骂,刘晞愣愣的,眨了眨眼睛,然后又躺下,醉意好像又上来了,嘴里嘟囔道:“我现在酒意上涌,头脑一片混沌,娘亲若要教训,还是等儿酒醒,再伏首受责......”

说着,就好像真的睡过去了一般。见其表现,高贵妃也有些无奈了。

刘承祐这边,饮宴还在持续,不过酒食菜肴、瓜果点心,不再是主题,刘承祐听取着他们出塞的战况。具体的情况,不是几本奏章军报,就能够体现出来的,还需当事人的陈述。

“看来,那耶律贤适,也是个人物啊!”刘承祐抿了一小口酒,淡淡地说道。

石守信则应道:“陛下,其人临阵指挥、统御作战的能力或许不算强,但为人狡猾,知强若利弊,能随机应变,且行事果断。臣等与之交手多时,虽有斩获,但始终难竟全功,确是个难缠的对手!”

“能得石将军如此称赞,那确实不凡啊!”刘承祐的表情,稍微严肃了些,对一旁的李万超道:“老将军,此人你可要小心了,辽主既以其统合南面军事,很可能就是你西进的对手了,怕是不会轻易让你得手!”

“是!”李万超显得很郑重,说着看向石、郭二将:“关于那耶律贤适的情况,席后还望二位将军,不吝赐教!”

“应该的!老将军客气了!”石守信不敢托大。

对于李万超九原都指挥使的任命,高级将帅们也几本都知晓了。

倒是郭崇威,看刘承祐、石守信对辽将过于忌惮褒奖,以一种平静的陈述语气说道:“陛下,却也无需太过高看那耶律贤适,不论其如何狡猾,终究只是一败军之将。此次,若我们出塞的兵力再多些,断不至于让其几度遁逃!”

看着郭崇威,刘承祐笑了笑。此人也是军中宿将了,是河东的老臣子了,在大汉的建立过程中,也是有汗马功劳的。

因为籍属应州金城县,早年,石敬瑭割让十六州,他是果断南逃,不愿为契丹职吏。此番北伐,对他而言,也是收复家乡,是以十分卖力。

事实上,山阳都部署的职位,郭崇威是有足够的资历与能力的,原本刘承祐也想到过他,只是因为,早年他与郭威往从过密,心里有点戒心。

是以,刘承祐最终决定,以他为山阳副都部署,兼领新设立的宁远军使,当然,爵位也再提一级,为金城县公,并加开国。

当场,刘承祐宣布此事,在场将帅都向郭崇威表示道贺,虽然挂着个副职,总归有些瑕疵,但郭崇威还是起身道谢,沉默的表情像打开了一般。同时,王彦超如今尚在河南,在他履任之前,大同及周遭的军务,也暂时由郭崇威负责的。

“从你们出塞的战斗经历来看,在屡遭败绩后,辽军已经改变了战法,不再谋求与大汉硬碰硬,正面交锋,而是采取偷袭、运回、运动、分割、歼灭等战术,充分发挥其骑兵的优势,这种情况,需要引起重视啊!”回到话题,刘承祐沉声道。

闻言,石守信抹了一把嘴,应道:“陛下所言甚是,这也是我步骑出击的局限所在,难以竟全功。这还只是在阴山南麓,地形地势都有所限制,倘若军至大漠,草原茫茫无际,如果辽军仍采取这等游击战法,则更难对付!”

“既然发现了问题,那如何解决呢?”刘承祐问。

“只有加派马军,以骑制骑,以游击对骁骑!”郭崇威说道:“陛下,此番北伐,大汉马军,不论禁军还是边骑,都死伤惨重,损折巨大,亟需补充整备。此战前后,我军缴获了大量的马匹,再加尽复幽云,战马的来源相比往来,也有了保证。今后汉辽交战,骑兵的作用将进一步提高,是以,臣以为,还当加强骑军的武备建设!”

“对郭将军所言,你们有什么看法?”刘承祐又看向其他人。

柴荣颔首,表示赞许,说:“倘若仅立足于守,以大汉如今的军力实力,足以拒辽军。如欲进攻,扫平辽国,廓清草原,确实当重视骑兵的恢复与发展。”

赵匡胤琢磨了一会儿,稍显迟疑,向刘承祐道:“陛下,臣以为,契丹辽国,终究不似一般的草原政权,是汉化极深经过胡汉融合的国家,不能单纯地将当作胡人看待。是以,在作战方面,其亦有要害可捕捉!”

刘承祐道:“你说的,不会是指他们的上京临潢府吧!”

“陛下真是天资英奇,一点就透!”赵匡胤露出了笑容。

刘承祐则摆了摆手,淡定地说:“将来若有机会,却也当遣一大将劲旅,直捣临潢!”

一场犒赏性质的酒宴,最终在君臣对于军事的讨论中结束了。席散之前,刘承祐环视一圈,说道:“距离攻破云中,已有五日了,逗留已久,大军也当返还了。朕已决定,三月八日,銮驾起行还京,走幽州,经河北回东京!”

“郭卿,趁着起驾前的时间,你把大同的防御先接手,不到位的地方,尽快落实,有什么困难的地方,趁着朕还在此,一并给你解决了!”刘承祐又瞧向郭崇威吩咐着,还开了句玩笑:“征程方返,就委以操劳事,莫觉朕不恤臣下呀!”

郭崇威赶忙道:“陛下言重了!”

宴席结束,刘承祐单独留下柴荣,让他陪着散步。

“陛下,何故顾虑重重?”柴荣问道。

背着双手,吹着已然舒适不少的夜风,刘承祐道:“战争期间,如负泰山之重,这结束战事,各类事务,纷至沓来,繁琐更胜从前啊......”

感慨了一番,刘承祐道:“天色已晚,朕也不废话了,此次北伐,历时八月,上下将士,立功颇多。如何酬功,如何赏赐,如何调整军职,安排工作,可是个大工程,不好处理啊!你是枢密使,该当替朕参谋参谋!”

听他这么说,柴荣精明的双目中流露出一抹思索,很快,问道:“请陛下示下!”

“你觉得,石守信与杨业二将如何?”

“有勇有谋,统帅之才!”柴荣恍然,应道。

“他二人,当以何职酬之?”

思吟了一会儿,柴荣道:“石守信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杨业可为殿前都虞侯!”

听他这么说,刘承祐不由迟疑道:“他们才三十岁出头,贸然提拔至此高职,人心能服?”

柴荣则平静地说:“石、杨二将的能力、资历与功绩,都是经过检验的,全军之中,少有能及,何人敢有非议?再者,陛下用人,素来量才任用,如今怎么迟疑起来了?”

或许刘承祐自己都没有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开始更喜欢用年纪更长、经验更丰富的文武了。要知道,当初赵匡胤为殿前都虞候时,也才二十六七,当时他可没有什么迟疑的心理。

第55章 符氏姐妹第276章 阴山南麓的战事第208章 南北战略之争2.0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伪唐第413章 分食第95章 掘地求生第203章 幸灾乐祸第408章 兄弟之间第84章 灭佛伊始第13章 战争的脚步正在迫近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阳第89章 威压王帅第332章 广德殿婚宴第270章 立场第152章 又是一年二月二第170章 艰难的乾祐二年第70章 未来宰相的安排第98章 灰溜溜地滚回去第345章 玉林狗肉馆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1729章 太子之问第160章 三个青年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第2079章 太宗篇26 黄河口岸第95章 玩阴谋第292章 赵普复命第96章 寿春城内第321章 合理避税第271章 将威胁消灭于萌芽第316章 不装了第242章 何福进之死第96章 第四次出巡第1739章 受刺激的十三皇子第86章 发落南臣第144章 东宫家事,接连凋零第35章 东归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11章 归来谒天子第159章 乱情第46章 不满与警惕第344章 王师已过大江来第93章 完了第446章 流光园第98章 封禅之议第1742章 漠北来人第164章蜀臣第29章 将卸甲,帅卸职第372章 封王第112章 幸灾乐祸第279章 喜从天降第68章 婚宴第160章 军政分离的尝试第289章 捷报齐至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义子第217章 李国舅治政第34章 史卿,朕还有重任相托第332章 广德殿婚宴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贸易的真正爆发第290章 燕王在京,军制改革第95章 皇后又进谏第387章 契丹终被打回原形第30章 湖湘之治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169章 国庆大典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25章 李史合谋第26章 名将仁宗篇5 彻底固化的统治阶级第8章 杨苏还京第330章 最后一次东进第26章 名将第2126章 世宗篇1 谁继大统第69章 “铁杆”盟友先掉链子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174章 湖南:你方唱罢我登场第54章 主动出击的回鹘人第138章 破寨第74章 根由在朝第53章 交代后事第22章 改革急先锋第48章 刘承祐的决心与疑惑第59章 睡王上位第115章 冬月第109章 大相国寺第260章 论婿第299章 一个一个给朕说第317章 这山庄还是不建了第406章 影响扩大第275章 当与众乐第470章 分封第199章 出宫第498章 六十年来第一遭第129章 叔父第466章 亟需改变第84章 灭佛伊始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时代下的大汉(下)第2092章 太宗篇39 勾吴国之始第383章 敞开谈第45章 心情不佳刘皇帝第371章 慰问=送行
第55章 符氏姐妹第276章 阴山南麓的战事第208章 南北战略之争2.0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伪唐第413章 分食第95章 掘地求生第203章 幸灾乐祸第408章 兄弟之间第84章 灭佛伊始第13章 战争的脚步正在迫近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阳第89章 威压王帅第332章 广德殿婚宴第270章 立场第152章 又是一年二月二第170章 艰难的乾祐二年第70章 未来宰相的安排第98章 灰溜溜地滚回去第345章 玉林狗肉馆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1729章 太子之问第160章 三个青年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第2079章 太宗篇26 黄河口岸第95章 玩阴谋第292章 赵普复命第96章 寿春城内第321章 合理避税第271章 将威胁消灭于萌芽第316章 不装了第242章 何福进之死第96章 第四次出巡第1739章 受刺激的十三皇子第86章 发落南臣第144章 东宫家事,接连凋零第35章 东归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11章 归来谒天子第159章 乱情第46章 不满与警惕第344章 王师已过大江来第93章 完了第446章 流光园第98章 封禅之议第1742章 漠北来人第164章蜀臣第29章 将卸甲,帅卸职第372章 封王第112章 幸灾乐祸第279章 喜从天降第68章 婚宴第160章 军政分离的尝试第289章 捷报齐至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义子第217章 李国舅治政第34章 史卿,朕还有重任相托第332章 广德殿婚宴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贸易的真正爆发第290章 燕王在京,军制改革第95章 皇后又进谏第387章 契丹终被打回原形第30章 湖湘之治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169章 国庆大典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25章 李史合谋第26章 名将仁宗篇5 彻底固化的统治阶级第8章 杨苏还京第330章 最后一次东进第26章 名将第2126章 世宗篇1 谁继大统第69章 “铁杆”盟友先掉链子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174章 湖南:你方唱罢我登场第54章 主动出击的回鹘人第138章 破寨第74章 根由在朝第53章 交代后事第22章 改革急先锋第48章 刘承祐的决心与疑惑第59章 睡王上位第115章 冬月第109章 大相国寺第260章 论婿第299章 一个一个给朕说第317章 这山庄还是不建了第406章 影响扩大第275章 当与众乐第470章 分封第199章 出宫第498章 六十年来第一遭第129章 叔父第466章 亟需改变第84章 灭佛伊始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时代下的大汉(下)第2092章 太宗篇39 勾吴国之始第383章 敞开谈第45章 心情不佳刘皇帝第371章 慰问=送行